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東西兩府,強干弱枝
書迷正在閱讀:上癮、幻想塑造的異世界生活、軍戶小娘子、全息網游之我的一個盜賊朋友、反套路明星、毒宮、超級巨星、花心皇后、墨刃、重生之逆襲小農女
天狩元年,周蕊徽稱帝,稱帝后干得第一件事,立太廟,追謚父討海軍節度使周廣翔為武烈皇帝,追謚兄長周兆麟、周兆奎、周兆勐、周兆冀具為王,祭祀父兄。這次周蕊徽是解了甲胄,穿戴袞冕。 稱帝后第二件事,撒幣,施恩于士卒民眾,賞錢賜酒rou,開懷暢飲,當皇帝了更加緊緊握住軍心。 然后第三件事,才輪到官職瓜分。 當皇帝了,周蕊徽心態不同,之前不看好宋朝,對滿清韃子感觀更沒得說。但現在屁股控制了腦袋,她開始十分認同宋朝的制度,以及滿清對國家對社會的控制。 當然了,女帝現在還沒有瘋,所以滿清的一套踢走,改良優化宋朝制度施行于本朝,早有腹案。 首先周首的丞相權力仍舊很重,軍機院權力也只是個參謀部,導致樞密院缺少制衡。同樣的道理套在少府總管上也很合適,雖不是相,但機構太臃腫了,之前周芷若管著女帝沒覺得不妥,現在就差坐立難安。 是故官職機構再被切,原先中央是丞相、外相、軍相、樞相四相制度,如今中央丞相統各部被拆散,分為主管人事的〔吏相〕周首,主管外交的〔外相〕洪世賢,主管民生戶口的〔民相〕周福,主管衛生醫療的〔凈相〕康明威,主管法律判罪的〔法相〕,主管刑徒監獄的〔刑相〕,主管農商的〔農商相〕,主管民生建造的〔藏相〕,主管教育的〔文相〕,總計九相,辦公場地劃在宮城的東面,簡稱〔東府〕。 有東府自然就有西府,西府諸相分別是〔軍相〕宇文路博和〔樞相〕樊梅哲不變,另行添加〔陸相〕〔海相〕以及〔督相〕,代價則是廢除領軍將軍、中領軍、中護軍三個三大營官職,具體因由下面會講到。 設有東西兩府群相牽制,少府到不用大改,改少府為內相,一個弱勢的內相只有管錢的權力。 體系被周蕊徽切碎了,她又很神經的發明了〔宮廷行走〕的職能,既內相在內兩府群相是無詔不能面君,而加上了宮廷行走四個字的官員,無論官職大小,哪怕你只是個小兵加了宮廷行走四個字,就能隨時面君,參與進決定帝國走向的大事里。 周首、樊梅哲、洪世賢、崔靈蘭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掛了個宮廷行走,而且為安撫似周首這般的老臣,又在宮廷行走的后面加上〔左仆射〕〔平章使〕字類的榮譽頭銜。例如周首:大元吏相左仆射,宮廷行走。再例如樊梅哲:大元樞相平章使,宮廷行走。 爵位上不算追封的,周蕊徽一口氣封了三十多個侯,侯爵以下更不知道有多少了,至于公爵只有幾個。 楊妙真、高起陵兩位元從老節度被提為徐國公、膠國公;再之后杜瓊明、慕容紹云、牛邦喜、樊梅哲四員健在起家班底,或隨駕南征北戰、收復失地屢退敵虜,或運籌中樞、獨擋一方開疆拓土,這四位老人受封萊國公、莒國公、邢國公、寧國公。 再有則洪世賢封洪國公、周首封濟國公、文煥封魯班公、曹茍封天艦公。加上之前的威海國公崔立可、棲霞國公關元化,公爵總計一十二人。 顏増、張禧、夏貴、李維嘉、周通、虞貨、宇文路博、周昂、周圓圓、陳贊、扈祥、沈彤、康明威、崔靈蘭、沈蕓、嚴忠貞、嚴忠濟、張世杰、劉康、張弘疇、張弘范、郭盛……這些重臣大將,具封為侯。 所有封賞人員名單中,唯獨缺了周家自家人,周元略、周元景、周柘彥三位功勛更重的皇族大將沒有提及。 料理好官職、機構、爵位,便輪到稱帝后第四件事——兵權。 在這里回答上面的問題,為什么撤三大營三職位改設陸相、海相、督相,因為周蕊徽要緊抓兵權! 曾經某些原因,周蕊徽修改編制,把一個營的兵力從五百人擴大的兩千人,以每兩千人一個戰斗序列征戰?,F在看來,基本單位兩千兵,一個將領平時統帥兩千士兵,這太恐怖了,再從戰斗方面來看又太臃腫了。 整個大元除了三大營,另有其他軍團在,周元略軍團、周元景軍團、周柘彥軍團、海東軍團、倭州軍團、登萊軍團……這些軍團曾經對周蕊徽來說臂膀,如今是一把把沾滿毒液的鋼刀,收繳兵權強干弱枝是肯定的。 兵權不能強硬的去收繳,不但會適得其反,君臣猜忌種子亦會種下,所以周蕊徽只能借著部隊改編的由頭逐步把兵權收繳完。 第一刀必然是砍在三大營上,從天狩元年開始,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每營戰兵限定五百人,陣、廂、軍編制取消,改都虞侯為指揮使,指揮使為最高級別直接接觸士卒的將領。 如果爆發戰爭,將以陸督兩相推舉將領統幾營兵作戰;或周蕊徽直接任命誰誰誰為大軍主帥,主帥可從陸海督三相中選擇將領隨軍聽用,委任幾營兵的統帥,戰后解除兵權。 括?。号姴辉诟木幹小?/br> 第二刀則砍在北疆各軍團上,首先一步和三大營一樣,五百營兵單位,都在三大營序列中,施行輪換制度,還別說宋朝這點挺好,只是要預防最后雄師別變成廂禁軍那種爛樣。第二步劃定責任區域,既在邊疆由東向西新設立遼錦、云中、宣德、朔方、銀夏、興靈、涼州、甘肅、瓜沙九方軍鎮,每方軍鎮主將為總兵,下設參將若干細分總兵防區。第三步就是正常制度下的軍區輪換、將領輪換,用一兩年時間解決大部分軍團,完成目地。 至于第三步,是關于對付周柘彥、李維嘉、顏増這些要伐宋的軍團了,到時候再說。 稱帝后第五件事,召周元略、周元景、周柘彥三人回京。 三位宗室股肱重臣,心腹愛將眾多,施行強干弱枝政策少不了他們三人的點頭,況且建國后三位的命運也要決定下來,杯酒釋兵權也好,利益交換也罷,女帝還不希望三人身首異處。 畢竟剛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