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兩口子各自冥思苦想,又互相綜合,最后定下了他們未來的新家。 大體的模式是這樣的—— 類似四合院的模式,一共四排屋子組成一個一進的四合院。最前面的一溜屋子放人面前,后面的東西廂房還有上房在后面。最前面的那一溜房子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樣安排,左右也各蓋兩間大瓦房,這樣看起來也不會太怪異。 考慮到家里有騾子車,楊鐵柱決定前院面積不能太小,要有停騾子車和栓騾子的牲口棚子,前院要有井,沒井吃水不方便。而且能蓋得起大瓦房的,哪家打不起井的。 然后后院要有菜園子,又考慮后面幾排屋子打水方便,楊鐵柱決定后院也打一口水井。 這樣想著,他在手上的‘練字板’上,在后院那個框框里換了一個小圓形。 是的,楊鐵柱兩口子現在正在模擬自家怎么蓋房子呢。為了怕不全面,林青婉在楊鐵柱平時用的練字板上面畫了一個簡易的平面圖。 林青婉上輩子做過網站美編的,所以畫個簡易的圖還是沒問題的。因為嫌棄木炭頭臟手,她就把板子和畫圖用的木炭都塞給了楊鐵柱。兩人商量一下就讓楊鐵柱在上面加一筆。如果楊鐵柱畫不了的,林青婉才親自上。 又考慮到出恭的問題。 就別提出恭了,林青婉一提到上廁所就煩,鄉下都是那種挖一個坑,上面架兩塊木板的那種簡易茅房。她每次上茅房的時候,都怕自己會掉下去,而且臭氣熏天的。那種感受是現代用慣馬桶便池的人無法能想象的,所以林青婉覺得新房子的廁所也是個大問題。 林青婉想了又想,才想出茅房怎么建。 就建老式的那種簡易廁所吧,用磚砌一個小池子出來,旁邊放一水缸,到時候可以沖下去,然后尾巴處再挖一個糞池就行了。眼不見為凈,現在也只有這條件。這里沒有所謂的下水道,也沒有所謂的水管。就他們手里這點錢,想學著穿越小說里的女主蘇一把都不成。 要挖糞池,那就只能在后院了。林青婉又讓楊鐵柱在后院的框框里加了一個圈,然后用語言告訴他怎么建茅房。 楊鐵柱臉上的表情很嚴肅,眉頭皺的緊緊的,嘴唇半抿,心里不停的記著媳婦兒說的話,還在大腦里快速幻想成型的摸樣。 也難為他了,幻想了好一會兒,楊鐵柱才喜笑顏開,“媳婦兒,你說的這個茅房好?!鄙踔吝€會舉一反三,“到時候在糞池上面蓋塊板子,味道會小很多?!?/br> 不能怪楊鐵柱蠢笨,畢竟從他有記憶以來,在他的印象中茅房就是那種挖一個大坑,上面架兩個細長的木板子那種樣子。能這么快速在腦海里模擬出林青婉說的樣子,已經算是思維很敏捷的了。 “好就行,好你就好好記著?!?/br> 然后就是家里的房子一排蓋幾間了,兩人的意見就是正臉一溜三間,后面上房三間,后面的左右廂房各兩間。前面正房左右可以蓋三間。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小巧的農家小院,只是這農家小院后院占地頗大,因為林青婉還預備在后院的右邊再加一個小作坊的院子。 楊氏家的后院現在已經被密密麻麻的臘味鮮架子占領了,而且隨著生意好越來越擠。林青婉就想著把小作坊老放在楊氏那里也不是事兒,總不能以后地方不夠用再把人的菜園子也占了吧。反正他們這次要蓋新房,還不如連小作坊的房子一并蓋了。 提到在自己家里蓋個小作坊出來,楊鐵柱覺得這個想法也挺好。