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他本來就年少氣盛,這會兒眼見事情如此順利,越發大刀闊斧起來。而原本還有所保留的太后,見朝中一片平靜,也以為先帝布置得當,兒子又有好幫手,不用自己cao心,也放了心,只讓兒子盡力去做,就不多管了。 于是到了第二年改元的時候,田從熙終于把關鍵位置都放上了改革派官員,具體的改革方案也由此提上了日程。 “有這回事?”蘇太后聽了兒媳婦宋皇后的一番話,很有些驚詫,“你跟皇帝說了沒有?” 宋皇后搖頭:“臣妾不知怎么跟皇上提起?!?/br> 蘇太后看她青澀的眉眼間有著不安,就軟了聲調,拉起她的手說道:“你是皇后,也是熙兒的妻子,夫妻之間,貴在坦誠,有什么話,你直接跟他說就好了。而且這是正經事,更沒什么不能說的。我們三人等閑都出不了宮,外間有什么事都是聽人傳的,可傳話的人也有自己的心思,所以聽真話更難了,這會兒難得你聽見了這些話,若是不跟他說,他如何能知曉?” 有了她這番話,宋皇后終于吃了定心丸:“多謝母后教誨,臣妾記住了?!?/br> 蘇太后拍拍她的手:“好孩子,你放心,熙兒是個知道好歹的,只要你一心為他,他自然也會看重你,夫妻之間,以真心換真心,才是相處之道?!?/br> 宋皇后再次感謝太后的教誨,又服侍太后喝了一碗燕窩粥,這才告退回長生殿。一路上她都在回想太后的話,她說“以真心換真心”,可是這是宮里啊,他是皇帝,自己是皇后,她能換來他的真心么? 猶記得進宮前母親的教導,她說:“好好服侍皇后娘娘,只要服侍好了她,你這輩子也就不用擔憂了?!?/br> “那,太子殿下呢?” 宋夫人回道:“太子殿下是皇后娘娘的兒子,最聽皇后的話,只要皇后能為你說話,已經足夠。除此之外,他是君,你切不可只把他當成丈夫,像尋常妻子一樣與他吵鬧,否則,不看別人,端看林貴妃就行了?!?/br> 娘說不能把皇上當做丈夫,又讓自己聽太后的話,可太后卻叫她把皇上當丈夫,以真心換真心,宋皇后迷惑了,她到底該怎么辦? 左思右想,最后在田從熙來到長生殿的時候,宋皇后還是把今天跟太后說過的話,重復了一遍給他聽:“……都說李環是挾私報復,因憤恨當年齊侍郎不肯將女兒許嫁,這才構陷齊家侵吞民田,還逼死了齊氏族長?!?/br> “構陷?齊氏侵吞民田鐵證如山,大理寺已經查實,錦衣衛也有回報,這怎能是構陷?”田從熙皺眉反問。 李環是田從熙登基后提拔起來的僉都御史,巡撫山西,目前主要在查轄下侵吞民田、軍屯的事,齊侍郎是禮部右侍郎,祖籍山西,年后剛被查出齊氏族人侵吞民田、逼死人命。田從熙卯足了勁,正要以此為契機大力清查,想不到皇后竟跟他說了這樣一個消息。 宋皇后其實也不知道詳情,這件事還是她嫂子進宮請安時告訴她的,因此她也只能說她知道的內容:“可是齊家悔婚一事也是確有其事,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br> 田從熙念頭一轉,起身就走,回去乾元殿就尋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劉駿威來問這件事。 “回皇上,是有這么回事。當日李家敗落,李環又鄉試落榜,齊家不愿將女兒許嫁,就退了婚事,將女兒另嫁。當時李環還曾立下誓言,說來日定叫齊家悔不當初?!?/br> 田從熙聽完出人意料的一笑:“難得李環有志氣,也怪齊家狗眼看人低?!睒嬒菀埠?,實情也罷,這都不失為一個開啟變革之路的契機,而齊云作為禮部侍郎,倒也不虧了他磨好的利刃。 他又問了一些齊家和李家的恩怨,越聽越感興趣,當下就要換了便服跟劉駿威一起出宮去走走。 劉駿威嚇了一跳,他阻攔不住,只得借口說要安排護衛,出去讓內侍給太后和皇后送訊,自己盡量拖延時間。不料他拖來拖去,太后那里沒有音訊,反而是皇后匆匆趕來阻攔,惹怒了皇上,害他也跟著吃了訓斥,最后到底還是陪著皇上出宮了一趟。 