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而且于家軍好不容易萬里迢迢的來到了北方勤王,居然還以抗旨的名義要治罪于他們,要將他們趕回福建,這不是要明擺著將他們這些人都送給建奴為奴嗎? 一聽到這里,聚集在這里的數百人便立即都一片嘩然,一個個都露出了怒色,有些粗魯一些的人,這會兒氣懵了,居然忘了他們的身份,立即就破口大罵了起來,干脆把崇禎皇帝也捎帶上大罵了一頓。 于孝天冷冷的看著這些人喧嘩,也沒有制止他們,讓他們先發xiele一番之后,才再次“痛心”的止住他們的喧嘩,接著開口說道:“恐怕諸位還不知道,于某也是在帶兵到了天津衛之后,才得知消息,就在建奴入關南下大掠之際,原本當今圣上、將盧象升盧大人調入京師,總督天下兵馬,令其御寇。 可是見到建奴勢大之后,朝廷卻又三心兩意,居然試圖和建奴議和,以至于朝廷重臣當今首輔楊嗣昌以及內侍高起潛,看出圣上心意,盧大人主戰,而他們主和,為了不讓盧大人獲取戰功,他們處處與之為難,將其兵權奪去。 可憐盧大人一心報國,但是卻被奪去兵權,手頭僅剩下數千弱兵,甚至于在楊嗣昌等人的授意之下,各地都斷絕給盧大人所率兵馬供應糧秣,以至于盧大人所部斷糧數日,被建奴大軍包圍。 高起潛督軍數萬,就陳駐于盧大人不到五十里之外,卻拒不發一兵一卒救援盧大人,盧大人率其麾下兵將,死戰不退,最終力竭陣亡于疆場之上。 這大明恐怕也只有盧大人一人,在建奴入關之際,要阻建奴大軍襲掠關內,但是卻終不得志,最終被jian臣所害! 可笑的是于某在領兵抵達天津衛之后,派人向朝廷請旨,要在天津衛于建奴決一死戰,可是朝廷卻下旨不準,甚至于視于某為謀叛。 楊嗣昌等人居然要調集大軍,配合建奴大軍將我于某所部剿滅于天津衛,圣上居然準了他們的請奏,調集官軍準備將我剿滅。 幸好天理昭昭疏而不漏,他們消息走露,京師百姓聞之大怒,才迫使朝廷沒有敢這么做,要不然的話,恐怕于某這個時候,早已沒有死在建奴手中,倒是已經死在了朝廷大軍手中了!” 于孝天說到這里,再一次露出了憤慨到極點的神色,幾乎是渾身都直哆嗦。 聽到這里,在場之人頓時又是一片嘩然,這一次叫罵的聲音更是響徹了整個大營,就連四周那些于家軍兵將們,也都怒罵了起來,滿臉都是暴怒的神色。 這一次就連一些讀書人,原本不敢亂罵的,現如今也被氣懵了,這他娘的是什么朝廷,眼瞅著我們這些百姓,被建奴禍害,居然要和建奴議和,還想方設法的不讓那些忠臣們阻擋建奴,這不是視我們這些百姓為草芥嗎? 我們可是大明子民,給大明交稅,養活朝廷和文武百官還有當兵的,現如今建奴入關大掠四方,禍害我們,要擄我們出關為奴,朝廷居然視而不見,還要想方設法的將這些想要救我們的忠勇之士置于死地。 這他娘的當的是什么皇帝?昏君也只能昏到了這種地步了吧!這些所謂的朝廷重臣,都是吃屎長大的嗎?大明養活這么多混帳東西,有什么用? 人群之中有些人當場就罵了起來,在他們的故意鼓噪之下,在場之人更是無不痛恨到了極點,要不是現在他們手無寸鐵,估摸著有些人當場就要抄家伙打上京師,去問問當今的圣上,這是當的什么狗屁皇帝。 于孝天看著群情激奮的眾人,心中微微得意了一下,今天他這么一番說辭,拋出去之后,估摸著這幾十萬百姓,今后恐怕就沒人再愿意給朝廷當什么狗屁順民了。 接下來當這些人被遣返回去之后,估計整個山東和北直隸的百姓們,聽聞這些消息,還愿意聽朝廷使喚的,估計就沒多少人了吧! “但是,于某念于是吃大明的飯長大(我呸,這家伙瞪眼說瞎話?。?,就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既然來此,就沒打算活著回去!朝廷不義,但是你們這些百姓無罪,就算是今后朝廷要治罪于我,殺我的頭,將我凌遲千刀萬剮! 