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我在求生節目中爆紅了、褻神(1v1 h)、家養小首輔、[系統]末世巨賈、轟動全球后祖宗攤牌了、南風解我意、浮圖(鍍金時代)、煉愛(np 骨科)、唐時江湖行、我不做A了!
哭一聲,這會子被嫌棄的那個人一定是她! 聽到背后一聲響,回頭望著那個扒在榻上,將臉埋進松軟里的小貓,寧少卿哭笑不得。 嘆了口氣,回身再坐回去,小心翼翼的抱起陌千雪。 陌千雪雙手捂著臉,從指縫中看寧少卿。 對上的那雙細長的狹目,他眸中全是關切和擔心,還有無可奈何,哪里還有一絲惱怒,更沒有嫌棄。 “莫不是昨天晚上著了涼?” 說話間,已伸手去試她的額頭。 陌千雪有些訕訕,暗罵自己小心眼,有些不好意思,“沒事的,多喝喝水就好了?!?/br> “這怎么行?” “我說行就行?!?/br> 寧少卿無奈點頭,將她往自己懷中拉了拉。 表面上雖不再爭論,心里卻是打定了主意,若她再來一個噴嚏,或是他發現其它的不適,他一定會為她延醫問藥。 那藥,她不愛喝,也得喝! 入下捂臉的手,陌千雪如同小貓一般蜷曲在寧少卿的身側,這一刻突然感覺到無比安心。 不得不說,這一個噴嚏打得真是時候,順利將寧少卿的視線從蘇七的身上轉移開來。 縷了縷陌千雪的秀發,“國公府修得也差不多了,再這幾天收收尾,便可峻工,是否要欽天監幫你算一算,哪一天搬進去比較好么?” “擇日不如撞日。哪天完全收拾好了,哪天就搬回來,只是修繕,又不是喬遷,需要暖房?!?/br> “也好?!?/br> 畢竟,自她回京之后,事確實是多。 若真的去請了欽天監看了日子,那這搬遷的定性就變了。 便真的就要大肆cao辦,只怕多的是牛鬼蛇神上門,又是一大串的麻煩。 * 京中一派繁榮景象,南彊的戰事卻是一觸即發。 南陵皇帝在兵馬大元帥和攝政王的鼓動之下,已經下旨派軍,正式向天齊的邊境南彊突發戰亂挑釁不已。 南陵兵馬來得急,又得了盧正陽的軍事地圖和南陵的邊界戰略布署,自然是如虎添翼。 雙方一碰,天齊便是節節敗退。 不時有快馬從城外奔入。 “報,八百里加急,南陵大軍來犯?!?/br> “報,八百里加急,南關已經快要堅守不住,鎮南王請求支援?!?/br> “報,八百里加急,鎮南王大敗,南陵大軍已經突破我軍防線……” 這一聲聲的戰報,百姓或不知多少,可是群臣百官,高坐九五的皇上,臉色卻是一變再變。 朝廷上下頓時一片帶著惶恐的沉悶。 陌千雪就在這樣一個緊張的氣氛之中,遷回了京都。 軍情如此緊急,皇上只能要求蘇家出兵。 然而有鎮國公陌天放的先例在前,蘇家便是想派兵,卻也心有芥蒂。 誰愿意拿自己的人給別人打前鋒,為別人立功勞,當炮灰。 于是,以他們守的那兩邊也是蠢蠢欲動為借口,按兵不動。 只是上折建議,皇上抽調其它軍馬。 比如南陽的侯家軍,喻城的喻家將,再有就是將蘇家所守兩邊的那兩股用來監軍的御林軍調去,等等。 那兩邊雖是以蘇家為主守著邊境,皇族孤氏怎么也不可能只讓蘇家一家獨自堅守。當然還有其它幾家的雜牌軍,更有皇族孤氏人馬駐扎在側。 皇上自然不會將那兩股監軍調回,讓兩邊的邊境掌握權盡數歸在蘇家掌中,如此一來,說不定會再出一個不聽話的西境。 那個時候只怕天齊真的要亡…… 再三權衡之下,只得先派了其它雜牌軍先去接應,又召昌木進宮,讓西境再發兵,以解南彊之危。 昌木想起為國捐軀的鎮國公,悲從心來,一口拒絕。 大局關頭,皇上再也不端他的九五之尊的架子,而是曉之以禮,言辭懇切。 他這個時候,真的很想陌天放。 只要他一聲令下,陌天放大軍即動。從來不會推諉! 只要有陌天放在,天齊便像是有了定海神針,他也從來沒有為戰事如此焦急過。 若不是陌天放幫著他平定了西境,讓天齊得了這么多年的穩定,他又怎會生出心思,想要收了寧家的財和暗勢力,又怎會想將天齊所有的軍權收入孤氏皇族的囊中。又怎會生出心思,打破祖宗傳下的規矩,企圖讓天齊不在有世家。 都說,人不能貪心。 果然,他的報應來了。 皇上神傷不已,鬢角邊華發早生。 昌木也想起鎮國公一心為天齊,忠君愛國,想起了若天齊真的破了,那西境只怕又是戰亂不斷。 