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窮富
書迷正在閱讀:花醉錦官、蟲圖騰(1-5出書版)、靈魂侵襲[重生]、[綜]喜歡我的人都有病、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重生再為君婦、楚氏昭華、摯愛圈套、惹我、冷艷俏妻
節目組很有想法。 為了讓節目更火。 他們在挑選孩子的時候,很是花了一番功夫。 那就是城里的富孩子,都是一些問題少年。 厭學、曠課、抽煙、喝酒、打架、網癮。 個個家庭環境優渥。 有著最好的教育條件。 名校、重點學校、貴族學校。 但是偏偏不學無術、不務正業。 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就是大家眼中那恨鐵不成鋼的二世祖。 爛泥扶不上墻的。 所以說,他們到鄉下,與其說是去交換身份。 不如說是去接受勞動改造的。 或者說是流放更適合。 而農村的窮孩子。 則是個個好學、努力、上進。 可條件太差了。 簡陋的學校,漏雨的教室。 但條件再艱苦,這些孩子也要堅持學習。 哪怕走幾十里的山路。 哪怕一個本子正面用完用背面。 于是觀眾看這樣的節目。 就會出現又愛又恨的情緒。 覺得城里的孩子太不爭氣。 覺得農村的孩子讓人心疼。 于是話題度就上來了。 然后在節目結束。 當然都會有一些改變。 比如城里本來頑劣不堪的孩子,經過了山里的教育。 都變得淳樸了許多。 懂禮貌了,愛學習了。 而山里的孩子。 剛到大城市,都是緊張、局促、不安的。 雖然學習好,但都沒什么見識。 他們不懂網絡,不認識車標。 不敢坐電梯。 沒見過這么多的高樓大廈。 但是在離開城市時。 往往都開闊了眼界。 然后立下了好好學習,以后來大城市發展的愿望。 總之看著是很有正能量的。 …… 前段時間,節目組正好到了老海的家鄉尋找角色。 而小海因為家里比較窮,上學路途遠,學習又好,所以就被選中了。 現在已經被帶到了省城。 只是節目組要求,現在不能與老海見面。 未來的半個月,小海都要在省城的一戶人家里學習、生活。 然后半個月后,節目就要播出了。 這就是老海想要看電視的理由。 …… “喬總,到時候你一定要看啊?!?/br> 老海囑咐我。 我微笑著點頭。 “姓,等電視來了,我和大家一起看?!?/br> …… 半個月后。 工地的工棚里面。 《窮與富》播出了。 節目分為兩個部分。 上半部分,是富的部分。 這里面出現的,是一個叫小帥的男孩子。 現在也是在上初中。 家住在省城。 家里面很有錢,特別有錢那種。 想想吧,能在省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 有一棟三層的別墅。 還是在市中心附近,可見是多么的土豪。 但是很不成才。 他上的是那種學費一年接近百萬的貴族學校。 據說老師都是哈佛、牛津、劍橋的博士。 外教也是國外的精英。 并且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專門的生活老師照顧。 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成績還是爛的一塌糊涂。 都上初三了。 連26個英文字母都背不熟。 同時也是一個敗家子。 未滿18歲,還不能拿駕照。 但已經偷著開家里面的豪車招搖過市了。 還因為超速被抓起來過。 揮金似土、大手大腳。 玩一個網游,就能砸進去幾十萬的零花錢。 他的父母沒辦法了。 只能把這位大少爺送到了鄉下。 一個和老海老家差不多貧窮的地方。 這位大少爺到了鄉下。 當然是各種不適應,各種作,各種鬧。 嫌飯菜不好吃。 嫌手機沒信號。 還和村里面的孩子打了一架。 這些都被展示在電視屏幕上了。 我雖然和工人們一起在工棚里面看電視。 同時也打開了手機。 《窮與富》在網絡上也在同步直播。 視頻軟件都有彈幕功能。 