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在海狼開始能夠小批量生產鋼材之后,對于整個海狼的工業體系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利好消息,以前因為材料無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因為可以獲取鋼材,開始逐步得以解決。 雖然土高爐煉鋼依舊存在消耗大,質量不穩定,cao作危險性高等等問題,但是任何事物在最初階段,都不可能很完善。 最起碼通過這種土法煉鋼,使得一大批工匠了解了鋼材是怎么煉出來的,以后逐步改進工藝,遲早有一天,可以發展出更完善的煉鋼技術,平爐煉鋼自然也就不會太遠了。 而鋼材的獲得,也使得海狼的陸海軍實力更加強大了許多,特別是陸軍,因為鋼制的槍管的使用,使得陸軍線膛槍得以較大批量的生產裝備,使得海狼的火力輸出距離,呈現出了飛躍式的發展。 于孝天為了檢驗大規模使用線膛槍的軍隊戰斗力,在福建展開了兩場剿匪行動,其中一次戰斗,他僅僅投入了兩個步兵連,這兩個步兵連都使用的是狼牙式步槍,區區五百人的隊伍,面對著近十倍于他們的敵人,僅僅是幾輪齊射,便將一股福建當地的悍匪徹底打垮,射殺敵人近千人之多,包括匪首也當場被射殺在陣前。 而海狼的兩個步兵連,居然在戰斗中僅僅傷亡了不足十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打掃戰場的時候,被受傷裝死的悍匪暴起襲擊所造成的,正面交戰的時候,海狼無一傷亡,這樣的戰果令所有人不禁瞠目結舌,但是于孝天卻并不感到一點驚訝。 隨著于孝天在福建立足越來越穩,實力也越來越強,可是讓不少人感到有點不理解的是,于孝天卻始終沒有把兩廣一帶的海面收入囊中。 期間海狼海軍方面諸將,認為他們南下攻略兩廣洋面已經條件成熟,完全可以毫不費力的掃蕩兩廣海面,將整個南方的海面都控制在海狼的手中。 但是這樣的提議卻無一例外的都被于孝天否定,不許海狼的海軍把手伸到廣東那邊去,只是暗中扶植褚彩老和顏思齊兩部,在廣東一帶海面上活動。 這兩伙人在于孝天的暗中扶植之下,他們不管是船只還是火力,都變得相當強悍,面對同等級的對手的時候,自然而然占了很大的便宜,所以自進入廣東一帶的海上之后,都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戰果,各自都把控了一大片海面,廣州灣以北的海面,現如今差不多都被他們兩伙人所控制。 雖然表面上來看,跟于孝天的關系不大,但是海狼集團這些年來跟廣東那邊的生意來往相當頻繁,除了要向廣東運送大量的商品之外,也要從廣東方面運回大量的原料以及物資。 之前海狼并未控制廣東那邊的海面,許多海狼的商船在廣東沿海一帶,經常性的會遭到大大小小的海盜的襲擊,雖然海狼的商船同樣擁有很強的戰斗力,這樣的劫船行動多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還是會有一些船只損失。 而且海狼在廣東那邊沒有實際控制的避風港,一旦船只在海上遭遇風暴,臨時避風的時候,往往會成為敵對勢力的獵物。 但是在褚彩老和顏思齊南下之后,這樣的情況得以了改變,褚彩老和顏思齊都占據了一些地盤,控制了多處避風港以及航路,海狼的商船在前往廣州一帶經商的時候,沿途基本上可以獲得他們兩方的護航,遇上風暴也可以就近選擇他們兩方控制的避風港躲避風暴,這么一來,海狼到廣東一帶做生意的船只開始變得安全了許多。 如此一來,海狼南下經商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他們在廣東那邊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獲利頗豐,財源可以說是滾滾而來。 另外要提一下的就是于孝天在徹底控制了圍頭灣之后,也徹底控制了福建一帶的通海貿易,控制了福建一帶的通海貿易,也就等于是控制了對日本的貿易。 雖然鄭一官之前利用李旦的關系網,一直把持著對日貿易,但是隨著鄭一官被于孝天趕出了福建之后,鄭一官也就失去了福建的貨源,冬季根本無法組織到足夠的貨源運往日本進行貿易。 