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這一日,高悅擬好了一份人員調度的名單,正往永壽宮走著,在宮道上偶遇了梁霄。兩人打了招呼,高悅便問他:“看你行色匆匆,是出了什么事嗎?” 梁霄道:“陛下前幾天讓我查小本子的藏尸地,現在有了結果,你猜在哪兒?” “哪兒?” 梁霄聲音壓得很低,道:“青叔殿?!?/br> “什么?”高悅一驚,腦中飛轉,所有線索又過了一遍,突然恍悟道:“把事情鬧得這樣大,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針對林青叔。唉,看來他們對津州刺史之職勢在必得啊?!?/br> “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是這么想?!?/br> 高悅嘆了口氣,又問:“那林青叔是怎么說得?” “我看得出他已嚇壞了,招得供詞應是實話,不過對他不利。說是他想盡快為皇家開枝散葉,曾讓小本子弄了幾粒催情潮的藥丸,之后,又命小本子去求陛下來看他……不過,陛下來了之后,小本子就失蹤了?!?/br> “他怎么這么糊涂呢,”高悅都被氣笑了,道:“現在都已經發現了,小本子的尸體是被藏在青叔殿,那日檔籍所著火,那尸體被半路扔進火場,這不是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那場火是為了燒毀小本子的尸體才放得嗎?現在林青叔自己說了他之前吩咐過小本子弄藥,太醫所那邊定然沒有記錄,因為小本子給他弄回來的肯定不是催情潮的藥丸,不然他那日就不會被診出喜脈發現蠱蟲,這蠱蟲本就是最早從他身上發現的,現在好了,張美人也好陳公公也罷,更像是推出來為他頂罪的替罪羊了。這是一個多餌之局啊,設局之人手段太過高超,留下數條線索讓我們去查,我現在終于明白,陛下那日為何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判了張、王兩位美人,他應是在那時就看出了此局的厲害?!?/br> 梁霄道:“高侍君聰慧過人,陛下更是高瞻遠矚?!?/br> 高悅一哂,道:“這事可還有回旋的余地?林青叔招供時除了你還有別人在場嗎?” “有些宮人,還有數位道長?!?/br> “這就不好辦了,林家……李家……唉……”高悅搖頭感嘆,對梁霄道:“你快去稟報陛下吧,我還有事要去永壽宮?!?/br> 梁霄見他要走,忽然又喊了他一聲。高悅停下腳步回頭看他,道:“還有事?” 梁霄嘴唇動了動,最終只說了句:“侍君不要太過cao勞,注意休養?!?/br> 高悅笑了,道:“好?!敝?,便步履匆匆往永壽宮趕去。 其實,梁霄剛剛是想告訴他,王美人被貶為庶人,攆出皇宮后,今日在回薊城的途中遇害了,說是遇到了劫匪一刀斃命,具體實情如何卻還在調查中。 這件事,梁霄自己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王美人遭了滅口之災。他本來想聽一下高悅是怎么看待此事,又想到這事他還沒稟報皇帝,若是先問了高悅于禮不符,便又忍住了。 不過,‘多餌之局’這個說法,經高悅這樣一分析,確實令人茅塞頓開,可見高悅的眼界格局絕非常人可比。既然是多餌之局,也就是說目前剩下的這些線索,無論從哪一條再往下追查,最終查出來的結果必然都是對林家不利的。更有甚者,可能會直指李家也說不定。 梁霄想著這些,加快了腳步去找周斐琦匯報。 皇帝這時在御書房,聽他說完之后,便道:“蠱蟲之案到此為止,你立刻傳朕口諭至天牢大獄和大理寺,凡涉案者,明日一律問斬。你去吧?!?/br> 梁霄領命出來,就聽皇帝又叫胡公公。 胡公公與梁霄在御書房門口擦肩而過,御書房里,周斐琦對胡公公道:“擬旨,林氏哥兒,敬之,無視宮規,行為不檢,即刻起廢除位分,降為庶人,打入冷宮?!?/br> “陛下,這……”胡公公寫完,似乎是想為林敬之求情。 但皇帝根本沒給他開口的機會,揮了一下手,胡公公只好閉嘴。 “去喧旨吧?!敝莒崇f著,拿起毛筆繼續批奏折,好似扁了林青叔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胡公公不敢再耽擱,雙手捧著圣旨退了出去。 這件事說起來怨不得別人,只能是林青叔自己太蠢,他但凡鎮定一點兒,供詞說得稍微對自己有利一點兒,都還有回旋的余地,畢竟說到底他父親林刺史也是依附李家的勢力,皇帝看太后的面子,對他也會從輕發落。但是現在不處置他,已經無法服眾,若是有人借機再跳出來挑事,弄不好就會牽連他的父親了。 林刺史落馬,那才是幕后人的目的。前朝和后宮的利益,自古息息相關,如今為保前朝格局穩定,林青叔只能作為一顆棄子來用。 但周斐琦覺得,以林敬之的資質,未必能想到這些,甚至未必能理解他還留了他這一命已是法外容情。想到此,周斐琦便不由感慨,這后宮若人人都像高悅一般通透,那他這個皇帝坐得,恐怕也能輕松不少。 高悅這會兒人在永壽宮,正和太后商討人員調度和后續補充之事。太后看了一遍他拿來的名單,沒有馬上表態,只放到一邊,卻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悅兒啊,這幾日你可有聽說,宮里有不少喜蘭都蔫兒?” 高悅搖了搖頭,心想,所以您到底想說什么呢? 第49章 晉江文學城阿燦 見高悅搖頭,太后道:“如今蠱蟲案引得后宮人人自危,喜蘭既是蠱蟲天敵,宮人們自然是人人愛惜,只是喜蘭培育起來很有難度,后宮中連許多花匠都不得其法。哀家便想到了你。你是個好孩子,哀家便想著不如你來教教他們,教會了他們怎么養這花,也是福德一件,你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