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姜姒還沒怎么真正了解過姜嫵,若是沒有她入門之后叫人遞過來的一杯毒酒,她興許不會死。不過,其實那時候姜姒自己也存了死志,活下去更沒意思,姜嫵的惡念不過是給了她一個機會。 可惡念便是惡念,何等歹毒的人,才會向自己的親meimei下手? 這一世,她就是回來扒開所有的人皮,看看里面藏著的到底是什么。 傅臣如此,姜嫵如此。 一念及此,姜姒斂了眼底神光,正想說話,便聽見外面有人跟八珍說話。 周氏揚聲道:“八珍,可是有什么事?” “回夫人話,是前頭裁制新衣的婆子來支領銀錢,奴婢已打發她們去了?!?/br> 八珍在門簾外頭回了一句。 姜姒聽了也沒在意,倒是想起另一樁事來,由是道:“小瑤池會固然好,不過裙釵之事卻還要衛姨娘那邊首肯,怕是要先通知姨娘那邊?!?/br> 對周氏回來之后府里的情況,許姨娘也有所耳聞,知道周氏還沒拿回中饋,也不插話。 周氏卻只是一皺眉,便再無異狀,抬手便叫人去衛姨娘處通稟:“九月去說說府里去小瑤池會的事,叫衛姨娘張羅上?!?/br> 九月剛準備去,后面衛姨娘的人就來了。 真是個說曹cao,曹cao到。 衛姨娘身邊的丫鬟綠香朝著主位上一拜,便道:“衛姨娘著奴婢來問詢夫人小瑤池會一事,已叫人備下了東西,專挑揀的府里最好的給四姑娘。四姑娘與府里的爺們、姑娘們若是要去,便請四姑娘先挑,剩下再給其余姑娘送去?!?/br> 這話說得。 姜姒不由皺了眉,果然見到姜媚沒忍住,站了起來,又立刻被對面許姨娘一個眼神給按下去了。 姜嫵倒是穩穩坐著,不過看綠香的眼神明顯也不很愉快。 哪兒有這樣說話的? 東西先送來給四姑娘挑倒也無可厚非,可送來的這些綾羅綢緞金銀玉器看上去都是富麗堂皇,真真是府里極好的東西。衛姨娘也是挑準了這個時候叫人來膈應的,更使得一手離間好計。 盡管姜嫵姜媚都是庶出,比不得姜姒尊貴,可以前周氏在的時候也沒有說把姜姒挑剩下的拿給庶出姐妹,都是按著規矩分送開,各自有別。這一回許姨娘倒好,平白給姜姒與周氏拉穩了仇恨。 這會兒姜姒說什么都沒用了,嫡庶明晃晃地擺在這里,衛姨娘一刀子捅過來可讓姜嫵姜媚姐妹鉆心。 姜媚臉色都變了,瞪著捧進來那一堆好東西,眼睛都有些發紅。 許姨娘笑容也變淡,只道:“衛姨娘既開始張羅,我們便不多打擾了,賤妾向夫人請罪告辭了?!?/br> 周氏待幾人轉身,方才還掛著的笑臉也是拉下去了。 衛姨娘如此明晃晃地拆臺,真是司馬昭之心,叫人好不憤怒! 可讓周氏沒想到的是,姜姒竟然在許姨娘母女三個跨出門的時候,對綠香道:“東西你放下吧,衛姨娘也真是個有心的,我會很快挑好,不耽擱你時間的?!?/br> “多謝四姑娘體恤?!?/br> 綠香柔笑著蹲了個身,心里卻鄙夷四姑娘沒長進,竟然在許姨娘等人還沒走的時候便回話,這不是叫人記恨她嗎? 姜姒怎么可能不清楚自己所言會有什么后果?可她有自己的一把算盤,一個眼神阻止了周氏,便上去挑了些好看好用的留下,這才打發了綠香走。 周氏見人走了,才皺眉:“姒丫頭,你這做法,為娘有些看不懂?!?/br> “娘,左右衛姨娘這邊掌著中饋,她叫人記恨我,她自己哪里能逃脫?我那五meimei素性是個愛美之人,又不能忍,恨我之余也該恨著衛姨娘。您肚子里有孩子,我是嫡出的姑娘,衛姨娘一個姨娘的身份掌著中饋,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反倒如此膽大妄為。您覺得,若是挑個軟柿子捏,何人更好?” 姜姒不疾不徐地分析了兩句,方才她那舉動的深意便已暴露無疑。 要的就是她們記恨! 越是記恨,衛姨娘倒霉得越慘。 左右主持中饋的乃是衛姨娘,回頭若再有什么人在姜媚耳邊吹風,不消多少時日,肯定要鬧起來。衛姨娘滿以為能讓人記恨她,殊不知最后全會還到她自個兒身上。 人太自得,也是毛病。 姜姒心機手段遠勝從前,今日這一遭便略有體現了。 周氏心里慨嘆,也是點了點頭:“一會兒你爹回來還要擺飯,前陣廚房里送來一味棗泥山藥糕味道還不錯,你今兒且常常,我已讓人遞去你院兒里了?!?/br> “那姒兒便先告退,母親也當心著休息,外頭的事情有女兒呢?!?/br> 姜姒寬慰她兩句,只怕她孕中多思,這才離開。 后面跟著八珍、紅玉、紫檀三個,周氏身邊則換了旁人來照顧,有另一位馮嬤嬤便一時無事。 只是剛出了正屋,進了自己的院子,姜姒便問八珍:“在正院時,你在外頭跟誰說話?” 八珍忙道:“是外頭來的婆子,給世子爺那邊遞東西的,奴婢看姨娘與兩位姑娘在,便撒了個謊,不曾有什么婆子。您瞧,是萬和齋那邊過來的香?!?/br> 姜姒已進了屋,接了香盒拿在手里,只覺觸手溫涼,香盒上還雕刻著纏枝蓮圖案,漂亮雅致。 將香盒輕輕放在紫檀木雕花棋桌上,姜姒靠坐在旁邊,纖纖手指掀了香盒蓋子,便見到一小片一小片的半透明淺褐色香片。 她素來愛香,只用指尖點一片起來,輕輕一嗅,眉頭頓時舒展開來。 最上等的伽羅香,一聞便覺得頭腦清醒,雖則淡淡,可著實悠長。 指尖輕輕碾磨,沾了香息,又不知是想到什么,慢慢將那一片香放回盒中。 這是她最喜歡的伽羅香,不過用得不多,少有人知,傅臣竟似與她心意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