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溫宥娘倒不在意一個男人,但在意自己跟二房的關系,要世子真被二房的搶了,她跟二房的關系必然是要破裂的,這不是她想到的局面。 但是退親這事兒吧,也不怎么容易,這門親事可是祖母跟外祖家都十分滿意的,她就是想cao作,也得下面的人愿意去干這事兒。 想到這溫宥娘又開始怨興國侯世子了,好歹也長得一表人才,小說里這等人物自然是被姑娘爭搶的對象,怎的除了溫府的倒沒人看得上了?還真白長了一張臉…… 過了約莫兩個時辰,馬車便到了長春觀山下,這階梯有三百多階,從下往上看,只覺那道觀在一片云霧中若隱若現,還真有點仙宮的味道。到底是前朝皇家道觀,便是新朝的皇帝推崇佛家,這老牌道觀也沒徹底沒落了去。 溫宥娘扶著溫老夫人,等走完石階,臉上都出了汗。好在帶了帷幕,外人看不出來,等進了道觀的客房,這才讓丫鬟去尋道童提了水過來洗臉。 山中泉水冰涼,溫宥娘伸進盆里的手一抖,全身就冒起了雞皮疙瘩,干脆讓丫鬟打濕了帕子,直接抹了抹臉倒是清爽。 溫老夫人要去尋專門請期的天一真人,便讓溫宥娘在屋子里好好呆著,別到處玩兒被人沖撞了。 溫宥娘連連點頭,等溫老夫人走了半柱香之后跟冬梅說:“你且出去問一問,今日有哪些人家來上香。要都是女眷,出去玩玩也不是不行的?!?/br> 冬梅素來只聽溫宥娘的話,聽完話就要往外走,卻又被溫宥娘叫住了,“等等。還有件事差點忘了。上回咱們來給大哥兒求的簽,既然求中了,自然是要還愿的?!?/br> 溫宥娘從懷里掏出一個荷包遞給冬梅,“順道兒也把這愿還了吧,免得我再走一遭?!?/br> 冬梅自是應了,把荷包仔細收了起來,轉身走了出去。 溫宥娘這才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又覺坐在屋子里實在是無聊,便讓春蘭尋了本書給自己,隨意看了起來。 過了一個時辰,溫老夫人才慢吞吞的走了回來,臉上自是帶著笑意,一進門便跟溫宥娘說:“咱們祖孫兩也去偏殿里求個簽,保佑咱們溫家平平安安的?!?/br> 看這樣子,自家祖母怕是被騙了不少銀子,溫宥娘一邊心疼銀子,一邊想著以后要是真沒出路了,倒是尋個地方開個道觀,搞點封建迷信,一輩子數錢都數不完。不過這都屬意yin,等真到了偏殿,對著面前的巨人仙人,溫宥娘心里完全沒半點不敬,先規規矩矩的磕了頭,然后才開始搖簽。 鑒于來長春觀的次數太多,每次必有一簽,溫宥娘覺得自己至少也把這一百零八簽記了個幾十根,自己都會給自己算了。 等搖了半天,不是灑了幾根出來就是搖不出來,一耍懶干脆直接抽了一支,一瞧九十九,倒是個好數兒。 溫老夫人在旁邊見自己孫女這般的不誠心,本想教訓一番,不過見這簽號這般好,那點不悅頓時就消了,只帶著溫宥娘去尋旁邊的淳一道人解簽。 淳一道人是個白胡子老頭兒,頭發白了一半,穿著青色道袍,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也就這長相能糊弄人,所以來長春觀解簽的人十分多。 老道長接過溫老夫人手中的簽兒,瞇了瞇眼,問道:“老夫人這求的可是家中兒女前程?” 