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眉娘是通房婢妾出身,卻是王府的家生子,安太妃身邊長大的貼身侍女。雖然有點小虛榮的壞毛病,可大體的行為舉止,接人待客都極妥當,人長得貌美,性子溫柔,聰明能干,比普通的官家千金更加優秀。由于她在車隊里深居簡出,不輕易拋頭露面,難得出來幾次,也是管夏玉瑾叫“我家大爺”,這個稱呼在許多地方有相公的意思。章少爺便自行猜測她是夏玉瑾的妻子,而好男風的男人娶來的妻子都是可憐人,白占著個名頭,夜夜獨守空閨,不值得放在心上。 秋華秋水動不動就給玉少爺臉色看,估摸只是保鏢下人,直接排除。 葉昭帶來的侍衛都是虎狼騎的精英,大多在漠北打過仗,見慣大將軍的純爺們氣派,和戰場上的兇殘氣勢。就算憋出滿身雞皮疙瘩,也沒辦法對著那張男人臉叫“夫人”,就連夏玉瑾這做丈夫的,也無法輕易開口喊出“媳婦”兩個字來。隱瞞身份的時候,就隨便給她改了個名字叫柳昭。于是大家“老大”“花頭子”等等亂叫一通,硬是把葉昭叫成了的江湖上開鏢局的老大哥。 唯玉公子對她“阿昭”“阿昭”,叫得溫柔親密。 章少爺嫉妒得幾乎咬碎了牙。 覺得那家伙不過是個下三濫的江湖混混,除了臉長得俊些,身手好些,一無是處。 路過龍山石窟的時候,懸崖絕壁上,蘇大家親筆留下的石刻墨寶珍跡,斗大的“望陽峰讀書臺”幾個字,她硬是能讀成“望湯將贊書一”,沒文化得簡直令人發指,玉公子好心指正了她的錯誤,她居然還面不改色地說:“這字寫得太潦草!” 大家都無語了,幾個管事暗自竊笑。 秋華附和:“對!字寫那么差!應該拖來直接打死!” 秋水接上:“什么狗屁大家,三歲小孩都不如!” 沒文化真可怕。 玉公子都快淚流滿面了。 章少爺對他報以深深的同情。 他不知道這兩個人是怎么相識的,但是這等牛嚼牡丹的粗魯貨色,簡直是糟蹋了美人。 章少爺安慰地輕拍夏玉瑾的肩膀,隔著衣服傳來的體溫,讓人心跳,正想開口吟上幾句詩詞,說說歷史故事,展示才華,壓倒花昭那粗人。 夏玉瑾已經黑著臉,拖媳婦回房,教育她蘇大家在文壇的重要性去了。奈何葉昭只有在武學和無恥方面天賦最高,教育和反教育之下,主題很快不知偏去何方,兩人蹲在車廂里久久沒出來,只有點細微的詭異聲音…… 莫非,花昭受寵的原因是床上功夫好?干得玉公子欲仙欲死,離不了她? 章少爺眼睜睜地等著心上人去和別人行魚水之歡,難受得就像被剮了無數刀,他表面淡定地喝著香茶,心里暗暗發誓,等到了岫水縣,一定要給玉公子的流氓前相好插贓嫁禍,安個殺人搶劫的罪名,拖去大獄,吩咐獄卒將她偷偷打死或閹割,方消心頭之恨。于是悄悄地派了隨從,快馬加鞭,提前去岫水縣安排此事。 隨著越來越深入江北水災地區,四處逃難的災民越來越多。衣衫襤褸,骯臟難看,面黃肌瘦的他們看著路上華麗的馬車和高大肥馬,紛紛咽著口水,跌跌撞撞地跟著馬車跑,或上前乞討,或求他們買下自己。又有許多人販子,在災民中挑挑揀揀,選出美貌伶俐或聰明強壯的孩子,將來不知送往何方。 哪里都好…… 饑餓把人逼向絕路。 肚皮都不吃飽,能活一個算一個。 就算孩子落入青樓妓院,也比全家一起餓死強。 “大爺,我很便宜!什么都會做!給一斗米就行!” “爺!買我只要半斗米就夠了!” “這閨女又俊又聽話,雖然年紀小了些,但稍微養養就是個美人,換兩個窩頭就好?!?/br> “jiejie,求求你買了我吧!我娘就要餓死了!” 井底之蛙,初見世面。 這是夏玉瑾有生以來都沒見過,甚至沒想象過的慘烈情景。面對伸過來的骯臟手掌,充滿絕望的眼睛,空氣中散發著的陣陣惡臭,他下意識地往后躲了半步。有些害怕,有些慌亂,更多的不知所措。他想施米,又怕不夠分,反破壞了全局計劃,可是災民們又迫切需要米糧救命。 如果拿不定主意,就堅持最初的目的。 夏玉瑾思前想后,狠下心腸,顧全大局,搖手道:“這米,是要送去岫水縣的……我……我是個商人……” 立刻,一顆石頭丟了過來。 葉昭伸手接住,狠狠看向丟石頭的孩子,孩子往母親身后縮了縮。 不知是誰帶頭開罵: “jian商!” “黑心腸爛肚子的家伙,賺錢買棺材!不得好死!” “哄抬物價的混蛋!生兒子沒□!” “老天會降道雷收了你們!” 夏玉瑾愣愣地看著眼前的混亂情景,他終于發現,原來賑災不是件輕松好玩的旅行,而是條艱難、可怕的荊棘路,略有差池,就是無數大秦子民的性命。 輕松的心情漸漸沉下去。 肩上的擔子慢慢重起來。 岫水縣,到了。 他必須好好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72.古舊茶杯 賑災欽差不日抵達江北,大批災民涌入城中。 章縣令在焦頭爛額中,為防欽差心血來潮到岫水縣參觀,他不但要派人悄悄將偷工減料的堤壩修繕掩飾,隱藏家中大批含辛茹苦才賺到的金銀珠寶,又要重拳出擊,將試圖告御狀的刁民打的打,關的關,殺的關,以儆效尤。 上京與江北消息不通,在有心人的安排下,岫水縣中流言四起。 南平郡王是怕事偷懶、貪婪好色、心腸毒辣的皇室紈绔,他位高權重,在上京包養了七八十個孌童姬妾,來江北賑災只為求財,順便收羅江北美人,根本不在乎螻蟻小民的死活,謠言越傳越烈,中間還夾雜著許多有鼻子有眼睛的故事,唬得百姓們心驚膽戰,紛紛打聽御史抵達時間,齊齊放下告狀的心思,快點將未嫁女兒和俊秀兒子藏起來,莫讓好色郡王看見了。 夏玉瑾一行人,放下游玩心思,快馬加鞭趕到岫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