看網友們的評論,有時候比節目本身還有意思呢。 因此這個小帥的節目在播出時。 網友們的評論也都是很熱鬧。 “十足的敗家子??!” “太搞笑了,都初三了英文字母都記不全?這就是一個廢物啊?!?/br> “有多少家產能禁得起這樣的糟蹋???玩個游戲就花幾十萬,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br> “貧窮確實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光是人家那別墅,現在就上億了,所以幾十萬,真是零花錢?!?/br> “哎,那以后這家業落到他的手上,也得坐吃山空?!?/br> “真是咸吃蘿卜淡cao心,人家有錢人公司可以找職業經理人,每年光拿分紅就一輩子衣食無憂了?!?/br> “我承認我是酸了,實名羨慕?!?/br> “我家這么有錢,我也這么揮霍,誰還學習???” “對啊,努力學習,不就是為了爭取一個給人家富二代打工的機會么……” “看看經過這個節目,這個小帥能不能有改變吧?!?/br> “哎,我家那孩子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也是不省心!天天拿手機玩游戲。那次我搶了他手機,他居然要跳樓,真是氣死我了?!?/br> “不過你們發現沒有?這個小帥長得還是挺帥的?!?/br> …… 這些民工們,更是從沒有見過像是小帥家這樣的條件。 看著那富麗堂皇的別墅。 霸氣酷炫的跑車。 宮殿一樣的貴族學校。 錦衣玉食的生活。 都像是在看另外一個世界。 然后看到小帥的各種揮霍,更是唉聲嘆氣。 雖然小帥糟蹋的,不是他們家的錢。 但這些民工們,卻一一都露出了心疼的表情。 因為他們都知道掙錢的辛苦。 不容易。 想著小帥的父母,能掙這么多錢,估計得更辛苦,更不容易吧? 但事實上。 他們掙錢確實辛苦,不容易。 揮汗如雨。 披星戴月。 但那些大富豪們,掙錢未必辛苦。 可能在談笑風生、吃喝玩樂中,就把錢掙了。 這么民工們不懂。 現在的這個世界,早就不是那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世界。 只要付出就有回報,只能出現在書本上。 真實的世界里,越有錢的人越容易掙錢。 越沒錢的人越是難掙錢。 …… 在一片唏噓、感慨聲中。 小海登場了。 小海與小帥是同齡人,但身高卻足足矮了一頭。 這體現了生活條件的不同。 剛開始,播出的是小海在老家的生活條件。 簡陋的房屋。 寒酸的穿戴。 泥濘的上學路。 不知道是湊巧了,還是導演特意安排的。 這一天,拍小海上學時,正好是一個雨后的早晨。 小海凌晨四點就已經從家里面出發了。 頂著星星,深一腳、淺一腳的在山路上艱難前行。 好幾次都摔倒了。 搞得身上本來破舊的衣服,已經臟得看不出本來的顏色了。 然后就是小海在學校里認真讀書的場面。 一筆一劃的作業。 亮眼的成績單。 晚上回到家里面,已經接近八點了。 匆匆地喝了一碗米粥,就已經在昏黃的燈泡下,開始讀書了。 讀完書,則是拿出了一個嶄新的復讀機,跟著練習口語。 “beautful” “hello” “study” 與此同時,屏幕上的字幕打出來了。 這臺復讀機,是小海在省城打工的父親,特意托人買寄回來讓小海學英語的。 …… 網絡上的彈幕,自然對小海那是一邊倒的夸獎。 “這孩子真棒!” “是啊,上學這么辛苦都能堅持下來,讓人敬佩?!?/br> “真的,看孩子在泥水里面走路的樣子,我都覺得心疼?!?/br> “這孩子以后一定有前途!” “真該讓小帥那樣的孩子多看看!他們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卻不知道珍惜,難道不覺得慚愧么?” “是啊,看看小海學英語學得多認真,那個小帥跟著外教學,都學不會26個字母,笑死了?!?