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胡二爺將第二篇繳文寫好,拿與溫宥娘等看。 只看得溫宥娘與薛九拍案叫絕,又拿去與孟老公爺及其他人看了,也無一不叫好的。 “昏君那詔令倒也寫得感人肺腑,我都差點看哭了?!痹诘诙U文發出后,孟世子跟溫宥娘咂嘴道。 可不是,把自己重病在身說得那個可憐,只得將江山托付與眾臣說得那個信任。要里面沒加上個四皇子,要之前皇帝沒做出過那些事兒來,指不定胡氏孟氏就屁顛屁顛的去了。 就如朝中某些大臣想的那般,到底是太子庶子,也有胡氏血脈,自家母族不顯,也得當孟氏是外家不是。 “最會唱戲的可不就是他們皇室?!睖劐赌镟土艘宦?,對于皇帝如今的示弱完全不放在眼里,“還打著讓我們幾家去跟北面五萬鐵騎打的主意?做夢也該做醒了?!?/br> 溫宥娘覺得皇帝是真是要死了,不然還不至于把自認為高高在上的腰桿給彎下來。那一封詔令確實寫得可圈可點,要不是對手是胡二爺,恐他們這邊也沒人寫得了第二篇能將之駁斥的完美繳文來。 當然,繳文中自然有溫宥娘所提出的,以質疑那位太子庶子的血統為主,又指出四皇子位列輔臣不好好心等等。 等第二篇繳文傳入京中之時,薛九已經說動了牛家,漕運已然對大軍開放。不論是糧食還是士兵,都可運送至直隸。 而江州及運河一帶的兵馬已被皇帝調往北面抗敵,只直隸與京中那點子兵力并不足為患。 薛九指著地圖上的運河道:“我跟夫君打算兵分兩路,一半走陸路,一半走水路?!彼娜f大軍,全靠船運也不可能,只得分之為二,總比船運要快得多。 溫宥娘在一邊道:“其余不怕,只怕火攻?!?/br> 當年讀書時看諸葛亮與周瑜火燒曹軍,可是印象深刻得緊。 這問題薛九自也想到了,“只事先將糧食做成干糧,隨身攜帶,船上不允帶火。船只周身只隨時提水浸濕,兵士可少裝一些?!?/br> 如今船只為木質,只隨時將船只外部濕了水,只要不碰到火油,倒不容易起火。最多也不過因木板侵水,而船要稍沉一些,因此少裝兵士就可。 “少裝?”溫宥娘挑眉。 戚國公在一邊道:“船運本就貴在兵快,人多人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突襲到手,及后面的陸路將士是否跟得上?!?/br> 從江州到直隸走水路確實是最快的,然而因直隸江州京城只三點對大隆的特殊地位,即便沒有水路,打江州到直隸及京城的官道卻也修得極好。 “水路一萬將士攻克直隸,另三萬將士繞路直隸,直達京城?!逼輫诘貓D上指出那條繞過直隸的道,“我們三萬大軍,必須比北面先到京城?!?/br> 如今在領兵與北面小公爺抵抗的是當年在南面為將過的仇伯爺,只可惜從北面傳來的消息來看,雖是攔住了小公爺的五萬大軍,然而到底還是在一步一步往后退,小公爺打到京城腳下也是遲早的問題。 小公爺雖不過十三,如今看來卻是十分勇猛,然而要等他先進了京城,鬧著要推翻大隆建立新王朝,這也得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如此也好?!泵侠瞎珷斣谝贿叺?。 胡二爺也頷首同意,“公子可與三萬大軍一道,繞路直隸?!?/br> 水路到底不安全,他們如今打著匡扶大隆皇室的旗號,公子珣與阿蔓就少不得要隨軍前行。一來是有三萬大軍相護,公子珣與阿蔓的安全能得以保證。二來是為了先到京城腳下,自要先入京城為好,即便入不了京城,也需得在京外等北面小公爺坐地而談。 溫宥娘本想說曾經橫刀自刎的項霸王也先進了京城,最后還是被流氓給滅了。但想了想這個時空并沒秦漢,撈不著甚前車之鑒,也只得作罷。 何況公子珣一道去了也有去的好,這一點也并非多重要。 只將一切決定下去,薛九與戚國公更是請了公子珣與阿蔓一道參觀了誓師會。 軍人煽情起來,比讀書人那張嘴與那雙手更為厲害。 戚國公先是說了太子與南面軍隊的好處,那年年的軍糧與藥材,分分厘厘都是太子對邊關戰士的一片看重愛護之心。 隨后就是一副男兒不流淚也不過未到傷心處的模樣,控訴當今之昏庸,太子死之慘烈,引得臺下將士們心痛不已,直呼推翻暴君。 最后戚國公才將公子珣請了出來,說及先三皇子的賢名,再談公子珣將會為天下百姓予以的好處。 