我于某也不能來了之后,再灰溜溜的率兵回去!否則的話于某就對不起天地良心!所以,朝廷不管,我于某來管,不就是區區十萬建奴大軍嗎?我們是人,他們是畜生,難道還有人怕畜生不成? 我要感謝我那些手下的將士們,他們與我同心同德,甘冒抗旨的罪名,與我同進退,就算是餓著肚子,也無一人退縮。 建奴大軍見我斷糧,試圖一戰之下將我滅之,但是殊不知我于家軍將士,豈是他們可以對付的?我等與之激戰一日之下,最終雖然損失很大,但是卻終不負這天下百姓,到底還是將建奴大軍一舉擊敗。 那奴酋多爾袞,也當場在陣前授首,于某這才得以前來這里,將你們救下! 所以如果你們要謝,也不必謝我于孝天一人,而是要謝我那些麾下的將士們,如果不是他們甘灑熱血,于敵死戰不退,僅憑我于某一人,又如何能做到這等地步? 在此,于某要祭奠一下,那些在此戰之中,陣亡的將士們,你們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我于某未曾辜負當初的諾言,建奴大軍敗了,你們可以安息了! 來人,上酒!” 說罷之后,有人立即便捧上來了一壇子烈酒,拍開了泥封,頓時飄出一股酒香,于孝天接過酒壇,嘩啦啦倒了三碗烈酒。 他端起來之后,高舉過頭,高聲叫道:“諸位兄弟,一路好走!這碗酒是我給你們的送行酒!喝了吧!” 說罷之后,他將這碗酒傾倒在了地面上。 這時候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不少于家軍兵將們這時候也想起了那些陣亡在兩軍陣前的兄弟們,忍不住失聲大哭了起來。 而那些被召集過來的百姓們,也都紛紛跪下,一個個連連磕頭,各個都跟著失聲痛哭了起來,他們是真心的感激呀!不是這些于家軍的將士,拼死血戰建奴,他們豈能得以逃脫?于家軍能擊敗建奴,肯定也會死傷不少將士,這幾個頭,他們當真是值得磕的! 于孝天接著又端起一碗酒,大聲叫道:“諸位先走一步的兄弟!你們一路好走,九泉路上別忘了相互照應,只要于某還有一口氣在,就不能讓你們家人受苦,現如今于某恐怕已經是當今朝廷的叛逆了,但是只要于某還活著一天,就要照顧你們家人一日! 如果朝廷非要置我于死地,那么就請諸位在九泉之下,先給于某占個位子,于某有朝一日下去,定還要帶著你們在那陰曹地府,鬧他個天翻地覆!接了這碗酒,一路好走!莫要牽掛!” 說著他便將這碗酒也傾倒在了地上。 這第三碗酒于孝天端起來之后,滿臉怒色的叫道:“今日我于某已經做到了想做的事情,至于朝廷如何處置于我,那于某接著便是,但是于某也不是個渾人,要是朝廷要置我于死地,那么就算是為了我這些弟兄們,于某也不會就此甘心被滿門抄斬,我于某倒是想要問問當今圣上,到底何為忠臣,何為jian臣! 我于某甘愿冒死前來勤王盡忠,但是朝廷為何如此待我?我于某來此勤王,朝廷為何不給我將士一點糧餉,坐視我兵將忍饑挨餓?為何不發一兵一卒,支援我大軍抗敵? 又為何要想方設法置我于死地,為何要視天下百姓為草芥,為何要坐視建奴將如此多大明子民擄出關外為奴? 這碗酒今日我喝了!就算是捅到天上去,我于某也要弄清楚,這是為什么?也要為我那些戰死沙場的弟兄們求一個公道,為那盧象升盧大人,求一個公道!” 說著于孝天端起酒碗,大口咕咚咚的就灌了下去,當然如此豪邁,少不了灑一大半酒,亮出碗底之后,于孝天一擦嘴邊的酒水,重重的便將這個酒碗摔在了地上。 這時候所有于家軍兵將們,都立即高舉手中的武器,狂吼道:“對!去問問當今圣上,為什么!這是為什么???奶奶的,憑什么要這么對待咱們,咱們給他賣命,他為何要這么對待咱們……” 這一下被招來的有些人有點傻眼了,看于孝天和他麾下的這些兵將,這是要瘋的節奏呀!