大姑家里不寬敞,以前大姑一個人在家還蠻好,現在夏大成一家子回來了就有些擁擠了。把做臘味鮮的攤子放在人家后院里,更加顯得屋里很擁擠。 想法定下來,兩人又想著小作坊怎么建。 不過這也挺簡單的,圈個院子,中間弄一塊兒空地,可以在晾曬臘味鮮。以防有下雨下雪的時候,再蓋一間大房子,不用四面有墻,上面有個頂就行了。又考慮大家做臘味鮮的時候需要有地方,又蓋了一間屋,考慮到平時洗rou又加了一口水井,還有冬天的時候冷,屋里還加了一溜炕。 楊鐵柱急得滿頭大汗,他們商量的這些都太復雜,他在板子上實在畫不了。他就能畫個圈,畫個小方塊都是歪歪扭扭的。 林青婉被他逗得大樂,拉過他頭,在臉上親了一口。讓他去把練字板上木炭痕跡用布擦了,然后接過木炭開始簡略的畫起來。 專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跟人家設計師畫出來的肯定不能比,但是比楊鐵柱那些歪歪扭扭的圓圈來比,那不知好到哪兒去了。 林青婉快速的把剛才他們商量的都畫了個大概,后來她想了想,又在小作坊院子里加了一個放騾子車的棚子,小作坊是臨后面小道的,于是她又加了個后門,這樣一來送貨的時候出入方便。 大體的形象是出來了,至于細節還是以后慢慢來想吧,她現在也累了。 林青婉把手里的板子塞給男人,這漢子看媳婦兒累了,趕緊殷勤的去打水給自己和媳婦兒洗手。 看到媳婦兒在炕上躺的一臉舒坦樣兒,他也眼熱的上炕躺到旁邊。 兩人絮絮叨叨說著自己未來的新家,不知怎么都是滿臉興奮與憧憬。 真好,媳婦兒孩子熱炕頭!此刻的楊鐵根幸福指數爆表。 第79章 楊鐵柱和林青婉商量的差不多后,就準備去找里正商量著買宅基地的事兒。三房兩口子看樣子也商量好了,決定和二哥二嫂一起買宅基地蓋新屋。 楊鐵柱和楊鐵根兩人搭伴去了里正家。 里正家的房子在落峽村里算得上是最好的了,青磚灰瓦,正臉一溜三間大瓦房,左右廂房各三間,還不加灶房、放柴火農具之類的屋子。連院墻都是青磚砌的,看起來既氣派又大氣。 楊鐵柱現在滿腦子都是自己未來的新房子,所以看到里正家的房子很是關注。在心里比較了一下,里正家房子是不錯,但是他們家蓋好了后也不差。又看了看別人家的院墻,心里想著他們家的院墻最好也用磚砌的。這樣又牢固,看起來又氣派。 這樣想著,腳下不停就步入了里正家。 里正下午正在屋里閑著沒有出去,此時盤膝坐在炕上抽著旱煙袋。 一看兩人進了院子,就招呼他們到屋里來。 里正姓牛,現年有五十多了。因為大家一直里正里正的叫著,時間長了大家都忘記了里正的姓氏。平輩的叫里正,像楊鐵柱他們這些晚一輩的就叫里正叔。 “里正叔?!币贿M屋門,楊鐵柱就開口叫人了。 “來了,你們兄弟倆有啥事兒呢?” 這里正為人不錯,和善也不擺大架子,村里人都清楚他的性格,所以楊鐵柱也沒說廢話,就把家里想買宅基地蓋房子的事兒說了。 “買宅基地呀——”里正瞇著眼兒,嘴里抽了一口旱煙,“看中哪兒一塊了?” 楊鐵柱就把看中村尾那里的地說了,然后也替楊鐵根說了一下,楊鐵根也要買地皮蓋新屋的事兒。 里正清楚楊家的事情,當初這倆后生分家還是他當見證人呢。當初楊家鬧成那樣,因為當初有楊族長在前頭,他也沒好說什么,畢竟他是里正,也管不了別人家里事。 現在一聽說這兩個后生要買地皮蓋新屋了,心里也為他們高興。 “行呀,你們選的那地方寬敞,都買多少???”里正過了兩口煙癮,就把旱煙袋甩到一旁開始說正事。 