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隔壁家的張氏 許家院子比宋家略大,院子里平平整整,院角有一個小小的雞圈,此時雞已上籠,還時不時發出幾聲窸窸窣窣的聲響,在寂靜的小院里顯出幾分生活的氣息。 許家房子格局和宋家差不多,當中一間正屋,兩旁分別是做臥室的廊房,廚房設在西南角,西北角則是雜物間。幾間房近兩年都翻修過,齊齊整整擺列著,屋頂上加固了一層瓦片,很是牢固。不似宋家,光禿禿的土壁,破破歪歪的窗子,屋頂也只是木板加泥草,一旦遇到刮風下雨的日子,便是屋外刮大風,屋內刮小風,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 宋蕓娘每每走進許家,便心生羨慕,心想著什么時候家里有錢了,也將房子翻修翻修,加固一下屋頂,免得居無寧日。 許家正屋黑漆漆的,只有張氏住的西屋傳出昏黃的光,窗戶上印著張氏的身影,正在垂著頭織布。 “娘,隔壁的蕓jiejie過來了?!痹S安文輕輕推開房門,只見張氏穿著褐色麻布襦裙,一頭花白的頭發盤著紋絲不亂的發髻,臉上刻著深深的皺紋,眼睛卻閃著精光。她看到蕓娘,臉上的皺紋都舒展了開來,親切地招呼:“蕓娘,你來啦,快過來坐?!?/br> 張氏本是靖邊城武術教官之女,習得一身武藝,今年才四十來歲,五年前蕓娘剛來到張家堡時,張氏還是一個精氣十足、爽朗干練的中年婦人,可兩年前丈夫和大兒子相繼去世之后,張氏似乎一夜之間就蒼老下來,臉上終日暮氣沉沉。這兩年因鄭仲寧、安平、安文兄弟們既懂事又出息,日子一天天好過起來,才慢慢又恢復了生活的氣息,臉上也出現了笑意。 宋家初到張家堡時,張氏的大女兒許安慧剛出嫁不久,張氏見蕓娘乖巧可人,便將她當女兒般疼愛。蕓娘本是南方富貴家里的女兒,只會些繡花之類的精細活,對織布之類的全然不通。只是在這邊境粗俗之地,再精細的繡工都無用武之地,張氏便手把手地教會了蕓娘紡織。見蕓娘身子弱,便又教了蕓娘幾套拳腳,即可以強身健體,又可以在危急之時防身。蕓娘在跟著張氏學手藝的同時,倒也將她爽朗的個性學了個大半,不復南方女子的小女兒神態,倒有幾分北方女子的爽利。 當初許大志與宋思年兩人商量許安平與宋蕓娘的親事的時候,張氏雖不大愿意自己的兒子入贅女家,但因實在是喜愛蕓娘,便也認可。誰知世事無常,現在卻是無論如何不能重提那入贅的話題。張氏本是實誠人,面對蕓娘便往往有些躊躇,覺得太親近了不好,疏遠了又不愿。 宋蕓娘向張氏道了謝,又送上野菜干和酸白菜。張氏看著色澤誘人的野菜干和酸香撲鼻的酸白菜,便笑著對蕓娘說:“蕓娘,你可真是能干,這不管什么吃食到了你手里,都可以做得格外美味?!毕肓讼?,卻又嘆了口氣,“也不知將來那個小子有福氣,可以娶得了你……蕓娘,你爹爹可還是堅持入贅的的想法?” 蕓娘微微一怔,卻又不知如何說起,只好微微胡亂點了下頭,心里暗暗對老爹道一聲對不住啦。 張氏便又在心里將宋思年腹誹了幾句,她卻不知道這其實是宋蕓娘的想法,總是怪罪在一心望子成龍的宋思年身上,每每想到恨處,特別是想到宋安平和自己離心之時,就在心里將宋思年痛罵一頓,可憐宋思年這幾年不知代替蕓娘挨了多少頓罵。 “三郎,別在這里傻站著,還不快把蕓娘送的東西拿到廚房去?”張氏支開了許安文,就招呼蕓娘在炕邊坐下,拉著蕓娘的手親親熱熱地說著話。 “蕓娘,你看你真是女大十八變,越長越水靈。也不知你是怎么長的,這北地的風霜都傷不了你。咱們張家堡的女子啊,一個個被寒風吹得灰頭土面的,皮膚粗糙,皺紋生的早,年紀輕輕地都像老太婆。