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杜石林看了一眼女兒,弟弟弟媳的反應讓他也有些心冷。雖然好好說做點心很簡單,那是因為好好聰明,他自己就學不會做,哪里不知道這其中的難處? 古時候的密方還講究傳男不傳女呢,現在一看自家掙了點兒錢,他們就想學去,也不想想縣城就那么大的地方,他們也做這個,自己的生意還要不要繼續? 不過,女兒也給他說了,說都是自家親戚,也不好不管他們,說這事讓她來處理,但以后他不能再對玉林一家心軟。就怕需求無止境,時間久了,情分也沒了。 可女兒這么小就要為這個家cao心,他這個當爸的也要為女兒撐腰才是。想到回家前和女兒的那一番話,杜石林開口道:“好好說了,我們自家趟出路來了,也不能不顧她二叔一家?!?/br> 看著因為自己這番話而眼睛發亮的弟弟,杜石林心里嘆了口氣,真是各自是一家了,弟弟也大了,以后自己也要多為自己家考慮才是。 “我們做點心,投入也不少,一個烤箱就要幾千塊,只有做蛋卷投入少,你們要不要先跟著去學學怎么做蛋卷?其他的點心方子和人家李志軍家超市簽了合同,卻是不能泄露的?!?/br> 杜玉林夫婦互看一眼,眼里閃過不以為然,只要大哥答應教一種,其他的他們跟著去了還不會偷學? 把弟弟弟媳的神色看到眼里,杜石林哪還不明白他們心里想的什么,心下更冷,他接著說:“除了我們自己家做的,我們泄露了方子要被追究責任的。不過如果你們去外地城市發展,我們可以和他家人說說,再教你們一種做其他點心的方法?!?/br> “行,行,只要能賺錢,去哪里不是去?”眼看大哥大嫂都在城里買了房,又買了電動三輪車,就這一個三輪車就要幾千塊,杜玉林夫婦也很眼熱,恨不能也搬到城里去。于是商量等秋收后就去城里跟著他們學,杜如蒿家的紅薯也由他們給刨出來。 解決好二叔一家,杜如蒿也松了口氣,這樣各自發展是最好的,免得爸爸看二叔家日子過得不好又心軟,二則他們離得遠了,影響自家生活的可能性也會低。接下來,再把錢都還完,把禮品給親戚們放下,這次回鄉的任務就圓滿完成。 ☆、第36章 還錢 和二叔一家商量好,杜如蒿父女兩人又拿了一份禮品送到劉根山家。 劉根山家的房子仍是村里獨一份,其實杜如蒿還奇怪,這人有錢了怎么不去縣城買房,非得在村子里蓋呢。也許是觀念還沒轉變過來,覺得自己是個農民,家在杜家村,就一定要在村子里蓋房。 去到他家的時候,只有劉根山自己在家。他的腿仍沒有完全好,不能自己單獨走路,兩人過去的時候,他拄了個拐杖在練習。見到二人,還很熱情地說:“石林啊,不是我說你,過來就過來吧,還帶什么東西?來,屋里坐?!?/br> “叔,我和我爸回來看看你。你借我家錢,可是解了大難了,不然我們看著城里的房子也是有心無力?!倍湃巛镄ξ厣锨胺鲋?。 杜石林聽了女兒的話也只點頭,他們杜家人可不是那種忘恩負義之輩。 “看你說的,要不你,我的腿還沒那么好得快呢,現在能保著雙腿完好,就是謝天謝地了?!眲⒏揭灰姸湃巛锞瓦@么說,杜如蒿糾正他幾次,現在索性由他去了。 “什么時候能正常走路???” “傷筋動骨一百天,單獨走路恐怕還得等等,不過醫生說再過一個月里面的鋼板就可以去掉了?!?/br> 三人又聊了幾句,杜石林把錢還他,他也推辭了半天才收下,還拍著胸脯說下次有什么需要時只管跟他說,不用客氣。不管怎么樣,人家的姿態比自家二叔可要好得多。杜如蒿看到這里,對讓二叔去其他城市一點也沒不好意思。親戚就這樣吧,情分好了多幫些,情分一般過得去就成。 兩人走后,劉根山還嘆了口氣,唉,如蒿這么好的姑娘,可惜自家的兒子配不上,不然有這樣的兒媳婦該有多好。