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書迷正在閱讀:趕不走的戲精富二代[全息]、無雙女匪:夫君扛回家、網王之青春盛宴、蜜桃戀愛時(H)、帝后的開放式婚姻、豪門重生之黑暗千金、那些年,我們遇見的渣渣、禁止惹火、若星消失在世界盡頭(自愛)、全校都在圍觀我們談戀愛
這個時候,弘德帝暈過去,對己方有好處,青璃的親事也不會被提起,可是老太監一直和三皇子眉來眼去,難道其實是己方的人?其余太醫看不出來什么,他當然不會說出來。 “把皇上抬到偏殿,暫時不要做大移動?!?/br> 白若塵吩咐進來的侍衛,對著百官搖頭,百官見皇上被抬走,在原地竊竊私語,彼此都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大周邊境戰火紛飛,朝中局勢未明朗,若是這個時候皇上去了,恐怕又是一場大亂,接下來眾人就要做最壞打算,拼死一搏! 青璃當然不知道京都發生了什么,她靠在車壁,一直睡到了晚膳時分,臉色這才正常了一些,有了紅暈,她伸了伸胳膊,揉揉眼睛,接過麥冬的遞過來的帕子,“到鎮上了吧?” “恩,小姐,您看看,和您離開的時候有變化嗎?” 上次路過鎮上是黑夜,這次她推開車窗向外看去,和四年前沒有多大的變化,不過很多當年采買的鋪子已經換了牌匾,雜貨鋪子變成了酒莊,她記得再往前一點,就是李墨軒家的宅子,還是她給的銀子。 “變化不算大吧,至少卿和堂還開著呢?!?/br> 青璃貪婪地看著窗外,所有幾乎被淡忘的往事再次涌上心頭,她用帕子擦擦眼角,感覺真美好,空氣中都帶著愉悅,這是家的味道,京城再好,也沒有歸屬感。 “小姐,小姐!” 前方,一個女子正在對著馬車揮手,她穿著細棉布碎花的衣裙,頭上戴著一根簡陋的木簪子,手里挎著竹籃,那打扮,真和鳳陽本地市井生活的女子一模一樣。 “麥芽,你怎么在這?” 車夫停下馬車,麥芽笑意盈盈地上車,“奴婢就知道小姐沒這么快回來,等了好幾天,張大娘說您家在莫家村,奴婢就想著去看看,給您整理下屋子,那邊有崔奶奶,還有東娃,院子里整潔著呢?!?/br> “麥芽,你在鎮上住幾天,倒是變化不少?!?/br> 于嬤嬤仔細打量麥芽的裝扮,以前這丫鬟裝好歹穿綢緞衣裙,小姐大方,經常賞賜布料和首飾,麥芽現在,穿著簡單素凈,于嬤嬤老眼昏花,差點沒認出來。 “哈哈,奴婢過得自在的很呢?!?/br> 麥芽得意地拎出來籃子,說道,“鎮上沒養雞,這是崔奶奶攢下來的雞蛋,得知小姐要回來了,肯定要去鎮上,走前讓奴婢拿著,說是家里養的,比鎮上買的好吃?!?/br> “看看你,性子都野了?!?/br> 青璃被麥芽感染了喜悅,她指著旁邊的皮毛道,“別看你現在得瑟,等到冬日啊,你這丫頭就難過了,肯定貓在炕上下不來,這不,你家小姐貼心,皮毛都買好了!” “謝謝小姐,您是最好的主子!” 麥芽嘰嘰喳喳,不停地說著這幾天在鎮上和村里的事,鎮上有馬車,但是張伯年老,腿腳不好,二妮爺爺有時候送她,有時候花上幾個銅板坐牛車去村里,陪著崔奶奶去后院摘菜,西紅柿直接放在井水里,拿出來吃,涼絲絲的,比京都的還好吃。 馬車加快了速度,一路來到鎮上院子門前,四年多沒回家,青璃很清楚記得家門口的每一顆大樹,車夫扣了門環之后,張伯火速開門,動作靈活,而張大娘也抓著帕子出現在前院,眼里帶著激動。 “四小姐,您回來了!” “是啊,我回來了!” 青璃說出這句話,感覺格外地輕松,她仔細觀察家里的下人,這么多年也沒有增加,家里人習慣自己動手,也沒把他們當外人,雖然不在一個飯桌,飯菜都是一樣。 張伯和張大娘不但沒見老,反倒年輕了許多,二妮爺爺頭發有一半黑了,笑瞇瞇地問京都的情況。 青璃說二妮跟著二姐青薔在京都,說到林風澈時候犯難,只說和三哥在一起習武,絕口不提在戰場上殺敵的事。 “四小姐,您離開多年,咱們后院池塘里那些魚也沒吃光,后來老婆子去抓,都長到十多斤,真真是成精了!” 池塘當年被青璃扔下不少空間里面的大魚,還灌注靈泉水,就怕那些魚不能存活太久,結果被移出來還是一樣。 “老奴準備了水晶肘子,和二妮那丫頭研究,做了改進,不如再做上幾個拿手菜吧,都是現成的!” 張大娘每日等青璃歸來,不敢太早開飯,家里蔬菜瓜果全部置備著,這么多年也學會幾樣小點心,就等四小姐回來,以前做菜,四小姐吃的最多,而且香甜,讓她很有成就感,總想變著花樣做好吃的。 “這么多年,在京都也想著大娘的手藝?!?/br> 青璃點點頭,讓馬車到后院去,麥冬,麥芽和于嬤嬤幫著整理釵環和首飾,青璃這次回來沒帶幾套衣裙,想著回來現做,首飾帶了不少,還有給鄉里鄉親的禮物。 趁著三人整理之際,青璃進到自己的屋子,還是從前的模樣,不過多了一面繡工精致的屏風,這是張大娘繡的,她眼神不好,繡這么一扇屏風用了兩年多才完成。 青璃撫摸著上面的刺繡,每一針都是張大娘的心血,她似乎能想到張大娘在油燈下刺繡的樣子,心里一熱。麥芽已經把屋子里面家具位置做了調整,絲被,帳子都換了新,雖然不如京都精細,應該是北地這里最好的貨了。 窗戶下,放著一張小幾,瓷瓶里面是一捧野花,應該是這丫頭到村里回來的路上采摘的,沒有香味,白的,淡紫,黃的摻雜在一起,有一種凌亂的美感。 家里書房,掛著一張畫像,畫像是當年燈會被擄那天,花了銀子找畫師所作,那時候她還是小小的一個人,臉龐稚嫩,如今對照畫像,都快認不出自己了。 ☆、第018章 試驗田 一抹陽光照進了內室,青璃睜開眼睛,盯著繡著蝶戀花的紗帳,優雅地捂嘴打了一個呵欠,已經到小鳳縣鎮上有幾天了,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于嬤嬤也識相,不會再提什么禮儀規矩,只是在京都四年多打下良好的底子,青璃一舉一動都透露著大家閨秀的氣質。 如她所想,鎮上的幾個鋪子生意還不錯,就是小食鋪子這么多年出新緩慢,但因為價格低廉,不缺斤短兩,還是受到鳳陽百姓的喜愛,有家里有喜事也喜歡去鋪子上去預定,比自己找人做還要省事省心。 當年穿著帶補丁衣衫的小廝富順,已經成了家里鋪子的大掌柜,很受爹娘器重,想起前兩天見面的時候,青璃勾勾嘴角,富順穿著一身綢緞衣衫,當著鋪子里伙計的面跪下磕頭,直呼小姐,熱烈盈眶,富順爺奶爹娘得知她從京都回來,也跑到鋪子里面磕頭,感激她當年一時善舉,治好富順爹娘的病,也拯救了他們一家。 四年多,沒有誰還是停留在原地,富順家里也從原來破舊的小院,搬進青磚大瓦房,并且娶了媳婦兒,有了娃,日子過的很是美好,但是他沒有忘本,鎮上有很多家酒樓看上他的能力,用高額的銀子作為誘惑挖人,他始終無動于衷。 