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崇禎聞聽消息,哭的心都有了,這建奴實在是可惡到了極點,挑的這個時候也太是時候了,眼下陜西那邊剛剛傳來有望將李自成所部剿滅的消息,他還來不及高興,建奴就來了。 現如今整個京畿地區,雖然不能說兵力空虛,但是也好不到哪兒去,主力基本上都在山海關一帶陳駐,戰斗力最強的關寧軍鎮守在山海關一帶,外面還有大批奴酋皇太極所率的建奴大軍虎視眈眈,所以這些關寧軍根本動不成。 而京畿周邊的守軍,兵力不足,而且毫無斗志可言,充其量也就是據城死守就不錯了,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攔截建奴大軍南下。 崇禎得知消息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現任宣大總督的盧象升,立即便將盧象升以及宣大兩萬官軍調入京師,一同被調入京師的還有山西以及宣大總兵楊國柱、虎大威、王樸等人。 盧象升這個時候正好丁憂在家守制,暫時未能成行,但是崇禎下旨奪情,令盧象升火速入京率軍阻擊建奴大軍,并且授盧象升總督天下兵馬,抗擊建奴大軍。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崇禎已經真被建奴搞怕了,朝中現如今有一個風向,那就是有些大臣私下里認為,建奴雖然可惡,但是終歸只能呆在關外,雖然其屢屢破關而入,但是結果都是飽掠之后,還是要退回關外的。 既然這樣,那么只要朝廷守住京師,京師無事,那么就算是讓建奴攻破一些州府縣城,他們也僅多是搶一些財貨,掠走一些人口,遲早還是會回到關外的。 既然如此,那么大明何不如跟建奴私下里議和,效仿當年北宋那樣,年年給建奴一些歲貢,當然不能說是歲貢,只說是賞賜,每年給建奴個一二十萬兩銀子,讓建奴安安生生的呆在關外,不要找事拉倒。 這種思潮當然也影響到了崇禎,于是崇禎開始在是戰是和之間搖擺了起來,一方面是調盧象升入京總督天下兵馬抗擊建奴,一方面卻私底下派出了陳新甲非常私人的先去找建奴方面聯絡一下,看看和談有沒有可能性。 但是崇禎的小動作可以瞞住別人,卻瞞不住時下他最親信的楊嗣昌和高起潛等人,這幫人立即便看出了崇禎怯戰的想法,于是便附和崇禎,決定主和。 但是盧象升火速入京之后,卻提出了死戰到底的策略,誓要和建奴大軍分個高下,這樣一來就和楊嗣昌以及高起潛等人的意見相左。 楊嗣昌和高起潛等人,最怕的就是盧象升這個人太過剛硬,率軍和建奴死戰到底,一旦要是讓盧象升全面掌兵的話,一旦和建奴打紅眼的話,恐怕議和的事情就黃湯了,所以楊嗣昌和高起潛想盡辦法開始折騰盧象升。 他們把兵權控制在了自己手中,盧象升雖然名義上總督天下兵馬,但是實際上卻只能控制他從宣大帶來的兩萬官軍,包括遼東那邊調來入衛的數萬關寧軍,都不聽他的調遣。 即便是如此,盧象升到了京師之后,還是率領宣大兵將,在京城周邊,和建奴大軍進行周旋,敲掉了一些小股的建奴兵馬,獲得了一些小勝。 但是盧象升越是這么做,楊嗣昌和高起潛就越是忌憚于他,另外盧象升和楊嗣昌私下里也有矛盾,楊嗣昌是絕對不愿看到盧象升大勝仗的,那樣的話就顯得他太過無能了。 于是楊嗣昌便又想辦法分盧象升的兵權,把盧象升從宣大帶來的兩萬精兵,再次撥給了新任的宣大總督陳新甲,陳新甲深知皇上和楊嗣昌的心意的,當然不會配合盧象升和建奴軍大戰了,而且他也沒有這個膽子。 