可是于孝天卻反之獲取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利用許心素以及兩三個擁有對日貿易權力的商賈的身份,趁機開始打通對日貿易的通道,將大量商品運往了日本。 雖然鄭一官在日本勢力很大,關系也很多,但是日本人卻也很現實,很快便得知了鄭一官在福建失勢的消息,并且發現鄭一官在天啟六年冬季開始,已經無法朝日本運送大量的商品,反倒是另一股勢力,開始取而代之將大批日本所需的商品運至了日本。 于是這些原來鄭一官的關系戶們,很快便轉了風向,開始和海狼方面進行接觸,因為他們很現實,誰能把貨物運到日本,誰才是最佳的合作伙伴,因為他們這些日本商賈抑或是世家,也要靠著這些商品來賺錢。 另外他們也要把一些商品出口出去,鄭一官很顯然已經無力吃下他們手中的貨物,他們自然而然要想辦法另外找一個買家,而這個買家,自然也只有海狼集團了。 所以自天氣六年末以來,海狼已經逐步的打通了對日的貿易,并且還將觸角伸到了朝鮮,成為了對日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鄭一官自然不會輕易撒手,因為對日貿易一直被他視作禁臠一般,現如今他雖然被趕出了福建沿海,可是卻依舊不想放棄這條賺錢的買賣,即便是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他還是不斷的率船隊到琉球群島沿線設伏,伏擊海狼前往日本的船隊。 雙方在這幾年中,每年都會在這條航線上大打出手,起初鄭一官還可以給海狼造成一定的麻煩和損失,但是到了崇禎三年末的時候,鄭一官這樣的伏擊已經變得少了許多,因為歷年的交手,使得鄭一官并未占到一星半點的便宜,可以說是損人不利己的做法。 加之其漸漸也發現,即便是他這么做,也已經無法改變海狼取代他控制對日貿易了,繼續這么干下去,除了搞得手下怨聲載道之外,一點好處也沒有,于是他便也就只能干瞪眼,認命了。 而且于孝天也根本不怕鄭一官切斷琉球航線,因為現如今海狼的航海技術比起以前,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以前大明海商前往日本,必須依靠針路沿著琉球群島作為地標指示物,才能找到方向,駛到日本平戶等地進行貿易。 可是隨著海狼多次擊敗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之后,他們獲得了不少戰俘,這些西方航海者們,早已掌握了更高級的航海技術,已經不需要地標物來作為指引進行航海了,完全可以利用他們的航海技術較為準確的在海上確定位置和方向,直接駛往目的地。 海狼令不少俘虜在海狼的海軍之中充作教官,并且購買或者是仿造了一批西方的航海儀器,裝備在船只上面,使得海狼的商船隊可以不再走琉球群島航線,從福建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直接駛往日本。 航海技術的提高,使得對日貿易也更加獲利豐厚,以前商船一年只能在秋季,前往日本進行貿易,第二年春季返回大明,一年只跑一趟,這樣獲利已經頗豐,可是海狼自從提高了航海定位技術之后,現如今不少商船,已經不再需要走琉球航線,按照針路前往日本了。 他們完全可以從中國大陸沿海任何一個地方,直接出海走直線直航日本,這樣節省下來三分之二的路程和時間,一年下來,起碼可以跑三趟,甚至還可以更多一些,如此一來大批中國的商品得以傾銷到日本,海狼更是在這種生意之中賺的盆滿缽滿。 甚至于海狼的一些商船,要往日本運送一些浙江或者松江府那邊的商品,以前這些貨物要先運到福建,然后重新配貨裝船,才能走琉球航線運往日本,期間增加不少運力成本,但是現在海狼的貨船,卻可以在浙江那邊裝貨,裝滿貨物之后直航日本,免去了中間轉運的成本,使得海狼的貨物價格可以更低,以至于徹底打敗了其它競爭對手。 再有就是海狼自崇禎二年之后,有船只前往日本途中,途徑了朝鮮的濟州島,濟州島雖然并不被朝鮮王室重視,這里也并不很富庶,更不是一個商業中轉的基地,平時很不受待見,主要作為朝鮮的流放犯人的地方,島上多是一些官奴,世代生活在島上,過著異常貧苦的日子。 