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杜如蒿看mama要嘮叨她,急忙找個借口就出來了。開玩笑,再不走,還不知道被嘮叨多久呢。 她想,如果是哥哥說的話,mama就會要考慮他的意見,但自己,權威性太差。主要是原來她在家就像個透明人,一般都是聽從大人意見的時候多,讓mama對自己的話沒有聽從的習慣。 可她后來曾獨自支撐起了一個家,又多了許多年的見識,自然知道哪些事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長征中領導人的權威是怎么樹立起來的,還不是一是個人魅力,二就是通過一次次的成功讓別人信服。 作為家中最小的一個,個人魅力這方面不用說了,家人愛她是無疑的,但信則不然。她也得通過一件件事的成功,在家人心中樹立對自己的信任。 好在這段時間mama有些迷信自己是家里的福星,連自己決定來城里賣蛋卷也沒有嘮叨多少,基本很痛快就搬來了??蓪e的事,自己還是要繼續努力。 陳松枝看女兒騎上車就走了,無奈地對杜石林說:“你有沒有覺得好好沒有原來聽話了?看我要說她,找個借口說看她哥就走了?!?/br> “他們兩個關系親密,我們也就他們兩個孩子,他們就是最親近的人?!?/br> 陳松枝不依,“你就知道慣他們,明知道我說的是什么意思,別拿其他話叉開!” 杜石林慢悠悠地說:“孩子大了,懂得的道理比咱們還多,由得他們去吧!” “那你說我就不能說他們了?”陳松枝聽得杜石林這話有些不滿。 “我不是那個意思,而是現在的社會變化快。國家領導人還說現在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過去的老經驗,放在現在也不一定管用。 像我們過去吃大食堂,可后來就分田到戶;過去我們那陣子交白卷光榮,現在知識就是力量;過去工人是鐵飯碗,可誰能想到效益不好就下崗了呢?” 杜石林一口氣說了這么多話,看陳松枝驚訝地看著他,他搓了搓手,“峰他媽,我也只是隨便說說,隨便說說啊?!?/br> 陳松枝卻有些感觸,點頭稱是。原來是兒子有主見,現在是女兒,懂得的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說不定自己真還沒有女兒看得準呢。不說別的,就這兩天半掙兩百多的水平,別說小孩子,大人有幾個做得到的? “好了,峰他爸,你說得對,以后我也不多說了。你還是去把那兩只雞的翅膀松開,捆得久了,血凝著那里,別讓雞翅膀壞掉了?!?/br> 杜石林聽話地去給雞松綁,不過雞腿上的繩子他沒松掉,還拴在石榴樹上。換個地方,得讓雞也適應適應才成,不然都松開了,雞跑掉可不好追。 杜如蒿并不知道她爸媽已對某些事有了共識。小老百姓也有小老百姓的生活智慧,他們沒有思想負擔,有自己樸素的觀念,誰本領大就聽誰的。 她給驚奇的哥哥說了晚上團聚的消息后,怕mama不舍得,到晚上他們忙到晚上東西又少,就去訂了不少吃食,因為天熱怕壞,還放在人家冰柜里,只是和店家說好晚上再來取。又買了一些做蛋卷要用的材料,這才回家。 看爸爸還有時間,杜如蒿和他一起把存放在五金商店那里的東西取了回來。因為原來存的時間比原來說定的少,老板還又還了兩元錢。 接著杜石林就上班去了,陳松枝也已經把搬過來的東西各歸各位,杜如蒿開始教陳松枝做蛋卷。陳松枝怕自己記不住那些做東西的比例,讓杜如蒿記在紙上。杜如蒿發現,告訴mama怎么做之后,那些需要動手的程序mama不但學得快,還能舉一反三。 比如,她看到杜如蒿打雞蛋是一個一個依次打,說是這樣能更容易攪拌均勻后,她直接把面粉用水先攪拌成了稠面糊,然后把需要的雞蛋全部打破后倒了進去,一口氣全攪拌均勻了。 杜如蒿看著這個盆里雞蛋和面粉完美融合的面糊,感覺自己又學了一招。