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全才啊
“你故意的!”董冒道。 “什么?”慕子悅瞥他。 董冒道:“你早就知道他左袖里有東西,故意眾目之下抖出來?!?/br> “我所為何呢?”慕子悅問。 董冒道:“可能真的是有那規矩吧,可那規矩就跟袖子里的荷包一樣是藏起來的,這擺出來就是丟顏面,誰都不能容忍?!?/br> 慕子悅點頭,看來董冒也明白了。 “聰明?!蹦阶訍傎?。 董冒得意:“那是,可還是覺得動手痛快?!?/br> 慕子悅白眼,她也覺得動手痛快。 “小孩子動動手無妨,你我有官位品階就要講道理?!蹦阶訍偟?,“規矩就是道理,我們可都是講規矩的?!?/br> 在慕子悅和董冒后面的兵部郎中聽著就呵呵了。 剛才一位同僚過來只說了句:“尚書大人是不是嚴厲了些?!?/br> 這位世子就說“你和那個主事很熟吧!” 當下就把那位同僚嚇住了,不敢再說半個字。 門外那位原兵部主事的下場怎么樣,慕子悅董冒不會放在心上,兩個人在兵部郎中身后逛了整個兵部,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詳細說起來訓練、征調、鎮戍、邊防、儀仗、禁衛、驛傳、廄牧、軍械、符勘、兵籍只要跟“兵”跟“軍”搭上的都由兵部掌管?,F在邊疆無大戰,兵部也不太忙碌,待有大戰,往往是要從其他五部調人往兵部也是一樣忙的腳不沾地。 不過說是不忙,慕子悅看了一遍也覺頭疼。 難怪兵部門口的那位主事敢明目張膽的收受賄賂都是潛移默化的規矩,兵部辦事太拖沓,比如說潞城七品武官王師調任京都,調令早在兩個月之前就簽發了,可人都到了兵部,兵部還沒決定把這位王師將軍調到五軍都督府中的哪一部哪一職位。當然可以說這等事情很簡單,也不過一紙任命的事兒,待人到了再行安排也來得及,可其他像是審核軍功,發放軍餉這等事就要及早安排了吧,偏偏除卻皇帝在意抑或者邊塞軍士不用擔心之外,其他全都要到兵部請要,兵部才會核實發放,尋常等個兩三天,麻煩的要等五六天都正常,天下官員什么性子的都有,真有那沒耐性的萬一跑到衙門里面鬧怎么辦?所以只能在衙門門口等候,連兵部都如此,管理天下官員的吏部就更可見門口排隊的官員之浩蕩龐大。 正就是宰相門前七品官,就更不要說六部門口的主事。 所以即便是那位主事離開,這規矩一時還是改不了。 慕子悅皺眉。 兵部門口的風波轉眼傳到了各部和宮內,皇帝聽著失笑:“這小子,去哪兒也是鬧的厲害?!?/br> “可不是,兵部尚書大人都上書請罪了?!奔撅L雨遞上請罪折子。 從不曾見二品大員這么痛快的認罪,哪怕這個罪過不痛不癢。 皇帝翻看,頜首。 不止痛快,還誠懇。 還沒有半句告狀的意思。 難得。 也就更可見這位東陵伯世子的所為所行連兵部尚書也沒挑出什么毛病來。 “長大了,知道不用拳頭了?!被实鄣?。 皇帝幾乎是看著這位東陵伯小世子成長到現在,之前哪一次不是拳腳相加? 只是這樣一來,兵部尚書會不會暗里頭給這位東陵伯世子一些小絆子? 都是為官數十年甚至比東陵伯為官的時候還長的朝中重臣,被這位小世子駁了顏面,會這么輕松的視若無睹? 皇帝不信。 可皇帝不會說什么。 東陵伯大膽,這個東陵伯世子也大膽,父子兩個以為這移形換影的小伎倆皇帝不知道呢? 兵部尚書得知自己的請罪折子留中,捋著胡子沉思稍許,眼中精光閃過。 皇帝權當沒看到,也就是說沒當回事。 那位武略小將軍這幾日舉止得當,態度和氣,饒是他也只能一個“乖巧”,可那日的事情一想起來還是別扭。 既如此,他就能做點兒什么了。 只是還不等兵部尚書想出什么三四來,門外兵部郎中道:“大人,武略將軍到了?!?/br> “請!”兵部尚書道。 慕子悅進來,躬身行禮。 “見過大人?!蹦阶訍偟?。 “可是有什么事?”兵部尚書問道。 慕子悅從袖子拿出一本折子,面帶腆然道:“下官這里有一法,或許可以助大人一二?!?/br> 兵部尚書詫異的接過來,但看到折子里面的內容,兵部尚書的面色漸漸凝重。 半日后,皇宮,紫宸殿御書房,皇帝再次收到了兵部尚書的折子。 “幾天了?”皇帝問。 季風雨道:“距離上一次尚書大人的折子,三天?!?/br> 皇帝點頭:“三天也該鬧出點兒事兒來了?!?/br> 皇帝一邊翻開折子,一邊想著這折子里該是如何的一頓告狀,還有他這個當皇帝的又該怎么樣假裝的一碗水端平,可當看到折子里所寫,皇帝不由扶額。 季風雨看到皇帝的神色,不解:“皇上?” 皇帝瞥過去,搖頭:“那小子,真是——”怪才! 本想著借兵部尚書的手小小的教訓一番,可還沒動手就得先請功。 有鑒于兵部算籌稍慢,慕子悅想到了一個相對簡單方法,名為“借貸”記賬法,以“借”“貸”為符,不管各自出去多少,走多少,最后借貸平衡就是記賬準確,不用擔心計算軍功糧餉有誤,也不用擔心費用太多,雖然剛開始麻煩一些,但只要基礎打好,其他就不是問題。而基礎也很好打,找幾個算賬先生一說就都明白。 由此慕子悅不得不佩服術業有專攻,當初她學的時候可是費了好幾個月,現在人家這幾位算賬先生半日就搞定,身為朝中二品大員,不用那些算賬先生說這借貸記賬法驚為天人,兵部尚書大人就知道這東西對朝廷對整個皓瀾帝國的好處。 這是大功,根本就是沒法遮掩。 甚至這位東陵伯世子動手打他衙門里的幾位六七品官員,都沒法讓皇帝將功折罪。 既如此,不如直接請功。 兵部尚書的折子很是公正廉明,公開廉正,皇帝搖頭輕嘆,眼前浮現出那個少年俊秀的面龐。 這小子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