宮外的世界鮮活多彩,又熱鬧非凡,出去兩次之后,田從熙就在宮里呆不住了,隔三差五就想出去走走。宋皇后勸不住,只得去求助太后,誰料太后長嘆一聲之后,竟然說:“讓他去吧。這孩子這些年也是悶壞了,只要帶齊了侍衛,就讓他出去走走,能多了解些民情也好?!?/br> 宋皇后瞠目結舌,實在想不到太后竟然會這樣說,要知道皇上屢次微服出宮,若被大臣們知道了,少不得要說皇上耽于游嬉、怠忽政事,太后竟然只因為疼愛兒子就不顧皇上的名聲了,實在是讓她驚訝不已。 可是她跟皇上結發不久,情分不深,皇上又有太后撐腰,自然更聽不進她的話去,久而久之,皇后也就放棄不肯多說了。因她終于“開竅”,田從熙很高興,來她這里也勤了一些,于是不久之后,宮內終于傳出好消息:皇后有孕。 ☆、第125章 渾水摸魚 “……宋家人比先前還要謹言慎行,跟父親的往來書信也少了許多?!绷肘曄蛱飶臓c回報。 田從燾微微點頭:“宋之遠是聰明人,如今皇后剛剛有孕,他自然要謹慎再謹慎。還有別的消息么?皇上還是喜歡微服出宮?” “是。幾乎每隔四五日就要出去一次,有些御史已經風聞此事,聽說正打算上奏規勸?!?/br> 田從燾道:“朝中不是正為變法一事吵得熱鬧么?皇上竟然還有心思出門?” 林鈺道:“聽說皇上正是為了出宮多聽聽民聲,不想被人蒙蔽,才頻繁出去的?!?/br> 倒也說得通,不過那些言官未必肯買賬,田從燾又問了問其他各方的情況,包括蘇家和其他幾個大都督對變法一事的反應。 “蘇家一切如常,只是訪客多了許多,不過肅國公一直稱病不出,倒是蘇夫人上個月曾入宮拜見過太后。其余幾位大都督也沒有什么表示,似乎對變法一事沒有什么異議?!?/br> 田從燾才不相信他們沒異議呢,田從熙的這次變法脫胎于北宋王安石變法,核心內容包括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 募役法是將原來按戶輪流服的差役,改為由官府雇人承擔,不愿服差役的民戶則按貧富等級交納一定數量的免役錢,官宦仕紳概無例外;方田均稅法則是要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并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分為五等,作為征收田賦的依據。 按現行制度,官員和有了科舉出身的士子都是不需服役和繳納賦稅的,并且世家大族多有隱田隱丁,所繳納的賦稅至多十之四五,一旦這兩項變法施行,自然會觸及到這些世襲勛貴的根本利益。 他們現在沒有反應,不過是想等著文官先跳出來,事實上,這些文官也已經開始跳腳了。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什么?難道只為了這點俸祿?當然不是,為的可都是這官位背后的特權??! 好好的忽然說要變法,要他們跟平頭百姓一樣交免役錢,甚至比百姓交的還多,他們能氣平么?更不用提清丈土地,還要按土地好壞繳納賦稅了。開玩笑,誰不知道良田在誰手里?鬧來鬧去,朝廷掏的可是他們口袋里的錢,這誰能樂意??! “這倒是身為武官的好處,不關己之事可以不開口?!背⒁幌蛑匚妮p武,武官沒地位,自然也不用發表見解了,只要置身事外,瞧著文官和皇上對掐,瞅著時機再去得漁翁之利就好。 林鈺苦笑:“也只是眼下吧,要不了多久,等皇上要開始推行衛所整頓的時候,就沒誰能置身事外了?!?/br> 田從燾也笑:“總不與咱們相干,只看著便是?!彼@里衛所整頓已有成效,正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田從熙現在正焦頭爛額,估計是不會沒事找事,來他這里橫插一手的。 說完正事,林鈺幾人跟幕僚一同告退,郝羅博卻留了下來,田從燾看他似有心事,偏偏就是不開口,不免有些奇怪:“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么?” 