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罵街
豪門大宅之中為固寵定位,下毒謀害的事情都是常見,生個女兒換成別人家的兒子,幾十年后真相爆出的事情都有,何況人家只是把女兒說成是兒子……這些年都沒露出什么破綻,也是東陵伯的心眼太粗。 但凡是東陵伯機靈一點兒,發現這個世子有假,隨便找個“名不副實”的由頭換了,也不至于東窗事發。 可偏偏這個世子還如此厲害,少年成名得圣上恩寵,更是堪堪幾戰就在沙場上立下如此功勛。 小小年紀直逼千年前漢朝的“冠軍侯”之威名。 若成長起來,何嘗不是皓鑭的鎮國基石! 結果呢??! “皓鑭律法不曾言女子不得為將,從軍以來,臣更不曾貽誤軍機,觸犯軍法,但若殿下降罪,臣只俯首領命!然今日臣往是去見了韓國回歸的皇子殿下,皇子言愿從旁襄助我皓鑭,只為得韓國與皓鑭五十年不動刀兵!” 慕子悅的聲音回響不斷。 軍帳內,大皇子坐在長案之后,沉眸看著眼前擺開的折子。 他讓她走了。 大戰在即,不能動搖軍心。 但既然已經知道了,還是要上奏父皇。 本是女兒,以男子之身過十數春秋,當幼年懵懂時或許不知深淺,待學得四書又該是如何驚駭? 本是女兒,習武藝,練兵法,弓馬嫻熟,騎射刀兵,練兵之時艱苦卓絕,戰場之上鮮血四濺,又是該如何堅韌? 突然被發現真身,關系身家性命之危,卻仍鎮定坦然言詞不諱。 說若降罪只俯首,但緊跟著又拋出來一個功勞。 韓,皓鑭百年世仇,戰事不斷,若有十年不動刀兵就是百姓之福,況五十年乎? 不論倨傲自持,抑或冷靜直對,以女子之身能有此應對,實難得。 但國法不容有瀆。 大皇子抬臂拾筆,落墨于紙上。 紙上的黑色墨跡緩緩沁開,慕子悅盔甲臨身,手中筆尖蘸墨,似龍飛鳳舞,一蹴而就。 她在寫信。 戰事在即,為穩定軍心計,大皇子殿下不會降罪于她。 自古有功過相抵,也有各自定論。 皓鑭國法不曾說女子不得為將,但她女扮男裝,不告而入軍營,是為欺君。 大皇子會如何決斷,她不知。 ……雖說覺得到最后自己這條命怎么也能保住,可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 她要寫兩封信。 一封給東陵伯,一封給三皇子。 她要對東陵伯坦言她的女子之身,雖憾為男子,卻也做出了極少男子才有之事,總不愧為慕家兒女。 她要對三皇子直白她心慕之意,但人有力盡時,若不能朝朝暮暮,遙遙相望看其圓滿也是美好。 所言盡是真意。 “世子?!蓖瘚邒呓o慕子悅端上熱湯。 慕子悅接過來喝著。 童嬤嬤看著慕子悅身上從歸營后就穿著沒有卸下的盔甲,莫名的心生不安:“世子,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沒事?!蹦阶訍偡裾J,“戰事在即,不容有懈怠?!?/br> “可這是什么?”童嬤嬤指桌上慕子悅先蓋上的信件。 慕子悅道:“家書?!?/br> 童嬤嬤臉色發白的盯著慕子悅,聲音發顫:“嬤嬤知道咱們慕家軍的規矩,每逢大戰營中的兵士們都會寫下遺書?!?/br> “嬤嬤放心?!蹦阶訍偫⊥瘚邒叩氖?,“我之前都沒事,這次也一樣?!?/br> “不過是以防萬一,畢竟我不是犬戎的將軍對吧!” 童嬤嬤干澀的扯著嘴角:“是,世子不是犬戎的將軍,還殺了兩個犬戎的大將軍呢?!?/br> “是啊,嬤嬤什么都知道呢?!蹦阶訍偤逯Φ?。 童嬤嬤鼻頭一酸,顫顫的伸手摸向慕子悅的面盔。 “嬤嬤知道世子是哄著奴婢呢?!?/br> “這些時日嬤嬤也常往軍營去看那些將士,有的躺上幾天就又生龍活虎,有的躺下就再也站不起來,那些書信啊,真的得有厚厚的一摞一摞的?!?/br> “蒙世子看重,嬤嬤也總能看懂些字,他們啊,都在說咱們慕家軍的好,還說若是有下輩子還往咱慕家軍里頭當兵呢,嬤嬤真是高興,咱們世子才領兵多久,若是有個幾年,就是整個皓鑭的那些將軍們都比不上?!?/br> “嬤嬤知道,戰場上哪兒有不死人的,世子年紀小,比世子小的嬤嬤也看見過,若是他們的爹娘看到了,還不知道有多心疼。咱家里好的多了,皇恩浩蕩,承爵世襲,都是爹生娘養,人家死了都死了,武勛家的孩子又有什么不能死的。這道理嬤嬤都懂?!?/br> “可嬤嬤還是難過,人家都是男子仗義,咱們世子明明不是,嬤嬤每次給世子卸甲的時候,看著世子甲上的那些血rou,嬤嬤都害怕,嬤嬤害怕哪怕有一絲是世子的,嬤嬤想著夫人不知道世子經歷的都是什么,若是夫人知道也會后悔,后悔當初怎么就能把世子說成是男兒,若世子還是女兒,這會兒就算是夫人過的苦一些,可世子應該就是會在家繡繡花,玩玩毽子,無憂無慮的找個好人家嫁了啊,怎么也不用在這里拼生拼死的……” 童嬤嬤淚水滂沱。 慕子悅顧不上寫信,只連聲哄著。 她不覺得男子做的,她做不得。 皓鑭的歷史上也并非沒有出過女將軍。 但嬤嬤的擔心,她明白。 身在后方總要安逸一些,哪怕是將士,不曾征戰也不知流血為何,更不要說困在后宅中的女子。 她相信若是母親親眼看到,絕對比童嬤嬤還要擔心。 忽的,慕子悅想到萬一東陵伯不小心把她在戰場上受傷要么沖入敵軍中獲勝的消息告訴慕夫人,慕夫人會是什么反應…… 慕子悅打了個顫。 或許她還要給慕夫人寫一封信。 把先前她那兩封信上從沒有帶過的虛言話語全都寫上。 “嗚——” “嗚——嗚——” 軍帳外鳴聲起,是中軍帳集合。 意料之中犬戎擺開了陣勢,要與皓鑭決一死戰,另一邊還有韓國的三萬兵馬虎視眈眈。 韓國并沒有道明出現緣由,大軍也在戰事之外,由此皓鑭也就沒有理由借口對戰,最多不過派兵防范,只是這樣一來正面應對犬戎的兵馬就要少一些。 聚集到中軍帳的將軍們心知肚明,紛紛罵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