到此時,這番訓話方到了*。 公子珣住進軍營中時,精神奕奕,比往日都好得很。只軍帳中只剩下幾人之時,才面露些許強掩不住的難過。 溫宥娘在一邊看得眼皮直抽,但也不得不開口,道:“公子可是還有哪覺得不妥?” 公子珣搖頭,輕聲道:“我只是想起了嚴氏?!?/br> 嚴氏不耐煩參合這造反大業,只嚴如霜回祖地與族人商議,然而最終折戟而歸。只寫了信到江州,道出其中不易,說只身一人只帶了幾十親信趕來。 溫宥娘聽公子珣竟是為這點事兒心憂,本憋在心中的吐槽也被逼了出來,“公子何須這般,嚴氏不來,自也有好處。自古外戚干政,我還怕嚴氏在后來再來個坐地撿漏呢?!?/br> 嚴氏是阿蔓的外家,要阿蔓日后年幼登位,封其母為太后,嚴氏又少不得再加一個爵位。 當然,只一個爵位沒甚么可怕,可怕的是皇帝年幼大多會選擇重用外家與朝臣相抗。等自己逐步掌握實權后或者把外家留給自己兒子來清理。 然而要論起危害,外戚干政起來的危害卻是比主弱臣強的厲害得多。遇到一個有勇有謀的太后還好,就阿蔓這種母親已過世的,要重用外家過度,等著的說不定就是天下大亂。 嚴氏不弱,溫宥娘怕日后阿蔓登基后,嚴氏出來指手畫腳與朝綱不利。如今嚴氏不搭理他們,卻是正好,等以后事成,他們也剛好不用搭理嚴氏。 “外戚干政,到底不美?!睖劐赌镒詈蟮?。 公子珣神色黯然,到底也知曉溫宥娘話中之意。只是到底心中有愧,也不再言此。 溫宥娘也知曉公子珣為何這般,他不過落魄的皇孫,且還被皇族除名的,卻得世家女傾心,甘心隱入山林陪伴,其兄弟更是自賤身份,為護他們夫妻安危而入賤行。如今有可能登上高位,自然想回報嚴氏。 其實她更有興趣的是,嚴氏小娘子到底是出行有至少十幾幾十人護送的氏族女,怎的就跟人進了山了。 不過這種事,公子珣必然也不會說,她也不用問了。 只不過公子珣這沮喪的神態維持了不過小半個時辰,卻不得不收斂起來。 因孟世子進了軍帳,與公子珣道:“云寧真人到了?!?/br> 云寧真人乃先三皇子未婚妻,后遁入空門,然而公子珣卻自幼就識得。云寧真人與他而言,在心目中許是與他母親一般重要。 因此公子珣因嚴氏不肯相助那一點黯淡心情,也頓時一掃而空。 ☆、第3.29 王真人的到來,讓孟、胡、戚、薛四家都極為驚動,紛紛以為王氏許是在其中表了態。 然而王真人卻只是帶了一位老郎中前來,并未說王氏如何。 老郎中其實也算是道門中人,身著一身簡單不已的道袍,用一根樹枝將白發盤起,腳上穿著的是十分普通的千層底,卻十分的有仙風道骨之感。 要知古代和尚們會治病,道士們倒也一樣,治好一個可都是一個功德。 只望聞問切良久,老道士才嘆道:“可惜晚了些年?!?/br> 在座的眾人聽聞此言,心中也不知該是何種心情,只都沉著一張臉,至少面上露出的都是遺憾與悲傷來。 公子珣卻是面色不變,只與老道士拱手,“帶累真人了?!?/br> 溫宥娘對中醫,有著一股很矛盾的想法。因她來自醫療條件最好的現代,對于中醫向來只相信養生,而不重治病。然而穿越過來,卻是很多時候生病了卻也是中藥治好的。 不過因公子珣叫了真人,倒是讓溫宥娘驚訝了一番,倒是把這矛盾的想法壓了下去,只看向被叫做真人的老者。不知這真人是何身份。 老真人只搖著頭比劃,“十年。要能十年前尋到老夫,許是能續命十年。如今最多亦不過三四年?!?/br> 公子珣卻是笑著道:“生死有命,茍活二十年,如今能報父仇,珣已滿足?!?/br> 溫宥娘下意識去看自家師尊的神色,少見的在她臉上看出了些微妙的變動來,心想公子珣這一招夠狠。 果然,云寧真人問道:“這些年,你既逃出,何不與我聯系?”要與她聯系了,如今又哪只得三四年好活。 公子珣卻是垂下眼簾,道:“真人已被逼入空門,珣不敢打擾?!?/br> 溫宥娘聽得這句話,卻是心中一陣驚濤駭浪,聽這意思自家師尊卻是被逼入空門的。 孟世子卻是在一邊扯了扯溫宥娘的袖子,用眼神示意她出去。 溫宥娘暗想自家師尊好歹是孟世子的姨母,想來是知曉當初之事的,因此就道:“既然公子與師尊是舊識,那弟子就不打擾了?!?/br> 隨著溫宥娘與孟世子的離開,軍帳中其他人自也不好叨擾,也紛紛告辭。 