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再后來,長孫曦也聽了她的牢sao,笑著把人一摟,道:“強扭的瓜不甜,我兒都不錯,何愁娶不得佳婦,何必高攀公主呢?” 此話,瞬間就得了新興無數個白眼…… 當然在抱孫不抱子的年代,雖然長孫曦人前一副溫潤的模樣,人后還是手持教條,嚴肅地訓自己的兒子們。 而萬壽殿的孫茗呢?也正在煩惱著。 隨著阿宜的出生,孫茗也沒有料到,會有一天,她竟是覺得萬壽殿人來人往的,憑地多了這樣許多。 按照標配來說,一個皇子身邊近身服侍的乳娘除外,侍婢就要有十余人,內侍六人。 當初她生下兩個閨女的時候,也因為李治尚且只是個太子,她也不過是個良娣,不宜太過張揚,加之處罰了兩個乳娘,身邊一直就再沒有增加服侍的人。如今阿宜即將滿月,李治直接直接撥了二十余人供她挑選,還虧地當時聽了她的話而再沒增加乳娘。 所以即使還沒看過那幾個宮婢,她在屋子里待著都能聽到院子里進進出出繁忙的聲音。 花枝脾性大,又重規矩,一旦聽到不合時宜的動靜,一擱手上的物事就出了屋子教訓人了。 當然也沒有哪個小丫頭有膽與她強辯,只好唯唯地聽訓。 其實,按照孫茗的本意,是無需這么多人服侍的,雖然萬壽殿挺大,但來來去去就這些事,現在無非多了個皇子,尚且還這樣小,哪用得著這許多人? 雖是小事,但也無需憑著這些叫人覺得她鋪張好奢,所以在李治每日雷打不動地回來以后,就猶猶豫豫地捏著他的袖子,想著怎么開口說了。 李治一回來就瞧見她扭扭捏捏的樣子,像是有話要說,卻又不肯開口,就索性坐在床頭,讓她靠著他肩,一邊揉著她腦后的長發,見她逐漸放松下來,才問起:“你我還有什么事不好言說的?就是誰惹你不痛快了,打發了就是,何必做這臉色?” 拿眼望上一翻,瞟了他一眼。她這般諸多顧慮,無非顧忌他的面子,既然他自己主動問起,她也就說了:“我就是覺得服侍的人太多,何況皇兒這樣小,哪用得著那些人?” 李治頓時失笑:“就為這點事?嫌人多嘈雜,都打發去當粗實的就好,就這點事也要費心思?” 孫茗立時反駁道:“我也是怕人彈劾說我驕奢,”說到一半,就見李治一臉驚奇又跟看二貨一般的神色,聲音也頓時輕了許多:“何況,原本我這兒的人已是許多,放著也浪費。九郎,你就不擔心被人彈劾?” 她又何嘗想為這種小事擔憂,但她這萬壽殿,光主店偏殿灑掃的宮婢就有十數人,身邊近身服侍的花枝花蕊幾人都除外,普通掌針線的、煮茶煮水的、掌管內庫的、門邊等候待命的之流又是十數人之多,阿寶阿福近身看著的就一個花信,可身后可是跟著四至八個日夜不輟地跟著的宮婢,如今又給阿宜添了這些人,她著萬壽殿少說也有五、六十人…… 她可打聽了,就是王皇后的立政殿至多也不過二十多人服侍罷了! 這樣一比著,可不更打眼了? 唐朝的官很多都是錚錚傲骨,都敢直接在朝堂上諫言,更甚者都敢指著皇帝的鼻子罵了…… 她可不愿借著這點小事就被人背地里喊妖妃! 李治先是認真地聽她說話,從她說了上半句開始,就知道她往下要說什么了,邊笑邊聽完,這才開口道:“不過是添了服侍皇兒的人罷了,等阿宜長大些,就要遷宮去讀書,這些人都是要跟過去服侍的,自然從幼時起就要照顧他起居了?!闭f到這里,李治又提了閨女:“就是阿寶阿福也要遷至鳳陽閣,你等再過些年,也要為她們物色人選了,等以后她們出嫁,都是要跟著出宮的?!?