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按理說,勢頭這般如日中天的建達要競標一個項目,根本不需要大費周章才對。 只要報價不高于競爭對手五個點,一般開發商都會擇優選擇和建達合作。 當然,有一建二建參與的大型項目除外。 所以,建達這次競標不僅請了外援,還請的是當初公司自己開除的員工,看似匪夷所思讓人跌破眼鏡,實乃是大有深意,或者說……逼不得已。 說深意之前,先來看看建達目前所處形勢。 上面說了,建達雖然如日中天,但比不上一建二建(意思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究其原因,除了一建二建是國有大型企業便利頗多能承接私企不能承接之工程(國企=出身好),另一個相關因素就是建達自己業績不夠響亮。 哪怕它每年榮獲不少獎項,千萬居民好評不斷,但還是不夠響亮。 民住房在行業里是大流,可做得好做得精充其量就是個大流之最,像一些影響深遠意義重大例如某個大型體育廣場某個標志性建筑大廈或者……某個機場建設,它就無緣參與了。 你再是大流之最那也是大流啊,承接尖端項目,抱歉,你資歷不夠。 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建達,突破瓶頸更上一層樓迫在眉睫。 它是大流之最,想要更上一層樓就只能提升檔次、升華自我,擠入一建二建那樣的一流建筑企業行列。 眼下,就有這么一個擠入行列的機會。 ——機場跑道和航站樓的擴建。 機會確實是好機會,但這跟聘請朱文軒當外援有什么關系? 難不成聘請了朱文軒就能得到這個機會? 就算他朱文軒以前有‘競標小能手’的稱號,但要競標機場項目,好歹要懂行才行啊。 他朱文軒就一個干民商房建筑設計的,還能涉足機場建設? 好吧,他還真有涉足。 朱文軒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就海南島機場二期建設新增國際航線從未來預見、人流狀況、地理位置和天氣狀況分析了當時設計院所出的圖紙,最后在航站樓坐落方向和進出口位置設計上,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設意見。 當時朱文軒剛從校園畢業,工作不到一年時間。 該論文一經發表,可算是捅婁子了。 設計院那些人雖然經常鼻孔朝天看其他同行眼神由上往下,可人家是真有本事啊,沒兩把刷子也進不去設計院不是,更別說cao刀設計機場建筑圖了,能有資歷設計的,無一不是權威中的權威啊。 朱文軒反駁了這樣一個人的設計觀點,哪怕只是在坐落方向和進出口位置兩個看似無傷大雅的問題上,可引起的轟動照樣像滴水落入油鍋,行業內部炸開花。 有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有說他不知所謂滿口胡言的,也有較了真將他論文里提到的反駁觀點和論證數據一一核實對比分析的。 最后,那位較了真的在三個月后發表了另一篇更為深入詳細的論文,認同了朱文軒的反駁觀點。尤其對朱文軒提到的航站朝向不易正對西南給與了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原因無它,正對西南會讓航站樓每年至少經歷一次以上的臺風正面沖擊。 海南島年年有臺風,可就這樣一個常見現象,一直以來都被設計者忽略了。 那位較真的在論文里說:“新一代年輕設計師能有如此遠見和詳盡的嚴謹設計態度,是我們建筑業之大幸?!?/br> 朱文軒一時名聲大噪。 因為那位較真者,不僅是業界權威,還是當初被朱文軒反駁的那個設計者。 言歸正傳,建達想要競標機場項目,必須得有一個拿得出手的能夠勝任競標工作的設計師。 建達自己是沒有這樣的人的,兇殘如王棟對機場建設也束手無策。 可機會難得,建達也志在必得,最后就想了個聘請外援的法子。 沒人懂沒關系啊,請個懂的來就是了。 ——朱文軒就是這么被請來的。 其實,比對機場建設的了解,朱文軒根本不如專攻機場建設的專業人士,設計院隨便抓一個人出來都比他靠譜。 但建達為什么還要花大價錢請他來? 資歷,資歷,還是資歷。 建達以前從未涉足過機場建設,雖然異曲同工,但沒做過就是沒做過。 政府招標,要招的是有資格做并且能夠做好的,不是給你實習取經磨礪鍛造的。 當然,萬事都有第一次。 建達以前是沒做過,可它在建筑行業的地位和名氣都不低。 一建二建倒是老資歷熟門熟路,但每年有那么多大型項目,總靠著一建二建也做不完啊。 所以,偶爾引進兩家有潛力有實力的單位分擔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建達資格預審通過后,就積極準備投標事宜了,由王棟親自負責,技術標、商務標、經濟標,標標心血凝聚,只差兩個能力出眾的答標人,在開標之日公開答標就齊活兒了。 