再有小孩,他一定得督促著好好上學,這上過學的就是不一樣,看人家多會為人處世,來還錢還帶著禮物。雖然他家里并不缺這點東西,但這是人家心意,他收到也很高興,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被人尊重。 村子就這么大,從劉根山家出來沒多遠就碰上了馬長坡。馬長坡一臉驚喜,“叔,好好,聽說你們回來了,我就是去找你們呢。我上次聽好好妹子建議,買了十幾只羊,現在價格可是一路上漲,現在一斤都漲了五毛錢啦,如果春節前能賣個好價,我一定送你們只羊腿?!?/br> “長坡哥,這可都是你自己做的決定。我爸就喜歡吃羊rou,給我們留只羊沒問題,自家喂的羊rou吃著放心,我們可以掏錢買下來。送給我們,我們可不能收?!倍湃巛锊⒉痪庸?。 馬長坡笑而不語,他覺得杜家人不簡單,這不過是一個交好的借口,一只羊腿算什么?!皩α?,你們覺得販水果怎么樣?我天天在家也沒多少事,想買輛卡車去臨省販水果回來批發?!瘪R長坡一副完全閑不住的樣子。 這個時代,只要不怕吃苦肯干,特別是經營跟吃有關的,基本都賺錢。至于嫌多嫌少,那是個人本領。馬長坡腦子靈活,又敢于嘗試,前世他能把養牛場辦得那么好,杜如蒿相信他販水果成績也不會差。 她肯定他的想法,“我覺得沒問題,長坡哥你一定會賺錢的?!?/br> “那就借好好妹子你的吉言了?!辈恢趺椿厥?,上次杜如蒿侃侃而談讓馬長坡印象很深。杜家這么快就能把生意做起來,他總覺得與杜如蒿有關。雖然這次自己有了決定,突然還是想問問這個女孩?,F在得到肯定,他覺得更多了分保障似的。 “好了,長坡哥,今天走親戚時間比較緊,回頭有空我們再聊?!备鎰e馬長坡,杜如蒿父女兩人相視而笑。還過了劉長根家的錢,就余杜如蒿舅舅陳松杰家的錢沒還了。怪不得人家說無債一身輕,總感覺還掉一份就輕松一分,所以兩人心情都很好。 時間緊張,杜石林開著車,一天之內跑了數家親戚。幸好現在村村通公路,杜家親戚都離得不遠,他開著車才能一天跑得過來。陳松杰是最后一家。 看到親戚們那因勞作而顯得衰老的樣子,杜如蒿很慶幸自己能夠重生改變了家人生活。他們家目前正欣欣向榮,如果有可能,能讓大家都生活得好就好了。 她不像古人志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她沒有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她的愿望很小,就是想以自己的能力,讓家人生活得富足快樂。但如果只是舉手之勞,能幫別人一把,她也樂于伸一伸手。 舅舅家是今天他們要走動的最后一家親戚,是因為杜如蒿想好好和舅舅說說話,她一直忘不掉,舅舅是前世少有對她伸出援手的人。雖然對她幫助有限,但雪中送炭總是讓人難以忘記。 相對二叔,杜如蒿更想讓舅舅家也變富起來,可惜她問妗子要不要去做點心時,舅舅說秋收了,家里走不開,還有兩個小孩正上小學,不愿意別井離家。 這真是出人意外的回答,時間緊張,杜如蒿只好停止勸說,把買的小孩衣服給他們,和爸爸返城,準備下次有機會再勸勸舅舅。 車走到鄉政府門口時,杜如蒿就看到不少人正涌進鄉政府大院,人群中有不少是杜家村的人。一般鄉里人沒事誰也不會來鄉政府的,他們這是做什么?是上訪嗎? 不過這次回去聽說大家都對這任鄉領導挺滿意的,他們辦了不少實事。聘請技術人員下鄉講課、集體采購好的種子,還給每個村打了幾口新機井?,F在才半天時間,自己沒在村里能發生什么事?