/br> “對啊,小海守著那么暗的燈光做作業,那個小帥通宵去唱歌,哎,這就是差距啊?!?/br> “沒想到現在還有這么窮的地方?我以為是在看電影呢?!?/br> “真的假的???不是演的吧?” “說這話的人,建議你放下手機,多出去走走、看看!看看外面真實的世界。不要只看到大城市的花團錦簇,也要看看老少邊窮地區的落后荒蕪?!?/br> “對啊,要是每個地方都很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背井離鄉的打工人?” “就是在大城市,一樣有很多的窮人,只是你們不注意罷了?!?/br> “去城中村,去那些大樓的地下室,去地下通道,去晚上公園的長椅看看就知道了?!?/br> “還有火車站邊上枕著行李睡的人,勞務市場里面舉著牌子被挑選的人,他們與那些富人一起,構成了真實完整的世界?!?/br> “為什么這孩子不跟著父親一起來城里???在農村就是再努力,但是老師的水平放在那里,考個好大學還是太難了?!?/br> “說這話的人是認真的?他們不是不想把孩子帶到大城市來上學,但問題是,負擔得起么?能買得起房子么?沒房子,沒戶口,好學校你能上么?” “別說了,說這個都是淚。我是城里人,好學區的房子我也買不起,好學校也是不敢想?!?/br> …… 網上的評論不提。 工地的餐廳里面。 老海的眼睛已經紅了。 那是一種又驕傲,又內疚的情緒。 為自己有一個如此好學、上進的孩子感動驕傲。 同時又內疚。 內疚家庭的貧寒。 內疚沒有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條件。 他的心情,大家都懂。 于是大家都勸道:“老海,小海是好樣的!以后一定能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成為城里人?!?/br> “是啊,我們自己蓋的高樓大廈,我們自己住不上,但我們的孩子以后進城住的上!” “就和我們喬總一樣,喬總不也是農村出來的么?現在多厲害?!?/br> “陳總也是山里走出來的?!?/br> “再讓小海娶個城里媳婦,哈哈哈?!?/br> “不要找城里的媳婦,高攀不起,我看娶農村姑娘最好?!?/br> “可不是?之前我們工地上做飯的老蔡,拼死拼活給兒子在郊區買了房,娶了媳婦,結果婚后,兒媳婦連門都不讓進,說他身上有味。兒子連個屁都不敢放,真是說的那句老話,小公雞,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br> “小??刹皇悄菢拥娜??!?/br> …… 大家這么一說,老海也笑了。 然后鏡頭一轉。 已經變成了小海到省城后的日子。 小海住的這家姓陶,雖然不如小帥家那么富裕。 住大別墅。 但也是省城里面的中上人家。 住在一個現代化的小區里面。 開著幾十萬的車。 夫妻開了一家文化娛樂公司。 有一個上小學的女兒陶璐璐。 陶璐璐是很乖巧的,也很有禮貌。 陶家熱情接待了小海。 在鏡頭里面。 剛到城里的小海,顯得怯生生的。 內向、羞澀。 不敢說話,不敢走,不敢坐。 不敢喊人。 陶家夫婦態度可親,平易近人。 讓小海稱呼他們“陶叔”、“陶姨”。 管陶璐璐叫“璐璐meimei”。 讓陶璐璐喊他“小海哥哥”。 這親密的態度,終于讓拘謹的小海,慢慢地放松了下來。 到達陶家的時候,正好是晚飯。 為了招待小海,他們準備了豐富的晚餐。 有魚,有rou,還有水果和飲料。 小海吃飯的時候,還是有些不自然。 光是吃米飯,不好意思伸筷子。 …… 看到這一幕,我看到老海的臉上有些擔心。 是怕孩子吃不飽的表情。 但馬上,他的表情就放松了下來。 因為不論是陶叔,還是陶姨,都在熱情地給小海夾菜。 米飯上的菜,都堆滿成了小山一樣。 并且在吃了一碗,小海表示已經吃飽了的情況下。 又給小海盛了一碗。 看到這一幕,老海終于笑了。 他對我們說,小海平時在家,也都是要吃兩碗飯的。 轉過天是周末。 