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可上天就是這樣殘忍,最親的人去世,她卻無法為其守靈,甚至不能送他們一程,只因為皇帝駕崩,而她是天家的兒媳。 傅清揚心中說不出的悲傷愧疚,哭了這么久,眼淚早已經干了,喉嚨也火辣辣的疼,可身體上的痛苦,卻遠遠不及心里的難過。 皇帝駕薨,舉國哀鳴,文武百官齊聚大殿為君哭喪,可不管傷心是真是假,該繼續的依然刻不容緩。 首先就是新君的繼位。 盛舒煜是太子,又是中宮嫡出,不論從身份血統,還是其自身才干品性,都是帝位的不二人選,繼承大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杜老相爺哭得兩眼通紅,磕頭哽咽道:“先皇已去,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殿下乃先皇親立儲君,代理政事以來,勤政愛民,親賢納規,老臣懇請殿下早日繼位,以告先皇在天之靈!” 朝臣許多跟著高聲符合:“請殿下繼位!” 盛舒煜滿臉悲慟,傷心泣道:“父皇剛剛殯天,身為兒子,豈能不為其守靈?諸位無需多勸!” 承恩公忽然出聲道:“太子殿下賢明仁孝,感動天地!先皇離世突然,并未留下傳位遺詔,也不曾指定太子殿下繼承皇位,臣以為……” 杜老相爺滿臉怒容,指責他憤然喝道:“大膽!太子乃皇室正統,又得先皇親自立為儲君!何為儲君?敢問國公大人,還有誰能比一國儲君繼位更名正言順?” 梁太后重重一拍案幾,冷聲斥道:“夠了!皇上尸骨未寒,你們就這樣急吼吼地對新君表忠心,是不是早就巴不得皇上去死?你們到底安的什么心!” 梁太后此番不講理的言論一出,許多官員都愣住了,沒想到老太太發起飆來,還能如此無理取鬧。 梁太后冷冷地道:“要吵的滾出去,別打擾皇帝令堂清凈!” 莊皇后一身縞素,始終垂著眼默默哭泣,端莊溫婉的形象,讓許多原本對她的強橫作風抱有微詞的人,也不由心生憐惜,忘記了她的厲害,感念起她身為一個女人面對丈夫去世的不易悲慟來。 相比之下,梁太后這么咄咄逼人的態度就讓許多人不滿起來。哦,你說我們請太子繼位就是不忠,就是巴不得先皇早點去死,那你在這兒阻礙先皇屬意的太子登基莫非就沒有私心了? 梁太后一張臉遇見蒼老,深刻的法令紋讓她面相顯出幾分狠戾,在孫嬤嬤的攙扶下,挺直腰桿走了出去。 莊皇后捏著帕子輕輕擦著眼淚,遮掩住自己上勾的唇角。 真是蠢貨! 沒等多久,陸續表忠的官員就來求見了。 莊皇后滿臉憔悴,傷心欲絕地流著眼淚,強打起精神聽百官的游說,卻什么實在話都不表露,只管扮出一副無措悲傷的寡婦模樣,和文武百官打起了太極。 無法,那些官員只得又成群結隊地去壽康宮跪諫,懇求太后娘娘早日勸說太子繼位。 梁太后簡直心塞得不行,在壽康宮里大罵那對母子的jian猾,罵完了莊皇后和盛舒煜,又罵朝中官員。 一日一日,遲遲沒有新君即位,百官這下更是慌了,盛舒煜卻穩打不動,老神在在地扮演孝子,只管跪在先皇靈前哭喪。 這下,有些人就琢磨出些意思來了,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怕是在等著梁太后低頭呢! 梁太后這些天當真是不堪其擾,武官還好說些,那些文官的嘴皮子才真正叫人招架不住,無法,梁太后只得緊閉壽康宮大門,對外宣稱身子不適。 莊皇后聽到消息后,面無表情地囑咐太醫院好生調養,心里卻止不住露出嘲諷的笑來。 三公主嘆道:“皇祖母怕是為父皇的去世傷心呢!” 莊皇后嘆了口氣:“也難怪,白發人送黑發人,擱在誰身上也受不住??!” 莊皇后目光深深,和三公主對視片刻,兩人忽然就多了許多心照不宣的默契來。 三公主垂下眼,輕聲哽咽道:“父皇仁孝治天下,生前最惦念皇祖母的身子了,如今父皇不在了,身為子女,兒臣請求去照顧皇祖母,也算替父皇盡孝了!” 莊皇后眼中閃過滿意的笑,哀切地嘆道:“好孩子,你的孝心,陛下在天有靈,定會知曉的!” 梁太后“病”了,莊皇后自然要去探望,壽康宮攔得住文武百官,卻攔不住后宮真正的女主人。 梁太后一張老臉冷得能掉出冰渣來,沉沉問道:“你來做什么?” 莊皇后禮數周全地請了安,方柔聲勸道:“母后切莫太過悲傷,您若是因此有什么不妥了,叫陛下在天上如何心安呢。萬望母后保重身體!” 