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這個來請劉不同的差人,一聽劉不同答應一次就派出兩百家丁和鄉勇去城中協防,當即就樂歪了!這些天來,知州不斷的派人去各鄉各村調鄉勇入城協防,可是各鄉的士紳大戶,充其量能給派去城中三四十人,就算是相當給面子了!而且派去城中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殘,根本不當事用! 可是劉不同這一次居然一下就答應派兩百人,而且保證各個都是青壯好漢,這可是太給面子了,要是城中這時候能多出兩百這樣的生力軍的話,那么守城的把握就多了幾分。 至于劉不同要提一些條件,這會兒也不能計較了,只要能把人帶回到城中去,那么就算是劉不同提出一些過分點的要求,也只能滿足他了!現在守住城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這個差人立即大喜過望的插手抱拳,對劉不同深施一禮,大聲道:“劉善人果真是深明大義!在下先代趙大人謝過劉員外了!至于條件,劉員外只管提好了,只要不太過分,想必我們趙大人肯定會答應的!” 劉不同沉吟了一下之后,開口道:“我的條件也不過分,第一,我派去的這些家丁和鄉勇,我希望他們能鎮守北門,而且不希望其他人干涉,帶兵之事,要我的家將來管,不能將我這二百人拆散調配,這一條非常重要,如果大人能夠答應的話,我敢保證,只要他們還有一個活著的,北門絕對不會有失,否則的話,請恕在下就不能派他們過去!” 聽了劉不同的這個要求,這個被派來的差人,其實他也不能算是普通的差人,這個被派來的人,其實是一個巡檢,以前跟劉不同打過交道,也收過劉不同的賄賂,算是老熟人了。 他猶豫了一下之后,多少對劉不同提出的這個條件有些為難,因為城中布防之事,乃是趙知州親自負責,但凡是調入城中的鄉勇,都是統一調度,可是劉不同要求,把他的人都放在北門,還要他們自己的人統帶,這件事確實不太好辦。 第五十九章 應援 但是仔細想想,劉不同也說了,如果這樣做的話,他可以確保北門不失,北門外面就是西山村,他要他的人留在北門,這也是情理之中,這會兒最關鍵的是要把他的人帶去城中協防,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劉不同還敢說確保北門不失,那么他只能咬著牙先答應下來再說了。 于是他點頭道:“這一條雖然有點為難,可是想必我們大人也是明理之人,應該能夠答應劉員外的這個條件的!好吧,就這么說!不知劉員外還有其它要求沒有!” 劉不同點點頭道:“這一條就拜托錢兄了!我會給派去的家將交代清楚,入城之后,必須要按照我說的辦,否則的話那么寧可他帶人回來,也不能被拆散另行安排!這一點很重要,還望錢兄一定要請趙大人體諒,只要做到這一條,那么劉某可以保證,只要其它城門沒事,北門這邊就萬無一失! 第二條是我這些家丁鄉勇,手中有一些劉某從南方私下購置的一些鳥銃,這一點有些犯忌,但是還望趙大人不要為難在下,這些鳥銃乃是劉某花重金購得,也乃是劉某在此立足之本,請城內大人莫要強行沒收,否則的話……錢兄應該知道后果!” “哦?這倒是好事!據說佛郎機人所產的鳥銃,相當犀利,沒想到劉員外居然肯花重金購得這些鳥銃!既然這樣,對守城來說,當是一件大好事!這一點請劉員外放心,這些鳥銃我錢某可以代大人答復,我們大人絕不會強索!盡由劉員外的家丁自行使用!” 錢巡檢一聽,雖然頗有點驚訝,但是卻很高興,要是城中多一些佛郎機人的鳥銃的話,那么守城就多了一些把握,既然這些鳥銃乃是劉不同重金購得,那么就算是其他人眼紅,這會兒也不敢強取豪奪,否則的話叛軍沒把城給打下來,城里面倒是先窩里反了,那可就麻煩大了,這會兒孰重孰輕,他和趙知州應該還是看得清楚的,難怪劉不同剛才敢拍胸脯保證,他的人可以守住北門,原來是有這些鳥銃充當依仗的! “其三!劉某也知道現在城中正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對于賞錢的事情,劉某就不特別要求了!