那個氣質與這個鄉村格格不入的嚴格知,能處理好這些嗎? 車停了下來,杜石林叫住其中一個,“石頭,村里出什么事了?你們怎么來鄉政府了?” “石林哥,好好,你們回城里??!這真是造孽,杜大三兄弟誰也不愿意養他媽,這家推那家,那家推這家,村里人誰勸他們他們就跟誰急。杜老太晚上就要沒地方住了,沒辦法才來鄉政府里調解?!?/br> 杜如蒿知道杜老太,她是一個對人很慈愛、溫和的老人,辛苦拉扯大三個兒子,每一個都蓋了房,娶了媳婦,又給看大了孫子,沒想到現在三個兒子都不養活她。 “不養活老人真是沒良心,他媽多不容易才把他們養大?,F在又不缺吃的,老人會吃多少,不過是多添一碗水的不是?”杜石林也很憤慨。他想養活個老人都不行,家里老人都已去世了。 “是啊,村里不孝順的多了,不過多是自己住新房老人住舊的,但杜大這樣的還是頭一份。還是你有福啊,你家如峰和如蒿都那么孝順,只要一放假就在家里干活?!?/br> 自家孩子自然是好,可杜大家的事知道了也沒辦法,杜石林看看天色,“那你進去吧,看鄉里怎么調解,我得趕快回城了,晚上好好還要上晚自習?!?/br> “行,你們路上小心點,我進去了?!?/br> 鄉政府院里,嚴格知看著杜家兄弟,心想,都是姓杜,這人與人的區別怎么這么大呢?與杜如蒿簡直是兩個極端。 鄉政府外的馬路上,杜如蒿正坐著車向前走著還在想,如果嚴格知接手,會怎么處理這件事呢,他能讓杜大兄弟信服嗎?可畢竟與自家無關,回到家,她就在喜氣洋洋中把這事拋到腦后了。 ☆、第37章 喬遷 一個中秋下來,陳松枝臉上的笑容是止都止不住,果然過節是商家最高興的時候,他們家光這個節就進帳三萬多元。天哪,這都抵得上他們家的房子錢了。城里人真豁得出去,那么貴的月餅也有人買。 她卻不知,如杜如蒿分析的那樣,y縣原來沒有上檔次的月餅,他們正填補了這個空白。再加上她家月餅質量過硬、口感上佳、品種繁多、包裝精美,哪個單位過節發福利不買一些啊。弄到最后,許多人竟然以吃到他們家月餅為潮流,這卻是連杜如蒿也始料未及。 杜家趁機租了一個門面,在一個發展中的商業街上,和李曉路家的超市一東一西,互為犄角,能最大范圍把她家的點心影響力輻射出去。陳松枝簡直走路都帶風。 趁著mama高興,杜如蒿和她談了爸爸的心事,讓她以后說話注意些方式。人說官大脾氣漲,mama隨著她掙的錢越來越多,有時候說話是不太注意,這大概也是爸爸心里不舒服的原因之一。 但這種事,有時候自己是不大看得出來,陳松枝聽杜如蒿說還覺得很驚訝,“我說話有那么不好聽?” 杜如蒿點頭,“有時候好像訓小孩似的,問題我們都是大人了?!薄澳俏铱烧娴米⒁庑??!?/br> 陳松枝并沒有外心,對這個家也是無比熱愛,知道杜石林的心事后,她找了個機會還去給他道個歉,說:“我脾氣急,有時候一忙就大聲嚷嚷,但不是有意的,你多擔待點兒?!?/br> 都是一家人,都是為了這個家在努力奮斗,妻子小心殷勤,杜石林又不是那種心胸狹小的人,這段被妻子呼來喚去的一些不快也煙消云散。特別是經過一番親密的體力活動后,兩人恩愛更勝往昔。 杜石林也在租屋開始了他的寬粉試驗,杜家村也和y縣其他鄉一樣,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就是粉條,每年溫度降到零度之下后家家都開始做粉條,杜石林也會做,現在不過是換成寬粉,程序差不多。 杜如蒿又從縣里圖書館借到了一本非零度下做粉條的書給了父親,就沒再管了。不過杜石林干什么都認真,是有股鉆勁,因為單純紅薯淀粉不用硫磺熏的話,做出的粉條顏色很黑,他向里面加上了土豆淀粉,不斷調整它們的比例。 