梁太后冷笑連連:“這里沒外人,皇后大可不必如此惺惺作態!” 莊皇后不以為意地笑道:“如今大勢所趨,天時、地利、人和,煜兒占了個全,母后何必執著不放呢?” 梁太后譏諷笑道:“哀家是絕對不會同意讓太子繼位的!” 莊皇后好奇地問道:“眾皇子中,煜兒才干品性都是最適合皇位的,不知母后為什么不同意?或者母后當真如外界傳聞,是為了梁家權勢,才執著要自己扶持一個皇帝,從而借此把持朝政?” “大膽!”梁太后怒不可遏,狠狠一拍床鋪罵道,“你這個毒婦!皇帝如今尸骨未寒,你就敢如此頂撞哀家,不將哀家放在眼里,若真讓太子繼位,怕這天下,沒有你不敢干的事了!” 莊皇后淡淡開口:“就算我小人之心好了,若不是為此,母后何至于如此激烈反對?還是煜兒當真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 梁太后忽然沉默了,蒼老的面容上透出一絲說不出的糾結表情,像是悔恨,像是疲憊…… 許久,梁太后沉沉嘆息,啞聲答道:“煜兒是好,他們兄弟幾人中,煜兒最富雄才大略,乃盛世明君之資,可壞就壞在,他有你這么一個母親!” 莊皇后眉頭微蹙,靜靜地笑道:“哦,不知兒媳這個母親又如何了?” 梁太后搖了搖頭:“你太聰明,太有野心!你有不輸給男兒的才干,自來能人異士皆不甘寂寞,而你弄權的*也不低于男人!自古外戚干政,國之大禍,以往還有承恩公府可以與莊家抗衡,若太子繼位,莊家勢必要坐大,到時就真的無人可以壓制于你了!” 說的冠冕堂皇,其實還不是擔心梁家尊榮不保? 莊皇后心里不以為然,她好不作為,就是為了讓文武百官去逼迫太后低頭,可梁太后的反對,何嘗不是為了逼她許諾,保證以后不動梁家? 莊皇后淡淡一笑:“母后實在多慮了!兒媳自認才干遠遠不如母后,母后一直為家族謀富貴,卻從未給江山社稷帶來過半分危害!只因皇位上坐著的,是母后的親子,母后方竭盡一生去守護陛下的生前身后名,為陛下的江山殫精竭慮!將心比心,煜兒同樣是我的親生兒子,兒媳對煜兒的心,一如母后對先皇!” 梁太后被說得啞口無言。 莊皇后看她面色松動,繼續說道:“母后大可以放心,只要梁家不做傷天害理違法犯紀的事,煜兒是絕對不會對梁家不利的!” 梁太后嘆了口氣,終于默許了盛舒煜的繼位。 國喪未完,登基大典便轟轟烈烈地舉辦了。 這一日天朗云淡,微風拂面,雖依然炎熱,卻好過頭兩天的沉悶。 盛舒煜穿著九五之尊的龍袍,登大殿接受群臣朝拜,昭告天下,繼天子位,尊先皇為文帝,生母莊皇后為圣母皇太后,立太子妃華氏為皇后,定年號太初。 新皇第一次早朝,端王盛舒煊上書請奏,邊關敵軍來犯,望圣上恩準率軍出征。 盛舒煜沒有當朝決定,只推說先皇還未入陵,邊關戰事并未吃緊,而今剛剛登基,朝中事忙,許多政務還有勞王弟等等。 兄弟倆在朝上一陣扯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地宣布退朝后再議。 帝都形勢翻天,這一番皇位變更,少不得人心惶惶起來…… ☆、第97章 三把火 朝堂上的事,傅清揚第一時間聽說了,待盛舒煊回來,便打發忍冬去請他過來一道用飯。 傅清揚命廚房做了幾道他愛吃的菜,丫頭們擺好碗筷,就讓所有人退下了。 盛舒煊拎起酒壺倒了一杯,細細品了一口笑道:“這是你親自釀的梨花白,嗯,有一定年頭了……今個兒怎么這么舍得?” 傅清揚白了他一眼:“我有那么小氣嗎?不過一壺酒,你若喜歡,我這兒還有母后送我的兩壇桃花釀,也是上了年份的!” 盛舒煊搖頭笑道:“不是你親手釀的,再好我也不稀罕!行了,說吧,有什么事?” 傅清揚沉吟開口:“皇上不許你出征?” 盛舒煊微微一笑,淡淡地道:“也不是不許,只是自來新皇登基,總要有些兵權調動,也是為了避免出現擁兵自重的問題。漠北那塊兒,有我數年經營,如今再放我回去,豈不是任由我坐大?” 傅清揚皺了皺眉:“漠北有平陽侯,除了你,朝中怕是無人能壓制得了他……帶兵打仗可不是小事,貿然換將,皇上就不怕軍中生變嗎!” 盛舒煜登基之初,自然犒賞百官,大赦天下,平陽伯也已經官復原職,連爵位都升了上去。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兵權。 盛舒煊漫不經心地夾了顆花生米丟進嘴里:“若真是一點都不擔心,皇上就不會說再議了,怕是直接就駁了我的請奏!” 