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雞飛狗跳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個道理,慕姍和慕佳都懂得。 連慕佳和慕姍都拿出了自己喜歡的糕點,慕蕓慕雪等女也都把不穿的衣服拿了出來,只是最后這些衣服也只能便宜了身邊的丫頭侍婢,貧窮的百姓穿不得綾羅綢緞,單單是府中丫頭侍婢的衣服就足夠這些百姓們連聲道謝。 東陵伯府后門的粥最濃,饅頭最大,還能看到東陵伯府善心的小姐公子,一時間東陵伯府門前人滿為患。 今年沒有女兒家回門,初三之前慕子悅除了跟著東陵伯前往各家拜年,就是在后門盯著。 各府的公子也聽說了,董冒來的最早。 他也是沒辦法,初一老頭子給皇帝拜了年回來就把他收拾了一頓,他是皮糙rou厚不怕,可老頭子把他跟慕子悅比較就受不了。 姓慕的也過分,大年初一的就讓他不好好過。 來時看到東陵伯府門前聚集的眾多百姓,董冒還嘿嘿了幾聲。 這么多百姓在一起,那身上的味兒比他的還強。 隨后看慕子悅親自盛粥分發,忍不住道:“這種事兒你沒必要動手?!?/br> “這種事兒在旁邊看著和動手不一樣?!蹦阶訍偟?。 “是嗎?” 董冒接過來慕子悅的勺子。 慕子悅自動后退半步。 董冒盛著粥,待七八碗過后,臉色漸漸變化。 慕子悅自然轉到另一邊,另一邊路口方靄濤正徐徐而來。 “子悅此舉卻是不知讓多少人汗顏?!狈届\濤道。 慕子悅腆然狀:“方兄言重了,我也只是略盡綿力?!?/br> 方靄濤頜首,也看到了正在盛粥的董冒。 “哦?難得,昨兒瞧見二公子,二公子還說此等事不過做作,連看都懶得看?!?/br> 方靄濤這邊剛說完,董冒那邊就放下勺子過來。 “看是懶得,可做起來這感覺就是不一樣?!倍皺M眉豎眼,“不過看你這樣子,你也沒做過吧!” 方靄濤挑眉。 董冒嘁了聲,挨近慕子悅:“我說啊,真的感觸頗深?!?/br> “怎樣?”慕子悅問。 董冒張了張嘴,又閉上:“不讓他聽?!?/br> 方靄濤呵呵一笑,一指那邊:“我也去試試?!?/br> “請?!?/br> 方靄濤顯然有了意氣,慕子悅當然不反對。 轉眼方靄濤也站到了先前董冒站的位置,和董冒不同,方靄濤剛盛了兩碗粥神色就略有變化。 董冒在慕子悅旁邊抱著胳膊撇嘴:“文官吶……” 早先只是看著并不覺得什么,當親手盛粥,看著一個個挨到自己跟前盯著也不知道參合了什么卻也是濃呼呼的粥眼睛發光的百姓,董冒心里頭就開始發沉。 再看他們的模樣,他們的穿著,他們捧著燙呼呼的粥連吹都不吹就往嘴里灌的樣子,董冒都想把這粥碗摔了。 武將衛國,文官治國! 就治成這個德行? 平日里他也仗勢欺人過,這一路上游學也見過不少辛苦百姓,可這大冬日的,還是在京都天子腳下??! 偏偏還是盛世??! 武將們在外拋頭顱灑熱血,百姓們過的就是這樣的日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br> 慕子悅口中沉吟,董冒霎時沒了聲音。 即便再不學無術也都能聽明白這首詩的意思。 改朝換代,或興或衰,或成或敗,平民百姓都一樣是受苦者。 當權者期望自己治下千萬年,可能做的也只是讓這些受苦者少一些再少一些。 即便是在慕子悅曾經生活的那堪稱國泰民安,全民一起奔小康的年代,也仍有吃不飽,人均生活低到發指,上層的官員們呼吁不能餓死一個為標準的區域;那看似繁華生活富足平等的地方,若有民官之爭,也都是階級分明,弱rou強食,誰又會管普通老百姓的冤屈辛苦? “受教?!狈届\濤回來了,拱手道。 董冒瞥他:“你打算如何做?” 方靄濤沉吟片刻,道:“我原來也有過力不所能及之事,曾尋祖父相助,祖父應了,事后祖父說只幫我這一次,但有日后,還是要靠我自己,我問祖父,若是我做不到該如何?就像是今日之事,心生憤惱,卻又無能為力?!?/br> “那該如何???”董冒追問。 有學問的人說話就是麻煩,直接說不就得了。 方靄濤笑道:“自覺無力,就是力不能及,而力不能及,就要讓自己力所能及?!?/br> “你直接說!”董冒都快暴走了。 方靄濤看了眼慕子悅,眼底碎光劃過:“當然是‘前途似海,來日方長’?!?/br> 看了那些百姓,方靄濤心緒難平。 觀政這些時日所見都是國之大事,包括自己祖父在內的一眾官員忙碌有序,他自以為也得了其中味道,可當看到這些百姓,他才深以為自己還差的很遠,甚至什么都沒有做。 這天下雖不姓方,但眼前這些百姓都是天下子民。 游學回京,他寫了策論,可此刻看他的策論好似滿紙荒唐言。 聞風奏事?又何嘗比得上真的為民做事??! 哪怕是盛一碗粥。 現在他也只能是盛一碗粥,可來日呢? 金榜題名,身披官袍,頭頂青天,腳踩大地之時? 若為一縣之主,當為縣中百姓謀福;若為一府之主,當為整府百姓獲利;若為一國之相,當為朝國泰民安。 董冒袖下的手緊緊攥起,目光漸漸深邃。 都說一件小事或許就會改變人的一生,慕子悅沒想到這件小事會讓這兩位好友飛快的成長起來,當然這成長一時還沒看到,東陵伯府佘粥三日的事情在開朝之后先就擺到了皇帝的桌前。 佘粥三日,從所未有! 還派東司的兵士舉勺端鍋,置朝廷威嚴于何地? 即便皇帝贊許,堪稱文武全才,卻不知收斂,不懂韜光養晦,此子尚需錘煉,且不成大任。 皇帝看著這些折子搖頭失笑:“這一少年,無心之舉,倒是不知道擋了誰的道兒,惹了什么人,這樣的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