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所以商人是不會做虧本的事的。 忠 勇親王這一舉一動,一直被水靖關注著,他不由感嘆,忠勇親王真是越來越沒腦子了。就算要聯姻,也得看人。那想要巴上來的人,只要遞個枝頭就會順著桿子往上 爬;而鄧孟明這種明顯表面圓滑,內在很執拗,而且還與妻子岳家感情十分深厚的人,這樣不是結親,是結仇。再加上忠勇親王又不是一手遮天,就算他想打壓,總 有和忠勇親王對著干的人幫助鄧孟明。 而且就算鄧孟明是那種趨炎附勢的小人,也不會眼瞎到去投靠一個明顯站在皇帝對立面上,實權已經被擼的差不多的奪位失敗者。嫌自己死得晚么? 只 是忠勇親王這挫折受多了,不但沒有因此蟄伏,反而脾氣越來越怪了。在看著正常途徑已經不可能和鄧孟明聯姻之后,他本來對是否和鄧孟明聯姻并無執念——鄧孟 明的寒門身份還是讓他有些看不起,現在變成了十分的執念。忠勇親王想著一個寒門學子也能給自己沒臉,和自己作對,那么他偏偏不讓鄧孟明如愿以償。 鄧孟明不是說和那妻子伉儷情深嗎?如果他妻子死了,總沒理由拒絕堂堂親王的聯姻要求了吧?于是,沒料到忠勇親王如此喪心病狂,不可理喻的鄧孟明,得到了自己岳家被一把火燒的精光的消息。 鄧孟明的岳家是當地一家還算富裕的地主——典型的貧寒學子被當地富人慧眼識伯樂,許以女兒和資助的佳話。而那家大大小小幾十口人,都葬身火海。當地官兵姍姍來遲的時候,那房屋已經燒成了焦炭,除了出來采買的人,無一生還。 鄧孟明的家是在江南,忠勇親王殘存的勢力在江南還是很有幾分權勢的,至少還有一個十分囂張的李家。所以小縣里的小地主,害死就害死了,他們一點也不擔憂。李家為了奪人家財,害死的人還算少嗎? 不 過由于李家在京城中并沒有多少人脈,全靠忠勇親王傳遞消息。而他們雖說知道有個出生江南的姓鄧的榜眼,但因為向來自視甚高,看不起那些科舉晉身的寒門學 子,所以也沒去打聽那個并不是高門大戶的鄧榜眼是哪里出來的,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燒掉的事那榜眼的岳家。他們當得到忠勇親王的要求的時候,只當這家人是不是 在什么小事上——比如有親戚經商之類礙了忠勇親王莊子上的生意。他們在害死那家人的時候,也派人稍稍打探了一下,得知那家人并未有人在朝做官,所以才如此 猖狂。 雖說那家人和鄧孟明有婚約,但畢竟還未成婚。所以為了自家女子的閨譽,自然是不可能把婚約的事宣揚的到處都是。而鄧昌明已 經在外游學好幾年,這年代的信息又并不暢通,鄉中人就算知道那地主家的女兒有個未婚夫,也只知道那未婚夫似乎是個秀才,其他的一概不知了。地主家雖說早早 得了信,但想著鄧孟明說等布置好住處,就敲鑼打鼓的來迎接這家人進京,所以那地主想著先不要張揚,等鄧孟明派人回來再說。 誰知道一家人會死于非命。 有 了柳子怡和丁鵬云這兩位好友,鄧孟明也不是假清高的人,一甲進士又都有皇帝賞賜的府邸,鄧孟明的住處很快就要布置好了,那派去迎接的人也已經在路上。誰知 道人到了之后,得到的是幾天前這里就被燒光了的消息,而那知縣得了李家的賄賂,只說是失火,便草草結了案——顯然知縣也并不知道這家和當朝榜眼的消息?;?nbsp;許知道了也不會多在意。燒都燒光了,沒人證沒物證,不過是個寒門進士,有親王和李家撐腰,能奈他何? 朝中沒有勢力的地方官員,是不會知道忠勇親王在朝中已經沒有地位了的,何況是忠勇親王和李家、甄家盤踞許久的江南。 ☆、第79章 水玨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被震驚了。不過忠勇親王雖說沖動了些,但也并不是沒有腦子。這一把火一燒,確實什么罪證都沒有了,若不是自己一直讓人關注著李家的消息,得到了李家的動向,也不會相信這是忠勇親王授意的。 