但是劉某卻要提一條,那就是我這些家丁,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各個平時吃的好,吃得飽,才肯賣命,還望他們入城之后,城內能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糧食,起碼要有點rou才行!要不然的話,他們吃不飽,這幫家伙,可不會好好賣命!還望錢兄能海涵一些!請趙大人能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至于其它的事情,就不說了,我們這些士紳,幫官府守城,乃是分內之事,就算是守住了城池,也不敢奢求大人另外加什么賞錢,只要能按照之前懸出的賞格,到時候照辦就足矣! 另外劉某也要丑話說在前面,我的人守北門,北門可保不失,但是萬一如果其它城門有失的話,那么請恕劉某要把丑話說前面,我的人不能眼睜睜折在城中,一旦其它地方有失的話,那么他們必須要開北門,逃回到我這里來!” 錢巡檢聽罷之后,心里面有點不以為然,心道這劉不同的手下,還真是驕縱,居然到了城中,還要吃得好,吃得飽,也罷,畢竟人家去了這么多人給官府幫忙,要是連讓他們吃飽吃好都做不到,那么恐怕也不能指望人家賣命。 至于劉不同后面所說的那些話,他心中雖然聽著不是滋味,但是這話也合情合理,他們已經保證北門不失了,萬一要是其他地方被叛軍攻破的話,那么也別指望這些人在城內死戰不退了,他們到時候要逃回西山村,估計也沒人能攔得住他們。 于是這錢巡檢聽罷之后,立即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雖然發現叛軍的時候,叛軍距離牟平縣城僅剩下了三十多里路,可是這伙兒叛軍到底并非是叛軍中的精銳,另外還裹挾了不少百姓,給他們助戰,所以叛軍行進的速度很慢。 這一路上叛軍還不斷的派出小股的兵馬,沿著道路兩側,不斷的對附近的村莊進行襲擊搶掠,加之路上有冰有雪,道路難行,他們又拖了兩門大炮,當然不是那種重達兩三千斤的紅夷大炮,只是普通的兩門七八百斤的大發熕,即便如此,拖行這兩門炮,也讓他們頭疼不已。 叛軍的大炮,雖然不算太重,可是他們的大炮卻并未裝備輕便的大直徑輪子的炮架,而且這兩門炮很顯然是城防炮,主要是放在城墻上發射使用的,故此炮架是用笨重的木料打制而成,四角裝有四個小轱轆,在這樣的地形上行軍,根本就是一場災難。 不是他們要到處抓難民來助戰,這路上光是攜帶著兩門大炮,就要消耗很多人力,一門炮前后要幾十人甚至近百人伺候,才能緩緩的朝前滾動,一不小心大炮還會傾覆,叛軍的兵將,一路上大呼小叫,破口大罵,不停的揮舞著皮鞭,猛抽那些被抓來替他們拖炮的民眾,稍有懈怠或者偷懶,叛軍兵將舉刀就殺,這一路上起碼已經殺了幾十個人。 反正人命在這些叛軍眼中,根本就不算是什么,更加上他們對山東人恨之入骨,更不把這些老百姓當人看,所以殺這些民夫,他們沒有一點心慈手軟。 如此一來,他們走的簡直跟蝸牛一般緩慢,一天下來,走了不到十五里路,就在牟平縣城西面十多里的地方歇了下來。 這讓枕戈待旦,緊張了一整天的牟平縣守軍以及城內的官民們,都稍稍松了一口氣,起碼今天算是挨過去了,可是大家心里面卻并不輕松,總感覺頭頂上還懸著一把刀,只是這把刀落下的稍微遲了一點。 這次到牟平縣協守的海狼部眾,是由一個叫李三的陸軍少尉率領(由書友小李飛燕客串),李三年紀很輕,剛剛二十歲出頭,本身也是山東人,早年離家隨父南下逃荒,流落到了福建一帶,靠著給人打短工謀生。 可是后來父親病逝,一家人便失去了生活能力,無奈之下只能靠著乞討為生,后來家人一個個的死去,僅剩下了李三一個人在四處流浪,乞討的日子里,李三學會了很多求生的東西,也學會了心狠手辣。 但是畢竟他年紀不大,因為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所以身體很虛弱,偶爾四年前一次他被狗咬傷,結果腿上的傷口化膿,開始發高燒,倒在路旁等死,正好碰上了海狼一個商隊路過,隨手撿了他,救了他一命,并把他帶到了淡水城安置。 