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周斐琦聞言,立馬在高悅身后捏了一把,還特別嚴肅地警告高悅:“你不想下床了是吧?” 一提起這個,高悅就想起了他昨晚那般擦槍擦槍不上膛的表現,立刻笑得別有深意,還特別不以為然地瞄了眼他的腰帶之下…… 周斐琦:[○`Д○]——朕忍! 等朕的經脈通絡,你等著! …… 這一晚,高悅給周斐琦看了他已經弄出來的部分題庫,兩人一起加班,初步篩出了部分題目。高悅聽周斐琦說了計相之事后,在第二天出題時就加強了統籌和計算的部分。 后宮的日子沒有閑暇。 前朝那就更是日日精彩。 兩日后,欽天監監正葛旺又于金鑾殿上啟奏,道:“陛下前日叫臣推演的事,如今結果已出,陛下洪福齊天,大周興盛百年,那祥瑞之氣降落景陽宮卻是應在了景陽宮主高畢焰身上,臣已為高畢焰推演過生庚,這景陽宮所降祥瑞正是因高畢焰入主后才合了天時地利所生,此乃天意如此,高畢焰命帶轉輪可將這份祥瑞之氣送至四方,望陛下珍之重之,且莫僅將他困于后?!?/br> “為何?”周斐琦問。 葛旺道:“畢焰君若困于后宮,惠者,陛下一人也?!?/br> “你的意思是,要讓朕將他放到朝廷之上?”周斐琦故露詫異。 葛旺搶在其他大臣反對前,忙道:“此乃天意,非臣一人可左右?!?/br> 大臣們早就忍不住了,立刻有不少人跳出來各種反對,什么‘后宮不得干政’,什么‘祖制不可廢’,什么‘此行萬萬不可……’ 每到這個時候,周斐琦就不會輕易搭理他們,得等到他們說個夠,才會悻開金口。 不過,這次,戶部李尚書直接替皇帝把話說了,他也是等到那些人吵得差不多了,才一步跨出,道:“老臣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陛下能夠通融?!?/br> “哦,李愛卿但說無妨?!?/br> 李尚書道:“老臣聽聞畢焰君擅長數術,且手中有一記賬金薄甚為巧妙,故此,臣想請畢焰君賜此金薄于戶部,指導記賬之術,望陛下念在大周江山社稷的份上定要通融??!” 江山社稷,這是多大的一頂帽子啊。周斐琦要是不答應,好像就成了昏君一樣。 眾位大臣可是沒想到還有這一初兒,那是什么記賬金薄,值得戶部尚書這樣的兩朝元老出面求一個后宮哥兒指導?這要是換個別人他們也就立刻群起而噴之了,可是李尚書…… 這個真不敢輕舉妄動! 倒是那金薄著實令人好奇了——好想知道那到底是個什么神奇玩兒意! 大抵只要是人,就免不了獵奇的心理,這一點古今通用,被周斐琦和李尚書這一老一少拿捏得相當到位。 周斐琦見大臣們都懵得差不多了,才悠悠開口,“李愛卿可真會給朕出難題,那記賬金薄乃畢焰君受仙人點化尋得,不過既然是為了大周的社稷,朕便替他作主賜與戶部,至于如何運用,你們且先用一用罷?!?/br> 這便是沒答應讓高畢焰去戶部指導。 其余大臣松了一口氣兒。 然而,兩日后,李尚書又在早朝上再次提出讓高悅到戶部去指導工作,理由還是那個記賬金薄,說是整個戶部的人看了那金薄都能看出這是好東西,但是運用起來總也難以周全!還說,這寶物既然是仙人點化畢焰君找到的,他肯定知道怎么用啊,所以還是快讓畢焰君來指導一下吧,不然可就真是暴殄天物了呀! 如果說第一次李尚書說這話,大部分臣子還是反對態度,那他第二次這番話,可就真是勾起了臣子們的強烈好奇心,關鍵是李尚書這次說了,這金薄已經被全戶部的官員蓋章過了確實是好東西,那到底是怎么個好法,臣子們不免都想下朝后去戶部好好研究一番了。 而這一次,周斐琦依舊沒有答應讓高悅入戶部。 說起來,這個所謂記賬金薄的設計,高悅還真得花了一些心思,并不是簡單的那種財務用的記賬簿,他還結合了財報、加入了稅率,將收支雙項融會貫通,早就與他第一次給周斐琦那版大相徑庭了。 如此復雜的表格如果沒有高悅指點一章章拆回原樣兒,就算是在現代一般人想要使用也得好好研究一番。 因此,當大臣們下朝后蜂擁著擠到戶部,觀摩了一番那個金薄后,再一天的早朝,除李尚書外已多了數人同時出列請求皇帝讓畢焰君入戶部指導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懇請的大臣中竟然有一半以上是主動請求而非李尚書授意的。 周斐琦見此,終于第一次松了口,道:“那就讓他先去一天吧?!?/br> 一天,也已經是值得計入大周歷史的輝煌時刻了!畢竟是開天辟地第一回,大周后宮出了位可以進入六部之一的哥兒,因此這個消息一經傳開立刻引爆了平京貴胄圈兒! 無數人都在翹首期待著這件事的后續,想看看這個‘大周第一’哥兒高畢焰到底能不能真把那個難住了文武百官的記賬金薄給玩兒溜!而高悅給他們的答案,簡直堪稱傳奇—— 他用僅有的一天,就將那份難住了眾人的金薄拆成了十七分,不但戶部十六司人手一份,還將最后一份統計歸一的表格交到了戶部尚書李大人手里,臨回宮前,他還特別抽時間給十六司掌事詳細講解了每人手里的表格該如何使用,說得十六位掌事們雙眼放光,躍躍欲試。因為這表格實在是靈活、簡便,一目了然,掌事們幾乎可以預見,用上這個表格后,自己的工作時間將成倍縮短,且很可不會再出錯,這對戶部官吏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