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不過這時想這些也無用,溫宥娘先將六太夫人住的地方安置好了,又陪六太夫人吃了飯,這才回了準備給自己的院子。 因莊子修得沒多久,便是窗戶是一開始就涂了漆的,如今仔細一聞也還聞得到一股味兒。好在房間里的家具卻是俱沒有上有色的油漆,倒還好了一些。 溫宥娘只在屋子中坐了一會兒,也就適應了下來。 隨后偶爾會到莊子上來替溫宥娘布置房間的夏荷就匆匆走了進來,只咋呼道:“姑娘可是休息了?” 冬梅在一天瞪了夏荷一眼,“門都沒關,怎的這么急匆匆的?” 夏荷一聽,就往內室里探,只是也沒探出什么來,就回頭對冬梅小聲道:“我這不是有急事尋姑娘么。就怕姑娘旅途辛苦,這會兒子睡了?!?/br> 冬梅搖頭,“那也小聲點。別跟被踩了尾巴似的?!?/br> 當初在溫府時,溫宥娘養了幾只貓,有一次冬梅不小心猜著了,那炸毛的模樣,就跟夏荷之前闖進門來時一樣。 溫宥娘在里屋聽兩個丫鬟扯了一翻,等將一身有些臟了的衣服換了才道:“夏荷——進來?!?/br> 夏荷一眨眼就進了溫宥娘的屋子,朝著溫宥娘就要跪下磕頭。 溫宥娘忙擺手,“別跪了,這么急匆匆找來,可是有要緊事?” 夏荷今日本就打算到莊子上來看那些花的擺放的,只在城門遇見張家四爺才知道溫宥娘已經回了京,且在莊子里住下了,心下便急了些。 只是牛車比不得馬車,要慢得多,因此這時候才到的莊子。 “姑娘仁慈?!毕暮勺炖镞@般說著,卻是上前幾步湊到溫宥娘跟前道:“小廖氏死了?!?/br> 溫宥娘聞言一愣,“怎么死的?” 便是當初離京之時她設下了局,那也最多不過是讓小廖氏被休或者被仇伯爺送入庵堂里,哪到要死這一步? 夏荷便道:“姑娘,這事說來便話長了?!?/br> 瞧著夏荷又要賣弄關子,且臉上還跑出了汗,溫宥娘就道:“冬梅,快給你這個好meimei沏壺茶來。不然她還拿喬,不肯說了呢!” 外室的冬梅應了一聲,就出了門,惹得夏荷跺腳,“姑娘又鬧奴婢!” 溫宥娘忙道:“我哪敢??!還不快說,到底怎么回事?” 夏荷掏出帕子把臉上變冷的汗水擦了擦,才道:“廖家有個考中舉子的小郎君進了京,剛好就碰見了那事兒?!?/br> 溫宥娘一想,就問道:“廖氏不肯收留小廖氏?” 夏荷連忙搖頭,比劃道:“后面的事兒,姑娘您一定不知道!小廖氏不是廖家的姑娘,也不是廖家的人!” 溫宥娘雖然記得《謝氏為后》這本書,然而當初其實也沒真正看全過,最多只看了前面幾萬字。因此關于小廖氏的一切,她卻是不清楚的。 夏荷一說小廖氏不是廖家的人,溫宥娘第一反應便是,“不可能!” “可廖氏那個小郎君是那么說的!說是他家庶出的姑奶奶,沒有嫁到京城里來的!”夏荷道。 溫宥娘聽得完全糊涂了,只好道:“你先一起說完了,別一件一件的來?!?/br> 要等夏荷像往常那般賣弄著說出來,還不知道說到哪時候去呢。 小廖氏的下場,便是她這會兒最想知道的事情,連幾日前孟世子說的戚家的事情都沒心思想了。 夏荷見溫宥娘這么一說,也不賣弄了,直接將他們一行離開京中后仇府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溫宥娘離開京城不過幾日,仇府又惹上了一出風波。 事關仇府大房與小廖氏雙方的,有大房當年被發賣出去的奶娘敲了聞天鼓,說是仇府大爺的腿,當年是被小廖氏暗中下的手。 要只是這樣,其實也鬧不出什么來,可那奶娘還說出了一個秘密來,便是大房老爺一直病弱的緣由。竟是自幼被小廖氏當藥罐子養著,要斷大房的根。 敲完聞天鼓,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完這些,那奶娘竟一頭撞死在了旁邊。 