你看你這白生生的小臉蛋,幾乎都可以掐出水來,我家安慧只要提起你,就羨慕得不行呢?你看安慧才比你大個五六歲而已,看上去竟足足像大了十歲的樣子?!?/br> 宋蕓娘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有什么值得羨慕的,安慧姐現在日子過得多安逸啊,有子有女,鄭姐夫又那么有本事,兩個孩子也懂事聽話,不知多少人羨慕她才是呢?” 張氏想著那一對玉雪可愛的外孫和外孫女,臉上便露出了滿意的、慈愛的笑容。 宋蕓娘看著張氏粗糙的面容、干裂的嘴唇和滿是老繭的雙手,不覺有些奇怪:“張嬸嬸,前段日子我送過來的面脂和手膏你沒有用嗎?秋天到了,天寒風大,氣候干燥,我在面脂和手膏里加多了些了油脂,每天早晚都涂一層,是不會這樣干燥的???” 張氏笑著說:“我一個老婆子,還用那些干什么?前些日子你安慧姐來了,看到了很是喜歡,我給她拿去用了?!?/br> 宋蕓娘撒嬌地說:“這些面脂和手膏不值什么,都是我自己琢磨著做的,安慧姐喜歡的話我便再做些給她,送給您的您還是要好好用,不然我可要難過的呢?” 宋蕓娘在江南的時候,女孩子家愛美,整日里和舅舅家里的幾個表姐妹研究著采花取汁,磨粉研脂,做些胭脂、面脂之類的護膚品。來到這北地之后,北方氣候惡劣,張家堡里的女子不注意保養,一個個皮膚枯黃干燥,蕓娘空閑的時候便琢磨著做了一些面脂,想不到還挺有效果,一張臉硬是要比堡里其他的女子要光滑白嫩。 張氏看著人比花嬌的蕓娘,越看越愛,心里便又罵了宋思年幾句,試探著問:“蕓娘,這兩日聽見你家院子里熱鬧得很,好像有媒婆上門說親了?” 宋蕓娘垂下頭,輕聲說:“是下西村的劉媒婆,說的是下西村的張二郎” 張氏心中一驚,面上卻不露神色,“張二郎,他家可是民戶吧?你爹答應了?” 宋蕓娘搖頭,“沒有,我們覺著不大合適?!?/br> 張氏心道,若你爹入贅的念頭不改,哪一天才可以找到合適的?嘴上卻說:“沒答應也好,蕓娘你長得這么好,有的是大把的小伙子愿意娶你……蕓娘,你就不能和你爹談談,那招贅的念頭能不能熄了,你也是他親生的女兒,沒得為了兒子的前程就害了你?!?/br> 宋蕓娘心底生出一陣愧疚,她看看猶自絮絮叨叨的張氏,便輕輕笑了笑,顧左而言他,“張嬸嬸,天已經不早了,打擾了您半天,我還是先回去了,您接著忙吧?!?/br> 宋蕓娘走出許家院門,巷子里一片漆黑的寂靜,一座座黑壓壓的小院像蹲伏在黑暗里的怪獸。天上的月亮也躲進了云層,只留有幾顆星星閃著微弱的光芒。幾家院子里種著樹木,此刻越出圍墻,在黑暗里影影綽綽,顯得既神秘又可怖,遠處傳來幾聲凄涼的刺耳的鴉聲,刺透了夜的寂靜,也刺透了秋夜的初涼。 宋蕓娘只覺得心頭煩亂,便靠著院墻站了一會兒,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吱呀一聲,卻是宋安文悄悄走出了院門。 “蕓jiejie,你還沒有回家?”看到站在墻邊的蕓娘,他有些吃驚,蕓娘詫異地看著他,眼里帶著詢問,許安文便不好意思地小聲道:“剛才我似乎聽娘和你說什么提親的事情,蕓jiejie,我二哥沒有回來之前,你可千萬不能答應什么親事,就算我求你啦!”許安文看著蕓娘,暗夜里,那雙酷似許安平的眼睛閃著懇求的光。 作者有話要說: ☆、稻田里的憧憬 宋蕓娘很是過了幾天悠閑的日子。 荀哥開始充當了家里小頂梁柱的角色,每天早早就出門和許安文一起去城墻干活。宋蕓娘閑來無事,每日早起便在院子里將張氏教的幾套拳法一一演練一遍,活動活動筋骨,舒展舒展身體,只練得汗流浹背,渾身舒暢。 