楊鐵柱說要四畝。三房兩口子手里銀子不寬裕,再加上他們想法簡單,沒有林青婉那一套一套的,就說了要買兩畝。 兩畝地用來蓋房子不大,鄉下人房子蓋的不大,但是還有菜園子豬圈牲口棚子什么的,一般人家都是買個兩畝就夠了,但是楊鐵柱說要四畝就有點大了。 “你小子買這么多地方干啥,一般兩畝就差不多了?!崩镎唤獾膯柕?。 楊鐵柱搔搔頭,“我就想著現在一下子買好,到時候家里的娃兒多了地方也寬敞,加蓋房子也比較方便?!碑斎贿@都是借口,他肯定不可能對里正說實話。 一向實誠的楊鐵柱,經過林青婉的訓練,還有這段時間在外面跑買賣,也學會說話藏幾分了。不過他這也算不上實在說謊,只是說的含糊罷了。 里正人老成精,當然聽出了別人口中的含糊了。更何況別人買地也是要花錢的,又不白要,他關心那么多干啥。 “你小子行啊,發財了?” 楊鐵柱笑得憨憨的,“里正叔別這么說,發什么財,只不過是看家里地少了點,沒辦法養家糊口就跟朋友做了點小買賣,賺了點小錢罷了?!?/br> 這個說法是林青婉教他的,家里突然要蓋房子,到時候肯定會有人問。就算剛開始別人不知道,以后也是會知道的。于是就借口養家困難,和朋友做了點小買賣,至于是什么小買賣,一般懂點人情世故的人都不會開口去問。 里正就是那懂人情世故的人,所以也沒再問了,只是把當宅基地的地價說了一下。 村尾的地不值錢,也就一兩多銀子一畝。楊鐵柱兩兄弟買的多,里正就按一畝一兩銀子算的,總共收了6兩銀子。 因為買地要去官府上檔立契,這都是需要花銀錢的,也就是俗稱的‘工本費’。楊鐵柱又塞了二兩銀子給里正,請他把他們兩兄弟的契都給辦了。至于多的銀錢,就當是里正的辛苦費了。 里正推了兩下,沒推掉,便把這銀子收了下來,并交代他們過兩日來這里拿地契。 話畢,楊鐵柱想了下,又一臉為難樣的對里正說,讓他幫忙保密一下他們兩兄弟買地蓋房子的事兒。 里正看這兩兄弟一臉為難的樣子,又想到楊家那個潑婦何氏,再加上剛才那點‘好處費’的效用,很是爽快的點頭答應了。 楊鐵柱又是對里正感謝了一番才告辭,里正一臉‘我懂得的樣子’把兩人送出了門。 回到家,林青婉和姚氏知道地買了,都是一臉的高興與欣喜。 過了兩天,里正那里地契辦好后,楊鐵柱就過去拿了回來。 拿到地契,就要開始著手蓋房子的事兒了。 落峽村村民蓋房子,一般都是請的村里人過去幫忙。關系親近一些的,中午晚上管兩頓飯,大家也不需要工錢就幫你把房子蓋好了。 楊鐵柱很清楚自家很忙,臘味鮮那邊要有人手做,他和三弟還要忙著出去送貨。哪兒有那個閑工夫去盯著蓋房子啊。 想到這些,楊鐵柱頭都大了,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來。 三房兩口子也非常發愁,地有了,錢也有,就是沒時間蓋房子??偛荒馨雅D味鮮那邊扔下來不做不管了吧,這肯定是不行的,停一天就要損失好多銀子,而且蓋房子也不是三兩天就能蓋好的。 這次不用林青婉跟他們講換算思想,楊鐵柱就拍板找泥瓦班子過來幫忙蓋房子。 不就是點工錢的問題嘛,臘味鮮這邊多賺些也就有了。反正臘味鮮是絕對不能停的,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維持到現在這樣的狀況有多難。 三房也決定和二房一起請泥瓦班子過來蓋房,雖然可能要花不少錢,但是他們臘味鮮這邊也能賺不少錢。