自國公去后,不知是不是老天爺也在傷心,居然發生了旱災,糧食已是不夠,人心又開始不安,又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西境,才恢復的元氣又受了打擊,此時若再有戰亂,只怕又會陷入萬劫不復。 想著想著,昌木便松了口,不過卻也留了底線,只說除非鎮南王死,蘇家也同意派兵進駐,天齊能提供足夠的糧草,西境才會真心實意的幫著天齊御敵。 不等皇上再去說服蘇家派兵,邊彊又有急信傳來:鎮南王戰死沙場!天齊連失了三座城池,退守詔地。 一連翻的打擊,皇上再也扛不住了,聽到消息的時候,一頭栽倒在大殿之上。 群臣頓時慌了手腳。 陸公公伺候皇上時間長,頗懂一些醫道,上前掐著皇上的人中老半天,才將皇上從昏昏幽中召回了神。 皇上被抬下去休養,一直昏昏沉沉的睡了半日,病情時好時壞,還發著低燒,有大臣建議休朝幾日,好讓皇上養病。 太醫也皇上是cao心太過,勞累所致,需要靜養。 然而,皇上只要一醒,便全盤否定。 此時前線戰報不斷,朝上卻又不太平,皇上哪有心思養醫。 征糧的緊要關頭,掌管錢糧的七品小官上了一個折子,說超級世家謝族居然在征糧之中,還私自屯糧,試圖貪墨。 這折子引起了皇上的重視,立時召見了那上折子的七品小官——辛逸明。 辛逸明是受謝家舉薦來京,為謝家辦事,如今拿出的一件件,一樁樁居然全是謝家這么些年來貪墨國庫和錢糧的實證。 一石擊起千層浪。 辛逸明的身份,他的出處和所有的履歷,全部被擺上了明面。 從他的身份中,找不出半分被指使的影子,完全是出于一副忠君愛國之心。 他本是謝家陣營之中的人,如此舉證,所有人都不會懷疑。 鐵證如山,謝家主和謝族陣營中的出頭鳥安宰相都啞口無言。 皇上震怒之下,吩咐左右拿人。 左右拿了安宰相,謝家主卻是不肯就范。 他是超級世家的家主,他不相信皇上會不顧顏面,不管天齊這暗中的平衡,將他拿下,讓自己孤立于蘇家與寧家的暗中結盟之中。 見左右只拿了安宰相,對他只是作了作樣子后退下,心中更是篤定,皇上不會把他怎么樣,最多就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表面雷霆,實際卻只是警告。 當下,指著辛逸明罵道,“你這個吃里扒外,忘恩負義的東西,你……你靠著我謝家才有今天,拿著我謝家給的俸祿,卻要致我謝家于死地……” 辛逸明不慌不忙,回話之中卻是帶了嘲諷,“下官受的是天朝的俸祿,當的是皇上親點的官,與你謝家何干?” 謝家主的話只是隨口一說,未必就是誅心。 可是經辛逸明這樣一回,這話意就全變了。 這天齊是孤氏皇族的,只有皇上才有權力給臣子發放俸祿,他一個世家家主,便算是掌著宰相之職,也只能是臣下。 那話意,讓謝族的罪名不再只是貪墨,還得再加一條謀反。 若是只有前一種罪名,確實皇上不會拿他怎么樣,也不想拿他怎么樣。畢竟,他還要利用謝族。 可就因了這句話,辛逸明又適時的獻上了一些謝族叛國的蛛絲馬跡。 若是從前,哪位官員敢參奏謝族叛國,只怕那折子還未到皇上的書桌,小命早已玩完。 可是,今時非同往日。 皇上已經又被氣得七竅生煙。 心中已有三分信了,自是會聽下去。 辛逸明自是有備而來,那一些蛛絲馬跡,被抽絲剝繭之下,便裸露出了它真實的面貌。 原來,當日陌國公在南彊大戰,被敵違困,后來糧草之所有會斷,全是謝家主在身后搗鬼。 事情真像總是那樣丑陋。 皇上有些心灰意冷。 縱使,他再想留著謝家,和他一起牽制寧家和蘇家,也不能留了。 當下忍住又要狂吐出的鮮血,看向辛逸明,贊道,“辛愛卿忠君愛國,不畏強權,實是天朝官員的典范?!?/br> 如今,謝族大勢已去,他必需重新拉攏朝中重臣,控制整個朝堂的局面。 “微臣拿的是皇上給的俸祿,當的是天齊的官,自當替皇上辦事,替天齊百姓請命?!?/br> 吩咐待衛,不論生死拿住了謝家主,又升了辛逸明的官,朝堂之上,才恢復了些微的次序。 謝族便算是有盤根錯節的關系,便算是在天齊根深締固,便算是能當朝堂的舌頭,卻也抵不過叛國的罪名。 亂世之下,只能用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