但是濟州島卻有一個相當大的資源,那就是這里乃是朝鮮的養馬場,島上擁有大量的草灘,加之氣候也非常適合養馬,所以濟州島主要作為牧場使用,每年要向朝鮮官方繳納不少的戰馬。 可是濟州島上的那些朝鮮官員還有權貴和有錢商人,實際上卻很會給自己打算,暗中、將島上的好馬用劣馬替換掉,然后偷偷的賣掉賺取巨額利潤。 (吐糟一下,現在小說沒法寫了,中和將兩個字連起來,居然是違禁詞!我暈!大家現在知道為啥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出現頓號了吧!因為違禁詞,沒法上傳!這書還怎么寫呀?。?/br> 第三十五章 馬源 海狼的商船第一次途徑這里的時候,還曾經被島上的守軍和朝鮮官員當成海盜,雙方在岸邊發生了沖突,但是對于朝鮮那些戰五渣來說,海狼的商船上的船員,居然就比他們厲害得多! 幾百朝鮮住島上的守軍,持著劣質的武器,試圖攻擊這幾條靠岸取水的海狼的商船,結果被商船用炮銃一通猛轟,打的落花流水逃了回去,連岸邊一個墩臺也被海狼的船員攻占。 島上的朝鮮官吏得知消息,不敢再打,于是便派人去和登岸的那些海狼的船員進行談判,試圖花一點錢,請這些所謂的海盜離開濟州島。 無意之間,海狼船上的人員發現了這里隱藏著巨大的商機,島上擁有很多馬匹以及牛羊,于是便敲詐了他們一些牛羊,裝在船上作為食物。 等他們返航之后,把消息傳給了于孝天,于孝天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于是立即派出一支小船隊,另外裝上了一個海兵連,出發前往濟州島。 第二次去濟州島的時候,雙方再次發生沖突,濟州島上的官府,調集了兩千島上的朝鮮兵馬,試圖將他們趕走,但是結果卻很悲慘,這些戰五渣們被海狼的這支小型船隊中的人員打的人仰馬翻,并且順利控制了一個可以充作港口的地方。 濟州島上的朝鮮官員又害怕了,趕緊又來找海狼的人商量,試圖交點錢,讓他們離開,這時候海狼的人員開始和他們進行談判。 談判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海狼要買濟州島上的馬匹還有耕牛,價格雙方好商量,只要價格合適,海狼很愿意和濟州島做這個買賣。 而濟州島上的朝鮮官員,眼瞅著打也打不過,估計要向陸上求援,以朝鮮官方的辦事效率,天知道什么時候能出兵,弄不好惹毛了這些可怕的中國海盜的話,這些海盜很可能會將濟州島整個拿下。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也就徹底倒霉了,而且就算是他們求援,也不見得能有援軍派來,思量再三之后,他們決定和海狼做這個生意。 至于價格方面,雖然濟州島上開出的價格對他們來說不算低,可是對海狼來說卻算是相當便宜,雙方一拍即合,海狼從濟州島采購了一批牛馬,裝船運往了福建,并且暫時放在了海壇島上進行飼養擴繁。 發現這個買賣之后,于孝天著令理事堂方面,一定要把握好這條商路,雖然暫時他不想去占領濟州島,可是卻可以先打好前站。 于是海狼在濟州島上,跟當地官府談判,租下了一大片牧場,作為他們的中轉之地,在濟州島大量采購馬匹和牛羊,就算是暫時不運回海壇島,也可以暫時寄養在這個牧場之中。 另外于孝天從陸軍之中,抽選出了二百余人,組成了海狼的第一支騎兵連,派往濟州島租借的牧場之中,進行訓練,這也是海狼正式成立的第一支騎兵部隊,對于海狼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除了派去一個騎兵連駐訓之外,海狼還從山東等地招募了一批流民,這些人之中挑選出了一批善于養馬的人員,也派往濟州島和海壇島兩地專門養馬和馴馬,為以后大量組建騎兵部隊做好準備工作。 當然于孝天也沒指望著能組建一支超大規模的騎兵部隊,這些騎兵今后將主要作為斥候使用,必要的時候作為一支突擊力量使用,可以在戰場上追擊敗軍,否則的話純步兵的海狼陸軍,就算是在陸地上能打贏戰爭,但是卻因為沒有機動力量,一旦戰勝之后,敵軍逃走,很難及時追擊到敵軍。 