誰會想到鄧孟明不過是委婉的拒絕了聯姻,忠勇親王就起了殺掉鄧孟明岳家的心思?忠勇親王又不是瘋子。 事實上鄧孟明在得到消息的時候,也真的以為是失火,沒把這個事和忠勇親王聯系起來。若不是后來得到消息,鄧孟明雖說仍舊不會為忠勇親王所用,但也不會視忠勇親王為仇人。 于是實際上只是最近太憋屈,找到個事情泄憤出口氣的忠勇親王在聽到,鄧孟明的岳家已經到達京城的事之后,眼前一黑,差點暈了過去。 .................................. “賢弟的大恩大德,為兄沒齒難忘?!编嚸厦麟y得流了男兒淚,對著柳子怡深深作揖。 “這是公主厚德,和子怡沒有關系。等有機會,孟明兄親自去跟公主道謝吧?!绷逾樕匣旌现院篮托老驳纳袂?,看的滿腔悲憤的鄧孟明心中的怒火都不由滅了些。 “我說子怡啊,你到底是怎么對公主一見鐘情的???這樣子可是情根深種呢?!痹诘弥嚸厦鞯脑兰覜]事之后,丁鵬云也輕松許多,知道打趣柳子怡了。 柳子怡干咳一聲:“胡說什么,別閑言閑語的擾了公主的閨譽?!?/br> “嘖嘖,不說就不說?!倍※i云也只是開個玩笑,也知道常瑞公主的八卦不是能隨便說的,“不過也真是太巧了,是不是你早料到了……咳咳,那一位會發瘋,才早早派人護著孟明兄的家人?” “倒 也不是?!绷逾o鄧孟明倒了一杯茶,然后道,“忠順親王護著公主下江南的事你們也是知道的,皇上那時候就在整頓和收集江南的消息。甄家和李家分別是金陵 和江南的土霸王,特別是鹽商李家,為了生意造下了許多血孽,只是礙于一些往事,再加上官商相互,找不到確切證據,忠順親王并未能直接處理李家?!?/br> “李家的事,我也早有耳聞?!弊婕系泥嚸厦髯匀皇侵滥切}商的名聲的,李家囂張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他只是作為一個有良知的讀書人對李家有著厭惡之情,現在對李家就是血海深仇了。 丁鵬云點點頭,即使他在魯州,但是魯州靠海,也是有鹽商的,對李家也是早有耳聞:“看來忠順親王雖說暫時未能對李家怎樣,但私底下一直有派人看著?!?/br> 柳子怡點頭:“而且……李家和那一位一直關系密切?!?/br> 所以皇上一直注意著忠勇親王和李家的聯絡嗎?丁鵬云和鄧孟明若有所思。這是不是說明,皇上其實已經掌握了忠勇親王和李家聯絡的證據和內容,只是放長線釣大魚而已?那么這又是不是說明,皇上一直在攢著證據,等著收拾忠勇親王? 他們心中閃過一個大不敬的念頭,或許等某一位歸天之際,就是皇商出手之時吧? “不過公主能出手并遞出消息,還是托了子怡的關系吧?”丁鵬云擠眼睛,“不過也是皇上看重咱們鄧榜眼,不然不會做出泄露他布置的事?!?/br> 鄧 孟明心中滿懷著對當今圣上的感激之情,激動的點點頭。是啊,其實既然圣上已經掌握了證據,那么大可以不派人提醒,等真的讓李家害死了自己的岳家,造成了滔 天罪孽之后,再悄悄派人去故意泄露些證據給自己,到時候既能給李家和忠勇親王難看,又不會暴露圣上已經對忠勇親王和李家的聯絡了如指掌的事。 而且所有人都不會認為當今圣上在其中擔當了什么角色。 現在自己岳家安然無恙,又是被和常瑞長公主關系十分密切的林家派人送上京,忠勇親王肯定會懷疑。說不準以后就難纏一些。 這時候的人從不認為皇帝不為他們做什么是不對的,而皇帝做出了常理之內的體恤之事,那些人就感激涕零,恨不得肝腦涂地。 鄧孟明也是如此想的?;实鄄痪人兰沂钦?,現在救了,就是天大的恩德,他已經做好了給忠勇親王找碴一二三四五計劃,即使先不能跟忠勇親王對著干,李家他是死磕定了。 救駕之功算什么?當時救駕的人那么多,只不過是李家先祖運氣差死了而已。再說了,那救駕之功也是對太上皇,而不是當今皇上的。 .................................. 事 實正如這三人所想,忠勇親王確實已經懷疑水靖是不是已經掌握他和李家聯絡的渠道了。