宋蕓娘剛來到張家堡的時候,身體很是虛弱,練了張氏教她的幾套拳腳之后,身體倒慢慢強健了起來,若是遇上一兩個小毛賊、浪蕩子之類的倒也可以抵擋一二,所以宋蕓娘基本上每日早起都要練上一遍。只是這段時間天天早出晚歸,倒有所松懈,現在每日有時間再練上一小會兒,只覺得神清氣爽,容光滿面,一掃前段日子在城墻上的頹態和疲憊。 若天氣晴好,吃完早飯后,蕓娘便會挎著籃子,信步走到堡外家里的田地里摘些熟了的蔬菜,沿路順便再采些可以食用的野蒜、野韭、薺菜之類的野菜。下午的時候,和宋思年一起坐在院子里,邊享受午后的暖日,邊將這些蔬菜和野菜或曬干,或腌制,做成菜干和泡菜,預備入冬后的菜肴。父女倆一邊干著活,一邊話著家常,時光匆匆一閃而過。傍晚荀哥回來了,一家三口便親親熱熱地圍坐在小桌旁,吃吃飯,說說話。晚上,蕓娘一邊坐在房里織布,一邊聽著正屋里傳出荀哥朗朗的讀書聲和夾雜其間父親的教導聲,便覺得身心安寧,歲月靜好。 這一日,宋思年吩咐蕓娘,“咱們家的水稻再過十天半個月便可以收割了吧,你有時間就去田里看看?!?/br> 梁國規定,每家軍戶要種五十畝地,頭三年可以不交稅糧,從第四年開始,便要每畝交一斗,五十畝便是五石稅糧。宋家人丁有限,且剛到張家堡時,全家都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富家子弟,宋思年文弱書生,宋蕓娘女流之輩,宋荀更是還需人照看的小娃娃,故此,一家人在田事上很是吃了些苦頭。再加上北地氣候惡劣,土地貧瘠,頭三年的收成換些生活用品后,便只堪堪夠一家人的嚼食。到了第四年,交了稅糧后,就越發日子艱難。 不過宋思年畢竟是舉人出身,天資聰慧,再加上在江南任知縣時很是愛民,常常到田間地頭了解收成情況,也和農民們話話家常,故此很是知曉了一些稼穡上的理論,就差沒有親自下田。在張家堡耕作了四五年后,他開始嘗試著將江南先進的種植經驗運用到耕種之中,又不斷根據氣候、土質、收成情況進行調整,在經過前四年積累的基礎上,到了這第五年,農作物倒是長勢良好,有望盼個豐收年。 張家堡的農田都分布在城墻之外,均是歷年來由堡里的軍民陸續開墾而成。宋家的五十畝田良莠不等,有二十余畝水田,二十余畝旱田,還有幾畝瘠薄的砂礫之田,分別根據土質種了栗米、麥子、水稻、桑麻、蔬菜等農作物。二十余畝靠近飲馬河的水田此刻種滿了晚稻,大概還有半個月左右就可以收割了。宋蕓娘站在田埂上,看著金燦燦的稻子長勢喜人,一串串飽滿充實的稻穗隨風起舞,翻滾著金色的波浪。湛藍的天空一碧如洗,朵朵白云點綴其中,慢慢的漂浮著,不斷變換著形狀,一會兒,變成了一堆白面饅頭,一會兒,變成了熱騰騰的白米飯,一會兒,又變成了暖呼呼的棉被。宋蕓娘看著,想著,憧憬著,便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人生有了盼頭。 盡管收割在即,但還是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一怕天公不作美,在收割之前來一場風暴,導致顆粒無收;二怕韃子入境搶糧,每年秋收的日子就是韃子南下搶掠的開始,韃子一來,不但搶劫糧食牲畜,還會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宋蕓娘愣愣地站在田埂上,看一會兒,想一會兒,一會兒喜笑顏開,一會兒又愁容滿面,心想著回到堡里,一定要去真武廟、城隍廟、玉皇閣、龍王殿這些大大小小的廟宇里去拜一拜,求諸位大神小仙們保佑天公作美,諸事順利,平平安安的過一個豐收年。 “蕓……宋娘子?!彼问|娘還兀自發呆,忽聽得旁邊傳來一聲青年男子的聲音,側身看去,便見一名清秀男子呆呆看著自己,他身穿一身青衣短衫,腰間緊緊扎著一根黑色的布帶,顯得精神干練,頭上帶著笠帽,半遮著清俊的臉,帽沿下露出炯炯有神的雙目,瞧著略有幾分面熟。 宋蕓娘微愣了下,隨即回過神來,微微側身福了一福,“原來是張小哥,蕓娘這廂有禮了?!?/br> 張二郎匆忙還禮,他似乎不敢再盯著蕓娘,便隨著蕓娘的視線看著面前的稻田,笑著說:“宋娘子,你家的水稻長勢很不錯啊,看樣子今年有個好收成呢!” 蕓娘笑道:“可不是呢,我只盼老天保佑,順順利利地收了這稻子,今年家里也可以過得寬裕些了?!?/br> 張二郎沉默了會兒,羞赧的說:“求親的事情,請宋娘子不必顧慮了。我家已經和劉媒婆說清了,她不會再上門打擾你了?!?/br> 宋蕓娘愣住,只覺得又是愧疚又是不忍,半晌,才低聲說:“張小哥是好人,將來必得佳偶,蕓娘實在是有愧?!?/br> 兩人便又沉默了下來,靜靜看著眼前的稻海,思緒翻飛。 靜立了一會兒,張二郎又問:“宋大叔的腿傷快好了吧?” 蕓娘臉上便浮現了愁容:“沒那么快呢,不是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嘛,現在只是能夠在家里略微活動活動,出門可是不行了,估計年后才能徹底好呢?!?/br> 張二郎又問:“那你家水稻馬上即要收割,你一個女子如何忙得過來?” 宋蕓娘一愣,剛才前思后想了半天,倒忘了這一茬,她支支吾吾地說:“到時……總會有辦法的吧……” 張二郎笑著說:“如果宋娘子信得過在下,到時只管開口,你我兩家的田挨在一起,互相幫忙也是應該的?!?/br> 宋蕓娘有些躊躇,她看了看張二郎誠懇的笑容,實在不好意思生硬回絕,只好說:“如此多謝張小哥了。只是你家田比我家還多,到時你一人豈不是更忙不過來,怎好意思再麻煩你?!?/br> 張二郎輕松地笑著,“我家田地雖多,但我和我大哥尚未分家,這些田也有他的一部分,到時農忙時,他即使趕不回來,也會差人回來幫忙,還有我的兩個侄兒也會一并回來,宋娘子你不必擔心?!?/br> 宋蕓娘心道,到底是人丁興旺的家族,不像自己家,做什么事情都是捉襟見肘,舉步維艱。她想著不能無端端受人恩惠,況且自己和張二郎還有著求親未成那樁子事,并不同于普通的鄰里之交,心想到時無論怎樣艱難,也不能求張二郎幫忙,面上卻含著笑,對張二郎說:“那蕓娘就先謝過張小哥了?!?/br> 張二郎愣愣看著宋玉娘的如花笑靨,就好像看到了一幅典雅的仕女圖。此時,在藍寶石般純凈的天空籠罩下,在遠山近水的襯托中,宋蕓娘亭亭玉立在金色稻海前,簡陋的青色粗布襦裙裹在她身上,卻顯得身姿曼妙,勝過華服,渾身上下半點飾物也無,卻顯得清雅脫俗,蕓娘白凈的臉上露出淡然的笑容,一雙靈動的眼睛閃著清澈的光芒,她的發絲、衣裙隨風飄舞,似乎和陣陣稻浪融為一體,飄飄欲仙,隨時會乘風而去。張二郎只覺得即心醉,又心碎,不覺癡在那里。 作者有話要說: ☆、送上門的生意 離秋收還有大概十來天了,宋蕓娘決定好好享受這短暫的悠閑時光。 這日下午,吃罷午飯后,宋思年進房小睡。蕓娘閑來無事,便搬出爹爹自制的躺椅,靠著院墻的陰影,愜意的躺在上面小寐片刻,初秋涼爽的風輕輕吹來,輕柔的在身上拂過,宋蕓娘便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鄉。 她便又回到了江南。