所以擁有一支數量并不算多,但是卻很精干的騎兵部隊,對海狼的陸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于孝天肯定不可能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如此一來,海狼終于擁有了一個獲取戰馬的源頭,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處處缺少馬匹,不得不采用代畜輸卒的辦法。 就算是一些馬匹不適合當騎乘的戰馬,但是卻可以當挽馬使用,對于海狼這種對后勤依賴性比較強的陸軍來說,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在福建倒還好說,萬一有朝一日需要北上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估計就抓瞎了,所以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不光是馬匹要準備好,就連車輛也要提前準備妥當。 這件事可以說是對海狼今后軍隊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前他們總是打主意想從遼東那邊搞一些戰馬,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管是東江軍還是建奴,都管控的很嚴,好的戰馬根本不輸出,所以多年下來,海狼也沒有搞到多少戰馬,但是濟州島卻解決了海狼的這個需求。 于孝天暗自打主意,一旦有朝一日他要率軍北上逐鹿中原的時候,便立即派兵先占領控制住濟州島,將濟州島的馬匹都征收為軍馬,到時候何愁沒有戰馬使用呢? 除了這些瑣碎的事情之外,還有一件事也必須要提一下,那就是在澳門的教堂方面的事情。 海狼崛起在福建沿海,并且控制了臺灣島這件事,對于葡萄牙人和住在澳門的傳教士們來說,也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重視。 自從西方人把觸角伸到了東方之后,教廷方面便也對此投注了巨大的熱情,想要為上帝弄到更多的羊群,他們不斷的派出大量的傳教士到東方傳教,對于其它地方來說,還好一些,但是在大明卻始終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許多傳教士進入大明內地傳教,根本得不到大明人的認可,官府也不待見他們,許多傳教士的日子過的十分清苦,甚至于餓斃的都有,一些傳教士干脆就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連埋骨在什么地方都不清楚。 雖然教廷方面派出的利瑪竇等傳教士,通過和大明一些士紳交往,打開了一些局面,但是整體上除了在杭州和南京等地,多少發展了一些信徒之外,其它地方并未打開什么局面,教廷在東方傳教的道路始終是舉步維艱。 可是在澳門的教廷方面漸漸的發現,新崛起的海狼集團,越來越強大,并且控制了大量的土地,更重要的是控制了大量的人口。 而且海狼集團的高層,也就是于孝天本人,似乎并不太抵觸天主教,并且和他們建立有生意上的來往。 這就更引起了教廷方面的重視,畢竟于孝天現在在福建已經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而且實力非常強,連囂張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艦隊都被其所擊敗,更掌控了整個臺灣島。 于是澳門的天主教的傳教士們,便開始打起了到于孝天的地頭上傳教的念頭,暗中開始派人和于孝天聯絡,試圖談判達成于孝天準許他們到臺灣島進行傳教的目的。 起初于孝天對他們的這個提議并不是很重視,也不希望自己的轄地之中,天主教成為最重要的教派,今后控制他海狼的走向。 但是仔細考慮一番之后,于孝天最終還是同意了澳門教堂方面的一些提議,準予他們到淡水、基隆、高雄等地建立教堂進行傳教。 但是于孝天實現打下了伏筆,那就是傳教人員必須要服從海狼官方的管理,按照海狼官方給出的地域以及人群進行傳教,嚴禁對海狼軍方和海狼內部的成員進行傳教,更不得在海狼設立的學堂之中進行傳教。 