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體系之爭
聯盟災難研究所。 這是一處立足于研究和預警災難發生的機構。 同時,對于災獸的研究同樣也是研究所中重要的一環。 航周就是是一名專門研究旱災的學者。 在他的研究所中,生活著煤炭龜和九尾。 這兩種精靈就是旱災所代表的精靈。 但現在,可以看到他的研究所之中多了一些美麗花。 “美麗花也是旱災災獸嗎?” 周航皺著眉,這段時間他已經翻閱了很多古籍。 另外他也對美麗花進行了研究,都沒有得到什么有用的資料。 如果不是那位蘇學者的美麗花能夠喚來大晴天天氣,他早已經放棄對美麗花的研究了。 就在他打算繼續進行美麗花的研究時,忽然間是接到了自己好朋友的電話。 “周航,最新的精靈學者報你看了嗎?” 聽到自己好友的話,周航一愣,連忙在網上搜索起來。 “關于日照特性的研究?!?/br> 他打開學者報看了一眼,頓時整個人都是一愣。 這關于日照特性的描述,他們真的是在熟悉不過了。 這不就是他們一直在研究的災獸嗎? 按照蘇小白學者的說法,所謂的災獸只是擁有著天氣特性的精靈? 煤炭龜之所以能夠召開旱災,就是因為他們所擁有的日照特性! “日照特性?” 周航皺眉思索著文章中的描述。 雖然按描述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依舊缺少絕對性的證據。 一邊想著,他一邊開始瀏覽下方其他學者的留言。 “哼,這位蘇學者為了建立自己的特性體系,真的是把什么都往自己的特性概念里面套!” 從評論中可以看出,很多學者對于蘇小白試圖將災獸也納入到特性體系之中感到非常的不滿。 特性雖然確實存在,但依舊有想當多的學者認為其只是一種特殊的能力,還不足以被稱為體系。 體系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東西,并不只是提出一個概念那么簡單,而這也是博士之所以會那么少的原因。 在一個比較大的聯盟,博士都可能只有兩三位而已,體系構建的困難就是最簡單的方法。 “哼,特性體系和特性體系,天氣體系是天氣體系!” “這個蘇小白是想要依靠天氣體系讓特性體系達到構建的最低標準,這怎么可能?” 也有學者從體系的構建出發冷嘲熱諷起來。 一個體系注定是非常龐大的,因此想要讓一個體系成立也不一定需要將這個體系研究透。 只需要提出多個體系之內的有意義的概念,依舊可以拼湊出一個體系,他們認為蘇小白就是抱著這種目的。 “想要把天氣體系納入特性體系?” 周航見此卻是微微搖頭,作為天氣體系的研究者之一,他最清楚天氣體系的龐大。 他們現在所做的也只是揭開天氣體系的冰山一角而已,建立天氣體系也是他們所追求的。 …… 苗城蟲屬性研究所。 此時不大的研究室中,此時卻是聚集了十多人。 如果蘇小白在這里,必定會認出這些人。 高成學者、陳堅勇學者、朱林學者、翔飛學者…… 這些和蘇小白不對付的學者,此時竟然全部都聚集在了這里。 顯然,他們聚集在此的目的都是為了蘇小白,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否定特性體系的存在。 另外,他們聚集再次還有一個更大的目的,那就是構建精靈能量體系! 現在,已經被提出的體系有蟲之力體系和風之力體系兩種,這兩種體系都是建立在屬性能量之上的。 既然蟲屬性能量和飛行屬性能量能夠構建出能量之力體系,那么其他屬性的也必定可以! 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蟲之力體系將會成為能量之力體系的突破口。 而他們,將會共同完成這個龐大的體系,更加各自的貢獻分享博士稱號。 “哼,災獸所擁有的特性能力也是一種特性?” “他怎么不說自然界的所有屬性都是一種特性呢?” 朱林學者冷哼一聲,臉上充滿了厭惡。 當初蘇小白正式通過所謂的鱗粉特性實驗將他的因賽克獎搶走了。 另外,特性的概念就是在這個時候提出的,這使得他一直被當做是背景墻! “我也這么認為,或許所有的招式也都是一種特性呢?” 一名將頭發染成綠色的學者臉上帶著嘲諷,對于蘇小白也是厭惡至極。 他是一名草屬性的精靈學者,原本他的研究非常有可能得到這一次的自然獎章的。 但隨著青草場地招式的發現,他根本就連爭奪的資格都沒有直接就失敗了。 這也是他加入這個小團體的主要原因,除了想要狠狠的報復一下蘇小白外,他也想要對自己的研究做出新突破。 如果他能夠借助著蟲之力體系的研究,從而創建草之力體系的話,那未必不能夠重新搶回自然獎章! “這一次對于我們來說可是一次絕好的機會?!?/br> “大家就竭盡所能的去攻擊特性體系吧,這體系完全就是破洞百出!” 高成學者做出最后的總結,同時他也已經寫了一篇抨擊論文,打算給蘇小白迎頭痛擊。 他的論文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天氣研究之中經常被提及到的漂浮泡泡。 漂浮泡泡這種精靈非常特殊,cao控天氣對于它們來說就像是本能一樣! 并且更加天氣的不同,漂浮泡泡還能夠改變自己的形態,分別是晴天、雨天和雪天。 如果按照蘇小白這篇論文之中的描述的話,那漂浮泡泡不就擁有三種特性了嗎? 但按照蘇小白提出的每只精靈同時只能夠擁有一種特性的說法,這種情況完全就是違背了特性存在的基礎! “妙啊,這篇論文太妙了?!?/br> “這一次,我看這位蘇小白學者還有什么話說?!?/br> 朱林學者忍不住的鼓起掌來。 有了這篇論文,他已經能夠相信到這位蘇學者臉上的表情定是極其精彩的。 最好能夠借此,一舉推翻這位蘇學者提出的特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