雖說鄧孟明那岳家脫困是因為鄧孟明還是舉人的時候拜見過林如海,求過林 如海在學問上的指點——林如海作為探花郎,學問自然是數一數二的,江南學子拜訪他的也不少,林如海在得知江南出了個榜眼,還是和他曾經相談甚歡的小輩之 后,就秉著照顧的心思,對鄧昌明的岳家有了幾分照顧,那天碰巧那家人舉家去拜訪林如海,才逃過了一劫。 但,哪可能有那么湊巧的 事?李家在江南雖說現在算不上只手遮天,但也算耳聰目明,若是那家人真和林如海有過聯系,李家哪可能囂張的直接一把火就上去燒?好歹也會打探一二,只要打 探到那家人和當朝榜眼的關系,雖說李家不至于怕那榜眼,但也會用更不顯眼的方式為忠勇親王“出氣”。 而要偽造意外失火,李家肯定也會事先打探好一個那家所有人都在的時間,只要有人留下來,就很可能發現不對勁的事。李家再囂張,也不會想留下一個有著血海深仇的仇人膈應自己。 而 就算李家瞎了聾了,真的沒發現那家人和林家有過往來——畢竟拜訪林家的人也太多,李家的手又伸不到林家家宅子里去,不會知道哪家是巴結,哪家又是真的和林 如海有交情。但是那家人的舉動也很奇怪。按理說得知自家被全燒掉了,肯定第一反應是意外或者遭了賊,然后急急忙忙的趕回去報官府才是。那家居然不吭不響的 任由官府報了他們全家死亡,甚至沒有聯絡已經到江南區迎接他們的鄧孟明的仆人,而是在林家的幫助下,悄悄簡裝上了京,連江南的萬貫家財都不顧了。 這明顯是躲避仇殺的姿態,他們是知道有人想害他們的命,而仇人權勢還很大,不然不會在害一次未成之后,還怕成這樣。 忠勇親王是又恨又怕,最讓他忐忑的是,這件事居然沒有被追究,就這么過去了。連鄧孟明在面對他的時候,還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樣子,對外也是宣稱一切都是意外,而岳家本來就要舉家進京,又受了驚,才求了林家將他們送進京,而碰巧錯過鄧孟明去迎接的人而已。 江南的一把大火仍舊是意外結案,在京城更是沒有蕩起任何漣漪。只有當事人心中惴惴不安,那囂張的氣焰也熄滅了不少。而他們此時也不得不抱著僥幸心理,說不準這真的是意外呢?說不準真是不會追究呢? .................................. “唉……”太上皇嘆了口氣,“李郎若是泉下有知,不知是不是會含淚九泉?!?/br> “李 大人是個本分的人,他知道救駕乃是臣子應做之事,他只是有救駕之功的眾人之一,所以才會不給父皇提讓后人高官厚爵的請求?!彼k勸說道,“聽聞李大人之子 也是很能干的,已經是舉人之身,若不是意外身故,說不得早就在朝中為父皇效力。只可惜李家族人錯把救駕之功當救駕之恩,一副挾恩圖報的姿態,全忘了臣子的 本分。也是父皇心好,見他們只是斂些錢財,并未做過分的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許他們富貴罷了?!?/br> “誰知道他們就得寸進尺 了?!碧匣时緛硇闹羞€有些難受。一個人為了自己死在自己面前,對太上皇的觸動還是很大。實際上有救駕的功勞并且死了的人也不少,太上皇曾經在隨軍前往前 線,保護他而死的士兵難不成少了?只是沒死在他面前,他看不到,也不會有什么感觸了。只是再深的感觸,也會隨著時間消逝,而水玨的話也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說白了,不過是救駕之功,是功勞,也是臣子的本分。自己獎賞是應該的,但是從此就自以為是,以為對天家有多大的恩情,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樣子,以皇帝恩人自居,太上皇心中肯定不舒服的。 再說了,這李家和忠勇也囂張的太過分了。