溫老夫人聽老道長一猜即中,立刻歡喜道:“是極,是極。不知此簽何解?!?/br> 老道長頷首,“自然是子孫成群,前程似錦的?!?/br> 得了個好簽,溫老夫人更加高興,又把溫宥娘的簽遞給了老道長,“道長再看看這簽如何?” 老道士接過一看,眼睛一睜,問道:“這可真是搖出來的?” 瞧老道士這神色,溫老夫人有些慌神,忙道:“本是想搖的,只是今日不知怎么,老身這孫女兒怎么搖都搖不出單支的來,只好隨意取了一支來,可是有什么不妥?” 老道士聞言想了想搖頭道:“并無不妥,只是這簽卻是上上簽,貧道鮮少得見。這還是二十多年前,胡丞相家的嫡長女搖得了一支。老夫人的孫女兒是有大富貴之人吶!” 溫老夫人一聽,跟當今皇后一個簽,倒也沒多想,只當自己孫女兒以后也是富貴兩全,高興得又舍了不少銀子,看得溫宥娘心里疼了又疼。 兩人的簽求得都極好,溫老夫人自是高興的,一個轉身看見院門外的胡家二夫人,忙打招呼道:“胡二夫人也來求簽了?可是家中有了喜事兒?” 胡二夫人看起來四十許,比溫老夫人小不了多少,因胡家二郎官職只有四品,對溫老夫人倒也客氣,“借老夫人吉言了,家中倒沒什么喜事兒,不過是閑來無事散散心?!?/br> 隨即又問道:“跟在老夫人身邊的可是大房的嫡長孫女兒?自定親后卻是少出來走動了?!?/br> 溫老夫人對于自己給溫宥娘尋的這門親事滿意得很,見胡二夫人問了便說:“要在家繡嫁妝呢,哪還能出來四處走動。丫頭,還不過來跟胡二夫人見禮?!?/br> 溫宥娘上前一步,福了福身道:“胡二夫人安好?!?/br> 胡二夫人點點頭,把溫宥娘扶了起來,捏了捏溫宥娘的手道:“是個俏麗的好孩子?!?/br> 溫宥娘聞言悄悄抬眼看了看胡二夫人的臉色,胡二夫人已轉過頭從丫鬟手中拿了個荷包過來,一臉笑意的道:“好久不見你這丫頭了,這荷包拿去玩兒吧?!?/br> 溫宥娘看了看溫老夫人,見祖母點頭了,這才接過來,又謝過胡二夫人。 兩個誥命又閑談了兩句,這才錯開了身,各走各的。 溫老夫人還沉浸在兩支好簽的喜悅里,只有溫宥娘苦著一張臉,深知這會兒怕是得罪了這胡二夫人。跟皇后一個簽兒,皇帝還正值壯年,要是胡家的人誤解了,溫家可沒好日子過??蛇@事兒吧,還不知該怎么跟自己祖父說,畢竟讀書人最不信的就是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說了似乎也沒什么用。 等回了府,溫老夫人便跟溫宥娘道:“天一真人說了,七日后便是好日子,下面的事兒你可要盡早安排好,要是忙不過來的,讓你二嬸幫把手也是成的?!?/br> 溫宥娘乖巧的應了,回頭就讓秋菊去告知了二房,待明日一起拿了章程出來。至于今日遇見胡家的事情,想到胡丞相到底為官多年,對鬼神之說應該也跟大多讀書人一般,不然也做不了三十年的丞相,倒是讓人放了心,安心的睡了過去,只等明日與二嬸對茶話會拿個章程。 ☆、第011章 嫡姐論庶妹 說是兩個人拿個章程,其實就是溫宥娘包了全部,讓二房擔個名兒,二嬸愿意撿這個便宜,溫宥娘一個人干也放心。因只是喝個茶看看戲,也沒用著大廚房,所以也不需給仇氏那邊打招呼,這分派下去也不過半日的時間。 溫宥娘的二嬸姓寧,閨名帶個蕊字,臉有些瘦長,一看便知是有些酸刻的,不過要說壞心也沒壞到哪去,殺人放火害死人的事兒至少也不敢干的。 