李三傷勢恢復之后,命好沒有落下殘疾,只是腿上留了一個大疤,在得到了良好的照顧以及充足的營養之后,他身體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學堂掃盲之后,被選入陸軍之中,并且因為表現出眾,很快又被拔擢為了見習軍官。 后來李三也隨軍參與過多次戰斗,表現相當不錯,敢打敢殺,而且機靈,鬼點子多,很快被提升成了少尉軍官,接著又被提拔為了中尉軍官,可是這家伙有一些惡習,有時候喜歡打人,而且多少有點好色,因為犯了些錯,后來又被貶為了少尉,不過繼續以少尉軍銜,代理連長之職。 這次北上行動,因為李三原籍是山東人,會說山東話,于是便被選出來,派往了石島灣駐防,領一個步兵連。 而這次北上的兵將,大多數都是山東籍出身,雖然并不都是山東北部的人士,口音也比較亂,可是畢竟都是山東口音,倒也不至于太招人懷疑。 這些士兵雖然以前并不隸屬一個連隊,可是卻都接受過海狼陸軍系統的專業軍事訓練,被抽調重編之后,很快便融合在了一起,并沒有因為重新捏合起來,造成戰斗力大副下降。 加之大家都是山東人,本能上有一些親近的感覺,反倒是在經過短時間磨合之后,很快就形成了更強的戰斗力,相互之間有一種兄弟之情,這使得他們的凝聚力比之以往還要更強一些。 這一次劉不同和吳勝天派人到牟平縣城協守,便將李三派往了縣城,由李三總體負責率領三個步兵排,一個鄉勇排,總共二百人,另外給他增配了一個加強炮兵班,攜帶一門十二磅山地榴彈炮一起前往縣城協守,并不是一個滿編連隊。 雖然派出這么多精兵前往縣城,并且攜帶這么多的火槍還有一門大炮,太過招搖,也太過囂張了一些,可是這時候為了不讓海狼的士兵付出無謂的代價,劉不同也顧不上這么多了。 果不其然,當李三帶著這二百多人,拖著一門小紅夷大炮出現在縣城北門的時候,還是立即引起了一片嘩然。 不少人看著這一支軍容整肅的“鄉兵”以及他們扛著的那些“鳥銃”以及拖著的那門大炮,都頓時有點發蒙,他們那兒見過裝備如此豪華的陣容呀! 就算是當地的正牌官軍,也從未有過如此精良的裝備,可是初來乍到的那個劉大善人,居然擁有這么多看上去彪悍無匹的鄉勇,還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了這么多的鳥銃,甚至連大炮都弄來了。 (今天還是要特別鳴謝鷹之武兄弟的打賞?。?/br> 第六十章 爭議 而錢巡檢在談妥之后,沒敢在西山村耽擱,中午便趕回了城中,將劉不同提出的條件一一稟報給了城中主持的趙知州。 趙知州起初對劉不同提出的這些條件,非常不高興,當場就訓斥了錢巡檢一通,可是錢巡檢好一番解釋,并且說劉不同說了,只要答應他的條件,他可確保北門不失,另外他也見了一些西山村的鄉勇、家丁,這些人家丁確實各個彪悍無匹,明顯都是些好漢,雖然劉不同的條件有些過分,可是眼下畢竟守住縣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于是趙知州雖然不情不愿,可是念在現在危機正迫在眉睫,他也正需要人的時候,如果這會兒因為這些小事不答應劉不同的條件,導致劉不同不肯派人入城協守的話,一旦縣城有失,那么說什么都晚了。 趙知州在沉吟了一番之后,最終只得捏著鼻子認了,心道先看看劉不同派來的都是些什么人之后,另做定奪也不遲,要是劉不同派來的鄉勇也都是一些烏合之眾的話,那么說什么也不能輕易就把北門交給他們,那樣的話豈不跟自殺一般。 錢巡檢在趙知州點頭答應了之后,于是連忙再次出城,快馬加鞭趕回西山村,將這件事報知了劉不同,于是李三這才率領兩百多手下,跟著錢巡檢趕往了縣城。 趙知州和一些城中的官員以及一些有頭有臉的士紳,對于劉不同這次派來的鄉勇都有些好奇,于是聽聞西山村的團練已經抵達北門的時候,便聯袂一起趕往北門,想要看看這劉不同吹的天花亂墜的這些西山村團練到底是個什么狀態。 