這一段時間,杜如蒿家吃得最多的就是豬rou白菜燉寬粉,沒辦法,雖然杜石林每次都做得少,可架不住他做試驗的次數多,做出來的試驗品總不能扔掉,只好杜家人自己消化掉。 經過女兒提醒,張梅英改變了自己,對杜石林更關心了,最起碼這段杜石林天天試驗她也沒怨言。 看到兩人相處更加親密,杜如蒿也很高興,不過,晚上聽父母的壁角真不是一件好事。都怪自家租的房子太不隔音,雖然房子是分成了三間,可左右兩間房子的門只是一個洞,上面掛了個布簾,這邊有些動靜那邊就聽得清清楚楚。 早上起來,不知是不是自己心理作用,她覺得陳皎也有些不自在。幸好哥哥一般不回來,不然他睡在閣樓上豈不更尷尬?而爸媽還在壯年,也不可能沒有些愛的運動。 不過,這點不適宜也馬上要結束了,因為杜家的房子終于交工了。這時,天已漸冷,往年這時候都快要開始刨紅薯了,因為杜如蒿家都搬到了城里,大家也沒空回去管那些地。上次回去,杜石林已經把田包給了村上的一戶人家,倒不用cao心秋收的問題。 對于新房,杜如蒿滿意的是這房子不像后來的商品房多是毛坯房,這套房子簡單作了裝修。地板是大眾的米黃色地板磚,廚房和浴室里也都貼了白色瓷磚,上面帶有暗色花紋。電線不用說,也都布好了,不過照明的燈卻是安的電棒,有些不夠美觀,但比起來老家昏黃的燈泡,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什么叫福利,這才叫福利嘛,不光省了自家一大筆裝修錢,還省了自家多少事啊。不想再費事,做什么吊頂造型,掛個窗簾就可以入住了。 這時候,家里除了自己懂點,家人可都不懂裝修。就是自己,在這時候的縣城可沒有興起私宅裝修,杜如蒿覺得,這樣最好,挑剔裝修風格什么的,現在還談不上。 反正杜家人看了這樣簡裝后的房子已是非常滿意,陳松枝還嫌人家把廚房和衛生間貼的瓷磚太高了,覺得真浪費,讓杜如蒿給她講了半天這樣做的好處。當然,就是她再覺得浪費,反正房子的錢已經付過了,人家也不會退她們,陳松枝也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陳皎最不堪,看著光潔明亮的地板,腳不敢邁進屋,一直說:“這么干凈的地,可要怎么待啊,這穿著鞋不就踩臟啦?”逗得大家直笑。 陳松枝笑道:“這屋子你都不敢踩了,如果你去人家李曉路家,豈不是更不敢進了,她家屋里可是鋪的木地板?!?/br> “她們家可真有錢,把木頭都鋪到了地上?!标愷ǜ袊@道,“不過她說話挺和氣的,可不像有些有錢人家傲氣?!?/br> “好了,進去吧,這地板可不就是讓人踩的嘛,不過家里買幾雙拖鞋倒是真的,到時候進屋就換鞋子?!倍湃巛锿浦愷ㄟM去。 看了一圈新房,這里最讓杜如蒿滿意的是屋子里裝的有暖氣,總之,在交了煤氣開戶費、暖氣開戶費、有線電視費等等費用后,杜家人拿到了大門鑰匙。 不像后來的防盜門鑰匙是一套裝修鑰匙,一套入住后的鑰匙,換了入住后的鑰匙后,裝修鑰匙就再也沒用,不能再打開房門。這時候,他們新房的鑰匙只有一套。 有小區的人嫌他們房子裝的防盜門不結實,又換了新的,不過,杜家人看看這么厚的防盜門,想想老家的木頭門,已非常滿意了。他們只是把門換了個鎖芯,添置了必要的東西,就準備搬家了。 搬家的日子和原來隨便進屋看不一樣,是陳松枝在萬年歷上看的好日子,在房下放了一掛鞭,幾人才開始上樓。 “峰他爸,你是一家之主,進屋的時候要端著糧食走第一個,我端著鍋,第二個進屋。搬家第一趟是一定要把鍋拿過來的,其他的東西可以慢慢拿?!