經過林青婉的熏陶,還有夏大成三五不時的點撥,三房兩口子現在已經會算賬了,至少這種換算思想還是有的。 商定好,楊鐵柱便忙活開了。 他以前在鎮上的時候認識一個泥瓦班子的頭,那人叫姓陸,四十來歲。熟悉的人都稱他陸叔,蓋房子的手藝很不錯,手底下有一班子人,平日里就在各處給人蓋房子。有大活兒的時候接大伙兒,沒大活兒的時候就接些修修補補的小活兒用來營生。 楊鐵柱和他挺熟的,當初甚至因為陸叔手下人手不夠,還過去給他出過幾天氣力的。 陸叔這人實在,交情歸交情,楊鐵柱給他干活兒的時候,也是按價給他結工錢的。人家陸叔說,交情歸交情,干活歸干活,大家都是養家糊口的,我也不能白讓你給我出氣力。 所以楊鐵柱一直對陸叔這人很是欣賞。 找到陸叔跟他一講,陸叔聽說他自家蓋房子,二話沒說就接下了。工錢就照市價給,因為是大活兒,還是兩棟房子,還降了一成工錢。 商定好,楊鐵柱就開始和陸叔商議房子怎么蓋。為了清晰明了,還把家里的那個紅漆板林青婉畫的平面圖拿給了陸叔看。 因為林青婉當初畫的很簡略,就是個大概,陸叔看了以后也沒覺得畫這圖的人有多么的驚天地泣鬼神。只是覺得此人很細心,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就是圖畫得粗糙些,你想用個紅漆板木炭頭能畫多細致出來啊。 再加上楊鐵柱的一番解說,他差不多就明白房子要怎么蓋了。 最后楊鐵柱又提了想蓋磚砌的院墻,陸叔在心里估摸了一下,咂嘴搖頭,也沒說別的,就是說這樣耗費甚大。 四畝大的院子,全部用磚砌院墻,那得多少磚啊。 看楊鐵柱一臉不懂的樣子,陸叔就跟他慢慢解釋大概要用多少磚,每塊磚多少銀錢,還要起兩人高的院墻。算下地,差不多光起個院墻就要將近50兩銀子。 楊鐵柱沒想到用個磚砌的院墻居然要花這么多銀子,又想里正家的那磚墻得花多少錢呀。轉念一想,里正家才多大,而且墻也不高,一人多高的樣子。他家光宅基地就有四畝。 他苦笑起來,感覺買這么多宅基地是不是錯了啊。 可是他跟他媳婦兒當初設想過,把家里都蓋好,差不多就得這么大的地方,當然后院的位置是留的很大,當然小作坊也占地不小,但這些都是必需的。 一時之間他也拿不定注意,就跟陸叔說回家跟媳婦兒再商量商量。 陸叔也沒說其他,就把他送了出去。 回去把這事和林青婉說了,林青婉也是滿驚訝的。她知道楊鐵柱想用磚砌院墻的打算,但是沒想到要花這么多銀子。 不過轉念一想就明白了,也的確是,一塊磚才多大,他們家占地四畝,然后圍成一圈,最低也要兩人高吧,那得多少磚呀。 不過說實話,50多兩銀子林青婉也沒覺得有多貴。因為她可以想象出來要用多少磚,還有做出這塊磚背后的人力物力。 楊鐵柱也想的到這些,可是他還是有些心疼。他們現在是有了點錢,但是換誰你花50兩銀子蓋個房沒人會說貴,但是換成院墻,那種心理就尤其微妙。 不是楊鐵柱舍不得銀子,而是總有一種不值當的感覺。 林青婉明白那種心理,只是她想的又要多一些。房子都蓋了,還差這墻嘛,你難不成蓋個大瓦房,用泥巴砌墻? 好吧,落峽村里有很多都是大瓦房,土胚院墻。但是林青婉就是覺得哪里不對,就像你買了一個鉆戒,戒托上是真鉆,但是下面的指環用的鐵打的,怎么想怎么膈應。 頭都叩了99個了,還在乎這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