這時候盧象升手頭僅剩下了數千兵馬,說起來也可憐的很,盧象升雖然手持崇禎賜給的尚方寶劍,但是手頭卻無兵可調,除了他僅剩下的這數千官軍之外,其余的兵馬兵權都在高起潛和陳新甲手中。 盧象升悲憤欲絕,但是卻也無可奈何,即便是如此,他還是帶著這幾千官軍,四處追擊建奴大軍,試圖力挽狂瀾。 至于盧象升的命運,這個時候根本無人可以挽回,他帶著數千兵將,義無反顧的朝著深淵沖去。 建奴兩路大軍入關之后,并未集中兵力猛攻京師,而是留下少量兵馬在京師周邊襲擾牽制京師附近的官軍主力,其余的建奴大軍則在涿州再次兵分兩路,分頭朝著山東和北直隸等地一路狂飆攻進,沿途燒殺搶掠大掠四方,當兩路兵馬分兵之后,到了各處再次分兵,直指大明北直隸和山東各地州府縣城。 北直隸和山東各地連連告急,幾乎無人能擋住這些建奴的兵鋒,沿途州府縣城紛紛被建奴攻破,建奴這一路上賺的是盆滿缽滿,裹挾了大量的人口,驅趕著這些難民,為他們搬運所獲的各種物資財貨。 這個時候崇禎哪兒還琢磨什么揮師南下征討于孝天呀!天天各地發到京師的告急奏章如同雪片一般,局勢糜爛到了幾乎可以說是無以復加的程度。 但是崇禎最終還是沒敢公開討論和建奴議和的事情,因為他太愛面子了,這個時候雖然有人私下里議論,說不妨可以和建奴議和,但是這種事崇禎也只是想想,卻真不敢輕易公開表露出他想要和建奴議和的想法。 所以陳新甲最終和建奴的接觸,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但是以楊嗣昌和高起潛為首的一幫大臣,卻畏敵如虎,始終不敢指派大軍和建奴死戰,上面的當官的這么一種表現,就別指望下面的武將能主動出擊。 大幾萬官軍,說起來也跟著建奴的屁股后面滿世界的跑,但是卻始終只是遠遠的墜在建奴大軍屁股后面,跟著瞎跑。 高起潛作為被崇禎任命的監軍,控制著幾萬官軍精銳,離開京師在北直隸一帶轉悠,嚴令各部主將,不可輕敵浪戰,這句話就有學問了,輕敵浪戰?誰也沒有輕敵,誰也不敢輕敵,這句話的關鍵就在于浪戰二字。 不得浪戰也就是不得輕易和建奴大軍交戰,大家跟著跑就是了,誰也不會輕易跑去撿建奴大軍的便宜。 也只有盧象升自己,帶著幾千麾下控制的官軍,追著建奴大軍,是不是的會和建奴打一場,但是盧象升也自知兵力不濟,高起潛麾下所控的其它官軍,絕不會輕易給他提供支援,后來發展到了沿途一些州府縣城的當官的,也聞出了味道,居然連盧象升所部的糧餉都給斷掉了。 保定巡撫張其平更是其中的代表,其它地方的當官的怕得罪楊嗣昌,好歹在盧象升率兵抵達的時候,多少從城中送出一點銀子,讓盧象升的兵將自己去購買糧食,但是張其平干脆就緊閉城門,連一兩銀子都不給盧象升,以至于后來盧象升帶著的兵馬,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 (今天出門很早,辦事去了,更新晚了,大家包涵!另外跪謝大漠笑春風、鷹之武兄弟的重磅打賞!當然還有劍舞飄香、秋天家園、xellos、五事zz五朋友的打賞!這么一來月票嗖的一下就上去了!多謝多謝!——) 第三章 盧象升之死 但是有些百姓還是明事理之人,他們看得出誰是在真正抗擊建奴的,有些士紳看不過去,自己籌措一些糧食給盧象升送去,好歹沒有讓盧象升所率的兵馬徹底斷糧,因為斷糧而自行崩潰。 