痹跇翘萆?,陳松枝再重復一遍。 杜石林現在就走在第一個,他笑著點點頭,也不嫌陳松枝嘮叨,臉上都是滿足的笑。 一家人魚貫而入,各自把手里拿的東西放下,這才下去搬其他東西。為了今天搬家,他們的店都暫時關門了,陳皎此時就站在三輪車旁邊看東西。 “這家里有個車就是好??!”想到上一次從鄉下搬到這里時還是用的長坡家的三輪車,這次就已有了自家的車,雖然是個三輪車,在村子上也是第二輛。 對于當家人的話,陳松枝很贊同:“那可不是,這錢啊,花到哪里哪里就好?!庇指袊@一句,“這都是托好好的福,不要然咱家生活也不會變得這么快?!?/br> “知道了,媽,好好是咱家的小福星?,F在啊,好好就是您的心頭寶,我就是那墻上的草?!倍湃绶骞室庋b著沮喪的樣子逗樂。 “人家家里是重男輕女,你家里是重女輕男?!标愷ㄒ瞾頊惾?。表妹買什么東西都有自己的份,錢也不少給,陳皎和他們是親如一家。 “都是一樣的親,哪個都是我身上掉下來的rou,哪個我都疼?!标愃芍Σ挪怀姓J這話。 杜如蒿自然知道,在mama心中,哥哥是長子,肯定更為重要,但她能得mama這樣承認,已殊為不易。風兒輕動,不知從何處傳來花的清香。她家的生活也是如此,讓人心醉。 ☆、第38章 燎鍋底 幾人一起,很快就把東西搬到了樓上。原來租的小院,被轉租給了馬長坡,他真的開始販賣起水果,晚上就住在杜家原來租的小院里。 馬長坡不會從原來的養牛發家而改為水果販子了吧?雖然有頭腦有能力的人干什么都能干得比較好,但杜如蒿總覺得有些怪怪的,想想他認真開始養牛,始于幾年后,決定過兩年再看看。 把房子轉租給了馬長坡,好一點的是陳松枝不用為養的雞發愁了。樓房沒地方養,現在吃了吧雞有些小太可惜,這下仍能養在小院實是一件好事。 小雞已長得有成人拳頭大小,褪去了黃黃的絨毛,尾巴上的毛還沒長出來,看起來丑得很。但已能看得出,其中有四只是公雞,動不動那四只公雞會扯著嗓子吼幾下。人說聲音難聽是公鴨嗓子,小公雞的嗓音也差不多。不過它們逍遙不了多久,陳松枝說等春節差不多正好可以宰了吃。 好像國人過好日子就是吃,中秋節要吃月餅這全國都一樣,杜家也因此掙了平生最大的一筆錢。在y縣,二月二要吃炒豆與焦饃,端午節要吃煮雞蛋和煮大蒜,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這諸種吃法。 就是搬了新家,也興燎鍋底,其實還是在新房里請人大吃一頓。據說是因為怕新房里有不干凈的東西,放過鞭,再人多聚在一起陽氣重,熱鬧一番就可以把那些東西趕出房子。 杜家也不準備違背這個習俗,雖然除了陳松枝,他家余下的幾人都不信。但習俗就是習俗,你可以不相信,但不順著它走總覺得心里有些不舒服。所以杜家搬家了,這天中午就在新房開火。李家人和馬長坡都忙,沒顧上幫他們搬家,但都說到中午過來。 這天也確實是一個極好的天氣,和風細細,陽光燦燦,天氣藍得澄澈,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是在這樣的天氣里,連人的心情也變得更快樂。 其實杜家原來的東西陸續都搬得差不多了,本書由書快電子書為您整理制作除了陳松枝那個陪嫁的大箱子,新房大部分都買的新家具。不過那個箱子搬過來后是放哪里大家都覺得不協調,最后只得委屈它在陳松枝床底下待著了。 今天更多是一個正式搬進來的儀式,從一大早開始搬,半天工夫杜家人都把東西整理得差不多,余下的就是為做飯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