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等紅玉將紙筆擺好,在一邊開始緩緩研墨,薛皇后便起了身,走過千手觀音狀的燭臺,臉上神色莫名。 紅玉磨好了磨,便退去了一邊,只看著已經提筆的薛皇后。 薛皇后立在案桌前,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 待再睜開眼之時,薛皇后只盯著案桌上的紙,下筆飛快,猶如早練好千百次那般。 從紅玉立著的方向,恰好可看見薛皇后低垂著的側臉,尚看得出當年的姿容與風采。那曾是一個心胸寬廣、雙眼充滿生機的小娘子。卻被這深宮深深磨去了所有的棱角。 案桌上的油燈忽明忽暗,映襯著薛皇后執筆的手纖細秀長,微微動著,像是寫盡了所有人的命運。 薛皇后一口氣將信寫完,將之放置在一邊,又提筆在第二張較大的信箋上寫了半闋詞,這才輕輕將筆擱在玉制的筆架之上。 等著第一頁紙干,薛皇后將之卷成一個小卷,從頭上拔下一支最普通不過的玉簪子,打開戴帽,小心翼翼地將紙卷塞了進去,蓋上帽子。 “紅玉?!毖屎蠼械?。 紅玉悄悄走了上前,卻是一聲不言。 “更衣?!毖屎蠓愿赖?。 紅玉便開始一件一件的將薛皇后的配飾取下,隨后是沉重的皇后禮服……最后才是頭上的九鳳頭金簪。 等紅玉將要退下之時,薛皇后卻是單手將紅玉的手捉住,用玉簪子快速的在紅玉手中寫下了一行字。 紅玉見得分明,抬頭看向薛皇后搖頭。 薛皇后只顏色沉沉的看著她,又飛快在她手上寫下了幾個字。 這幾個字讓紅玉的頭如千斤墜,再也搖不動。 薛皇后見說服了紅玉,便拉著紅玉走到了床頭,悄悄挪開遮擋的物件,打開床頭板露出了一個洞口,示意紅玉離開。 紅玉手里捏著薛皇后給的玉簪,只跪著對薛皇后無聲磕了幾個頭。 薛皇后又抬起紅玉的手,用手指在上面畫了一個地圖。最后在一處點了點。 紅玉淚流滿面,卻不得不從洞口鉆了進去。 不過片刻,那洞口便重新被遮擋住。 薛皇后躺在床上,只捂著眼睛無聲笑,笑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 陛下啊。 薛皇后暗中嘆道。 想當年皇帝尚在潛邸之時,他們也曾恩愛過。 又哪知那幾年的恩愛時光不過是過眼云煙,轉瞬即逝。在她榮登后位后沒多久,當初那位專情的陛下,后宮里就裝滿了女子? 又哪知這位變多情的皇帝,卻是專情得很,處處為著心愛的女人鋪路,不惜害死自己的兒子? 薛皇后翹起嘴角,至今日后,且讓我看看你們所謂的真愛能愛到哪一步可好? 陛下。 我等著你們的下場吶。 …… “著火啦——” “著火啦——著火啦——” 皇后宮的火勢在半夜里照亮了整個皇宮,徐貴妃被喧鬧聲吵醒,含糊道:“這是怎的了?” 有宮女上前來道:“娘娘,皇后宮里著火啦?!?/br> 皇后的父兄在邊關生死不知才傳到京中一日,皇帝便忍不住將皇后軟禁,透出了要廢后的消息來。 然而作為宮中地位僅次于皇后之下,且處處與皇后作對,最有望當上皇后的徐貴妃,聽到這個消息卻從來沒有激動過半分。 有小宮女從外面敲門后開門走了進來,跪著道:“娘娘,皇后宮里的紅玉求見?!?/br> 徐貴妃起身披上外衣,聽到紅玉求見的消息臉色并無異色,只道:“讓她進來吧。莫讓別的人看見了?!?/br> 小宮女點頭應是,這才退了出去。 在一邊伺候的大宮女聞言忙道:“娘娘,咱們何必去沾那一趟渾水?!?/br> 徐貴妃勾著嘴角笑,并不言語,只等紅玉被帶進來跪下后,直截了當的問:“薛九準備讓本宮作甚?” 對于徐貴妃直稱皇后名諱,跪在地上的紅玉并未發怒,只磕頭道:“小姐讓奴婢尋貴妃娘娘,讓貴妃娘娘送奴婢出宮?!?/br> 旁邊的大宮女正想呵斥,卻聽得徐貴妃十分爽快的道:“好!” 紅玉得徐貴妃這一言,又深深磕了一個頭。 徐貴妃便擺手道:“暖玉,將她藏起來,明日宮門一開,便送出去?!?/br> 被叫做暖玉的大宮女只好應聲,將紅玉帶出了徐貴妃的寢殿。 待寢殿空空,只剩一人,徐貴妃才嗤嗤笑了起來。 當年她進宮時,她的父兄說皇帝不過是想要一個人制衡宮里的皇后,想讓她一家不得與薛家走得太近之時,她沒有信。 等到進了宮,幾月榮寵,從才人到四妃,何其榮耀。便連皇后也要對她后退一射之地。 終于她腹中有了孩兒,卻在四月被害小產,一切證據指向皇后,而皇帝為安撫她,將她升為貴妃后,她終于信了。 等到后來,太子早夭,一切證據指向了自己,徐貴妃對皇帝的冷血已然深入骨髓。 自那以后,她與皇后都再也沒有子嗣。