只溫宥娘拉著孟世子回了自家住的帳篷里了,才問道:“師傅當年是被逼出的家?這里面是怎的回事?” 孟世子卻是坐了下來,抱著自己兒子甩了幾下高高,逗得兒子哈哈大笑,胖霸王眼睛都眼熱紅了,才停下來,跟溫宥娘道:“本就與皇子聯姻,后不成,難道能嫁給別的人?” 溫宥娘也坐了下來,“看樣子,師尊對先三皇子是有心的,連公子珣都愿意照拂,千里迢迢只為了替他請來名醫??僧斈隇楹螞]有嫁給先三皇子?” 按道理來講,王氏乃世家大族,愿意把女兒嫁給一個皇子,沒得那皇子還不愿意。特別是先三皇子也不算沒野心的人,對于王氏女不可能不心動。 當然溫宥娘也不免暗搓搓的想,就是自家師尊從現在的容顏上也看得出當年是個大美人,又怎的可能不讓男人動心。不動心的,那得是斷袖才行。 孟世子只摸著兒子的頭,長久沒有言語,只等得溫宥娘差點沒了耐心,才慢吞吞道:“王謝兩家已通婚數百年?!眱勺遄谥髦怀W?,然宗主與宗主子嗣之間為姻親這一點卻是沒變過。整個王氏與謝氏,其實從血緣上講,說是一家子也沒錯。 溫宥娘頓時明白了。先皇不想讓先三皇子上位,自然不甘心先三皇子娶到王氏女,雖旨意是自己下的,然而卻也不是不能反悔。 “也還是我母親還在時與我說過一回?!泵鲜雷虞p聲道,“先帝是被逼給先三皇子與姨母賜的婚。所以他明面上做不得什么,只暗中讓謝氏與王氏游說,否決這門親事。世家本就注重血統,大隆皇室血統當年也不算多高貴,要王氏拒絕,就先皇的旨意其實也算不的什么?!?/br> “先三皇子與王氏關系本十分融洽,與我姨母也算是自幼一道長大。本我姨母是要嫁與謝氏為宗婦的,只因他們兩人感情深厚,多方爭取籌謀這才有的這段聯姻。只可惜先三皇子與王氏的關系再融洽,也比不了王謝兩家的血脈之情。王氏最后被謝氏說動,毀了這門親事。那時姨母與三皇子之間的情義,早就為大隆世家及京中圈子所知。王氏不肯背上背棄盟約之名,因此就被逼姨母了空門。說是夢有所感,得悟大道?!泵鲜雷诱f道最后一臉的鄙夷。 若王氏不想與先三皇子結親,只當初就拒絕了不就成了,卻是在婚事訂下之后,卻又半途毀約,更為了名聲把自己的女兒逼入空門。 隨后謝氏被先帝背叛,王氏跟著遠遁閔州,也都不過是報應罷了。 溫宥娘不曾想這里面竟還有這般故事,就問道:“那先三皇子后才娶的仲氏女?” 仲氏女雖是世家女,然而仲氏別說與王謝這等一流世家相比,就在二流中也只算得上是末尾。 因此在當年先帝對先三皇子一脈的清算中,仲氏一族便就此灰飛煙滅,如今竟是半點印跡也無。 “公子珣,確是仲氏女所出。仲氏天性溫柔,雖其家族不過世家二流末尾,然而品行在世家女中卻算得上是中上,連姨母對她也算交好。那時姨母尚在京中,她也時常帶著公子前去拜訪姨母。因此公子年幼時也與姨母關系及其親近?!泵鲜雷拥?。 那是個不錯女人,只是命不好,嫁給了先三皇子。最后帶累了自己就算了,還禍及一族。 溫宥娘聽得一陣唏噓,不免對孟世子道:“還好我沒出身在世家?!?/br> 要換在世家,再遇著那一家子破事兒,如今自個兒還不知在哪,又焉能有如今。 孟世子卻是啦過溫宥娘的手,道:“也還好你不在世家?!?/br> 溫宥娘要在世家,一生皆得被家族左右,他又如何敢娶。 雖他當年娶不了世家女乃是被三房與蔡氏陷害,然而卻也慶幸過自己不用再娶世家女。不然只當兩族立場相反之時,他還如何與她恩愛? 云寧真人的到來,并未說王氏是否支持,然而卻是開始讓人給公子珣開藥針灸。 公子珣當年乃是在離宮前被灌了毒藥,只僥幸未死,因此這些年一直病怏怏的,身體早就被拖得亂七八糟的了。 即便有老神醫相救,其實也并沒多大用處,無非是每日醒來的時間長了那么半個時辰或是一個時辰。 溫宥娘覺得,不一定是服的藥有用,許是針灸太狠,刺激到了神經,被給疼醒的。 這般要明說出來,倒是有些不敬真人,畢竟開藥針灸的也算是這大隆天下三大真人之一。 孟世子只私下里跟溫宥娘唏噓,“也不求王氏與公子示好,如今王氏答應只不妄動也就謝天謝地了?!?/br> 當年王氏有負先三皇子,如今云寧真人以當年之事要挾王氏顧忌名聲,而不得與謝氏再聯手,因此倒也算是替他們幫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