當他們看到在北門外列隊等候進城的這支西山村團練的時候,不由得各個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這二百多西山村團練,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年紀不算大的青壯,而且各個臉色紅潤,身體健壯。 而且從他們行動上來看,這幫人很顯然是接受過很嚴苛的cao練的,朝哪兒一站,各個都穩如泰山一般,兩百多人聚在一起,居然讓人產生出一種不動如山的感覺,隱隱中散發著一種殺氣,隊伍中更是彌漫著一股子肅殺的味道。 兩百多人集合在一起,隊列工整而且十分安靜,除了其中幾頭拖炮車和彈藥車的騾馬,在是不是打幾個響鼻之外,再也聽不到任何人發出的嘈雜聲。 再看這些人的裝備,雖然他們穿的都是便服,有些人的衣服看上去也都是破破爛爛的,可是這些人的衣服卻都很干凈,就算是破爛不堪,也被漿洗的干干凈凈,同時他們穿的很厚實,頭上都帶著一頂皮帽子或者是棉帽子,把身上捂得是嚴嚴實實,起碼很暖和。 不像一些其它鄉紳派來的那些鄉勇那樣,且不說他們多是老弱病殘,連衣服都穿的很單薄,站在那兒一個個縮著脖子,寒風中瑟瑟發抖,各個一副猥瑣的樣子,就算是拿著刀槍,也讓人看一眼就忍不住鄙視他們。 可是西山村這些團練鄉勇,卻各個精神抖擻,讓人看罷之后,都忍不住心中暗自叫一聲好,這樣一票鄉勇,別說是別的地方的鄉勇沒法比,就算是城中那幾百正牌官兵,跟他們一比,也都成了渣,沒有一點可比性。 再看一下這些人的裝備,其中有一百大幾十號人,肩膀上都扛著一根烏黑發亮的“鳥銃”,而且這些鳥銃式樣奇怪,和官軍裝備的鳥銃有很大的區別,似乎持握的地方樣式跟大明官軍使用的那種狗腿狀的握把很不一樣。 更奇特的是這些火銃手似乎身上都沒有纏著火繩,真想不通他們沒有火繩,到底該怎么點燃鳥銃。 這些火銃手,每個人腰間都有一根皮帶,皮帶上左右有兩個皮質的皮匣子,不知道裝著什么,但是估計是裝的鳥銃的彈藥。除了這些之外,他們的腰間皮帶上還都帶著一柄帶著皮鞘的短劍,也不太清楚這短劍有什么用,難道是萬一跟敵軍近身搏戰的時候,鳥銃用不上了,就拔出這樣的短劍,跟敵人拼殺?那么這些短劍也相對來說,有點稍短了一些,人家要是拿著刀槍,肯定要吃虧的。 但是這么多火銃手,還是讓所有人都大為驚訝了,而且他們認知之中,火銃手也不指望他們去跟敵人近身搏殺,現在是守城,他們只要趴在城墻上用鳥銃打,就成了,真的是叛軍要攻上城墻的話,到時候估計這些火銃手也指望不上了。 至于剩下的幾十個鄉勇,其中少部分人背著或者扛著一些弓弩,每個人還配有一把單刀,其余的那些則都手持長槍,看上去也挺威風。 最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這伙西山村的團練,居然還攜帶來了一門式樣極為精巧的小紅夷大炮。 這門炮看上去不大,炮身也不算太長,但是做工卻非常精良,有著一個制作精良的炮架,被掛在一輛車子后面,看樣子運行應該很輕便,這么一門炮,看不出有多重,但是大致也不會太重,即便是加上那輛式樣奇怪的前車,也只用了兩匹馬拖著,應該不會太重。 什么時候西山村的劉員外還弄到了這么精良的小紅夷大炮?這一下趙知州這幫人都有點懵了。 他們雖然都知道這劉員外非常有錢,而且心狠手辣,據說有通天之能,但是怎么也沒有想到,他背后居然有這么強的手段。 僅僅從城下站著的這些他的手下以及這些裝備,就可以看出來,這劉員外,恐怕絕不會是一個普通發財的商賈那么簡單,哪個商賈,可能會暗地里買這么多銃炮? 所以趙知州的心剛才還處于一種十分興奮的狀態,可是想到這里之后,突然間猛的有一種全身發寒的感覺。 這劉員外到底是什么人?他暗自養了這么多兵,又有何目的? 就在有人提出,要開城門,把這些西山村的團練接進來的時候,趙知州忽然間抬手止住了他們,轉身對身后兩個平時跟劉不同走動很勤的手下問道:“你們平日跟劉不同最為熟悉,那么本官問你們,這劉不同到底跟叛軍有沒有聯系?他會不會是叛軍設下的探子?” 其中一個人也明白了趙知州的擔憂,馬上搖頭道:“大人!雖然劉員外養了不少私兵不假,可是要說他是叛軍的探子,卑職以為絕對不會! 