聽mama解釋才知道,面少水多時易起疙瘩,她這樣才是做面糊最快的方法。 蛋液調配好,陳松枝開始嘗試著做蛋卷。 她看到那個蛋卷架,不由說:“這不是咱們烙饹饃的凹子嘛,不過小了點?!?/br> 也是,村里人烙饹饃用的就是這樣的圓薄鐵片,俗稱凹子。杜如蒿覺得,這個凹子還挺有科學道理的,它整體并不是全平的,而是中間處于火中心的部分高,周圍部分要稍低一些,這樣受熱就易均勻。 凹子從正面看是中間高,從反面看就是一面中間凹進去一些,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才有了凹子的稱呼。 別說,有著在家烙饹饃的經驗,陳松枝做這個是得心應手。又有杜如蒿告訴她的小竅門,很快她做得就不比杜如蒿差了。 看到mama熟練地做著蛋卷,杜如蒿舒了口氣。這樣最好,她上學后也不耽擱家里掙錢的大業。 她不由對陳松枝翹起了大拇指,贊道:“媽,你真厲害,一上手就會!” “你這個丫頭,你媽還需要你表揚了?這和咱們在家做焦饃差不多?!?/br> 吃炒豆和焦饃是當地二月二的一個風俗,當天焦饃還要給螞蟻一些,不知道有什么說頭。說是焦饃,其實就是烙比較薄的烙饃,面比平時的要稍硬些,面里揉進去芝麻,這樣在凹子上一焙,再在爐子邊一烤,就變得焦脆。杜如蒿小時候就很愛吃。 說是這樣說,陳松枝也露出了一個笑臉。原來女兒在家給她說過這個步驟,聽著一步一步挺復雜的。沒上手試前,心內總有些忐忑。不過作為大人,她又不好在女兒面前示弱?,F在她很快就學會,想想光明的錢途,不禁有些激動。 兩人說說笑笑,很快就做了一批出來,這可比杜如蒿原來一個人快多了。做出這一批后,杜如蒿阻止了mama,有這一批就可以應急了,這東西膨脹著占地方,再多了不好帶。 把東西向三輪車之前,杜如蒿突然想起一件事,“媽,您原來騎過三輪車嗎?” 陳松枝搖搖頭,這種人力小三輪車,在村里誰買它啊,裝不了多少東西,速度也不快,太不實用,她哪有機會騎? “那您先騎著試試,咱們再裝東西?!?/br> “這個還需要試?應該比自行車好騎才是,三個輪子,多穩??!”說是這樣說,陳松枝知道女兒不會無的放矢,真是騎上去用力蹬著向院門方向而去。 三輪車歪歪扭扭地動了,不是陳松枝反應快,她差點把車子撞院門上。 “這是怎么回事?自行車兩個輪子我都騎得老練,還能帶一個人,三輪車又不會自己倒,結果卻歪成這樣?” 杜如蒿急忙從后面拉住了三輪車,mama力氣大速度快,她都沒來得及說開始慢些車子已跑了出去。 “我聽說不會騎自行車的人蹬上三輪車就能走得很穩,可會騎自行車的人反而不行,因為會下意識保持車子平衡,這樣反而騎著走不直?!?/br> “我就不信這個邪了,我再練練!”原來陳松枝也是附近有名的能干人,人也長得漂亮,不然那時候還是工人的杜石林也不會相對象時一眼就相中了她。 所以,陳松枝骨子里還是很好強的,從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她阻止了女兒要幫著拉車的主意,開始練習騎車了。她覺得三輪車又不是自行車會摔倒,她只是練練走直線罷了,哪里還需要女兒在護駕? 練了有半個小時,陳松枝滿意而歸,“好好,裝車,我們出發!” 看mama騎得已很熟練,杜如蒿也聽話地把東西都裝了上去。 ☆、第18章 喜悅 母女兩人去的還是原來杜如蒿擺攤的地方。 看她們去了,一個附近乘涼的人還說:“小姑娘,你終于出攤了,我每天都要來這里看看,家里的小孫孫特別喜歡吃你做的蛋卷?!?/br> “我家小孩也是,買別家的還不成!” “前幾天家里有事,以后只要天氣沒問題,我們就出來?!倍湃巛镞呅σ饕骱退齻兞闹?,邊和mama一起把車里面的東西搬下來。 為了自己上學后的生意,她還介紹道,“這是我媽,我的手藝都是遺傳自她,阿姨今天要不要來點嘗嘗?” “要的要的,聞著就是這個熟悉的味?!?