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這兩個大國,就是晉和楚。 越王勾踐解下佩劍,一臉無恥地對文種大夫說, 先生教給寡人伐吳之術一共七種, 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滅亡了吳國, 還有四種在先生手里, 要不要到先王那里在自己身上試試? 第三章 南方崛起 九頭鳥 秦穆公去世前五年,楚成王也死了。 楚成王死不瞑目。 成王是楚國的第三個王。之前,有他的祖父武王,以及父親文王。楚國的基業,就是他們祖孫三代創下的。至于成王本人,在位四十六年,親眼看著齊桓和晉文相繼稱霸,宋襄和秦穆躍躍欲試。召陵之盟,與齊桓公分庭抗禮的是他;城濮之戰,與晉文公一決雌雄的也是他;綁架宋襄公,又在第二年把宋軍打得滿地找牙的,還是他。春秋前期的爭霸史,處處都有他的痕跡和影子。 然而英雄一世的楚成王怎么也沒有想到,他竟會死在自己的親兒子手上。 成王的兒子叫商臣。 商臣本是成王的太子??上С赏醺S多有為或無為的君主一樣,好色。妻妾成群又愛屋及烏的結果,往往是廢嫡立庶,廢長立幼,立儲以喜。何況楚國原本就有傳統,喜歡立年輕力壯的公子為君。這跟他們一貫好戰好斗,專一與諸夏作對有關。年老力衰的君主,是領導不了這個尚武霸蠻之邦的。 于是,魯文公元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決定廢掉商臣,另立姬妾之子為儲。這個消息后來得到了證實,商臣便去求教于自己的師傅潘崇。 潘崇問:讓位服軟,做得到嗎? 商臣說:做不到。 潘崇又問:流亡國外,做得到嗎? 商臣又說:做不到。 潘崇再問:那么,干一件大事,做得到嗎? 商臣說:做得到。 這就是只有蠻夷才說得出的話了。宮廷政變,搶班奪權,諸夏的公子們也會做,但不會這么講。只有楚人毫無顧忌。他們的身上流著蠻夷的血,根本就不把君臣父子那一套放在眼里,也不認為大逆不道是多么嚴重的罪名。十月,主意已定的商臣帶兵包圍了王宮,逼楚成王自殺。成王提出吃了熊掌再死,也不被批準。成王無奈,只好自縊。但他吊死以后卻不肯閉眼睛,因為拿不準這些不肖子孫會給自己上一個什么樣的謚號。 謚號是最后的面子,死了也得要。 這事在葬禮之前就討論了,最先定的是“靈”。這是“惡謚”。比如后來的晉靈公、鄭靈公、陳靈公,便都是既為君不道,又死于非命。因此成王聽了,便不肯閉眼睛。商臣等人無奈,只好改謚為“成”,成王這才滿意地升天。 商臣即位,是為穆王。1 穆王雖然弒君弒父,要算亂臣賊子,但列祖列宗的基業,卻在他手上得以拓展。穆王在位十二年間,滅江(在今河南省息縣),滅六(讀如陸,在今安徽省六安縣),滅蓼(在今河南省固始縣),伐鄭,侵陳,伐麇(讀如君,在今湖北省鄖縣),圍巢(在今安徽省巢縣),2干得有聲有色??梢哉f,穆王去世時,是把一個即將成功的霸業,交到了兒子手上。 他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楚莊王。 楚莊王聲色犬馬。 沒人告訴我們,莊王即位之初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只知道,三年之間,此君不理朝政,不出軍令,一味驕奢yin逸。大夫伍舉忍無可忍入宮進諫,莊王卻左手抱著鄭姬,右手摟著越女,嬉皮笑臉地坐在樂隊中,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 這可真如伍舉所說,有只鳥待在高高的山上,三年不飛,三年不鳴。 請問這是什么鳥? 九頭鳥。 是??!按照莊王的說法,這只鳥“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如此以靜制動蓄勢而發,豈非九頭鳥?3 實際上莊王心里很清楚,楚人的精神是“霸蠻”,楚人的心氣是“不服周”,楚人的傳統是“我蠻夷也”,而楚君的使命則是開疆辟土,抗衡華夏,圖謀中原。這是一個艱難的歷程,必須付出畢生的精力??磥?,他是想在大干一場之前先玩個夠,然后收心。 收心之后的莊王果然一鳴驚人。頭一年,他就聯合秦國和巴國滅了庸(在今湖北省竹山縣)。三年后,又聯合鄭國侵陳侵宋,后來更命令鄭國痛打背楚降晉的宋國??梢娺@時鄭國已經變成楚的小弟,晉國則由于靈公被殺國內動亂,幾乎無暇多顧。于是莊王一路凱歌,把隊伍開到了周王室的眼皮底下,聲稱要在王畿之內搞軍事演習。 楚莊王耀武揚威。 這時的天子已不是襄王,也沒有齊桓和晉文這樣的華夏霸主來護駕。外強中干的周定王擺不起架子,只好派王孫滿去勞軍。楚莊王志得意滿,竟向王孫滿問起九鼎的大小輕重來。我們知道,九鼎傳為夏禹所鑄,使用的青銅則來自天下九州,象征著夏對各部落國家和部落聯盟的領導權。后來夏桀失德,九鼎遷商;殷紂失德,九鼎遷周。鼎之所在,即權力中心所在。楚莊問鼎,什么意思? 王孫滿不能不義正詞嚴。 決心捍衛王室尊嚴的王孫滿告訴楚莊王:關鍵在德不在鼎?,F在周德雖衰,卻天命未改。鼎的大小輕重,還是不問為好。 楚莊王聽了,一言不發,收兵回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