這個劉員外是前年冬天回來這里的,而且卑職見到他的時候,他口音中還多少帶著一些南方的口音,絕對沒有一點遼東那邊的口音。 而且遼東那邊的兵痞都是一些窮漢,哪兒可能這么有錢?更何況他來之后,在這里購置田產,乃是去年初的時候,那時候孔李叛軍還在孫大人麾下效力,怎么可能提前派這么一個探子來這里呢? 再之,卑職打聽到,這個劉員外這大半年來,去年海面封凍之前,有不少船只來到養馬島這邊,卸下了不少糧食,要是他是叛軍的探子的話,東江那邊缺糧嚴重,他為何不把糧食送往東江那邊呢?這說不過去! 而且他到了這里之后,并未作出太過格的事情,去年入冬之后,這邊匯聚了大批饑民,這個劉員外卻一直在施粥放賑,誰會拿這么多糧食養活這些饑民呢?叛軍殺人盈野,怎么可能拿這么多糧食來給這些刁民? 另外大人恐怕也聽說了,這個劉員外這幾個月,大批收買年輕女人,并且在封凍之前,不斷的運走。 所以卑職以為,劉員外應該不會跟叛軍有什么勾結,而且他這么有錢,叛軍恐怕也會覬覦他的西山村,到時候叛軍來了,肯定也饒不過他。 現如今這樣的亂局之下,這劉員外肯定也要想辦法自保,他在南方估計路子會很寬,要不然的話也弄不到這么多佛郎機人的鳥銃! 要是說他是叛軍的人,他既然能弄來這么多鳥銃,為何不交給叛軍,更何況孔李等賊,這次發動兵變,大致情況咱們也都知道了,這件事事發突然,絕非是提前設局,只是一個意外罷了。 所以卑職以為,大人完全可以放心,起碼這個劉員外,絕對不會是叛軍那邊的人!就算是他養了不少私兵,但是現如今有錢的士紳人家,在城外的村堡之中,誰不豢養一些鄉勇家丁,只是他養的多了點罷了。 但是這么長時間以來,這劉員外卻并未縱使他手下的這些私兵做出什么太過出格之事,而且還在這個時候,不惜耗費大量糧食,收容登州那邊逃來的難民。 被指以為,不管怎么說,就算是這劉員外私底下底子不干凈,但是起碼卻算不上壞人,這一次他恐怕也明白,縣城有失的話,對他恐怕也沒有好處,這才會答應大人,派出這么多鄉勇家丁,來此協守。 如果大人此時懷疑他的話,那么他這些人大可回去,那么對咱們來說,恐怕就少了這么多的強兵了!” 這個人說罷之后,其他幾個跟劉不同熟悉的官吏也紛紛點頭稱是,他們也不說劉不同一定沒問題,但是卻基本上都可以保證,劉不同起碼跟叛軍絕不是一路的。 (算了,這個月月票就這樣了,現在預訂一下弟兄們手頭上下個月的月票吧!成不?) 第六十一章 關廂 這時候管他是什么身份,只要他不跟官府作對,那么就不能得罪,何況現在叛軍馬上要大軍壓城了,這會兒不利用他的這些力量,豈不是太可惜了? 于是趙知州沉吟了一陣之后,想想也是這個理,這劉不同肯定底子不簡單,但是應該和叛軍那邊絕不是一路的,只要這一點可以確定,那么就算是他豢養私兵,這也不是多大的事情,現如今世道不靖,有錢人家誰不豢養私兵,這也是他們自保的手段,只要他們不跟官府作對,那么大不了睜只眼閉只眼也就算了。 有很大的可能,劉不同可能背后在南方有一個超級人販子撐腰,派出劉不同回來山東這邊,收買奴仆或者女人,運往南方販賣,賺取大量銀子。 現如今既然亂成這樣,雖然這么大張旗鼓的販運人口,并不是能見光的事情,可是這些難民這么多,如果不把他們弄走的話,遲早也會惹出大亂,與其逼得這些難民投靠叛軍,倒還不如讓劉不同把他們弄到南方去,也省的在這里餓死或者給官府添麻煩。 想明白這一點之后,趙知州也不再猶豫,下令開城門,把這二百多西山村的鄉勇團練接入城中。 但是趙知州下令之后,城外的這些鄉勇卻并沒有馬上入城,倒是其中幾個人在北門外轉悠,似乎在查看北門外的地形。 古代城池建的都比較早,城墻建好之后,城內的面積就固定下來了,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一般城內的地方就不夠用了。 于是一些人便在城外特別是城門附近購地建房,自發的在城門外面逐漸的形成了市,而牟平縣城的情況也一樣,在幾個城門外面,都形成了這樣成片的房屋,稱之為關廂。 但是今天李三到了這里之后,觀察了一下這里的情況,卻發現這里的官員簡直都是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