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太好了!成了?。?!” “計相大人,成了,我們完成了?。?!” 高悅靠在椅子里,終于松了一口氣兒。 齊鞘頂著一雙遍布紅血絲的眼回頭去看攤在椅子里的高悅,兩人相視一笑,齊鞘便走過去將高悅扶了起來,這兩日大家都埋頭計算,可齊鞘總是跟在高悅身邊,當然還是發現了他身體的異樣,因此這會兒他把高悅扶起來,還小聲問了句:“你沒事兒吧?” 高悅擺了擺手。這時,那群哥兒們拿著最終匯總的一張大白紙,往高悅這邊圍了過來,那白紙上各項數據清晰,各州府的庫存和可征用的物資數據分門別類都列得一清二楚。高悅目光依次掃過,滿意地點了點頭,之后他拿著那張紙,去了李尚書的衙室。 李尚書顯然也聽到了他們這邊的歡呼,這會兒正翹首等著高悅過來。也正因此,高悅一進門,他便急著問:“怎么樣?結果出來了?快來我看看?!?/br> 高悅把那張紙鋪在了李尚書的書案上,李尚書將桌上的一本賬冊翻開,那里面是之前戶部統計過的物質情況匯總,這兩廂一對比,差距立現,計司這一版數據比之前的要更精確,也更全面。其中甚至還包括運輸的時間成本和損耗,可就算是這樣,李尚書也看得出按照計司的這版物資數據,大周是完全有能力支撐一場長達兩年的戰事。如果調配再合理些,就算真得東海開戰,起碼一年內,大周是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的! 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得出這個最終定論,李尚書甚至明顯地松了一口氣。他這位花甲老人,甚至都絲毫不掩激動,對高悅道:“老夫要即刻進宮,這紙老夫就帶走了,我要趕緊拿給陛下過目?。?!” 高悅見李尚書如此便猜到,物資應該是夠了。那么,剩下的事,是戰還是旁觀,就不是他該cao心的了。他親自幫著李尚書把大白紙疊好,目送著老頭兒急匆匆地出了衙門大院,心中懸了許久的一塊大石頭總算是落了下來。 戶部連戰四天,所有人都疲憊至極。高悅便做主給所有人提前一個時辰下了班兒。只不過,在下班之前,他特地將梁辰和程章、陳無水留了下來。 他是準備和這幾個人說一下試驗田的事。這件事他之前和梁辰聊過了,但程章和陳無水并不知情。哪怕高悅之前找這兩個人單聊的時候,也只是提了句如果計司有需要將他們外派的任務,他們是否能接受,那兩人倒是紛紛表示可以接受。 如今,大統計的活兒完成了,剩下的便是進一步實行農改。因此這個試驗田非常重要。 高悅的表情還挺嚴肅的,梁辰心里有底,程章和陳無水見此就有些緊張。兩人坐得很直,身體崩得很緊,等著高悅發話。就聽高悅道:“今天幾位也都辛苦了,本來該讓你們早些回去休息,不過,下一步我這兒還有個更重要的事,需要幾位去辦啊?!?/br> 程章道:“計相,您有什么任務盡管吩咐,我定然全力以赴,不負大人所托?!?/br> 陳無水見程章都表態了,自己也不能落后啊,于是也道:“肝腦涂地,不負知恩?!?/br> 高悅便笑了,道:“這事兒我之前和梁大人提過,這些天太忙,都沒顧上聽他的下文。今日終于得了空兒,不如咱們一起聽聽他怎么說?”他說著就向梁辰看了過去。 梁辰道:“既然讓我來說,那我可要好好說一說。二位可還記得,上次咱們會上所論的農司目前所困為何嗎?” “農司么?他們不是說最近稅收不上來?咱們不是也給他們支招了,難道他們還不滿意?”程章道。 陳無水低頭思索片刻,才道:“農司收稅,各地方秋收不一,既然是計相特別交代下來的任務。陳某便猜是與拉平秋收產量有關?” 梁辰道:“此事雖不能拉平秋收產量,卻也相差無幾。乃是秋稅春繳!” “秋稅春繳?” “何為秋稅春繳?這秋稅怎么還能春繳呢?” “對啊,關鍵是冬季萬物休眠。就連土地都凍得很瓷實,就算要春繳,整個冬季都無所收,來年又拿什么來繳呢?總不能是趁著開春去挖野菜吧?” “不是,”梁辰道,“不是挖野菜,就是冬季也能存活下來的作物。這種莊稼,秋種,冬眠,春收。目前大周鮮有人知。但在外番卻已有人在種植。名叫做土番薯?!绷撼秸f到此,還看了高悅一眼,見他點頭,便繼續道:“還有一種蘿卜,因是由胡引進,故此名為胡蘿卜。這兩種莊稼,皆是薯類,若是種植恰當,產量頗豐。只是種子稀有,計相命人搜來的也只夠十畝,但是若我們種好了,留下良種,日后大周便可家家戶戶都能在冬季種上了?!?/br> 高悅聽梁辰說了這些,很是欣慰,贊道:“看來你回去沒少做功課??!不錯,我的本意是在東郊開辟一個實驗村,這個村子可以率先實行秋稅春繳的政策,政策實行的保障和基礎便是這兩樣作物。因此,我需要你們三人駐扎到這個實驗村,把這兩樣作物種出來,在大周推廣開,這樣不但農司的稅收問題可一解決,大周百姓們的冬天也會好過一些?!?/br> 陳無水和程章聽明白了,而后兩人特別激動地道:“若真如此,那大周每年能少凍死餓死多少人???!計相,我愿意去,您說什么時候出發,我即刻啟程!” “我也要去!現在就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