第78節
不得不說,在這水泥路里一路下坡,感覺真是好極了。 也不知道蘇愛卿的腦海里還有多少奇思妙想,讓他去地方果然是對的,他現在雖然不是天天在他面前出現了,但是他的存在感一點都不比之前弱多少。 因為心情好,放下自行車,皇上大筆一揮,又是一些賞賜,讓人送到水原府去。 這對于那些太監來說也是一個美差。 去到那里,還怕蘇大人不好好招待他們嗎。 不過他們除了送禮之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用自己的眼睛記一下水原府的情況,回來的時候稟報給皇上。 他們一行人出發的時候,蘇蕎初這邊也有人給她遞了信,因為太監們的行路速度比較慢,所以蘇蕎初先一步知道了這個消息,她沒什么反應。 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太監們來到這里的時候,恰好跟一隊馬車擦肩而過,看這方向,他們就是從蘇府出來的。 太監們有些不解,為什么蘇家會有這些姑娘們在,他們都知道,蘇家的孩子就兩個。 回頭問問吧。 這一群人是甄婉婉擴大招收的學生,一開始她就收了幾個,后面發現自己頗有余力之后,就擴招了,只要家世清白,有一些文學功底的,都可以來參加考核。 考核通過的就能一起來這里學習。 這里有秀才之女,舉人之女,也有地主家的、商戶家的女兒。 這樣無疑容易引起矛盾,但是因為甄婉婉的身份地位足夠,出不了大亂子,她們不會在她這里鬧事。 還是老規矩,一天來一上午,逢五休二,在這五天里,甄婉婉每天上一次課就可以了。 她還另外收養了兩個孤女,一個是普通百姓之女,在幫忙追殺盜匪的時候被殺,他沒有其他親戚,知道情況后,蘇蕎初就把這孩子帶回了蘇家。 養著莫嫣然一個也是養,現在多了兩個也是養。 他們家不缺多幾口人吃飯的糧食。 甄婉婉也不說這是什么女學,她不知道會在這邊呆多久,說是女學的話,還是草率了,等到她走了,女學就不存在了。 而且這些老師到時候也會跟著她一起走,不合適。 她倒是也有在物色,如果有哪家的太太也有這個辦女學的意思的話,倒是好辦了。 只可惜,鐘同知夫人明確沒有這個意思,不然她還挺合適的。 一點一點慢慢來吧,甄婉婉對自己的進度挺滿意,她現在沒有經驗,等到下次,如果調走的話在新的地方再來,她就會吸取教訓了。 學生們都回家了,門房來報,說有公公到了。 甄婉婉趕緊讓人開門迎接,同時讓人去給蘇蕎初報信。 蘇蕎初來到的時候,這些公公已經等了一會兒了,不過他們態度很好,一點都不見不耐煩,笑意盈盈的。 對待皇上信任的人,他們都是這么個態度,十分好說話。 他們的到來很多人都看見了,太監的特征也明顯,這讓鐘同知他們又確認了一遍,他們的知府大人那真的是簡在帝心的人物,看得人十分眼熱。 他三年期滿后,肯定就升遷了吧。 不知道他會升到哪個地方去?;蛟S是富裕的江南魚米之鄉? 給了賞銀之后,這些公公就在這里住下了,蘇蕎初說要招待他們,他們不要,說要出去走走,蘇蕎初就贊助了活動經費。 蘇蕎初沒有親自帶著他們,讓蘇良初帶著他們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這正合了他們的心意。 太監在深宮,出門的機會并不多,有一個老家就在這一片,就在水原府隔壁。 不能回到家鄉,這里也差不多了。 他看到了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在這路上,有笑著行走的百姓和孩童,以及他們嘴里議論紛紛的白糖和甜菜,還有知府大人。 他們也看到了自行車,這車子跟皇宮里的不一樣,問了才知道那種叫做鐵竹,十分堅固耐用,恰好能夠做來承重。 想跟皇宮的那些自行車一樣用鐵制作,那是不可能的,鐵器那么重要,要是被人拿去熔了,用來制作兵器,那就壞事了。 在這里,自行車不是一個玩具,而是一個代步的工具。 這種代步工具不用給它喂食,不會生病,價格也遠比馬兒實惠。 當然,要是壞了也得要花錢修,但是大部分都是鏈子出了問題,這個帶兩條備用的,回頭一起送去修并不貴。 普通老百姓買不起,殷實之家買一部還是沒問題的。 還有那些走家串巷的小商販,有這個也很便宜。 這個太監看著這場景,都恍惚了。 他曾經路過這里,跟他記憶力的差太多了,而且,路邊居然沒有乞丐? “那些乞丐哪里去了?” 蘇良初笑得謙和:“只要有手有腳,可以干活,都可以去修路隊干活,有工錢,包飯,年紀小點的也能去,幫忙除草撿石子,就是沒有錢,只有粥?!?/br> 眾太監沉默。 有粥那就也能活了。 如果當初他們也能遇到這樣的情況,或許就不會走投無路的去了子孫根,進了宮。 來到這里,還有一個少不了的,就是這里的酒樓。 他們在皇宮里也聽過,據說這里出了不少新菜式,都是之前沒有出現過的,味道很好。 他們在宮里不是什么都上得了臺面的人物,但是來到這里,他們就是大爺。 