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自嘲
書迷正在閱讀:花醉錦官、蟲圖騰(1-5出書版)、靈魂侵襲[重生]、[綜]喜歡我的人都有病、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重生再為君婦、楚氏昭華、摯愛圈套、惹我、冷艷俏妻
小海的嘲諷,變成了自嘲。 “而我們這些人呢?哪怕就是真的拼死拼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從名牌大學畢業,也只能從底層苦苦的熬起,沒日沒夜的加班,累得像條狗,租房子擠地鐵,但還是幾十年都買不起房子。還得看那些沒有真才實學,憑關系進公司的關系戶,那些公子哥和大小姐的臉色。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義?這還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呢。要是考不上名牌大學,那不是更慘?那就只能搬磚了!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努力學習不是為了這個的!所以我看開了,我不學了,我不浪費這些時間了?!?/br> 我們幾個人都看著小海。 他還是一個孩子啊。 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曾經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無邪。 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鮮與期待。 太單純了。 單純的傻里傻氣。 單純的像一個十足的蠢貨。 單純的看不出眉眼高低。 看不懂人情世故。 看不透人心險惡。 識不破笑里藏刀。 錯把虛情假意,當成了以誠相待。 可現在,他說的這些話。 卻是那么的世故。 那么的滄桑。 像是飽經了世事浮沉。 看破了紅塵。 像是還沒有來得及長大,就已經老了。 都說,人可以一夜長大。 伍子胥,一夜白了頭。 但小海的成長,都沒有經過一夜。 只是經過了與陶家人的兩場對話。 但又似乎有些不對。 他的這些感悟,不像是突然就有的。 而應該是進城之后,在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之中。 就接受了這些的熏陶。 他本來就是一張白紙。 被甩到了鬧市。 沾染上了五彩繽紛。 可能,那時候他還沒有全信。 沒有完全覺得自己之前追求的都沒有意義。 直到被陶家潑上了墨。 不,應該是潑上了糞才對。 …… 我苦笑一聲。 “小海,這些都是誰和你說的?” 小海倔強地抬著頭。 不看我們的眼睛。 “聽到的,看到的,猜到的。聽路上的人說,聽老師和同學說的,看電視上面說的,看報紙上寫的。城里面什么都有,最多的還是消息?!?/br> 聽著小海的話。 我們幾個大人都沉默了。 接下來要說什么呢? 要怎么告訴小海,你知道的那些都是錯的呢? 問題是。 小海知道的那些,都不是錯的。 他只是錯在,沒有理性判斷的能力。 只是錯在,在一個本來天真爛漫的年紀,過早地感受到了社會的陰暗。 于是從奮發圖強,變得憤世嫉俗。 從自立自強,變成了自暴自棄。 這也不是他的錯。 都是利用他的成年人的錯。 …… 見我們不說話,小海背起了地上的包。 扭頭要走。 “娃,你要去哪?” 老海問。 “我的事不用你管?!毙『;卮?。 這一聲回答,雖然音量不高。 但卻像是一記重重的耳光。 把老海這樣一個魁梧的漢子,扇得搖搖欲墜。 “我是你爹!” 他在強調。 強調這個本來不需要強調的事實。 “可你幫不了我什么!你什么都不懂!你沒法讓我進城里的學校,你沒法掙大錢讓我和那些孩子一樣可以出國,你只能讓我回到那個窮山溝里面苦苦地熬著!然后等到我成年了,接替一事無成的你,繼續來城里當一個農民工!那是你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 小海一字一頓地說。 …… 這世界上,最鋒利的永遠不是刀子。 而是扎心的話。 一句話,就可以讓人千瘡百孔。 之前,陶叔、陶姨,就證明了這一點。 他們聯手用刻薄的話語,讓小海的心支離破碎。 現在,小海的話稱不上刻薄。 但那種失望,那種冷漠。那種決然,那種隔膜,那種嫌棄,那種拒人于千里之外,卻成功的把老海的心炸得四分五裂、成為齏粉。 是的,他此時的話不是刀子,而是炸彈。 威力巨大的炸彈。 可以把父愛如山,徹底炸碎。 老海是1米八多的漢子。 現在卻是身體佝僂著,看著也就是只有1米5了。 打擊,絕對的打擊。 像是老海這樣的農民工,這輩子受到了屈辱、欺負和打擊不知道有多少。 可能他們自己都記不清了。 都習慣了。 麻木了。 甚至都能做到唾面自干了。 但我相信,世界上所有人的厭棄,都不如小海一個人的嫌棄,給他的打擊大。 因為那是他的兒子,他的后代,他的希望。 他拼死拼活,努力掙錢是為了什么? 難道是為了自己吃好穿好么? 不是的。 他們這樣的一代人,對自己生活的要求其實是很低的。 他們為的都是孩子,都是下一代。 不說和城里人比,但至少希望要比自己之前過得好一點。 要比同鄉過得好一點。 不求豪車別墅。 只求能把土房換成了瓦房。 不求錦衣玉食。 只求吃飽穿暖。 不求孩子以后能大富大貴。 只求他們能夠識文斷字,也可以做一些輕松些的工作。 他們不懂什么是it,什么是金融,什么是行政管理。 只求孩子們工作時,能坐在屋里面。 不用風吹日曬,不用揮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