郝羅博在屋子里轉了幾個圈,最后壯士斷腕一般說道:“誠哥兒已經寫信回東都,求舅舅為他向陸家提親了?!?/br> 田從燾一怔,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好半晌才低聲道:“看來陸姑娘還是沒有想起前事?!?/br> “我瞧這樣子,她一輩子也未必想的起來!”郝羅博也長嘆一聲,“誠哥兒倒是鐵了心,說他不在意陸姑娘前事盡忘,只想以后……”說到這里,他怕殿下聽了心中不高興,就把“守著她”三個字吞了回去。 田從燾似乎并不在意柳歆誠說了什么,只是悵然若失的起身出門,騎馬出城去了地王廟。 獨自一人在山坡上站了許久,直到道真上來尋他,田從燾才回轉身,道:“餓了,有素齋么?” 道真一笑,回道:“剛剛備好,殿下請?!?/br> “元箴大師最近可有信來?”田從燾一邊跟道真閑話,一邊往地王廟走。 道真回道:“前日剛收到一封,信上說,元箴師兄剛見過肅國公?!?/br> 田從燾腳步一頓:“哦?肅國公也去了白馬寺?他不是病了么?” 他們口中所說的元箴大師正是上次道真介紹他認識的得道高僧,目前元箴正在東都白馬寺講經。 “應是見過元箴師兄之后才病的?!钡勒嫖⑽⒁恍?,答道。 他一臉的“你懂的”,田從燾忍不住也笑了:“難得元箴大師能跟肅國公說上話?!?/br> 道真附和道:“是啊,說來元箴師兄就是有這個本事,只要一開口,別人就不由得不聽他的話,就連先帝那樣的雄才偉略,都能聽得進他的話,可見一斑?!?/br> 田從燾深以為然:“可惜,元箴大師要是未曾出家就好了?!?/br> 道真卻道:“方外之人有方外之人的好處?!币粯诱f話,別人就是更愿意聽和尚的話。 兩人一路閑話,回到廟中用了素齋,又對弈幾局,最后田從燾直接宿在了地王廟里。說來也怪,他每次想起趙琰,心神不寧的時候,只要來到地王廟,站在他們當初并肩而立的地方眺望一會兒遠方,他的心情總能漸漸平靜下來,并且多出許多面對現實的勇氣。 罷了,就這樣吧,趙琰并不等于陸靜淑,她估計再不能回來,那么也沒理由阻止陸靜淑嫁人,只是不知道柳歆誠真的娶了陸靜淑以后,會不會后悔。 田從燾想通之后,再也沒問過陸府的事,但是柳家向陸家求親是一樁喜事,到底還是流傳開來。 五月,陳皎寧給郝羅博寫信追問柳陸兩家的婚事,郝羅博只得據實回信,又跟田從燾學了一遍,“她死活不相信陸姑娘肯答應嫁給誠哥兒,說就算是不記得事情了,難道連自己的心意也不知道么?” “唔,我記得陳姑娘、不對,現在應該是盧家少奶奶了,她不是有孕了么?”田從燾干脆岔開了話題。 郝羅博見他不想提,也就順著他轉了話題:“她寫信的時候已經生了,是個女孩兒,聽說陳府盧府都很高興?!?/br> 說到這,田從燾又想起來問:“變法一事,陳希炳有什么想法沒有?” “聽恒亮說,曹國公私下曾言,法是好法,這人么……”恒亮是曹國公世子陳皎明的字。 田從燾聞言有些驚訝:“他說的人,是指……” 郝羅博道:“想是說李環那一干人吧?!崩瞽h現在已經開始在山西清丈土地,聽說鬧得雞飛狗跳,有好些山西著族要去東都告御狀呢。 田從燾一想也對,陳希炳說的應該不是田從熙,他就算有那個膽子,也不會跟自己兒子直言說起。他跟郝羅博又聊了一會兒,外面來人報,說叢侍衛有事求見。田從燾想起自己吩咐他的事,讓郝羅博先下去,單獨把叢康叫了進來。 “殿下,您吩咐的那件事辦好了?!?/br> 田從燾笑問道:“可還順利?” 叢康回道:“回殿下,順利的很。那于大人看著清高,實則是個官兒迷,于小姐一抽到了那支上上簽,于大人立刻就動心了。要不是有他從中推波助瀾,這事兒還沒這么快呢!” 田從燾問了幾句細節,深覺滿意,讓叢康自己去領賞。 叢康謝完恩卻不忙告退,又跟田從燾回報了一些東都市井里流傳的消息。比如新升了翰林學士的姜坤,家里兒媳婦既有賢名又有才名,誰知竟是個河東獅,年后光因喝醋就打死了兩個丫頭;再比如曹國公府的五姑奶奶剛嫁去肅國公府不久,就跟丈夫起了爭執,肅國公府的小公子年輕氣盛,居然因此好些日子不回家。 “有這事?那曹國公就沒為女兒出頭?”田從燾感興趣的問道。 叢康看他有興趣,講的更賣力了:“這卻怪不得曹國公,他應是還不知道此事呢!聽說蘇家規矩大,陳家五姑奶奶嫁過去之后,除了三朝回門,再都不曾回過娘家。您想想,他哪知道女兒和女婿吵起來了呢?” “可是蘇翔一直不回家,他就不覺得奇怪?陳府總有陪嫁的下人,也不回去稟報么?” 叢康道:“那蘇家小公子是去了肅國公世子麾下,估計曹國公沒察覺有異吧,至于陳府的下人,似乎是不敢擅自回府?!?/br> 田從燾不明白了:“既然蘇翔是去了蘇群那里,你怎么知道他是因為跟妻子吵架才故意不回家的?” 叢康嘿嘿笑了幾聲:“這個嘛,都是市井傳言。那蘇小公子也有幾個紈绔朋友,酒酣耳熱之際,難免要說出來一些,這不就傳到了屬下耳朵里了么?!?/br> 田從燾一嘆,世事就是這樣,該知道的人懵然無知,不該知道的人卻什么都知道了,“你一會兒去把這事說給郝公子聽?!彼环奖阕鍪裁?,還是讓郝羅博提醒陳皎寧吧。 叢康應了退下,出去先領了賞錢,然后特意拉著郝羅博去喝了一頓酒,酒后假作無意的把這樁八卦說給了他聽。郝羅博聽了也很詫異,就在給陳皎寧回信的時候,順便提了這件事。 于是在田從燾接到皇上新封了一位于昭儀的消息的同時,曹國公夫人病逝的消息也傳到了長安。據說陳府的五姑奶奶因此回陳府住了好久,一直到陳夫人出殯之后,才由丈夫蘇翔親自接回蘇家。 “恒亮說,一時沒攔住,讓兩個小的把蘇翔打了一頓?!焙铝_博捧著信樂不可支,“蘇家竟然也沒多理論,就這么認了這件事?!?/br> 因當初陳皎明遇襲,陳家的事他們都知道一些。這位五姑奶奶是剛剛病逝的董氏夫人所生,下面還有兩個一母同胞的弟弟。此番她在婆家受氣,陳希炳雖然要給女兒撐腰,陳皎明作為長兄也要教育一下妹婿,但到底都是不好動手的。反而是這兩個弟弟,出手打人也就打了,大不了說一句年輕氣盛不懂事,心疼jiejie,蘇家能怎么樣? 而且新帝到目前也沒有想用蘇家的意思,連太后都不給他們撐腰,面對實權派的親家,他們自然就要夾著尾巴做人了。 ☆、第126章 各方斗法 宋皇后心里很苦。她與太子大婚才一個月,先帝就駕崩了,之后有守孝,皇上孝期過了,又忙于國事,與她的相處時間本來就少得很,加上兩人對彼此不夠了解,有限的相處時間里,也遠沒有一般新婚夫妻的甜蜜。她一直很不安,好在后來終于有了身孕,心里才安定了一些。 誰知她還沒安心兩個月,皇上竟然就選了一位昭儀回來!而這位昭儀出人意料的并不是宮女出身,而是太子太傅、東宮詹事于泓的女兒! 她甚至不知道皇上是如何看中了這位于氏的! 宋皇后挺直脊背坐在太后下首,眼看著身穿淺粉衫裙進來請安的女子,那執著的目光,似乎都要把人釘在原地。 “臣妾于氏叩見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萬安?!?/br> 聲音清脆動聽,帶著點少女的爛漫天真,宋皇后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太后,卻發現太后正目帶憐惜的看著自己,她立刻就收回目光,坐的更直了一些。 “起來吧?!碧K太后心內輕嘆,示意宮女扶起于氏,又叫人給了賞賜,“以后要好好侍奉皇上和皇后?!?/br> 于氏乖巧的應了,又給皇后叩頭行禮,皇后也叫了起給了賞賜,卻并沒多說。 等于氏行完禮之后,太后就沒留她,讓她回去自己寢殿收拾,然后又把宮人和內侍揮退,自己單獨拉著皇后的手安慰:“好孩子,我看這于氏也就是中人之姿,興許熙兒只是喜她年少活潑,他也還小呢,心性里難免不脫貪玩,你是個穩重孩子,又是皇后,總不能陪他胡鬧,現在有于氏陪他也好?!?/br> 太后都這樣說了,宋皇后還能說什么,她只能強笑著應:“母后說的是,臣妾有了身孕,不能服侍陛下,確實該為陛下選個合心意的人,現在有了于昭儀正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