青璃這幾天分別視察家里的鋪子,查看了賬本,目前最重要的是推陳出新,她暫時還沒想到新品種,就把京都的涼皮生意添加進去,現在看來還不錯。 為了犒賞掌柜伙計們多年的辛勞,青璃給眾人送了一些京都的特產,海味每人一包,樂得眾人合不攏嘴,直呼東家仁慈,這不是銀子多少的事,從京都不遠千里帶回來,光是這種心意就是滿滿的,眾人紛紛在心里給自己打氣,一定要好好干,不能愧對東家。 離農歷七月半的中元節還有兩天,青璃準備帶著于嬤嬤,麥芽麥冬三人回到村里,前天堂姐莫青菊到鎮上一趟,大伯種下的甜瓜已經出了苗,他對這種瓜果沒有培育的經驗,買了本書,不識得幾個大字看不懂,莫青菊倒是認識字,可是上面說的太專業,兩個人研究一兩天,也沒有領會意思,合計找青璃一起,若是能大范圍的種植成功,家里多個進項,北地百姓們也能多吃上一個品種的瓜果。 村里人思想不夠開放,總是認為,種植糧食才是正途,那些藥材,瓜果,都不能填飽肚子,卻忽略它們的價值,南邊的種子多半嬌貴,在北邊水土不服,秧苗黃黃的,農民們不懂,不會護理,導致不能成活,大家一心撲到糧食上,沒閑情研究這個。 青璃自己也不是農業專家,不過這次提供的種子是空間出品,相信成活一定沒有問題,期間出現一些問題,可以用靈泉水稀釋,等到甜瓜再次結果取種,基因得到了改良,也跟著能適應北邊的氣候。 從本質上說,農民們的想法沒有錯,都是靠天吃飯,家有存糧心才不慌,受氣候限制,稻米麥子一年一熟,若是能研制出高產或者耐寒,成熟期短的稻種,那對北地農民來說,才是一件大實事。 “小姐,咱們今兒就要回村嗎?” 麥芽洗漱得當之后,輕手輕腳地走進內室,見自家小姐睜著眼睛,出聲詢問,“張大娘做好了早膳,和于嬤嬤一起出門了,說是中元節要到了,得準備香燭和紙錢?!?/br> “恩,還是張大娘想的周到啊?!?/br> 青璃才想起來,走之前答應李墨軒,要在那天去李伯母墳頭祭拜。這事可不能失信于人,不單單香燭,瓜果糕餅,水酒,都要準備著。 用過早膳,青璃主仆四人登上馬車,到達村上只用兩刻多鐘,記得原來爹寫信說過,給族里捐了點銀子,族里組織修路,現在鄉親們到鎮上不用走小路,夜晚也不用在荒郊野外深一腳淺一腳地摸黑走,夏日里還擔心有蛇,回去的路被拓寬,有很長一段都是青石板路,不但方便莫家村,相鄰幾個村里跟著受益,后來都是自發上來幫忙,誰也沒提工錢的事。 剛進莫家村口,還是一個小雜貨鋪,青璃還記得,以前在他家用一個銅板買粘牙的麥芽糖吃,越往里面走越寬敞,當年很多人家吃不飽穿不暖,住黃泥房,茅草屋,這幾年也跟著發家致富,蓋上了磚瓦房,村里大不一樣。 正是農忙之際,村里人家里幾乎不留人,都在田間揮汗如雨,路過祠堂旁邊一所宅院,隱隱還能聽見朗朗的讀書聲,這也是爹莫如湖提議,族長組織辦的村里的族學。 “璃丫頭,你回來了是不是?” “當年丑丫也是女大十八變了,美得和天上的仙女一樣!” 一路上,青璃探著腦袋,讓馬車緩緩慢行,和村里人打招呼,有很多人放下之手中的活計,相當熱情,最后圍攏上一批人,青璃的只好讓車夫停車。 雖是早晨,太陽火辣辣地,男人們卷著褲腿,婦人還好點,穿著破舊的衣褲,手里都是泥巴,用袖子抹了一把汗,紅彤彤的面龐帶著笑意。 “璃丫頭,上俺們家坐坐吧,俺們家以前那泥屋,早就推倒了,現在是青磚瓦房哩!” 