這一下子,整個京城都震動了。 那奶娘敲了聞天鼓,卻又自撞身亡,沒了原告,也沒人受杖,自然不會有三司會審。然而事情卻是鬧了出來的。京城里的小道消息,比什么都快。 不過兩三日,小廖氏當初怎么捏斷大房大爺的腿,怎么把仇府大房當藥罐子養的事情,就在京中傳得活靈活現,好似昨日才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誰都親眼看見了真相。 當然,若只是這樣,小廖氏也不會死。 至少在奶娘敲了聞天鼓之后的七天后,京中傳出來的小道消息卻只是小廖氏被仇伯爺禁了足,而大房的梅氏出來掌了中饋。 一直到半個多月之后,樊城廖府的一個舉子進了京,本欲前往仇府拜訪,卻才進京就聽聞了此事,就將事情鬧了出來,說是他們廖府的庶出姑奶奶,沒有嫁進京城的。一下子就捅破了仇府的天了。 “那書生說,當年大廖氏是仇伯爺親自求娶的,為何因產子身亡卻沒有往廖府送消息,竟還私自娶了繼室。還跟往些年一樣,當作沒事一般,年節里跟廖氏書信來往。難不成是見他們廖氏無勢可依,所以才這般作踐?”夏荷說到激動處,忍不住拍腿。 在大隆,若非帝王賜婚,續娶繼室,若不告知原配娘家知曉征得同意,卻是不合禮的。就像是溫家大爺當年續娶仇氏,也是經了張府同意的,雖然手段不甚光明了一點。 書生這一番話,是要直接將小廖氏的地位從妻直接拉下到了一般姨娘的位置了。不可謂不毒。 溫宥娘聽了,只不信道:“聽說樊城廖府頗為重家風,這恐怕是那書生怕連累自家族中名聲,才胡亂編排出來的。他說不是廖氏的人,可官府的文書卻做不得假?!?/br> 夏荷一聽,就忙補充道:“可不是文書上都不是樊城廖氏的人!不然那壞婆子,怎的會自盡?” 溫宥娘聽得眼皮一跳,忙問:“文書上也不是廖氏的人,這是怎的回事?” 喊了這么多年的小廖氏,說不是大廖氏的meimei,誰信?便是京中不知曉小廖氏的來處,難道往年年年與仇府有禮節走動的廖府真不知?當初還想著把仇氏跟溫家大爺養在一堆,想要結親的溫府太夫人難道也不知? 這不是糊弄鬼么? ☆、第098章 聞京中諸事 夏荷接下來又解釋道:“后來鬧得厲害了,兩邊都不肯依,一起鬧到了京中府那,要求查明真相?!?/br> 當年大廖氏產子之時,仇伯爺尚在邊關,因此要說大廖氏到底如何死去,他也并不知曉。 不僅如此,便是為了照顧大廖氏所出的兒子,續娶小廖氏的事情,當初亦是先仇老伯爺一手cao辦的。 等過了一年,仇伯爺跟著當時駐守南邊的將領回京,這才知道自己又被娶了一個老婆。因都是出身廖府的,因此仇伯爺倒也沒多想。 只因大廖氏是他自己求娶的,橫豎他老子也不管他,他只不過寫信回京說了一回,京中就送了庚帖去。 仇伯爺那時也不知大廖氏如何,看中的不過是當地廖府的風評不錯。且廖老爺子也有那意思,因此為了避免自己父親聽幾個庶出兄弟的慫恿,給自己胡亂娶妻,這才同意。 他雖對大廖氏沒什么深厚的感情,然而大廖氏在京城府中為他盡力打點那幾年卻也記在心中的。 因此得知大廖氏產子身亡,且又被續娶了小廖氏,在心中并沒有抵觸。畢竟小廖氏也是出自廖府的人,總比娶個別的阿貓阿狗的好。 哪知道,仇伯爺對先仇伯爺的人品期望過高,竟果真糊里糊涂給娶了個來歷不明的女人。 溫宥娘聽了聽,還是覺得不信,“這都幾十年了,我就不信他一點都不知道。還有,既然是先伯爺做主娶進來的,難不成他都不知道?” 夏荷擠眼,“姑娘又不是不知道先伯爺是什么人?!?/br> 溫宥娘頓時想起來了,要說仇伯爺他爹還真是奇葩,娶了幾個老婆,不是和離就是短命。好不容易有了個兩嫡子女,卻不喜歡,半途就折騰沒了一個,非當庶出的才是自己的種一樣。當年便是一直不肯請封世子,把整個仇府弄得烏煙瘴氣的。 “只是再不喜歡,也不至于這般……”坑自己兒子? 