盧象升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穿著孝服,帶著幾千麾下的天雄軍兵將,一路從京師直追到了巨鹿一帶,而高起潛這個時候,也引數萬關寧軍抵達了雞澤一帶,兩軍相距僅僅只有五十里不足。 盧象升在這里迎來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戰。 明軍的怯戰在建奴軍入關之后不久,便被建奴兵將看了出來,他們其實最初一段時間,還是很擔心把明軍逼急了,跟他們狗急跳墻,和他們進行決戰,但是他們一路南下,攻城略地,明明已經探明大明軍隊距離他們并不遠,可是很多大明軍隊卻遠遠的看著他們四處大掠,卻根本不靠上來找他們的麻煩。 這種表現起初多爾袞很糊涂,但是很快他便看出了原因,這些明軍壓根就沒打算跟他們建奴軍死戰,在他們上面,現在肯定琢磨的是其他事情,這大部分的明軍,說白了就是奉旨進行一次武裝大游行,毫無一點和他們建奴軍決一死戰的勇氣,從上至下都畏敵如虎,這一下建奴兵將更加肆無忌憚了起來,于是這才敢一直南下,攻到了廣平府境內,居然一次大戰都沒碰上。 只有盧象升的一路官軍明顯跟其它大明的官軍不同,也唯有盧象升這路人馬,在離開京師南下之后,始終吊在建奴大軍后面,抽冷子就給建奴來一下恨得。 于是建奴意識到了盧象升和其它明軍官兵以及當官的不同之處,也唯有盧象升這路人馬,是想要真正的抗擊他們建奴大軍。 被盧象升這么惦記著,建奴也覺得不好受,背后跟了個盧大刀,虎視眈眈的總想撲上來咬他們一口,這回去路上,要是被盧大刀給堵上的話,那么萬一有個閃失,豈不是麻煩就大了? 于是建奴決定,要徹底解決盧象升,而地點就選在了巨鹿一帶。 后面的事情所有人都很清楚,建奴調集了三萬多兵馬,將盧象升所部包圍了起來,盧象升派人找高起潛求援,高起潛拒不發援兵救援盧象升,最終眼睜睜的看著盧象升力戰而死,壯烈殉國。 兵心到了這個時候,也就徹底散了,當官的這么對待一個愛國的忠臣,當兵的還能出力死戰嗎? 所以建奴消滅了盧象升所部之后,立即便對高起潛所率的這幾萬關寧軍以及其他各路官軍發動了猛攻。 高起潛畏懼建奴如同虎狼,所率兵將更是不堪,未戰先潰,在建奴大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高起潛僅僅率領了少量官軍護衛著他,逃離了戰場,但是幾萬大明北方的精銳,也在這一戰之中,徹底被高起潛所葬送。 崇禎并不知道這些發生在盧象升身上的事情,盧象升和好友楊廷麟多次上奏疏彈劾楊嗣昌和高起潛等人,但是皆被楊嗣昌等人截留。 楊嗣昌甚至于聽聞盧象升戰死的消息之后,還不敢輕信,派人去查看戰場,結果派去的人在戰場上找到了身披麻衣,身中數箭數刀身死的盧象升,回復楊嗣昌之后,楊嗣昌依舊是壓著消息不告訴崇禎。 因為楊嗣昌最想要的消息,不是盧象升在沙場上和建奴大軍力戰身死,而是希望聽到的是盧象升兵敗逃走,這樣一來,他便可以將高起潛兵敗的罪責推到盧象升身上,另外也掩蓋了他們這伙人畏戰避戰的表現。 以至于盧象升身死數十日,朝廷都沒有派人為其收尸,倒是當地百姓聞之消息,趕去戰場上找到了盧象升的遺體,有人捐了一口上好的棺材,暫時將盧象升的尸體收殮了起來。 這些消息皆被楊嗣昌等人隱瞞不發,崇禎幾十天時間,都不知道盧象升在什么地方,直到后來實在是掩蓋不下去了,楊嗣昌才不得不把盧象升兵敗身死的消息告知了崇禎,崇禎這才派人去把盧象升的遺體收殮了回來,但是因為楊嗣昌等人的阻撓還有栽贓,盧象升身死之后,沒有獲得崇禎給予的任何嘉勉,也未給其家人任何撫恤。 