/br> 一個顧客要了一包走了,余下的七嘴八舌議論道:“大妹子,你可真有福氣啊,女兒學習好,還這么懂事?,F在的小孩,多得是天天向家里要錢,哪像你女兒,前兩天還自己一個人出來掙錢!” “是啊,你是怎么教育的?我親戚家的小孩,他媽是天天在家監督他都不學,有什么經驗沒有?” 陳松枝聽得別人夸女兒,那是眉開眼笑,感覺比掙錢還要讓她高興。強忍著也要夸女兒的心思,還不得不謙虛地說:“他爸忙,我也不懂,她這都是自己學的。不過是從小時候開始,家里干什么,她都跟著干,可能是干習慣了?!?/br> 實情也是如此,農家人一年也沒多少閑的時候,只要找活干,總是有要做的活計,孩子都是散養大的。自家兒子爭氣,成績一向都好,女兒則完全是被兒子帶著學起來的,他們夫妻真沒為此cao過心。 說說笑笑,也不耽誤兩人干活。兩人速度比較快,陳松枝做蛋卷,杜如蒿就調制蛋液并收錢。她笑容甜美、聲音溫柔而態度大方,一般聞到甜香味來的,都會或多或少帶走一份。兩人合作,剛剛趕得上供應來買的人群。 等到傍晚收攤回家,想到掙到的錢,陳松枝破天荒讓杜如蒿去買點好吃的。 “媽,怕晚上東西都沒多少了,我中午已買了一些,在人家冰柜里放著?!爆F在聽到吩咐,杜如蒿連忙解釋。 “你啊,主意可真夠大的?!标愃芍τ终f了幾句,卻并沒有生氣,只是有些感慨,女兒大了,想問題還想得挺周到,自己真可以放手了。 杜如峰下午放學與上晚自習之間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這足夠他回來快速吃個飯。 可今天晚飯的豐盛讓他有些驚訝,一盤糖醋魚,一盤涼調豬耳朵,一盤青椒rou絲,還有一個涼拌涼菜,都趕上過年了。再說過年自己家也多是燴菜,rou多些,像這樣一盤盤做出來,很少見。也就是有嬌客來,男人們喝酒時,才做些下酒菜。 把自行車在院子里放好,杜如峰不由問道:“今天怎么這么豐盛?” 陳松枝看一家人都坐下,把筷子放好,這才說:“還不是你meimei,說今天我們搬家,一家人吃個團圓飯,買了這么多菜?!?/br> 一家人,吃那么多品種做什么,陳松枝說著還有些rou疼。四個菜啊,都是十一寸的大盤,還多是葷菜,這一下午差不多就算白干了。 “媽,以后我會讓您天天都能吃這么好!”杜如蒿討好地沖她笑笑,知道她心理上還有些不能接受這樣的生活方式。 “別說天天了,以后一星期吃一次我就念佛了?!?/br> 果然,mama還沒有那種會多掙錢后提高生活品質的意識。杜如蒿笑而不語。 杜如峰打岔,“媽,你們下午掙了多少?”他已從meimei口中知道,她以自己前幾天掙錢的事說服爸媽搬來縣城,很高興一家人能在這里團聚。這樣他再不用一個月才坐車回去一次,可以像城里的同學一樣,天天都能見到家人。 “媽可厲害了,我說了一遍她就知道怎么做蛋卷了。一下午我們兩個合作,掙了有50多元呢?!?/br> “真不錯!”杜石林也露出喜悅的笑容。 “這城里的錢就像白撿的一樣!”雖然有女兒做出了榜樣,陳松枝來縣城之前還是有破釜沉舟的感覺?,F在真掙到錢了,才切切實實把心放下。 杜如峰也很高興,“主要還是好好的方法好,媽您學得也快,不然錢這么容易掙,縣里的人早成富翁了?!?/br> “這倒是正理。好好就是我們家的小福星,先是那天去喊你爸,又做這個蛋卷掙錢。還有,前天也是好好靈醒,不然咱家的雞可就被偷了?!?/br> “有小偷?”杜如峰還不知道這個消息,吃了一驚,“你們沒事吧?” “我們這不是好好的嘛,什么事也沒有。倒是那個孫拴子,想逃跑的時候一下子掉到了我們豬圈里,臭得都沒人想碰他,倒省了他又挨一頓打?!标愃芍诓挪诲e,把那天的事說得活靈活現的。 杜石林和杜如峰這才知道詳細情況,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杜如峰說:“夏天是豬圈最臭的時候,我估計他寧愿挨頓打也不愿掉那里面?!?