這話怎么都嚷出來了?這不是明著昭告天下,他們要造大明的反嗎? 可是也有人想,這于將軍果真是個爽直之人,倒也不失一條漢子,該做的做了,但是卻不愚忠,這大明朝廷,當真是爛的不行了,盡忠的人落不到好上,這朝廷還效忠他何用? 他為大明立下如此戰功,但是卻不被大明朝廷所看重,反倒要治罪與他的話,那么這朝廷也真沒啥值得效忠的了! 正在熱鬧的時候,幾騎快馬忽然間從營外呼嘯著沖入營中,在大營之中,也只有斥候才有這種策馬奔馳的權力,換做其他人,要是敢在營中如此策馬狂奔,早被拿下了。 “急報……”幾騎快馬上的斥候一邊急沖入營,一邊高聲呼喝了起來。 第四十八章 討伐檄文 聽到有馬蹄聲和呼嘯著大喊:“急報……”的聲音,所有人都立即站起來,主動的讓開了一條路,幾個斥候滿身灰塵,身上還帶著傷和血,在人群外面飛身跳下戰馬,一個斥候當場便摔在了地上不省人事,趕緊被人攙扶了下去。 一個斥候小隊長飛一般的沖入人群,喘息著大叫到:“報!報大帥!啟稟大帥!標下剛剛偵得,朝廷下旨派宣大總督陳新甲督師三萬,正在朝著我軍趕來,據俘獲他們的夜不收所言,朝廷下旨令陳大人督師,要趁我們大戰剛過疲憊至極的時候,對我軍發動攻擊,朝廷已經下旨,說大帥乃是謀逆叛臣,我們于家軍都是叛臣賊子,人人得以誅之!下旨要將我們全部剿滅!” 說罷之后,一頭便栽倒在地,活活的累暈了過去。 這幾個斥候簡直來的太是時候了,這可不是于孝天提前安排好的事情,而是真正發生的事情,這些斥候遠赴保定一帶監視那邊官軍的情況,官軍一動,他們便立即發現了官軍的動靜,拿下了幾個官軍派出的夜不收,查實了軍情之后,便立即馬不停蹄的趕了回來,路上問清楚了于孝天所在位置之后,連忙趕了過來,把消息稟報給于孝天。 于孝天一聽,頓時就勃然大怒,一把抽出腰刀,指天怒喝道:“蒼天呀!皇上!于某犯了何罪?你要如此待我?難道于某殺韃子,救百姓,就是謀反嗎?”這個時候整個大營之中,都頓時又一次響起了如同滾雷一般的怒罵聲。 連那些被帶入營中的百姓,也都怒了起來,這也太沒天理了吧!朝廷怎么能混帳到如此地步? 人家于家軍打死打生,在這里出生入死的跟建奴拼命,你們不幫忙也就罷了,現在人家剛剛把建奴打敗,朝廷就把人家說成了叛臣,還要趁著人家剛剛大戰,正疲憊不堪的時候,來把人家給討滅,這人怎么能這么不要臉呢? 有幾個讀書人也氣的直哆嗦,連連說道:“這這這……簡直簡直是太過分了!我等要上書!我等要上書為于大帥請愿!我等不服!我等要上書為于大帥喊冤!” 從這些人口中,大概聽得出,他們在地方算是有錢有勢人家,甚至可能都是手眼通天之人,但是這次卻也被建奴當奴隸給擄了來,這次聽了于孝天的這些妖言之后,也覺得朝廷太過分了一些,豈能如此對待于孝天這樣的忠臣良將。 但是有些人比較粗,當場就被激得不干了,有幾個民間好漢,當即便表示,愿意隨著于家軍,跟著于孝天干,打官軍他姥姥去。 這時候大營之中的現場可以說是群情激憤到了極點,于孝天連連對這些人抱拳稱謝,搖頭道:“想不到,當真是想不到呀!朝廷果真是容不得我于某!既然如此,于某也不能坐以待斃,定要去京師問問當今皇上,為何要如此待我! 這天下難道就容不得我了嗎?他們保不了大明百姓的安康,難道就容不得我保大明百姓嗎?難道打建奴也有罪不成?” 于孝天這一下算是把戲給演足了,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心都拉到了他這邊。 接著他安撫住這些臨時的管事們,告訴他們,現在兵荒馬亂的,不是他不放這些百姓走,而是因為他們都太虛弱了,現在與其放他們走,反倒是害了他們。 而且現如今建奴新敗,許多建奴散兵游勇還在附近游蕩,一旦要是百姓失去了于家軍的保護,擅自踏上返鄉的道路,恐怕也是自身難保。 