所謂皇后與貴妃,都不過是一個空名頭罷了。 而至今生有皇帝長子的溫淑妃? 徐貴妃重新躺回床上,她就等著看好了,看看皇帝的深情厚誼溫淑妃擔不擔得起! …… 平南侯在戰場生死不知數日,皇帝在朝堂上數次提起廢后,不想將薛皇后葬入皇陵,皆被朝臣反對。 一直到一月后,有八百里急件入京,皇后娘家薛家反了! 坐在皇位上還在與眾臣掰扯著的皇帝頓時癱坐下來,怒道:“還不快細細道來!” 本與皇帝僵持,一直不肯同意廢后的大臣們都傻了,萬萬沒想到他們還在想著護著薛皇后的死后榮耀,薛家卻對他們如此打臉! 隨后不久,仇府一門在南面作戰為南寧大將黃寶有所殺。大隆防線被破,徐將軍且戰且退,大隆局勢頓時萬分艱難起來。 而內,不過一月,薛家軍勢如破竹,直逼京中,打著替薛皇后復仇,清君側誅妖妃的旗號。過往氏族竟紛紛加入,帶著曲部相隨,直到十萬大軍立于城下。 “陛下!為江山社稷計!還請陛下早下決斷呀!”有大臣于大殿上痛哭流涕道。 丞相溫氏病入膏肓,早已不能上朝,整個朝廷亂作了一團。朝堂上要求誅殺溫淑妃,以平薛家之怒,保大隆江山者十之□□。更有諫官以死相逼,血濺擎天之柱。 十萬大軍在外,眾大臣在內以死相逼,皇帝竟無路了走。 “若是誅殺了溫氏,誰能保證薛家會退兵?”皇帝有些茫然地問道。 都已經打到了京城,便是溫淑妃死了又如何?難道薛皇后就能活過來?這江山可比一個薛皇后的死重。 直到此刻,皇帝心中才開始后悔,記起薛皇后之好了。當初薛皇后在時,多方約束薛家,薛家膽敢造反? 若薛皇后在,今日何以是這種局面。 臣子們面面相覷,最后有人出列道:“薛侯爺父子生死不知,陛下便軟禁皇后,逼得皇后自盡以證清白,這本就是陛下錯了。然而若能陛下親下罪己詔,誅殺妖妃,還薛皇后一個公道。薛家若不退兵,便是無理造反。那些跟隨的世家又怎會再相隨?” 皇帝對溫淑妃之寵,誰不知道呢?對薛家的處處針對與□□,也瞞不過眾人去。只是那時候,大臣們都以為薛家下場不會好的,又哪能料到薛家竟然反了。 如今薛家打著為薛皇后報仇,清君側諸妖妃的旗號,若是皇帝將溫家一門收入監牢,賜死溫淑妃,以平天下悠悠眾口,再尋利口舌之人前往各大世家游說,未必沒有生機。 皇帝閉上眼,緊捏著拳頭,最終松開之時,心中已然下定決心,道:“將溫氏一眾打下監牢,著三司審議。溫淑妃……賜死罷?!?/br> “陛下圣明!”眾大臣齊聲道,聲音響徹皇宮。 皇帝搖頭,只蹣跚著退回了宮殿之中,對自幼陪著自己一道長大的太監道:“今日,朕誰也不見?!?/br> 說完話的皇帝坐在榻上,只扶著自己的額頭,哈哈哈大笑起來。 他的皇祖父、他的父皇,都是這般做的,可偏偏他這么做的時候,卻丟了整個江山! “薛九。是朕對不起你吶?!被实坂?。 當初娶薛九之時,確實有利用薛家為自己爭位之意,然而那時他心中也是真的歡喜過薛九。 可如今他們怎的就走到了這一步呢? 而溫淑妃,他亦是真的愛啊。像一個男人愛著一個女人那般,不因他是皇帝,不因她是溫氏之女。 這世間竟也容不下他們這對相愛的人?他不過是想將最好的東西給予最心愛的人罷了。何錯之有? 他是帝王,天下為他所有,可身為人臣的薛家竟然謀反! 十月,天漸寒。 溫淑妃賜死于內宮,懸尸于城外。大隆最后一任皇帝親下罪己詔,著皇長子于城門上誦讀。 京中溫氏一門十七口,不論男女老幼,斬殺于菜市口。掛頭于城門上。 十萬大軍,自退其三。 十月十七日,徐氏降南寧,南寧太子率兵北上,與薛家軍于京外匯合,攻破城門。 屠盡大隆皇室。 大隆亡。 ☆、第100章 侯府來退親 “六房是個什么意思?”張老伯爺聽了就問。 溫宥娘道:“門第上來講,當是不會低?!痹跈鄤萆?,當就是不及了。 張老伯爺聽了,卻是滿意不已,“你們姐弟過繼六房,他們便不會虧待你們。既然如此,又何須你嫁入高門。六房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張家也不好再多說。畢竟如今你們已經過繼給了六房?!?/br> “祖父、祖母這些也不要再叫了,還如原先那般叫一聲外祖父便好。說到底那一邊現在才是你真正的外家了。便是沒有什么感情,也是要多走動走動的?!睆埨喜疇數?。 溫宥娘姐弟過繼六房,便要認六太夫人的娘家為舅家,便是跟張家再親密,有時也需得避嫌。 說到底,在這個時代,離開一個家族,最后還是得有另外一個家族,想要獨善其身,又何其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