傅清揚嘆道:“平陽侯實在年事已高,近兩年聽說身子骨也不是太好,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解甲歸田了……朝廷長久重文輕武,以至于現在無良將可用,到時估計還得讓你帶兵出征!” 盛舒煊笑了笑道:“行了,難得有時間坐下來吃頓飯,別提這些煩心事了!說起來,咱們成親至今,一直忙個不停,連一起說話的機會都很少……” 傅清揚想也沒想,脫口笑道:“哪有什么,反正也不是真正的夫妻……” 話一出口,盛舒煊的筷子一頓,原本想夾到她碗里的菜不著痕跡的又拐回到自己嘴里,細細地狠狠地咀嚼,然后咽了下去,咬牙切齒地笑道:“說的也是,反正只是掛了個夫妻的名頭……不過該裝的還是得裝一裝,這府里眼線眾多,傳出去總歸不好!” 傅清揚毫無所覺,點了點頭嘆道:“也不知什么時候是個頭……唉,若有需要我幫忙的,只管提??!” 一頓飯,兩人各自心懷鬼胎地吃完,盛舒煊喊了丫頭進來,吩咐道:“今晚不去書房辦公了,明個一早將朝服送王妃這里!” 丫鬟答應了一聲,恭敬退下。 傅清揚眉毛死死擰著,一臉不情不愿地嘟囔:“我習慣一個人睡了……要不你在外間榻上睡?” 盛舒煊冷冷一哼,自顧自地解開外衣道:“我才不去,那是給丫頭睡的!不習慣?反正天氣暖和了,你可以打地鋪??!” 傅清揚一噎,氣咻咻地爬上床,裹緊被子貼著墻躺下了。 傅清揚總覺得自己和盛舒煊八字不合,天生犯沖,睡一覺都跟打架似的,明明她以前睡相還算不錯的,可一旦跟盛舒煊躺一塊兒,夜里總要不得安生,搶完了地盤搶被子,兩米多寬的大床,不管她睡前多么緊得貼著墻角,早上醒來,一準兒八爪魚般壓在盛舒煊的身上。 傅清揚對此頗為火大,奈何每次都是自己把盛舒煊擠得挨著床邊一溜塊地兒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睡相霸道,想發火也沒地兒發,只能憋著口氣,還得大清早就聽盛舒煊喋喋不休地數落。 盛舒煊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請求出征,都杳無音訊,他也不急,反正每年入了秋,漠北總有敵寇來犯,更何況今年是新皇登基的第一年,韃虜必然會聯合各部落來趁火打劫的。 盛舒煊不急,煩惱的就是別人了。 盛舒煜剝了蓮子遞給莊皇后,輕聲開口道:“平陽侯上書請辭,言及年事已高,又深受傷痛折磨,北方苦寒之地,他再領兵大戰,實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了?!?/br> 莊皇后捏著蓮子吃了,淡淡地道:“先皇駕崩之時,平陽侯原本要回來奔喪的,可前線不能沒有將領,現在大局已定,平陽侯知道自己再難轉圜,才想著衣錦還鄉……也好,兵部尚書不是上折子要去職丁憂嗎,不如讓平陽侯暫代兵部尚書一職?!?/br> 盛舒煜笑道:“母后和兒臣想到一處去了!阿煊在漠北呆慣了的,封地又在北方,讓他繼續坐鎮,是再放心不過的!原本兒臣想阿煊年輕,驍勇善戰,調他去浙閩海域清剿水寇,可前個兒小五跟兒臣鬧了半天,嚷著非要帶兵……” 莊皇后眉峰微動:“你想讓小五去浙閩?” 盛舒煜點了點頭:“小五如今也不小了,四弟那個年紀,已經是戰功赫赫的將領了!” 莊皇后把玩著手中一柄玉如意,沉吟著道:“這樣一來,幾位王爺都要離開了呢……” 盛舒煜笑著道:“兄弟們乍一就藩,這帝都一下子就冷清起來,兒臣倒是頗為不舍呢……不如將三弟留下,敬太妃身子不太好,這樣一來,也能全了他們的母子之情!” 莊皇后笑著點了點頭:“皇帝已經有了主意,不必來問哀家,這些你做的很好!” 盛舒煜笑著道:“多謝母后夸獎……對了,兒臣還有一事想要懇求母后!” 莊皇后不由笑道:“什么事兒,還用得著求?” 盛舒煜嘆道:“皇后月子期間沒調養好身子,到底還是有些虧損,垣兒的啟蒙,怕是要勞煩母后費心了!” 莊皇后笑著點頭:“這有什么?如今清揚出嫁了,小五也即將離開,哀家正覺著膝下清冷呢!只要你們不嫌哀家溺愛孫兒,只管把垣兒抱過來!” 盛舒煜笑道:“瞧母后將我們教養的多么好,兒臣就不會擔心垣兒!” 莊皇后忍不住笑罵道:“倒真會自夸,如今你可是九五之尊,這般沒羞沒臊,仔細百姓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