那鄧榜眼一沒招他二沒惹他,不過是因為感念岳家恩情,不辜負未婚妻,甚至沒有正面拒絕過忠勇親王,他們就一副要滅了人家滿門的架勢,實在是瘋狂的令人匪夷所思。 太上皇曾經沒想過讓忠勇登基,是因為他太過驕傲和有勇無謀。后來對他厭棄,則是他對兄弟姊妹一系列喪心病狂狼心狗肺的行徑?,F在看來,他果然是個狼心狗肺的殘暴之人。 太上皇又想起了那引頸自戮的太子,他最疼愛的兒子,指甲不由深深陷進了掌心。 ☆、第80章 這暗地里的風暴已經悄悄開始掛起,但在表面上卻平靜下來。忠勇親王似乎也有些擔憂了,所以他的那一派的人也終于沒有上躥下跳的給水靖搗亂,水靖一些細微的改革前的準備終于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 比如創建一支更加強大的水上軍隊,可以在海上打仗的那種。水靖可是對倭寇不勝其煩,甚至比已經打殘了的邊關牧民國家還要煩躁。 但 是以前海路上的管理是太子和忠勇親王各占一半。太子還算好,知道海域的重要性,忠勇親王受到的又不是治國的教育,又被勛貴洗腦的比較多,一副我朝已經天下 第一,海外都是蠻夷不足為懼的態度,連海外探索的錢都敢扣下。在他手中,朝中撥給船隊扮作商人,周游周邊國家,順帶收集其他國家信息的的錢全部被吞了,已 經有十幾年未曾獲得海外的信息。 還是水玨上次給他上了眼藥,拿了海外的精美琉璃制品給太上皇,這官方跟海外的交流才重新開始。 不過水靖從有了資本之后,就沒有斷過這條線。他直到目前為止,最賺錢的產業就是海事上賺的。 由 于對海外很了解,所以水靖對海外廣闊的土地和財富都很垂涎。每一個盛世繼位有些才干的君王,都有一顆名垂千古的心。好大喜功幾乎是所有明君賢君的通病。在 陸地邊境已經膠著,經過前幾輩人的實踐證明,要擴展的代價和困難很大,而且收獲卻不能彌補付出之后,水靖看著自己在海事上賺的銀子,對海外開疆擴土很抱有 幾分希望。 這當務之急就是擴大支持海上貿易,然后朝廷就能以保護商人為名義,朝著外面“和平”派兵了。 當商人在外面有了什么“不公平”待遇之后,朝廷也能冠冕堂皇的出兵了。 這出兵,也是要站在正義的制高點,才能獲得民眾和大臣支持,并且進而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這就是當皇帝的人最高的目標。 不然當一個明君,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干得比驢多,圖什么啊。 圖的不就是活著的時候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死了之后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嗎? 水靖也不例外。 只是雖說水靖已經當了皇帝,也不能馬上把人都換掉,而朝中總有些認為建設軍隊是勞民傷財的這種迂腐的人存在。再加上忠勇親王的人上躥下跳,水靖又要在太上皇面前裝孝子裝不懂事,只能暗中cao作,導致舉步維艱。 現在水靖終于借由李家不再受太上皇信任為契機,將忠勇親王和李家在海事上的人慢慢換成自己的,再鼓勵海上貿易,也算踏出了第一步。 水靖覺得自己很不容易,于是拉著水玨喝了幾杯,第二天差點起不來去早朝,被太上皇好一頓罵。 所以當合格的皇帝也是蠻可憐的,連貪杯都做不到。 .................................. 水玨因為不能出宮,每天幾乎無所事事,連習武都不敢動靜太大,以免被太上皇發現。 水靖也知道水玨的性子,明白她為了幫自己穩固后宮,融洽與太上皇和太皇太后關系,所做出的隱忍?,F在忠勇親王稍稍消停點了,水靖就讓水玨去別院園林小住一段時間。碰巧現在天氣日漸炎熱,就當是避暑了。 太上皇知道水玨體弱,而如今事情多,也沒法舉家去山上皇家別院避暑,皇宮雖然大氣,但樹木確實稀少。