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你還不知錯,便是陳良侯夫人真的笑了,你就能那樣失態了嗎?” 太子妃看著劉綾,心疼完后,就開始表達不滿。 她雖然對這個小女兒多有疼愛,特別是劉封過世后,作為她最小的孩子,太子妃更是對劉綾呵護有加,但是平日里該教導的也都沒有落下。 開始時看到劉綾滿嘴血,太子妃簡直心都停了一拍。好在劉綾最終傷勢不重,磕掉的門牙現在有些不好處理,但是過段時間她換了牙,就能夠長出新的了。 在問清楚劉綾受傷的情況后,太子妃將跟隨她的人都罰了一遍。卻在聽劉綾說起和陳良侯夫人以及林氏的沖突后,皺起了眉。 太子妃沒想到劉綾竟然這么行事,在她的印象里,小女兒一直是乖巧伶俐的,平日里雖然要強了點,但是還挺有分寸。 “是她先不敬的?!?/br> 劉綾的眼淚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心里十分委屈。 她一向備受寵愛,此番受了大罪,母親竟然還要教訓她,讓她覺得很難以接受。 一直望著劉綾,直到她的眼淚流下來,太子妃才嘆了口氣,坐在她身側,拿手絹為她拭淚。 “以后可不能再任性了,在人前時,一定要記得儀態。哪怕陳良侯夫人真的取笑于你,你也要大度從容,當眾失態的指責,并不能顯出你的高明?!?/br> 對于劉綾的話,太子妃是相信了一半。她接觸過陳良侯夫人,覺得她頗有城府,必不可能做出那樣的事。 但是林氏對劉綾的態度不佳,她是相信的。林氏現在近乎獨寵,又有身孕,必然心會大了,只怕連自己,都不被她放在眼里了。 目前的局勢看似他們母子很穩當,劉康被立為皇太孫,但太子妃始終覺得不安穩,因此對于劉綾,更要加強教育。 劉恒正是盛年,他以后還會有兒女,劉康卻年紀大起來,不能像小兒女一樣討劉恒的歡心。前太子之所以被廢,不就是父子長久失和而致的么。 有的時候,她寧愿劉恒還是淮陽王。那樣,無論是劉康還是劉綾,都可以更安心更自由些。 “阿寶,你記著,在這世間,并不總能隨心所欲的,把什么情緒都表現出來,是最要不得的?!?/br> 叫著劉綾的乳名,太子妃摸著她額間的發,告誡她道。 劉綾依在太子妃懷里,抽泣著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她看著女兒,心里有些酸澀。 ☆、第49章 兄弟 “往后,林嬪娘娘有了小弟弟或者小meimei,阿寶就要做jiejie了,更是不能再任性了?!?/br> 太子妃憐愛的看著女兒,她不知道該如何讓年幼的女兒明白,世間有太多的無奈,他們并不是萬事能夠自由隨心,更多的時候,需要忍耐。 受到委屈,也不能表現出來,沒有絕對的把握壓住對方,就要笑臉迎人。 “我不喜歡小弟弟或者小meimei?!?/br> 劉綾小聲的在太子妃耳邊道。 她不喜歡林喻喬,也不喜歡她生的弟妹。 “你喜不喜歡不重要,弟妹們還是會存在。你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了?!?/br> 扶著劉綾的肩膀,太子妃有些嚴厲的看著她,直到劉綾低下頭去。 “明天,阿寶要去和林嬪娘娘致歉,今天你做的太沒禮貌了?!?/br> 劉恒進屋的時候,就聽到太子妃在教育劉綾,讓她去給林氏道歉。 點了點頭,劉綾小心的看著太子妃,“可是我的腳不能走動,可不可以過幾天再去?!?/br> “沒事,阿寶不用去也沒關系?!?/br> 走進屋來,劉恒看著劉綾柔聲說道。 “父王!” 望見了父親,劉綾十分高興,抿著嘴笑起來。 囑咐了劉綾一通后,劉恒又叫人將林喻喬送來的茶果金帛交給太子妃身邊的人收下。 “林氏太客氣了,都是阿寶的錯?!?/br> 讓劉綾睡下后,太子妃和劉恒一起去了正屋落座。 “誤會一場,阿寶也是孩子氣?!?/br> 劉恒安撫的拍了拍太子妃的手,覺得她教導孩子還是不錯的,沒有一味的寵溺偏愛。 感覺兩人很久沒有這么親近過了,太子妃覺得心間有些微動,雙頰透了些粉意。微低下頭,她眉眼溫柔的看著劉恒依舊英挺俊逸的側顏。 歲月讓她失去了青春鮮妍,可是卻讓眼前的男人更加的氣質卓絕,內斂從容。 他還是滿身的君子之風,溫潤清雅,目光堅定,只是她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對他滿心信任了。 “林氏明年三四月就要生產了,現在就要上報挑揀乳母了吧?!?/br> “這些你做主就好?!?/br> 二人說了一會兒話,劉恒覺得看望劉綾的目的達到,就準備離開。 “貞兒和吉兒開臉也有日子了,殿下今晚不如就挑個合心意的伺候?” 認真地看了太子妃一會兒,直到太子妃有些莫名的心虛了,劉恒才謝絕道,“不用了,最近太忙,顧不上這個?!?/br> 忙到有時間去林氏那里,就沒時間找其他人嗎? 太子妃看著劉恒的背影,嘆了口氣。 “娘娘,您別心急,林氏還有幾個月才生產,殿下總不能一直忍著的?!?/br> 周嬤嬤給太子妃奉了一盞茶,勸解道。 