而建奴大軍此次入關,其實也確確實實沒有想過,通過這次入關,來奪取天下,他們的目的依舊很簡單,依舊是入關大掠,裹挾人口出關,從根本上繼續削弱大明在北方的統治能力,有朝一日待時機成熟之后,他們才會揮師再次入關,奪取大明天下。 所以在盧象升戰死,他們又擊潰了高起潛所統領的明軍之后,便立即繼續在北方大掠,楊嗣昌錯誤估計建奴大軍南下的路線,認為建奴南下攻入山東,必會走德州南下,認為德州乃是鎮守山東的關鍵,傳令時任山東巡撫顏繼祖,傾山東兵馬集結在德州一帶布防,阻止清軍南下。 但是奴酋岳托,卻看透了明軍的布置,根本沒有直挺挺的沖向德州,而是先入北直隸,向西直入山西,襲掠一番之后,再次掉頭向東,繞開了德州,從臨清一帶入山東,渡過會通河,然后直插濟南城下。 而這個時候濟南卻只有區區數百鄉勇加上少量的萊州援軍,根本守不住德州,加之明軍兵將毫無斗志,正月間原本是老百姓享受一年中難得的過年的祥和氛圍的時候,濟南城宣布被建奴攻克。 被安排到濟南安家的德王朱由樞,奉國將軍朱恩賞皆被奴軍擄走,城破之際建奴大軍在濟南城中大屠,城中百姓被殺的血流成河,數萬人罹難,另外整個濟南城被建奴大軍襲掠一空,城內外方圓數十里之內,大量人口被建奴擄走。 但是奴酋岳托,卻也在攻破濟南城之后,在濟南城之中病死,這也算是一種報應吧! 至此建奴這一路已經是撈的盆滿缽滿,加之岳托病亡,一路大軍失去了主帥,另外建奴也怕深入大明腹地太深,大明一旦反應過來,召集天下兵馬入衛京畿,導致切斷了他們的退路,那么的話事情就麻煩大了。 于是在正月間建奴攻破濟南之后,奴軍終于停止了繼續南下的步伐,開始收拾家伙,驅趕著大批被掠的人口,踏上了返回關外的道路。 這一次為期數月時間的南下大掠,讓建奴撈的是盆滿缽滿,許多八旗兵將,身上背滿了值錢的東西,而且他們搶了大量的牲畜,騾馬耕牛以及豬羊等物,也掠奪了大量的大車,裝滿了他們虜獲的各種物資。 數路建奴兵將,一共虜獲了人口五六十萬,他們驅趕著這些虜獲的生口,也為他們背負各種擄得的財貨,浩浩蕩蕩的開始啟程返回關外。 要說建奴一點都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如今他們虜獲了太多的人口,這些虜獲的人口就超出了他們兵力數倍之多,一旦要是遭遇明軍強有力的阻擊的話,這些虜獲的生口一旦暴動,也不是好壓制下去的,到時候恐怕他們堵都堵不住。 可是人性無疑是令人感到悲哀的,這些被擄的大明百姓,一個個溫順的如同綿羊一般,就這樣被建奴驅趕著走向了他們未知的未來,雖然他們不情不愿,也不舍故土,可是他們卻懼怕建奴手中的刀槍,根本沒有幾個人想過要反抗的。 而且建奴騎兵很多,他們都很清楚就算是逃走,也很快會被建奴的騎兵追上殺死,所以他們就這樣,像是一群綿羊一般,被建奴驅趕著向著關外行去。 沿途建奴才不會給他們吃什么好東西,每隔兩天,像是施舍一般的丟給他們一些看不出是什么東西做成的窩頭,就算是給他們的口糧了。 僅僅是這些窩頭,也成了這些被擄的奴隸們爭搶的東西,這時候人性的卑劣被徹徹底底的激發了出來。 奴隸之中一些身體強壯膽子大,手黑的家伙,別看不敢跟建奴作對,但是卻在奴隸之中,開始表現出了他們的強勢。 他們憑著能打,很快在奴隸之中召集起來了一些狗腿子,成為了建奴控制這些奴隸的幫兇,每當建奴發給他們一些吃的東西的時候,他們便會憑著武力,將大部分吃的東西都控制到自己手中,然后像施舍一般,分發給一些服從他們的奴隸。 