/br> 孫茗聽了,心中一揪,她委實也沒想到,孩子們大了竟是要離開她身邊么,一慌張,就抓了他手臂,蹙起了眉頭:“可不可以叫他們一直待在我身邊?” 她這句話實在也沒經過深思熟慮的,不過是脫口而出的話,此時見李治也跟著皺眉,就又道:“我知道皇兒大了,是要出宮建府、要去封地、要出嫁,在那之前就不能與我同住嗎?反正萬壽殿這樣大,幾個偏殿的屋子這樣多,又并非住不下?!?/br> 聽出來她這是一腔慈母之心,李治也舒展了眉頭,握著她的手:“我知道你不舍得,我又何嘗舍得?不過他們只是遷宮,每日照??梢詠砣f壽殿與你說說話……你看,就算他們現在都與你同住一個屋檐下,你不也沒有時時見他們?” 那有怎么一樣?明知道孩子就在身邊,當然想看見就能看見了!只是李治已經與她說得這樣明白了,她就是說得再多也枉然,只希望孩子不要太快長大了…… 李治知道她并未有完全死心,也不急著再論,最后也不過說了一句:“何況,皇兒年紀一長,也不適合待在后宮,落人口實?!?/br> 此事就這么無聲無息地接了過去。 ☆、第80章 捌拾 日子就在孫茗做月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地淌過,很快過了九月,又到了十月上旬。 孫茗聽了盧氏說的話,知道在月子的時候把身子養好,于女人來說諸多益處,自然也都受用了。雖然多待了些時日,因著早就習慣了,熬著熬著,也就過來了。 然后在阿宜滿月的時候,李治就給他起了名字,單名一個賢。 起初孫茗也嚇了好大一跳。歷史上,李賢不得善終,這可絕非帶有福氣的好名字…… 在李治一臉開心的時候,她數次都想拒了這名字,想來想去,最后反而是她自己想通了。 想要萬事按照歷史走,可歷史卻早就變了樣。歷史上,李治的五皇子應是武媚娘所出的李弘,而非李賢,若為個名字較真,倒大可不必。 而且賢這字,也寄托了李治對兒子明、德、良、哲等美麗的寄托,她似乎也說不出什么不好的來。 既然想開了,她也就隨他去,且兒孫自有兒孫福,大不了她日后多緊著些、看著些。 李賢現如今一個多月,出落地白白嫩嫩的,臉上依稀還有淺淺的酒窩,極為討人歡喜?,F在已經會簡單的“啊,嗯”地哼哼叫喚,對他喊“阿宜”,也會對你有些許反應。 再之后,隨著孫茗出了月子,被李治特赦出宮去的徐婉也回來了。 徐婉回宮的時候,正值金秋。 許是因著喪事的緣故,人顯得越發清瘦了些,穿著一身淺色的高腰襦裙,梳著一頭的簪花高髻,李治遠遠一瞧,倒懷念起孫茗剛入東宮的時候,與眼前的徐婕妤竟是一般無二。 徐婉要來面謁圣人,自然一番精心的打扮,也非時下流行的紅妝,而是淡掃蛾眉,顯得極為清麗。 李治剛剛從政務中抬頭,順帶自己也松快松快,見了徐婉,失神了一瞬后,原本心里應是更加不喜她的,但聯想到徐太妃的萬千深情來,倒也不忍苛責她。 招了招手,把人喚到近處,見她清瘦的一張小臉,憑得顯得越發年輕,也就不免對她稍稍寬容了些:“已將你阿姐陪葬在昭陵石室,我打算為追封她為賢妃,你這個做meimei的,也是顏面有光?!?/br> 話剛落下,徐婉驚地跪了身,緊張地幾番措辭都說不出什么話來,被李治攙著起身,也不敢抬頭看他一眼,只低垂著首,露出后頸一片勝雪的肌膚。 李治就是原本還有幾句話說,但此情此景,倒頗有些意動……行云流水的施禮,一舉一動的輕盈,實在是、太像了…… 自從登記為帝,他從來都忙于政事,于女色上卻是鮮為,這徐良娣幾次都叫他憶起初見貴妃時候的那番嬌態,以及當時更為年輕時候的自己,不知不覺,就捏了她下頷,將她頭抬起來。 