她對王家□□好的貞兒和吉兒很有信心,她們兩個,總有一人能得殿下的歡心。而且她們注定不會有孩子,用起來也放心。 苦笑了一下,太子妃心中依舊郁郁。 劉綾的任性和心高氣傲讓她擔心,劉康那邊,也不讓她安心。 劉彥越來越優秀了,在書房里的表現備受師傅青睞,劉恒也十分關注。 盡管劉康被冊封為皇太孫后,就不和劉彥一起讀書了,但是目前只有他們兄弟二人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他的聰明和天分還是給了劉康壓力。 相應的,劉康對自己的學習也更加上心起來,還經常熬夜苦讀,以勤補拙。 并且在他們出門交際時,劉康就刻意壓著劉彥,盡管他表現得若無其事,但實際上他的動作落在有心人眼里,還是能夠看透的。這樣一來,劉康就難免落了下乘。 自從太子妃知道后,就很著急。盡管劉康已經十四,即將娶妻,在這個時代,算是即將長成的大人了,她還是忍不住將人叫過來訓斥了一通。 “你怎么就看不透呢!就是劉彥再出色,你依舊是嫡長子,皇太孫。你先要自己穩住了,才能在這個位置上立的穩。世間出色有才華的人何其多,你難道能一一打壓下去嗎?” 若說實話,太子妃自己也有些焦慮,畢竟劉恒還年輕,而劉康需要等待的時間很長,變數也很多,但是她心里還是能穩住。 故而在她聽說劉康的表現后,難免有些恨鐵不成鋼。 這孩子原先作為王府世子時,是沒問題的。王府的繼承人,僅憑嫡長子這一個名分,就足夠安穩了。 可是身份提高后,在皇家,僅憑嫡長子就不夠看了??v觀歷朝歷代,作為太子能順利熬到繼位的,著實不多。這不僅考驗心性,能力,更考驗耐心。 劉恒不就憑著耐心,努力了多年,終于才得償所愿么。 現在劉彥還小,就讓劉康沉不住氣了。而且眾多能應付劉彥的手段里,劉康偏偏還選了最蠢的一種,這怎么能不讓太子妃憂心。 “對于上位者,最重要的難道是書讀得好?應該怎么做,你回去好好想想吧?!?/br> 不像教導年紀小的劉綾,對于資質一般且年紀又不小了的兒子,太子妃更多的是點撥。前面的路很長,她不能事事都插手,必須要劉康自己悟出來。 對于太子妃的話,劉康也用了心努力反省自己。他明白,三弟走了以后,他就是母親唯一的指望了。 不僅劉彥在他身后虎視眈眈,以后林嬪還可能再生個小弟弟,小兒子總是受寵更多的,他與父親的距離會越來越大。 他必須要足夠出色優秀,才能更被父親看在眼里,以后作為太子才會更穩。 對于劉康的表現,不僅太子妃很關注,江嬪也很關注。 她聽劉彥說起劉康在外面總是找機會壓制他時,忍不住露出笑意。 “你大哥要忍不住了?!?/br> 劉康資質平平,還嫉賢妒能,不能容人,這樣的弱點表現出來,劉恒一定會失望。 雖然對于皇太孫的位子,江嬪目前沒有什么想法,但是能夠通過劉康的行為反襯出劉彥的好處,她也十分高興。 “你該怎么做還怎么做,在外面一定要對大哥恭敬,他吩咐什么,你也聽從?!?/br> 爭如不爭,才是最好的表現。劉恒欣賞什么樣性格的人,江嬪還是能揣摩一二的。 她希望劉康一直這么下去,他越是暴露短處,他們反而會得到好處。畢竟太子妃能看出來的,她也能看出來。 劉恒目前還不到而立,身體也健康,以后繼位少說還要執政至少二十年。他在位的時間越長,劉康的不確定性越大。 所以劉彥日后的作為,一定要拿捏好尺寸,既不顯得有野心,又能凸顯出他的優秀。 年后,自己埋著頭思考了很久后,劉康又去找太子妃。 自從被母親點出來后,他就想了很多,知道自己的不足,但還是拿不準,該如何行事才能揚長避短。 “母妃,接下來我要怎么對二弟才好?!?/br> 他不再執拗與讀書和功課,畢竟自己比劉彥大了五歲。贏了他很正常,反而顯得自己刻意。 有這么個出色的弟弟,他實在是頭疼。父王對于二弟也是喜歡的,他能感覺到。越這樣,他越有壓力。明明他才是世子,是皇太孫,卻有種被劉彥搶去風頭的感覺。 “不管彥哥兒怎么樣,都是你弟弟,你做哥哥的,總要對他多容讓才是?!?/br> 劉康聽了母親的話,暗自揣摩了一會兒,覺得有些明白了。 名分已定,他要做的就是自己穩住,哪怕劉彥再優秀,只要自己還在,他就永遠要后退一步。讀書好,人聰明,他遮不住劉彥的這些光環,就要寬容大方的接受他。 他是哥哥,劉彥是弟弟,弟弟再好也要從名分和禮制上對他低頭,有一天劉彥若想要越過他,便是要受人側目的。反之,他容讓劉彥出頭,更能顯出他的襟懷。 如母親所說,世上有才華的人不知凡幾,卻都要為皇家驅馳。會用人才,比自己做人才更重要。 就算劉彥足夠優秀,以后,也是要為他所用的。 他之前糾結的點,無非就是覺得自己是世子,劉彥不該比自己更優秀?,F在想開了,反而覺得思路開闊,找到了方向。 對于劉康和劉彥的暗涌,劉恒是清楚的,但一直在順其自然的觀察。 過了一陣后,劉恒發現原先還有點暗自比較的兄弟倆,反而表現得兄友弟恭起來,關系越發融洽和諧,讓他驚訝之余,覺得自己不插手果然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