而人群之中的老弱,肯定無法通過武力搶奪到吃的東西,所以沿途這些被俘的百姓之中,很快一些老弱便紛紛被餓死,甚至于他們的尸體,也成了被搶奪的對象,私底下有些人割取這些尸體的rou,偷偷的食用,甚至于拿去進行交易。 建奴擄得了大量的女人,這些女人靠著體力肯定無法爭奪到活命的吃食的,于是這些女人,為了一口吃的,能活下去,不得不出賣她們的**。 一些奴隸之中的混蛋們,在搶得了吃的東西之后,多余的部分,被他們拿去收買女人,在宿營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住到臨時搭起的窩棚之中,而且僅僅憑著一塊黑乎乎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兒做成的窩頭,他們就可以換得一個黃花閨女陪著他們睡覺。 人性的卑劣在這個時候,被徹底的彰顯了出來,許多人的人性,在這個時候已經徹底泯滅,雖然悲哀,但是這卻是生存法則,適者生存,強者生存,在這個時候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繼續求月票?。?/br> 第四章 碰壁 但是建奴也不是說這一路上一直都一帆風順,一些被分派出去四下襲掠的建奴兵馬,在一些地方,卻碰了壁。 有些建奴在一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莊堡面前,卻遭到了很兇猛的抵抗,一些他們原本認為,只需要一沖就能攻破的莊堡,等他們呼嘯著沖過去的時候,卻突然間劈臉打出了一排排的銃彈,甚至還有炮聲響起。 這些建奴兵將毫無準備之下,當即便被打的人仰馬翻,死傷慘重,于是他們便趕緊召集更多的建奴過來圍攻這些莊堡,但是開打之后,他們發現這些莊堡跟其它莊堡有很大的不同。 這些莊堡之中駐有不少鄉勇團練,而且相當善戰,更厲害的是他們裝備了很多建奴以前沒碰到過的犀利火器。 這些莊堡之中擁有一些鳥銃,甚至于可以在二百步之外便取人性命,許多建奴的兵將,便是呆在他們自認為很安全的距離,突然間便莫名其妙的被莊子里打出的銃彈一下撂翻在地,每每胸口或者腦袋被打出一個大窟窿,連身上的甲胄都擋不住這些銃彈。 猛攻之下他們遭遇到的是更加兇猛的抵抗,一排排銃彈從莊墻上打出來,不管建奴兵將披了多厚的甲胄,往往只要中彈,便無生還的可能。 甚至于這些莊堡之中,還會在建奴攻至莊墻腳下的時候,朝著莊墻下面丟出一些黑乎乎的鐵瓜,這些鐵瓜會突然間爆炸,方圓數米之內的建奴,便會被這些鐵瓜炸得血rou橫飛,傷亡慘重。 于是建奴開始害怕了,他們不知道這些莊堡,是從什么地方搞到的這種犀利的火器,雖然他們極為憤怒,可是卻除了付出慘重代價之外,很難攻破這些莊堡。 而建奴此次入關,可不是來啃硬骨頭的,他們的目的很明顯,是來進行搶掠的,所以他們最喜歡的是挑軟柿子捏,一旦碰到這樣抵抗兇悍的莊堡,碰壁之后他們寧可放棄,也不愿意在這里耽誤時間或者是浪費他們寶貴的兵力。 故此雖然建奴沿途襲掠了很多地方,但是卻時不時會碰到一兩個這樣的莊堡,在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建奴往往會知難而退,這不是打一座城池,只不過是區區一座莊堡,就算是死拼到底,最后攻破了這樣的莊子,也不見得能撈到多少油水,反倒是還要折損不少兵力,實在是不劃算。 