江南的風是那樣和煦,將心都吹軟,藍天白云下,兩只風箏競相攀高,又隨風互相纏繞,線的這頭,蕓娘和萱哥在細軟的青草地上輕快的奔跑,一個勁地讓自己的風箏更高,更高……四歲的荀哥在一旁拍手大笑,邁著還不穩的步伐在哥哥jiejie身后追逐,不遠處的涼亭里,娘端莊的倚坐憑欄,含笑看著嬉戲的兒女,爹站立一旁,時而低頭溫柔地看一眼妻子,時而又慈愛地看向草地上奔跑的兒女……突然,荀哥嘻嘻哈哈地抱住了蕓娘的腿,蕓娘跌坐在地上,萱哥惡作劇的伸出手在蕓娘臉上拍打…… “別鬧,萱哥兒,別鬧……”蕓娘笑嘻嘻地伸手阻擋,卻突然生出一陣恍然,她迷迷糊糊地睜開眼,卻見一張俏臉含笑看著自己,一邊用手輕輕拍打著蕓娘的臉,一邊促狹的笑問:“好一個睡美人,你倒是真會悠閑??煺f,萱哥兒是誰?是不是你的情郎?” 蕓娘徹底清醒了過來,她埋怨的喊了一聲“安慧姐——”,卻見許安慧身穿一件水紅色鑲銀白邊的對襟長袍,發髻上簪著一只碧玉釵,圓潤的臉上白里透紅,似笑非笑間隱隱露出嘴角一對酒窩,比往日更添了幾分端莊和富態。 宋蕓娘到張家堡時許安慧雖已出嫁,但時?;啬锛易邉?,因此與蕓娘十分交好,許安慧性格開朗,與蕓娘年歲相近,倒愛與蕓娘嬉笑玩鬧。 蕓娘趕忙從躺椅上起來,偷偷擦去眼角沁出的淚珠,端來椅子請許安慧坐下,歪著頭笑瞇瞇地打量了她一會兒,打趣道:“安慧姐,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看來鄭姐夫回來了,安慧姐也越發容光煥發了呢!” 許安慧紅著臉啐了蕓娘一口,“你這丫頭,真是不怕羞,這樣的話也是你這個姑娘家說得的?” 蕓娘笑得更不懷好意了,“我是聽說鄭姐夫又立功了,怕是又要升官發財了,安慧姐,你想到哪里去了?” 許安慧邊笑邊伸手撓蕓娘,“好啊,你還取笑我??煺f,萱哥兒是誰?夢里還叫的那么親熱?” 蕓娘聞言一愣,便沉默了下來,良久,才低聲說:“萱哥兒是我大弟,五年前和我娘一起在充軍路途沒有挺過來。若他還在,現在也是十七八歲的大小伙子了……我倒記起來了,過幾日便是他的忌日,怪道今日怎么突然夢見了他……” 許安慧面露尷尬之色,伸手拍拍蕓娘的手,陪著蕓娘一起沉默了一會兒,安慰了幾句,見蕓娘慢慢情緒轉常,便小心地開口:“蕓娘,往日的事情不必多想,你只往后看,往好里看,日子自會越過越好的。你看,這不,我今日上門可就是有好事情呢!” 蕓娘問:“什么好事情?鄭姐夫真的升官啦?” 許安慧啐道:“關他什么事?莫非只有男子才能有好事情,咱們女子就不能有了?我告訴你,我今日是給你送財神來啦!” 說著,她賣了個關子,閉口不語,微昂著頭故作神秘地斜睨著蕓娘,可蕓娘只是笑嘻嘻地看著她,并不開口詢問,許安慧只得嘆口氣,“罷罷罷,我就一五一十對你說了吧?!?/br> “你不是一直喜歡做些面脂、手膏之類的嗎,以前你時常做些送我,我用著倒也沒覺得什么特別。只前兩日王防守夫人宴請堡里的幾個副千戶、百戶和總旗的夫人,席上這些個夫人都夸我皮膚好,問我平時是如何保養的。我就把你的面脂和手膏吹噓了一番,想不到他們都搶著要。我就說,這東西雖是自制的,但也成本頗高,且最需功夫,要大半個月的時間才得一小盒……” 蕓娘噗嗤一聲笑了,“哪有那么難,偏你會故弄玄虛?!?/br> 許安慧得意地笑著說:“我不這么說怎么顯得這東西的金貴?你不知道,王夫人平時用的可是在靖邊城買的一兩銀子一盒的面脂,據說還是從京城運回的,可用在臉上,還是干巴巴的,這天一冷,臉上、手上也都起了皮……” 宋蕓娘說:“這面脂要根據各地的氣候和不同的季節來制,比如當年在江南時,氣候溫暖濕潤,故只需清淡些的面脂就行。北地寒冷干燥,面脂要多加油脂才夠滋潤。