但是一想到當年仇伯爺的世子之位,完全就是威逼先伯爺才得來的,后來又逼得先仇伯爺將心愛的庶子們給攆出了京城。 溫宥娘又不敢肯定先仇老伯爺會不會坑仇伯爺一把了。 夏荷在旁提醒道:“京中的說,是當年仇府大房干的?!?/br> 當年的仇府大房,便是仇伯爺庶出大哥,是他先先先先嫡母的陪房所出。 就溫宥娘所打聽到的關于仇府的事情里,當年仇伯爺也只沒能攆走大房的庶出大哥。后來還是先仇伯爺過世,才將大房的庶出大哥以扶棺回祖地的名義攆走。 畢竟從軍的并沒有丁憂之說,仇伯爺無法歸京,只能讓自家大哥代勞了。 溫宥娘想了想,問:“那此事可確認是仇府當年大房所為?” 夏荷搖頭,道:“要能確認,仇伯爺哪還用辭了宮中禁軍統領的官?據說大房的當年把先仇伯爺的棺木送回祖地,再回京之時就在半途被土匪劫殺了?!?/br> 畢竟是當初最有可能繼承伯府的人,又怎的可能輕易放棄,自然還要回京來爭一爭的。 溫宥娘道:“然后就有人說大房是被仇伯爺暗中尋人殺害的?” 夏荷道:“姑娘聰慧!反正就這樣鬧得糊里糊涂的,然后仇家伯爺便先是沒當統領了,后來又上書去了仇府二房的世子位?!?/br> 母親來歷不明,又怎的堪得世子之位,看樣子仇府的爵位就要落在大房頭上了。 不過夏荷接下來的話,又讓溫宥娘對仇府的爵位給弄糊涂了。 夏荷道:“說來也奇怪,這事兒不是大房平白得個爵位,可大房竟然悄悄跑了?!?/br> “跑了?這又是怎么回事?”溫宥娘忙問。 按照梅氏的性子,她兒子要能撿到這么一個便宜,哪會有不要的。 夏荷道:“奴婢也不清楚,就是在仇府二房被剝了世子位后沒幾日,京中都在說仇府的爵位肯定是大房的那個孩子的,可大房卻是離京了,說是不肯因一個爵位傷了兄弟和氣?!?/br> 這話哄鬼都不信,仇府大房跟二房三房之間,哪來的兄弟和氣在,就媳婦間的那點子事都夠京城議論幾天的。 夏荷不清楚,溫宥娘也不再問,橫豎明日也要進京去見張老伯爺,老伯爺總比夏荷一個東聽一耳朵,西聽一耳朵的要知道得多些。 因此溫宥娘便道:“那這幾月京中可還有別的事?” 夏荷回道:“還有戚侯爺戰死沙場了呢。抬回來的時候,連頭都沒有。陛下讓人打了一個金造的頭給侯爺補上,還賞賜了鎮南侯府許多東西。因為要守孝三年,薛府擔心誤了薛九娘子的花期,就跟戚家定了百日內成婚?!?/br> 其實便是等三年亦無妨,那時薛九才十六七歲,正是成婚的好時候,竟不知薛府在想什么,竟然這般急著就要將薛九嫁入戚家。 “可是還有別的什么消息?”溫宥娘道。 關于薛九的重生,她也有了些想法,加上現在這件事,其中更顯奇怪,但夏荷并非可談論的對象,溫宥娘也只能再繼續聽其他的消息。 夏荷道:“陛下給四皇子賜婚了,指的是林家的姑娘?!?/br> 聽到這,溫宥娘便問:“林家?那不成是尚書令府上?” 夏荷道:“可不就是?” 溫宥娘聽得搖頭,可憐一對苦命鴛鴦,便是沒她卻也成不了。 等夏荷將京中的大事說完,冬梅的茶水才上了來。 冬梅一邊給溫宥娘斟茶,一邊道:“廚房里倒是忙得緊,要給夫人跟姑娘準備洗簌用的水,因此這會兒才把水燒了開?!?/br> 溫宥娘點頭,跟冬梅與夏荷道:“你們兩姐妹也多日未見了,便下去說說話也好。我自己更衣后,便休息了?!?/br> 冬梅與夏荷聞言便要往外室退去,溫宥娘一眼掃過茶壺,立馬笑道:“還有茶,這可是給夏荷準備的,擱我這可就涼了?!?/br> 夏荷上前來把茶壺往手里一端,歡快道:“那就多謝姑娘了?!?/br> 說完另外一只手拉著冬梅便走了出去,留下溫宥娘一人坐在那半垂著眼想事。 很明顯,就算她沒把正本小說看完,記在心里,也知道目前京中這局勢當與書中的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