雖說水玨肯定不缺冰塊用,但她身體那么弱,也不能太貪涼,還是有著樹蔭碧草之類的天然陰涼的地方更適合她。所以太上皇也很同意讓水玨先出宮。 京城郊外的山上也有皇家的園林別院,連著一個很大的獵場。秋季的時候皇家也會在這里狩獵,以彰顯皇帝也不是軟腳蝦,也是文武雙全的。 本來這個地方是皇帝到的時候才會開放,從未有過給公主居住的先例。但是先例都是被打破的,水靖早就選好了這個地方,人也都是最親近的人,就算水玨天天去打獵,都不會傳到太上皇耳朵中。 而水靖同意了,太上皇也就默許了。反正他寵起人來,也是不管不顧禮教為何故的,不然不會為了寵甄貴妃,先后氣死了兩任皇后。 現在他最寵的是這個完全不會和他有任何權力爭奪關系的女兒,自然會給她最好的?;始业墨C場算什么,若是水玨想要騎馬散心,送她一個也成。 就是這么霸氣。 水靖在得知太上皇的想法之后,深深的郁卒了,他感覺他被太上皇比下去了,因為他只送了水玨一個馬場,雖說那山林也可以狩獵,但只是山林中本身的動物,根本不能算作獵場。 所以他是不是應該在meimei陪嫁單子上再添上一個獵場之類的? 于是水玨在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水靖又準備給她添了許多莫名其妙的東西做嫁妝。 對此,負責核對嫁妝單子的皇后說道,皇上說得對,小姑就愛騎馬打獵這一個小愛好,是我疏忽了。不過城郊獵場不好找,塞外的又太遠,要不直接給小姑隨時使用皇家獵場的權力好了。 水靖覺得皇后說的對,因為皇帝一年最多去獵場一次,所以那獵場幾乎都是水玨在玩樂。這也相當于把獵場送給水玨了。畢竟水玨又不靠獵場賺錢,就只是找個打獵游玩的地方而已。 這對夫妻私下做的打算自然是瞞著太上皇的。太上皇本來是說給水玨添個帶山林的莊子,比如水靖曾經給水玨的那種,只是再大一些。反正小女兒家家,也就是圖個新鮮,鍛煉一下身體。他是絕對想不到,水靖夫妻直接把皇家獵場的使用權給水玨敞開了。 事實上若不是太上皇還活著,水玨估計早就可以隨意使用了。呸呸,我可不是說在詛咒太上皇死,水靖夫妻以及水玨還是很尊敬愛戴他們的父皇的。 .................................. 水 玨終于可以出宮喘口氣,連帶著她周圍的人面色也輕松不少。連李嬤嬤都覺得,跟著公主自由了那么久,咋一下回到宮中那處處規矩壓抑的地方,居然有些不適應 了。她甚至覺得,看著公主拿刀劈開木頭人什么的,都比看著那些妃嬪們輪番偶遇,想要跟公主打好關系,要來的舒服。 對此,李嬤嬤唾棄自己,終于由最后一個正常人,墮落了。 這也是習慣成自然吧。李嬤嬤所不知道的是,還有讓她更需要習慣的事在后面,不過這都是年后的事了,咱以后再說。 “感覺好久沒騎過馬了?!绷主煊駬Q了一身騎馬裝,摸了摸身下那小小的棗紅馬的頭,“可為什么我的緋炎還沒長大?” “因為離你上次見到緋炎,才過了四個月而已,而這種馬本來就長的慢?!彼k白了林黛玉一眼。這棗紅馬是新到的品種,就活了這么一匹,據說很是溫順。 溫順的馬要來做什么?水玨自然是不喜這種馬,本準備隨意送人,但林黛玉卻見了很歡喜,對水玨給她挑選的烏云踏雪膘肥體健的千里馬一點也不感興趣,就喜歡這小小乖乖,顏色漂亮,脾氣又好的小馬駒。 水玨不由嘆息,她教的這徒弟一點也不像自己,真沒趣。 水 玨也不想想,現在她們挑選的馬也就是騎著玩玩而已,又不是行軍打仗,要那千里馬戰馬干什么用?何況她挑選的駿馬和她與林黛玉的體型太不相配了。水玨靠著氣 勢,倒也能把那嬌小的人兒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違和點去掉些。但林黛玉那模樣那年紀,配上高頭大馬那真是引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