徐婉內心一陣萌動,滿室靜謐之下,只覺得一顆心撲通撲通,幾乎要跳出胸口。只是她沒發現的是,在她剛剛抬頭的剎那,那張與孫茗迥然不同的臉,立時叫他回了神…… 正當這時,門口唱道“蕭淑妃求見”。 蕭淑妃尋常也遣人過來,請他去瞧下玉和素節,很少這樣直接上門,當然也不獨她一人,皇后也貴妃也如是。 徐婉仍是立在一邊,不過悄悄地肅了肅臉,又不著痕跡地往一邊退了半步。 李治當然沒有察覺到徐婉的小動作,只朝著門外望去,片刻功夫,蕭淑妃明艷的身影越行越近,一身的紅衫窄裹小擷臂,緋色帔披臂腕間如云妖嬈,行走間娉娉婷婷,搖曳生姿。 “珍兒怎么想到過來?”李治笑著開口問道。 縱然蕭淑妃既驕且傲,但她為李治生兒育女,加之從前又很得他的歡心。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所以在李治心中,仍有她一席之地。只是久沒有親熱,兩人實則看著卻有些生分。 蕭淑妃正是因此,才想要抓緊時機固寵的。 此前李治又忙于政事,無暇顧及后宮諸妃,再加上她接連生下兒女,除了養好身子,更重要的,就是她的素節。 如今她的素節長得這樣好,又機靈過人,以身份以李治對他的重視,在眾皇子中,也算得上頭一份了! 眼下時機正好,貴妃如今不能服侍……哼,她又算哪門子的貴妃!憑她竟也能踩在她的頭上?不過是普通勛貴而已……她可是齊梁皇室后裔,便是皇后都可當得!不過,這番也只能于心里想想罷了。 呵……等著罷,早晚走著瞧! 蕭淑妃見了李治,也笑靨如花,極是嫵媚。想王皇后不得圣心,料其他人根本不是她對手,至于徐婕妤……她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站在一旁默不作聲低著腦袋的徐婕妤,一聲冷哼溢出口來。 “圣人這些天都沒有去看素節,叫他想得慌,我特來有請圣人,”蕭淑妃說話帶著異樣的腔調,聽起來婉轉又動聽:“我讓膳房燉了養生湯,就差圣人您了?!?/br> 一想到素節年紀雖小,但被教養得很好,經蕭珍兒一提,確實有幾分想兒子了,李治就點頭道:“我上次見他的時候,還說要背論語給我聽,正好今天考??夹??!?/br> 說著,扭頭正要尋些什么給素節帶去,卻見徐婉仍侍立在一旁……他這是果斷把人給忘得一干二凈了…… 徐婉知道蕭淑妃極不好惹,所以自她入殿起,她自己就不經意間地降低了存在感,暫避其鋒芒,此時見李治要隨她而去,就是她有心阻攔也是無用,所以自己乖覺地福了福,自動言退。 蕭珍兒挑著眉又掃了她一眼,看著她躬身告退,隨即走出大殿,這才又與李治笑起來:“素節記性好,背了幾遍就會了,但也要他父皇督促才行啊……” 倆人說話間,就到了淑景殿。 李治一腳剛剛邁進去,就被小胳膊小腿的給抱住,低頭看是大公主,就熟門熟路地把她抱起:“下玉可是想耶耶了?” 圣人常以親近寵愛的皇兒喚其耶耶,以示親近之意,如孫茗所出的三個子女,他也都這樣自稱,也叫皇兒這樣叫。 李下玉如今三年稚齡,長得與蕭淑妃如出一轍。也因她自小長得討喜,且又是大公主,是李治的第一個女兒,在他心中也疼愛,過得幾日總是要先瞧瞧這個閨女,極為上心。 被父皇一把抱起,李下玉慌得抓了李治的衣襟,奶聲奶氣地道:“耶耶也不來瞧下玉和阿弟,阿弟很想耶耶呢?!?/br> 說完,乘著李治沒注意,就討巧地朝蕭淑妃看去,惹得蕭淑妃悄悄一瞪,她才把頭扭回來。 