蘇良初也是知道這一點,他們是公公,皇上身邊的人,能夠出來的,在宮里一般都有幾分體面。 去酒樓吃一頓飯自然沒有問題,有那些不長眼的,看到他們和他,也該知道這不好惹。 蘇良初沒有二話,帶他們去了最近最受歡迎的酒樓,沒成想,這剛坐下,就出事了。 第59章 原配在朝堂 他們去的時機比較巧。 去的時候二樓還有最后一個空桌,一行四人剛好可以坐一桌。 而且這個位置不是在包廂里面,可以看得到大堂,可以聽得到他們說話,符合這幾個太監觀察的任務要求。 蘇良初叫來了小二,小二一溜串的爆出菜名,聲音清脆又好聽。 就在這時候,有幾個公子哥上來了,他們掃視了一圈,發現沒空位,這個簡單,讓人讓一桌出來就好了。 他們倒是沒有盯上蘇良初這一桌子,而是盯上了旁邊那一桌衣著不光鮮的兩個青年,要他們讓出位置。 為首的王姓青年踢了踢凳子:“你們兩個,沒長眼睛?識相點早點走?!?/br> 這種仗勢欺人的哪里都有,但是蘇良初沒有想到會這么暴露在了他們的面前。 他們要是回去添油加醋,就會影響主子在皇上那邊的印象,這就不妙了,所以蘇良初很惱怒,正想站起來,讓他們乖乖退去的時候,那兩個衣著不顯的青年站了起來,俯視著那三個公子哥。 這兩個青年坐著的時候還好,這一站起來,身高暴露無遺,其中一人捏起了拳頭,這個動作讓他的肌rou展露無遺,看得那幾個公子哥當下就咽了口水,驚怒交加。 “你、你想做什么?!”他們一邊強撐著臉面不露怯色,一邊趕緊招呼下面的仆從快點上來,生怕來遲了,他們就要被揍一頓。 蘇良初心里一動,之前坐下的時候沒細看,現在這一看,這兩位身上的站姿還有氣質,有幾分軍旅的氣息。 這是駐兵? 看這氣勢應該也是有品級的吧,總不會是不入流的小兵。 而且這個時候,他也被身邊的太監示意不要插手,他們要看看。 蘇良初也只能無奈的應下了,不然還能怎么辦? 看著那三個紈绔,蘇良初眉毛豎了起來,他們三個最好識相點,不要在這個場合亂來,不然回家有他們苦頭吃的,甚至有可能他們家族也會被收拾。 這三個人,為首的姓王,他有個姑姑,嫁給了鐘同知,他是嫡親的侄子,后臺最大。 一個姓張,他家祖上是五品官的,在府城扎根多年,族人眾多,勢力匪淺。 一個姓楊,他是捧著王家人的商戶。 在眾人的圍觀下,事情很快就有了進展。 他們三個對著這兩個身強體壯的男人有點犯怵,但是等到他們的仆人上來了,那口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挺直了胸膛,威脅的看著他們,“怎么,還不想讓???是外地人吧,剛來這里不知道幾斤幾兩,小爺就先告訴你們這個道理,來到一個地方,先別急著橫,先拜拜碼頭,知道不?!?/br> 蘇良初聽得扶額,這再拜碼頭也拜不到你們那去呀,而且你們這樣拉垮府城的聲譽,你們家里人知道嗎? 這些紈绔確實也該提上日程了,這些當地的鄉紳跟著主子一起喝起了rou湯,賺到了錢,結果也不管管家中子弟。 回頭他要跟主子提一聲,商議一下該怎么把他們約束好。 小二哥著急了,很害怕他們在酒樓里面鬧起來,不管最后的結果怎么樣,只要鬧起來了,吃虧的他們酒樓總有一份。 要是次數多了,還會影響生其他客人,以為他們酒樓是個多事之地。 他們酒樓有現在的局面可不容易呀。 很快,掌柜的就過來了,他兩邊拱手,賠笑:“有事好好商量,咱們別急,位置很快就有了,別急別急?!?/br> 兩個青年一點害怕的意思都沒有,其中一個問掌柜的,“我們兄弟來這里吃飯,吃到一半他讓我們讓座,你說我們有錯沒有?還是說你們酒樓就是這么不講理的,有人來要位置了,還沒吃完就得讓?” 王姓紈绔:“掌柜的,爺今天就要這個位置了,你說怎么辦吧!” 他吃虧的時候不是沒有,但屈指可數,今天不為別的,就為了那口氣! 看著這個架勢,原本在這里吃飯的人安靜無聲,靜靜的看著這里。 有的人膽子小,不敢繼續看下去生下,生怕被牽連,有的恨不得他們打起來,鬧得越大越好,還有的純粹就是作壁上觀,那幾個太監就是作壁上觀的那一種,他們沉思,他們在皇上那里好像也沒有聽到說這邊治安的問題,應該是過得去的吧,要是環境不好的話,這里也不會多了那么多商人,所以,是……個例? 青年簡簡單單四個字:“我們不讓!” 張姓紈绔嘿了一聲:“還挺犟!看來不給你們點苦頭是不知道馬王爺有幾只眼睛!” 在那么多人的面前,他們怎么可以露怯,而且他們三個加起來帶的下人有八個,對方才兩個人,四倍,這都打不贏,不可能! 所以他們三個一聲令下,仆人們撲了過去,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啪啪打臉的事情發生了,那兩個漢子就這么站在那里,也沒看他們有多大的動作,上去的家仆有一個倒一個,沒多久就在他們腳下躺了一地,只能捂著身體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