而且他們以后有的是這樣的機會,犯不著在這些死硬的莊堡前面,崩掉他們的大牙,所以這些沿途他們碰到的莊堡,便成了此次建奴南下大掠期間,踢到的鐵板,而這些莊堡,也成了建奴所經之地之中的一些安全之所,這些莊堡無一例外,在建奴經過期間,收容了大批被建奴追趕的百姓,拯救了不少的人命。 建奴不知道這些莊堡之中人的身份,可是當地人卻把這些莊堡的大戶當成了他們的救命恩人,奴兵退去之后,被救下來的百姓,無不對這些莊堡之中那些管事的人敬若天神,將其視作恩公,也使得這些人通過這件事,成為了當地最受人敬重之人。 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這些莊堡的所謂大戶,其實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戶,他們表面上多是一些外來的暴發戶,憑著有錢有人,在當地購置了田產房產,做著一些買賣,可是實際上他們卻是海狼的情報人員,早早的被海狼分派到了這些地方,直至深入到了山東各個地方,以商賈或者地主的身份,潛伏了下來。 這些情報人員,但凡在當地站穩腳跟之后,立即便會獲得一批人員和武器的補充,在他們所在的莊堡之中,以他們的人員,組建起一支團練,負責鎮守這些莊堡。 幾個月前,他們得到了更多的武器彈藥以及糧食的補充,使得他們擁有了更強的武裝,也使得他們得以在這次建奴南下的時候,成為了屹立于建奴兵潮之中的一塊磐石,巋然不動。 不過還是有一個莊堡,最終被紅了眼的建奴不惜代價的攻破,建奴攻破這座莊堡的時候,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足足被莊堡之中的鄉勇打死打傷了數百人之多,攻破莊堡之后,莊堡之中的鄉勇還是和建奴死拼到底,最終全部被殺。 就在建奴攻入這座莊子之中那個李姓大戶大院的同時,這個姓李的大戶,居然最終點燃了大院里面藏的火藥,一聲巨響之后,與莊同殉,連帶著攻入莊子的二百多奴兵,近處的直接被炸成了渣子,就算是距離稍遠一些的,也會被活活震死。 后來建奴清理莊子的時候,發現了這座莊子之中儲存了大量的糧食,但是在莊子被破的時候,守衛糧倉的鄉勇,卻把火油潑灑到了糧倉之中點燃了起來,使得建奴一點便宜都沒有撈到。 整個莊子大院在最后爆炸的時候,幾乎被夷為了平地,地面被炸出了一個大坑,可見這里藏了不少火藥,還在爆炸周邊發現了不少奇形怪狀的銃彈。 建奴在莊子里撿到了一些損壞的鳥銃,這些鳥銃在莊破的時候,多已經被鄉勇破壞,或者砸彎了銃管,但是建奴還是如獲重寶一般,把這些鳥銃搜集了起來,找到了不少拆散丟棄的零件,最終讓工匠組裝起來了兩桿鳥銃。 建奴這才發現,這些鳥銃打造的十分精良,用材也非常不錯,最讓他們感到驚奇的是這些鳥銃,居然不需要使用火繩便可擊發,鳥銃上裝了一套擊發的機構,扳開卡住龍頭之后,上面有一塊燧石,擊發的時候燧石落下,打擊在火門上,會打出火星,火星落入藥池,點燃藥池引藥,最終完成擊發。 最讓他們不理解的是這些鳥銃的銃管之中,許多鳥銃銃管里面居然不是光滑的,而是不知道用什么辦法,刻出了幾條溝槽,這樣還能發射,真是奇怪了。 這樣精巧的機構,讓建奴嘆為觀止,當成寶貝一般的收藏了起來,準備這次帶回關外,讓工匠們好好看看,能不能仿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