/br> “我想也是,可惜他不但掉了進去,還幾次都沒爬起來,估計里面的臭水也喝了?!标愃芍ο肫疬@事就有些樂不可支。 一家人也沒那么多規矩,說說笑笑,十分快樂。兄妹兩個對視一眼,杜如峰道:“媽,好好是我家的福星,我們在家說可以,出去可千萬不要說漏嘴啊?!?/br> “放心吧,你媽我有分寸的?!?/br> “哥,”吃了一口爽脆的豬耳朵,杜如蒿說,“以后你還是回來吃飯吧,總比學校的飯有營養。別怕浪費時間,來回的時間,只當鍛煉身體了?!?/br> “是啊?!标愃芍σ哺胶?,看到兒子那么瘦,她也心疼,腦力勞動很消耗能量的,兒子又處于最辛苦的時候。 其實在縣城住的許多同學也都在自己家吃飯,只有他們這些原來村子里考出來的,離家遠沒辦法才選擇住?!,F在自己家也搬過來了,杜如峰自然更樂意回來吃飯。 一家邊說邊吃,四個盤子的菜看著多,可杜如蒿兄妹正在長個子,杜石林是個壯勞力,竟然被他們吃個凈光。 吃完飯杜如峰就走了,杜石林自告奮勇去刷碗,說母女兩個一下午辛苦了,做家務就交給他了。 他們這里偏北方,特別是村里,一向做家務都是女人的事,看爸爸有些笨拙的動作,杜如蒿有些不適應。她去幫忙,卻被杜石林拒絕。 轉眼間,杜如蒿家搬過來已有一個星期了,她每天都和mama一塊出攤。其實,兩人一起出攤兩天后,陳松枝就讓她不要再跟著去,說她一個人就行,勸杜如蒿回去學習。 有時候杜如蒿覺得學習也不是那么重要,她又不是絕頂聰明,能做研究的那種人才。也就是個一般人,學習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考大學嗎?而考上大學,除了在見識等方面能再提升一些,畢業后還不是要回到社會工作,而她在社會這所大學里所學到的,已經足夠了。 因此,杜如蒿試圖和爸媽商量不再去上學,和mama一起在家里做蛋卷,盡快改善家里的經濟狀況,卻被訓了一通,說掙錢是父母的事,而她的任務,還是要認真學習為主。 知道改變不了爸媽的想法,杜如蒿也死了不上學的心??煽粗鴐ama在這樣火熱的夏天出去忙碌,自己又沒正式開學,她卻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獨自去學習。她寧可收攤后晚上再學,只當勞逸結合。 女兒體貼孝順,陳松枝心里是說不出的甜蜜。貧賤家庭百事哀,同理,人掙錢了,心情也會愉快。陳松枝在女兒的勸說下,手面也大方起來。 誰有錢了不會過好日子啊,原來是沒辦法。一年就那么多收入,要替兒女把將來上大學的學費攢出來,要替兒子存一些將來娶媳婦的錢,要留一點兒以防意外,日子自然就過得緊巴巴地。 可現在不同,只要天氣沒問題,每天都有上百塊的收入,并且房子也買過了,女兒還說以后更可以增加品種,掙的錢只有更多,她自然舍得改善生活。 她已聽女兒說了,吃飯得有營養,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學習的需要,保證他們成長的需要,所以,家里現在是不斷買骨頭熬湯喝。天天家里菜多了,水果也多了。 從老家帶過來的兩只老母雞,適應了這里的生活后,又開始有規律地下蛋。杜如蒿說這樣的蛋好,雞是真正喂的糧食,下的蛋更環保。每天收到兩個蛋,陳松枝就給兒子和女兒每人一個,如果只有一個,就給兒子補身子。 在杜如蒿的勸說下,陳松枝還買了一些雞蛋,他們夫妻每天也吃一個。這可把她心疼壞了,不斷地說早知道就不把家里的雞賣掉了,都帶過來才好。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陳松枝覺得這段時間,明顯兒女的氣色都不一樣了,兒子好像也壯了一些。而她自己的身體,好像腰也不疼了,不知道是不是吃雞蛋的緣故還是干的活輕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