所以他陳明利害,希望這些人先幫他穩住那些難民們,不要讓他們急于逃回鄉中,畢竟在這里,他還可以保護他們,而且此次繳獲糧食不少,可以在一定時間之內,確保不會讓他們餓死。 就算是現在他們返鄉,估計家鄉也都被建奴毀掉了,現在青黃不接,回去也是面臨著饑荒寒冷,弄不好就算是能安然回到了鄉里,也是落得一個凍餓而死。 還有就是官軍軍紀太爛,遠不如于家軍軍紀森嚴,昨天到現在難民們也都該看到了,于家軍到了這里之后,除了抓了殺了一些在途中助紂為虐,試圖趁亂哄搶財物之人,并未有于家軍兵將,做出禍害百姓之舉。 跟著于家軍,于家軍還可以保護他們的安全,一旦要是碰上了其它官軍,那些官軍會如何待他們,就說不定了。 于孝天給這些人說明,并不是要一直留著他們不讓他們返鄉,而是要先讓他們在此地休養一陣,待他們恢復體力之后,再想辦法安排他們踏上返鄉的道路。 這些人聽聽也是這么回事,現如今建奴新敗,到處都是被打散的建奴潰兵,就算是潰兵,他們這些百姓也惹不起,碰上這些建奴潰兵,他們照樣會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何況他們也看到了,于家軍乃是一支仁義之師,到了此地之后,干的都是維護他們的事情,給他們建立秩序,提供食物,還分發御寒之物,而且沒有做出什么禍害百姓之舉。 在這里有于家軍保護他們,多少還讓他們感覺到安全一些,要是這時候他們不管不顧的上路返鄉,路上沒吃沒喝的,估摸著走不到家,就成了路倒,餓死在了途中,在這里好歹于家軍還天天給他們提供伙食,可以讓他們維持活命,所以他們也只有聽從吩咐,先留下觀望一下局勢再說。 第二天于孝天便收到了天津衛送來的消息,說崇禎派人送了一份詔書,到天津衛頒旨,但是于孝天不在天津衛,所以留下了圣旨,讓于家軍的人轉交給于孝天。 這事兒搞得就更不像話了,歷來朝廷宣旨,都是要找到本人,直接頒旨,這倒好,派人送了一道圣旨,丟到天津衛,頒旨的人就跑了回去。 于孝天看了一下圣旨,當場就氣的樂了起來,這圣旨根本就是屁話連篇,給他羅列了一大堆罪名,其中不少倒是真的,確有其事,但是大部分罪名卻是欲加之罪,另外還空口白牙的令他就地罷官免職,革去他都督同知以及福建總兵官的職務,令他自縛請罪,全部于家軍就地放下武器接受朝廷的官軍過去對他們進行整編安置。 這話說的跟做夢一般,根本就是一張廢紙,說白了就是想要通過這張圣旨,讓于孝天自己蹦出來,說他不干,這么一來他于孝天就是再次抗旨不尊,等于是坐實了他謀叛的事實。 其實于孝天等的不就是這個嗎?現如今建奴已經被他打得鳥獸散,幾乎是潰不成軍,雖然還是跑了不少,但是卻早已各顧各,根本已經星散,無法再重新被歸攏起來,估摸著大部分人是逃不回關外去了,就算是有人能逃出關,建奴經過此役的打擊之后,也會從此一蹶不振,再無翻身之理。 這崇禎倒是想得美,想要趁著建奴完蛋了,順便把他也給收拾掉,這么一下就去了兩個心頭大患。 可是這次打死崇禎和那些京師的大臣們,恐怕他們也想不到,于家軍雖然經此一戰,損失不算太小,但是還遠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于家軍大部分兵力還在,只是稍有一些疲憊罷了,現如今各部建制都沒有被打亂,武器也沒有損失太多,只是彈藥消耗不小,但是也沒有到不堪一戰的程度。 建奴大軍那么能打,都被他們收拾了,這些戰五渣一級的明軍,就能把他于家軍給滅了不成? 這崇禎的小算盤也打的有點太過頭了一些,這一下可以說是正中他的下懷。 于是于孝天當即便將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討伐檄文拋了出去,這份討伐檄文,是他早就令林易陽等謀士們為他準備好的東西。 