兩個答標人,一個負責回答技術經濟標,一個負責回答工程項目問題。 回答工程項目的人選,從工程部選一個就是了,關鍵是回答技術經濟標的人選。 是朱文軒還是設計院? 建達內部會議上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以工程部和技術部為主的眾人都主張從設計院請。 可王棟只一句“我非要請朱文軒你們能奈我何?”就讓所有人都閉嘴了。 不,還有一個沒閉嘴。 劉洋當時坐在角落里,聲音不大不小正好讓整個會議室的人聽見:“就他那水平也值二十萬?!?/br> 沒錯,就是二十萬,一開始建達打算支付給外援的報酬只有二十萬。 可因為劉洋這句話,王棟的活閻王脾氣被惹了上來,直接給朱文軒提到了五十萬,并且,丟下挑釁話道:“誰要是不服就找戚忠國說去”。 ——戚忠國,建達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董事長,據說跟王棟關系要好。 面對這么不要臉直接把大老板搬出來的王棟,誰還敢反對。 最悔不當初的人就是劉洋了,會議結束后,他那么愛臉的人都忍不住扇了自己一個嘴巴。 要你多嘴,看,給朱文軒那個老土冒送錢了不。 其實王棟堅持選朱文軒也不是意氣用事。 他好歹也是建達的技術總監,萬事建達利益為先,不可能當真為了照顧小徒弟,公私不分。 朱文軒比設計院的人好在哪兒?或者說,選朱文軒比選設計院的人對建達的優勢在哪兒? 只一點,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朱文軒是建達員工。 ——你說他被開除了? 對,他被開除了。 ——你說他已經不是建達的員工了。 是,他不是建達員工了。 可……誰知道? 外界不知道政府不知道招標辦的也不知道,所以他還是當年建達小新人指手畫腳設計院權威圖紙的員工嘛。他還有一級建造師資格和諸多資質,加上之前關于機場建設的論文,分量不輕的。說不定建達最后要成功,還得靠著他這些個優勢呢。 要說王棟這個老師對小徒弟也是相當不錯了。 當初朱文軒蒙冤,他替朱文軒洗白加報仇,可謂是大動干戈令建達上下人人自危深怕被活閻王抓住小辮子趁機發作逐出門戶。 這次聘請朱文軒算是雙贏就不說了。但他借口公司現在有求于人誠意要足,給朱文軒安排了一場異常隆重的接風宴。 全公司參與這個項目的員工都要參加,尤其是工程部給朱文軒做主要搭檔兼副手的項目經理付宏斌,那是必須到場,客氣接待朱外援的。 付宏斌接到這個通知的時候,第一反不是冷笑,不是惱怒,而是……激動。 ——終于可以再看到那個人了啊。 幾個月沒見,付宏斌卻是想念朱文軒得緊。 誰讓他最近日子過得焦頭爛額四面楚歌的。 和朱文軒分手后,他跟劉洋的矛盾也漸漸顯露,大大小小吵架無數次,其中最讓他受不了的是,劉洋竟然在外面養了一個大學生?! 比起朱文軒那種毫無建樹碌碌無為之人,他更加討厭給他難堪的劉洋。 要不是劉洋于他還有用處,他早就將劉洋甩了。 不過,哄著劉洋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就說這次吧,也是劉洋跟他聯手將原定的項目負責人頂下去了。他想坐上工程總監的位置,一直差點火候,如果這次競標成功,那位置就非他莫屬了。 有用歸有用,可大學生的事也不能不解決。 付宏斌心平氣和把劉洋約到酒店去談,結果,開門卻看見那個大學生也在。 劉洋當時是怎么跟他說的? 哦……“你來了啊,我今天想試試三p,你們兩個都弱爆了啊,根本滿足不了我?!?/br> 綠著臉的付宏斌和面無表情的大學生:“……” 如此糟心的事兒都還沒解決,焦頭爛額的付宏斌又發現了一件更糟心的事兒了。 ——他生活費不夠了! 以前有朱文軒幫著分擔,他壓根兒就不用cao心房貸和生活費問題,就是應酬多錢不夠花也可以找朱文軒要。但現在,他跟劉洋正為大學生的事兒冷戰,不可能去找劉洋要。再說了,以他在劉洋面前塑造的形象,他也不能去要啊。 所以,幾番拮據下來,他開始懷念朱文軒。 他試著朱文軒打過電話,關機;發過郵件,沒人回。 總之,朱文軒當真就從他生活里退出的干干凈凈了。 舊情復燃再續前緣的路子走不通,他只好又打起灰色收入的主意。 ——借著職務之便,收協調費。 一個單位三五千,幾十家單位下來也不菲了。 有錢吃飯肚子不餓不心慌。 付宏斌發現自己身上的霉運總算是過去了。 他也不管劉洋跟大學生你依我儂翻來滾去的,把房子收拾了一番,床單被套全拆下來洗了,扒著手指算朱文軒到廣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