像那京城的面脂大概也只是適合京城的氣候的,在我們這北地自然不行。就是同在一個地方,濕潤的春夏和干燥的秋冬用的配方也不能一樣?!?/br> “可不是呢,想不到這里面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呢!”許安慧笑得更得意了,“所以我對他們說,只算成本,不賺他們的錢,就要五百文一盒好了?!?/br> 蕓娘張大了嘴,“五百文?”她心里在快速的盤算著,五百文可以買多少大米,多少雞蛋,多少rou…… 許安慧看著猶自發愣的蕓娘,笑著輕輕拍了拍她的胳膊,“我做主為你接了這第一筆生意,不多不少,剛剛二十盒,面脂和手膏各十盒。只不過你之前裝面脂的小罐子太簡陋,我已經托人去靖邊城多買些精致的小盒子回來,好馬還得配好鞍才行??!” 蕓娘想了想,又有些發愁,她猶豫道:“只怕現在做這些確實有些難度。之前我做的那些,都是平時趁著去山里打柴時,沿路順便采了些有美容護膚效果的桃花、杏花、丁香之類的鮮花,取其精華,再加上牛油、豬油、鵝脂之類的油脂調和制作而成的,成本倒也不是很高。只是現在百花凋零,倒不是很好做了?!彼D念一想,又笑說,“不過也不是不能做,只是成本卻要高一些,可以去藥鋪買一些有美容功效的中藥磨成粉,和油脂調和,也是可以的?!?/br> 許安慧忙說:“那就這樣做吧。我既然已經應下了,哪怕虧本也要做好的,不行的話我再貼補一點兒?” 蕓娘想了想,“若五百文一盒的話,虧本倒不至于,等我想想合適的藥材方子,畢竟以前我在江南的時候只是做著玩的,要找到合適這里氣候的方子才行?!?/br> 許安慧贊賞地看著蕓娘,“蕓娘你可真是聰慧,你看看你這小小年紀,怎么懂得這么多?” 蕓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里是我想出來的,這都是以前我二表姐鉆研出來的,她最愛做這些。我以前在家的時候和她最是要好,成日里混在一起,跟著她學了不少……”蕓娘想起了遙遠的江南那個纖弱寧靜、聰慧可人的表姐,想到她現在應該已經為人婦,為人母,想到自己也許終此一生都不能再見到她,便覺得一陣恍然。 許安慧和宋蕓娘又興致勃勃地商量了一下做面脂和手膏的事宜,最終決定由許安慧負責采購工具和材料,宋蕓娘負責制作。談到收入的時候,兩人卻起了爭執。 宋蕓娘臉漲得紅紅的,一連串地說:“不行,不行。安慧姐,材料和工具都是你買,買賣的事宜也由你負責,我只是在家里做一做而已,賺的銀子應該你占大頭,可不能五五分成?!?/br> 許安慧笑道:“若沒有你來制作,我就是買再多材料和工具又有何用?關鍵還在于你呢!依我說,五五分成都是少了,應該還分你多一些才行。再說,咱們這周圍用得起這面脂的能有幾個人,又能掙幾個錢,也就賺點小錢咱們零花,貼補貼補家用,值不得多少的。咱們兩人,若談錢可就生份了……” 宋蕓娘心知許安慧是存心為了幫助自己,“安慧姐……”她雙眼微紅,千萬句感謝卻無法說出口。 “得了,你若真心感激我,什么時候把‘安慧姐’前面的兩個字去掉那才是好呢?”許安慧斜睨著蕓娘,帶著狡黠的笑容。 蕓娘微微愣了愣,方明白許安慧的打趣,她紅著臉啐了她一口,正待開口笑罵幾句,卻聽得門口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還伴隨著緊張的慌亂的聲音,卻是許安文的聲音。 宋蕓娘心中一驚,猛然站立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