寧氏見溫宥娘不肖半日便把一切安排妥當,便笑著道:“宛娘平日里也無事,等過幾日里也同侄女兒搭把手如何?” 溫宛娘是二房嫡長女,只比溫宥娘小一歲,目前并沒有定下親事,皆因寧氏眼光太高,但二房著實不怎么爭氣,所以高不就低不成,到現在相看的怕也有十來家了。 寧氏沒法子了,只好讓宛娘跟大房的多親近親近,然仇氏一向看不上眼寧氏的眉高眼低,也怕帶著宛娘出去惹出什么事兒來也不愛搭理二房,最后只能求到溫宥娘的身上。 溫宥娘雖與仇氏不親,卻名聲在外,閨中密友甚多,高門嫡女有往來的也不少,要帶著宛娘出去轉一轉,對宛娘也有不少幫助。 宛娘的性子有些隨了她母親寧氏,不過因跟溫宥娘相處得也久,早被拿捏住了性子,雖然偶爾還有些愛拔尖,卻也沒惹出過丑聞,這種讓二房嫡女長臉的事情溫宥娘并不會阻止,旁的人看了也只贊她品行的,何樂而不為? 寧氏見溫宥娘答應,也就笑著回了二房。 待晚些,溫宛娘就帶著點心來尋了溫宥娘,一進門便笑著道:“jiejie可還忙著?” 溫宥娘正在寫請帖,見她來了,便把毛筆擱在筆架上,指了指旁邊的榻,道:“怎么這么晚了還過來?” 宛娘把點心端出來擱在幾子上,也沒坐下,上前了兩步低頭看溫宥娘寫的帖子,邊看邊道:“jiejie的字越發有風骨了,要meimei有jiejie的一半便心滿意足了?!?/br> 帖子上的墨跡尚未干,上面寫的是胡家三房的嫡二女胡奇嵐。 溫宥娘有些好笑地看著宛娘咬嘴的動作,戲言道:“那也要二meimei聽jiejie的才行,三meimei聽了jiejie的,現在的字可寫得不錯?!?/br> 三meimei是宛娘的庶出meimei,名筠,二房云姨娘所出,娘家中乃地方富商,當年溫二爺在地方上任時所納,還生了一個庶出子,因富商每年給二房的錢并不少,所以寧氏對庶出的一子一女也并沒有過多苛刻。 宛娘向來不喜庶妹比自己強,見溫宥娘夸贊筠娘便嬌聲道:“jiejie便去哄傻子吧,meimei可沒見過jiejie吊著繩子練字的,也就筠娘信了?!?/br> 溫宥娘把帖子合上,擱置在了旁邊,語氣重了兩分,“有些話jiejie說過很多次,二meimei不愛聽,可當jiejie的還是得說?!?/br> 宛娘盯著旁邊寫好的帖子,有些想伸手,又不怎么敢不說而自取,猶豫了一番還是忍了下來,只抬眼看溫宥娘,“有甚不好說的?meimei自然知道jiejie是為了meimei好?!?/br> 也是個聰明的,從來不真駁過溫宥娘的話,溫宥娘帶著宛娘往旁邊榻上坐去,看了看幾上的五瓣花狀的點心,稱道:“二meimei的手藝又精進了?!?/br> 宛娘臉紅了紅,也不想帖子的事情了,自拿了一個輕輕咬了一口,那點心便露出了中間紅色的芯。 “jiejie覺得這個點心如何?外面合的米粉,里面裝的是山楂醬,醬里加了些許赤砂糖,恰好調和了山楂醬的酸味,拿來開胃最好不過?!?/br> 宛娘把手里的點心放在白瓷盤的邊上,又接著道:“過幾日祖母請客,meimei也沒地方幫得上jiejie的,也就出膀子力氣,做點點心給客人品一品,也算是meimei的一點心意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