幾人直奔正殿內室,李素杰跪坐在窗欞下搖頭晃腦地背著詩,聽見李治輕咳一聲,立時高興地起了身,模樣看著就要飛撲過來,又突然立住,想起了什么似地,站在李治面前,端端正正地施了禮…… 李素杰兩歲不到的年紀,說話背書都是磕磕絆絆,這番行禮,想必學了許久。 身后,蕭淑妃一臉欣慰地看著。 但李治卻是說不出來的惆悵……他的四皇子不過大上阿寶阿福些許,卻已是這般知禮…… 這樣想著,神色復雜難言地看向蕭淑妃:“皇兒還小,不必這樣拘著他?!?/br> 李素杰頓時一臉欣喜地抬了頭,只是見了蕭淑妃陰著一張臉,頓時嚇得他又把頭一低。 蕭淑妃確實黑了臉。她萬沒想到,花了這樣多的心力教這一雙兒女,非但沒得他一句好,反而是嫌她拘束了皇兒? 隨即又想到李治每每去萬壽殿就寢,日日見那邊的兒女們,自然看他們更貼心更合心意了,她就是做得再多,也不得他一言半句的好來! 蕭淑妃但憑喜好做事,性格極為分明,一臉不渝的樣子,就是真心惱上了,想都未想就脫口而出:“圣人是一國之君,竟也如房喬那般懼內?只是,孫氏不過區區貴妃,圣人也未免太抬舉她了?!?/br> 李治臉色一變,頓時陰沉沉地指著蕭淑妃:“朕做事還需你教不成?” 房喬說的是房玄齡,朝野上下都知道房玄齡懼內,這是長安城里茶余飯后的八卦。李治雖然被臣諫言,也有指著他鼻子當面說過他刑罰教化不明,但凡只要于社稷有利,無不欣然接受進諫。但蕭珍兒這話,卻叫他萬分羞惱…… 王皇后及蕭氏背后勢力與他朝政日漸沖突,他廢是廢不得,用也用不得,已經是諸多摯肘。 說他寵孫茗……沒錯,他確實寵孫茗,可又有什么人見過他寵幸別的誰?叫他歡喜王皇后或者蕭淑妃,無不是加注她們的火焰,加盛她們的勢力。 蕭淑妃在李治面前如此放肆,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此前說的是王皇后,如今說的是孫貴妃罷了。 說到底,他全副心思全在政途,滿太極宮上下,竟是無一處世外桃源…… 李素節站在一旁,瞧著屋子里箭弩拔張的氣氛,已嚇得不敢吭聲,倒是一直躲在門邊的李下玉,見事不妙,恐父皇當真氣惱上了阿娘,急忙連奔帶跑地到了李治面前。 李治此刻卻是在氣頭上,但他速來性子就并不易沖動,很快就發覺,這是蕭珍兒沖動之下的脫口而出,何況下玉在他身邊拉著他的衣衫,一臉泫然欲泣,致他慈父之心微漾,摸著她的腦袋嘆道:“下玉有話要說?” 李下玉自懂事起,就知道自家阿娘顯然更看重弟弟,她自己也重視弟弟,所以行事不自覺地早慧起來。雖然她年紀尚且還小,也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但她知道此時該說什么該做什么,所以聽到李治一臉慈愛地問她,立時就答道:“阿娘常教我們孝順耶耶,所以耶耶不要生氣,可好?” 蕭珍兒一愣,看向下玉…… ☆、第81章 捌拾壹 金秋荷韻,出水的荷葉,零星綴著水滴。 孫茗站在廊橋,聽見阿寶阿福輪著玩秋千的笑聲。 她已經習慣白日里教她們識幾個字或是背幾首詩,阿福更記性更好些,背的也更多。再在日落之前,許她們在院子里玩耍。 許是玩累了,就聽見小丫頭跑過來的聲音,不多時,阿寶當先一路小跑著過來,到了她面前,伸著雙臂嚷嚷:“阿娘,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