這份檄文之中,歷數了大明朝廷,這么多年來種種不是,一不能安邦定國,二不能治理天下,建奴入寇,他們不能保境安民,當官的貪腐成風,朝廷更是索取無度,到處都是官逼民反,百姓民不聊生。 現如今他興師勤王,為大明出生入死,率軍力戰建奴,孤軍奮戰之下力克建奴大軍,朝廷卻要置他于死地,這大明朝廷已經不堪到了極點。 這都歸罪于朝中jian佞當道,他于孝天要入京清君側,還自己一個清白,還天下一個安定。 (告訴大家一個很不幸的消息,這個月來,我的眼睛一直視力十分模糊,原以為是眼鏡該換新的了,但是前天開始發現眼睛眼白部分出血,沒當成回事,但是昨天早晨起來,發現左眼眼白部分通紅充血,不得已去醫院看了一下眼科,才知道事情很嚴重,由于長時間看電腦,并且躺著看手機,導致眼睛眼底出血,視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散光十分嚴重,比之以前增加了很多,而且還有虛光,醫生勸告,今后三個月到半年之內,盡量不要看電視或者使用電腦,否則的話后果很嚴重!即便是使用電腦,每天也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我年紀輕輕還不想瞎,所以只能遵醫囑,每天盡量少用電腦,所以每天兩更恐怕無法堅持下去,以后改為每天一更,確保把這本書順利完本! 下午跑去書店買了幾本實體書,趁著這機會看些書,補充一下腦子,對于無法繼續保持兩章更新,對大家表示最誠摯的歉意,還望大家多多體諒,我是靠眼睛吃飯的,要是萬一眼睛出大問題的話,我恐怕就沒法活下去了!所以敬請大家多多擔待?。?/br> 第四十九章 清君側 檄文之中,于孝天只字未提說他要造大明的反,而是說朝中jian臣太多,迷惑了皇上,所以他要做的是入京清君側,并沒有說要掀翻大明王朝,這樣的話,不至于立即將自己置身于所有忠于大明朝廷之人的對立面上。 這也是在起初他們商議動兵之前,眾人商議出來的決定,清君側和推翻大明,對于民間的抵觸來說,會相對少一些,要是他直接提出來,要掀翻大明王朝,把皇帝拉下馬換他來做的話,估計接下來立即會成為千夫所指的叛逆。 現在他占著理,不能把這件事搞砸了,現在通過前期不斷的散布各種傳言和流言,民心可以說是向著他的,特別是北方這邊的民心,經過建奴入寇這件事,還有他率軍力克建奴大軍,將入關的建奴大軍殲滅這件事,民心肯定會對他有利,但是他要是現在提出來,要變天的話,那么這就告訴了所有人,其實朝廷這么做沒錯,他于孝天就是個逆臣賊子。 所以打出清君側,自證清白這個幌子,要比直接宣布要掀翻大明王朝更容易讓人接受,這等于是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我于孝天不是要當皇帝,而是要幫著皇帝,把國家治理好,把那些無能的jian臣佞臣給清理掉,讓大明好起來。 這樣的話說出去之后,不少人會覺得不至于太難接受,至于打下京師之后,該怎么做,到時候再說不遲。 于是這道早已炮制好的討伐檄文,立即便被于孝天拋了出去,通過各種途徑,迅速的送往各地開始散播。 另外于孝天也傳令諸軍兵將,做好接戰的準備,派人趕回天津衛,告知坐鎮天津衛的第九旅以及海軍方面,保護好天津衛的安全,再不濟也要堅持到他先解決陳新甲所部之后,回援天津衛才行。 畢竟天津衛那邊,現如今儲存了大量武器彈藥以及糧食物資,要是天津衛這時候出點麻煩的話,于孝天還真是哭都來不及。 至于陳新甲所部,于孝天還真就沒有放在心里,別看陳新甲這次氣勢洶洶的帶著近三萬大軍,要來找他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