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物換星移幾度秋(二)
葉小凡的爺爺名叫葉平川,通過他的經歷,唐澤也大概了解到元初下界現在的狀況。 葉平川不是一個普通人,少年時即覺醒了武魂,年輕時也曾闖蕩天下,游歷四方。 喝過烈酒,砍過惡人,睡過美人。 歸來時武魂被廢,一身傷病,除此之外,就只有個襁褓中的嬰兒,也就是在燈盞桌邊下巴磕著桌沿聽故事的葉小凡。 聽到爺爺再次說起“從路邊草籠子里撿到時有只野豬正在給他喂奶,我就知道這孩子將來必有名堂”,葉小凡也是一臉與有榮焉的光榮感。 葉小凡現在也才八九歲,如此說來,葉平川回來也沒幾年。 “不只是我,只要年輕,有點能耐,有點野心的年輕人,誰不想離開舊地,去外面的世界闖蕩呢!我若不是揮霍盡了所有,只剩了這副空余一些歲月,等著老死的皮囊,我也不會回來的?!?/br> 葉平川仰頭輕輕抿了一口酒,可以想見他年輕時喝酒的姿態,臉上卻一副“天涼好個秋”的平淡,或者說死寂。 “外面有什么?美酒,美人,珍寶,重地,快意恩仇,呼嘯天下……深究起來,也都是些俗不可耐的東西啊。 舊地有什么?老,弱,病,殘,幼……白天種地吃飯,晚上睡覺等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現在倒是品味出幾分這枯燥中的趣味了,所以,現在連嗜酒的毛病都戒掉了,想著多活幾年?!?/br> 說到最后,葉平川看向葉小凡,眼中透露著一種名為希望的光澤。 “舊地?外面?”唐澤疑惑。 葉平川深深的看了唐澤一眼,卻沒有問他如此人盡皆知的常識為何不知,反而非常耐心的解釋了起來。 從悟道天碑于悟道山現世,迄今已經一千八百三十一年。 由混亂而秩序,再由秩序而混亂,分而合,合而分……世界已經不知演繹了多少次。 每次都有人杰,嬌女,智士登場又謝幕,為后人傳唱,而后,又逐漸被后人的后人們從腦海里淡去,永遠熱衷新鮮的人們已經在開始傳唱“后人”們的傳奇了。 一浪起,一浪滅,更早已滅的浪更是逐漸消失在時間長河的上游,渺無痕跡。 而有個唯一不變的趨勢在這近兩千年的漫長歲月中將整個世界挽結在一起。 悟道天碑現世之前的世界只有五州之地,而后,世界就開始了“成長”,變得越來越大。 最初,五州依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中心,中州中州城,中心的中心,再加上旁邊有悟道圣山,圣山上有悟道天碑,無可爭議的成為全世界最熱鬧繁華的所在。 而那些新誕生的新地,只是罪囚,流亡者,亡命徒等流放、流竄、匿居之地。 可很快,居于世界中心的、掌握世界話語權和權柄的“正道”們受到了猛烈的反噬。 那些“新地”成長起來的武者,比他們更年輕,更強悍,對武魂之道的領悟更深湛。 很快,他們就獲知一個對“新地”的武者來說不是秘密的秘密,那些新地不僅僅是荒涼原始,有遠超五州舊地的珍寶礦藏,更重要的是,覺醒武魂的武者在那里會本能的感受到與世界更加親近,修煉更快,領悟更高! 而在新地誕生,成長的人更容易覺醒武魂,更容易覺醒更具潛力的武魂! 這給了五州“正道”致命連擊。 一邊是受天地精華、得世界寵愛成長起來的靈鳥,一邊是生長在農家土院、飽食終日、渾渾噩噩的土雞。 而土雞還一直以為自己更高端,這樣深徹而痛苦的領悟,陡然翻轉的落差,讓整個“舊地”的武者都受到了爆頭般的沖擊……事實上,確實有許多老輩人接受不了現狀選擇自我終結。 不僅所有武者涌去了新地,每當五州之地有新人覺醒武魂,也都會第一時間去往新地。那才是修行之地,夢想之地,追逐之地。 一代代下來,五州徹底成為修行貧瘠薄弱之地。 五州舊地,成為凡夫俗子生活的地方,也是養老院,托兒所。 像葉平川這樣的人不計其數,他們在覺醒武魂甚至還沒有覺醒武魂之前就迫不及待的涌向新地,追逐夢想,追逐死亡。 等到終于把自己折騰老了殘了,才會歸來等死。而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失敗者的象征。 一去不回,青云直上,主宰一方,這才是成功者。 所以,葉平川談及往事,從沒有“想當年xxx”那種口吻,而是平淡中帶著唏噓。 “其實,能活著回來已算是幸運了,更多的人早已埋骨荒野,當年與我一起闖蕩的同伴,有一大半骨頭大概都脆得能當柴火燒了?!比~平川感慨著。 “哈哈,爺爺,骨頭燒不著的,之前我不就把一根豬肋骨放灶里了嗎?”葉小凡笑著糾正爺爺的錯誤。 正在把酒唏噓、緬懷過往的葉平川愕然,那詩意的情緒一去無蹤跡,滿腦子盡是豬肋骨在灶里燒火的荒唐情景。 他忍不住在葉小凡后腦勺拍了幾下,笑罵:“小兔崽子!” …… 從葉平川的敘述中,唐澤也歸納出了另外一個信息。 整個五州舊地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成為元初下界的“貧苦鄉下”,俗世,那些新地才是所有修行武者的歸宿。 而悟道天碑經歷最初那段下餃子一般催生悟道者之外,門檻越來越苛刻,非絕代天驕而不能悟,而在一千兩百多年前最后一位天驕悟道成功之后更是斷言:“天碑之勢已盡!” 自此之后,果真再無新的悟道者誕生,屢有人杰智者想要挑戰這一記錄,最終都是失望而歸,漸漸地,悟道天碑徹底淪為俗流,只在遙遠的傳說里閃耀著光輝。 即便在那時,悟道圣山也是被特意經營保護著的。 只是,一切都敵不過時間的沖刷。 那些對舊地,對悟道圣山,悟道天碑懷有感念之情的勢力和傳承一個個被后來者取代,或者自我湮滅,而即便傳續了下去,在后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斷“精煉總結”前人的智慧和成果,精華保留,糟粕舍去…… 漸漸的,新地的人們再不把悟道圣山,悟道天碑云云當一回事,只當成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 就像故事話本里描述某某先祖創文字而必見天雨血驚雷作的傳說一樣。 即便偶有人來探望,也是抱著獵奇探險參觀“原始人祖先的圣物”的心情。 所以,這里的破敗,無人問津,滿地的斷壁殘垣唐澤都能理解。 “你們這個村子是怎么回事呢?”唐澤直接問葉平川。 即便作為被趕回“老家”的失敗者,可比那些完全沒見過世面,真正的俗人總要強上一籌。 大可不必在這滿是斷壁殘垣的荒涼所在開辟貧瘠的土地生存,五州那么大,豐饒肥美的土地不會缺,跑這里來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