周末的兩天時間內。 陶璐璐要去上補習班。 陶叔和陶姨則是帶著小海開始了逛街、購物、娛樂。 去了商場,給小海買了新衣服,新鞋子,新書包和文具。 小海最喜歡的,就是一個變形金剛大黃蜂樣式的文具盒。 有很多的按鈕。 按這里,彈出來一支筆。 按那里,彈出來一塊橡皮。 小海那是愛不釋手。 中午是在外面吃的。 陶叔、陶嬸問小海想吃什么。 小海扭捏了半天,終于小聲說,想要吃肯德基。 他們鎮上有一家,新開的,但是他從來沒有去過。 光是聽同學說過,說是可好吃了。 他呢,也在那里經過過一次,光是看到了招牌。 心里面一直充滿了向往。 陶叔和陶嬸答應。 帶著小海去了一家大商場。 商場的一樓就是肯德基。 只是播到這里,還鬧了一個小笑話。 因為小海指著招牌說,這里有一個錯別字。 應該是“肯德雞”,而不是“肯德基”。 電視機和手機前的觀眾們都笑了。 這當然不是錯別字。 因為正確的就是“肯德基”。 但“肯德雞”也是存在的,存在于一些偏遠的地區。 是山寨的。 那里不只是有“肯德雞”。 還有“康帥傅”、“八個核桃”、“粵利粵”、“哇哈哈”等品牌。 然后到了周一上學的時候。 在節目組的安排下,小海被臨時插班到了一所重點中學。 那里的學校窗明幾凈。 教室里面各種現代化的教具齊全。 不但有籃球場、足球場、cao場、田徑場,還有圖書館、體育館、大禮堂、餐廳、羽毛球館、游泳館。 此外,居然還有一個天文館。 有很大的天文望遠鏡。 可以晚上看星星。 小海是第一次看到天文望遠鏡,臉上都是驚喜。 然后就是上課。 小海的表現,讓每個人都很受鼓舞。 因為除了英語的口語、聽力明顯有差距外。 不論是語文,還是英語。 小海的成績都很出色。 雖然不至于成績能到數一數二,但也是中上游的。 然后就是小海在陶家的生活。 他很勤勞。 搶著干活。 學習努力,因為陶叔給了他200塊錢的零用錢。 讓他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他拿去買了好幾本的輔導書。 還給上小學的陶璐璐輔導功課呢。 除此之外,有一天,陶叔還帶著小海去參觀了他自己的文化公司。 看著現代化的辦公設施,小海的眼中都是小星星。 …… 小海進城后的節目。 網上的評論也都是一片贊揚。 贊揚這孩子用功。 贊揚他的成績在城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贊揚雖然是山里的孩子,但是懂事有禮貌。 贊揚陶家夫婦人好,對農村的孩子熱情友好。 同時也在感慨,城市與農村的差距。 現在在城里,減肥是主流。 但很多農村的學生,營養還跟不上。 在城里,肯德基、麥當勞已經被認為是垃圾食品了。 但在農村,還是很多孩子的夢想。 真是讓人感慨。 …… 節目進入了廣告時間。 大家也都祝賀老海。 說小海真是有本事。 在城里的學校也不比那些孩子差。 以后考上好大學,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老海也很激動。 還很感激。 說是在城里遇到了好人。 陶家人真好。 更感謝電視臺。 給了孩子一個見世面的機會。 …… 只是我的心思,忽然間覺得有些不舒服了。 我覺得這個節目,似乎不應該這么做。 你把一個城里的頑劣少年,弄到鄉下吃苦沒有問題。 這對他是一種鍛煉。 你報道農村的教育落后,條件艱苦也沒有問題。 可以引起大家的關注。 可以捐資助學。 建設希望小學。 可以讓更多的力量來鄉下建廠,發展經濟。 修橋建路,發展交通。 你把一個山里的窮孩子,弄到城里見世面,似乎也沒有問題。 但往深處一想。 他們只是出來看了一圈。 見了世面。 見識了繁華。 但他們不是大學生,不是畢業了可以留在城里打拼、奮斗。 他們只是一個孩子。 還得回到貧窮的家鄉。 還得生活在之前那寒酸的環境里。 他們能適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