一個中年漢子面帶驕傲,以前家里窮,時不時還要借糧度日,多虧莫秀才啊,自己致富還不忘記族人,他跟著干了幾年,賺了百兩銀子,家里的娃念上書,族人不收銀子,還能拿到雞蛋做補貼,族里以往在外做工的漢子們都回了家,努力種田,閑暇時間養豬養雞鴨養魚,做豆腐皮,等著統一回收。 “嘿,莫大壯,誰家不是磚瓦房啊,讓璃丫頭上我們家去,她嬸子給她做燒雞吃!” 眾人跟著哄笑,家里的日子紅火著呢,曾經莫家村是遠近聞名的窮村子,土地薄,族里也沒銀子,族學都沒有,條件稍微過的去的人家想讓小子識字,找不到先生,到了成親年齡的男子,也討不到媳婦兒。當然,現在大不一樣,鎮上水靈的姑娘都想嫁到村里,莫家出來舉人,將來考中進士做官,還不得幫襯族里,而且還有一個四品將軍,鎮上的人一提莫家村,沒有不知道的。 青璃看著鄉親們的笑臉,覺得格外質樸,那是發自內心的滿足感,她笑瞇瞇地和大家招手,只道已經幾年沒有回家,等有時間請大家一起聚聚,辦個席面,眾人都說好,盤算著辦席面,家里出點什么。 等人群散去,馬車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青璃家,有村里小娃聞風而動,跑到家里給崔奶奶送信,她笑瞇瞇站在門口迎接,見到青璃下車之后,馬上認出了她,“我們家的四小姐,長的真??!” “崔奶奶,我回來了!” 青璃快步走進了院子,前院很大,養了幾只雞鴨,和四年前一模一樣,在大樹底下,有一個小石墩子,那也是曾經她埋下財寶的地方,屋門前有一條用河中鵝卵石鋪成的小路,是她和小弟子喜在河邊撿的石頭。 屋后是一片菜地,很多蔬菜已經結了果,家里不算大,她走了一圈,順著院墻看了看劉小花家,她家的屋子托給自家打理,一直沒人住,院子卻種了一塊菜地,應該是自家的。 她的內室沒有多大的變化,麥芽只做了簡單的整理,梳妝臺變了模樣,崔奶奶說這是山子哥自己在山上砍的木頭,做成的樣式,一共有好幾層的抽屜,上面鑲嵌了銅鏡,漆油雕花。 “小姐,您屋子比較空,但是奴婢只換了絲被和紗帳,別的都沒動?!?/br> 麥芽從馬車上取下青璃的專用茶具,擺放到桌上,麥冬默不作聲地擺首飾匣子,于嬤嬤見就自己一個人閑著,摸了摸鼻子,開始整理衣物,一切井然有序。 崔奶奶身子還好,原來彎曲的背挺直了不少,說話也比以往爽朗,這么多年過日子舒心,時常帶笑,主家想讓孫子東娃跟著小少爺子喜一起去鳳陽讀書,不過東娃還是拒絕了,家里沒人,他要陪著自己這個老婆子,平日早上也幫著喂雞鴨,孝順懂事,還學會種菜抓蟲,學問一直做的好,總得先生夸獎。 崔奶奶說,家里人不在,田地都是村里人自發幫著打理,前幾天一直沒下雨,地里干得出了裂縫,她想著去澆水,到地里一看啊,還是濕乎乎的,鄉親們做好事不留名,她也不知道是誰家做的,有時候想去除草,發現一根雜草都沒有。 青璃點點頭,耐心地聽著家長里短,說起每年冬天在村里貓冬的日子,去年冬,大伯家那邊山上下來一頭饑餓的野豬,跑到村里人家作亂,拱了籬笆,村里人抓了幾次,野豬獠牙太長,還傷了人,幸好只是手臂上被撩開一個口子,不危及生命。 那時候趕上過年前后,三哥莫子松和林風澈回到莫家村,投擲飛刀,抓到野豬,又每家分去二斤的野豬rou,鄉親們一片叫好之聲。 “我三哥和澈哥哥就是厲害!” 青璃很想念二人,他們在南邊跟著四叔打仗,沐陽不奪回,二人也不會回來,家里人不知道何時才能團聚,那時候二姐青薔也嫁了人,以后就是別人的媳婦了。 “崔奶奶,我四年多不在村里,鄉親們,對咱家有幫助的,你都記得吧?!?/br> 青璃托著腮,坐在屋外大樹下的石墩子上,看著院子里晃悠的雞鴨,“這次從京都帶了禮物,一會兒讓車夫搬到庫房,你看著對咱家有過大幫助的,禮就加重一成,族長家加上三成吧?!?/br> 想起曾經的事,青璃對族長沒什么看法,卻十分討厭他的孫女莫青素,這次她榮歸故里,本來想得瑟一下,閃瞎對方的狗眼,后來自己一合計,如今兩個人在身份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和這種人計較,掉身價。 “對了小姐,前些日子全村開了會,老爺全票通過當選了新任族長?!?/br> 崔奶奶拍拍了頭,“說是等到年后,老爺就要上任了?!?/br> “恩?!?/br> 族長老狐貍最是聰明,不推選自己兒子,也知道他兒子不成器,看上爹爹,爹對族人有特殊的情感,這次回來還想著讓她幫助族人一起發達,索性族里人還不錯,培養一下,若干年后也是助力。 趁著不到午時,青璃帶著麥芽趕往大伯家,沿途經過莫六嬸子家,想進去打個招呼,得空再敘舊,結果她家的大門地鎖著,外面圈著籬笆,原來搖搖欲墜的茅草房也蓋起了青磚瓦房,氣派得很。 大伯家把院子重新翻蓋,做成二進小院,一進是爺奶的住處,二進是大堂哥莫子冬,二堂哥莫子華兩口子,還有大伯,大伯娘,堂姐莫青菊的住處,家里富貴了也沒有請下人,連個看門的人都沒有。 大門開著,里面靜悄悄地,青璃進去的時候,正好遇見一個穿著衣裙,肚子稍微隆起的年輕婦人從里面出來,她手里還拎著水桶,走得很是吃力,見到青璃進門,愣了一下,這才笑道,“是不是小妹來了?” “你是二堂嫂吧!” 青璃讓麥芽幫著接過水桶,對方擦擦汗,也沒有推拒,解釋道,“整日里閑著沒事干,覺得人都生銹了,這不爺奶在京都沒回來,我尋思打水清掃下屋子?!?/br> “二堂嫂,你有身孕了吧,還是別做重活的好?!?/br> 青璃覺得這個二堂嫂人還算不錯,至少在家里沒養成好吃懶做的毛病,在鄉下,就算有身孕也沒那么金貴,誰家的媳婦都要做活的,再說大伯娘也不是惡婆婆,大堂嫂付彩云也是個好的。 “沒事,這胎都坐穩了呢,娘還干活呢,我哪能總閑著,吃飯都不香?!?/br> 兩個人在院里說了幾句,青璃覺得大伯娘運氣不錯,家里找的兒媳,也都是省心的,沒有那起子挑事的,難怪莫子冬,莫子華成親之后住在一起,沒有分家。 “讓你歇著,咱家不差你這個勞力,咋總不聽呢!” 大伯娘大劉氏風風火火地從二進院子出來,嗔了兒媳一句,這才對著青璃道,“你這個丫頭,在平陽呆了那么久,你大伯整日念叨你,現在魔怔了,半夜也要出去幾趟看瓜苗,你去后院看看,那些菜都被他給狠心拔了,我心疼,就移栽到你二伯家院子去了,反正他家也沒人?!?/br> 青璃捂著嘴,若說憨厚的大伯有什么愛好,第一是酒,第二就是種地,這是被爺爺莫福來給洗腦了,爺爺總是念叨,莊戶人家,種地才是根本,家里也就只有大伯聽話,二伯喜歡做生意,自家爹讀書,四叔又成了將軍。 “小妹,你來了??!” 莫青菊從后院出來,見青璃站在門口,趕緊拉著她,“你給我爹的種子也竄的太快了,昨日還是一小點呢,今天一看,葉子變成了二倍,把我爹嚇到了,哈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