教廷方面派出的傳教士必須要經過海狼的審核,并且每隔一段時間要向海狼集團匯報他們傳教的情況,所有教民必須要登記造冊,可以讓海狼有效管理。 最重要的是,這些傳教士必須要會中文,每個人必須要翻譯一些西方一些科技方面的書籍,方能獲得進入海狼轄地之內傳教的資格。 至于他們翻譯的書籍方面,也有規定,比如航海、冶金、醫學、制藥、機械、數學、天文、地理、美術、自然科學、生物、地圖制作、機械制圖等方面的書籍可以獲得通過,但是其中不得帶有傳教方面的東西,必須是純科學的東西。 至于他們翻譯的書籍之中,一些神學的東西,則不在此列,不算數!不能達到這個要求的,不能進入海狼的轄地之內進行傳教。 另外傳教士每個人都必須精通兩三個方面的才能,進入海狼的轄地之內以后,除了在教堂傳教之外,還要根據他們的能力承擔一些相關的工作,特別是每個傳教士,都必須要到當地的學堂之中任教,傳授學生們一些相關的知識。 但是這些傳教士嚴禁在學堂之中,傳播他們的神學,在學生之中宣傳他們的教義,吸收教徒,否則的話立即驅逐。 再者,教廷在海狼轄地之內建設教堂,不得在當地募捐,使用土地要從海狼集團手中租賃,而不是購置!所有建設教堂的資金全部由教廷方面承擔。 同時于孝天要求,在他們傳播教義的時候,必須要加一條,那就是他于孝天乃是大天使降世,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任何人不得挑戰,教廷方面在傳教期間,不得已任何形式干涉海狼的事務,否則的話一切免談。 第三十六章 天主教 這么多條件擺在教廷方面的面前,讓他們感到頭大,但是考慮到能打開這個缺口,獲得這么一個可以公開傳教的機會,實在是對他們來說來之不易,經過屢次談判,教廷方面才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雙方還簽訂了書面的協議,徹底確立了在海狼的地盤上,海狼最大的說法。 到了崇禎元年的時候,教廷方面便開始派出傳教士,前往淡水、基隆、高雄三地,開始建設教堂,所有建筑材料都在當地購買,工匠也必須從海狼手中聘請,美其名曰勞務代辦!這讓海狼又狠狠的賺了教廷一筆。 其實于孝天真正需要的,還是西方的文化系統,特別是已經逐步正在形成的教育文化體系,是他暫時無法企及的。 一直以來,于孝天都在為教育的事情感到頭疼,他雖然作為現代教育的產物,了解不少現代教育的東西,小學到大學的課程也都記得一些,但是問題是他根本無法憑借一己之力,來建立一整套教育系統。 而且作為一個利益集團的老大,他可以說是俗務纏身,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這些事情。 而長久以來,海狼建立的學堂就一直缺乏足夠的合格教師,雖然他想方設法弄了不少讀書人,填入到學校之中,去充當老師,但是這些讀書人全部都是舊式科舉制度熏陶出來的,八股文水平有那么一些,但是卻僅限于此,最多也只能交那些學生識字以及一些有益的做人的道理,但是卻無法傳授給他們足夠多的另外的東西。 所以一直以來,海狼的學校之中,只能教授一些識字掃盲,充其量教授一些最簡單基礎的數學,卻無法再開展更多的其它科目的教學。 所教育出的學生,未來也只能走科舉應試的道路,這么下去,他籌建學堂的目的也就徹底沒戲。 但是這一次天主教方面,卻給他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解決問題的途徑,說實在的這些教士們各個都是虔誠的教徒,但是教廷方面為了更好的傳教,便讓傳教士都選修幾門學科,這些傳教士們可以說各自都術有專攻。 有的人精通物理學,有的人精通自然科學,有的人精通繪畫,也有人精通音樂,更有人在醫學方面術有專攻。 而傳教士最容易打動人的,往往是通過治病救人,來宣揚他們的教義,最終使得一些人感受到所謂的上帝的偉大,最終選擇信教成為教徒。 而這些傳教士所身負的各種科學,無疑是于孝天最眼饞的東西,雖然目前這些新興學科之中還有很多并不科學的東西,甚至可以說剛處于萌芽狀態,可是畢竟卻比目前大明要系統的多。 這些正是于孝天所需要的,他不見得一定要學生都學會這些東西,但是卻希望通過這些傳教士教授給他們的這些科學知識,給他們打開一扇通往科學的道路,并且在他所控制的土地上面生根發芽,最終茁壯成長起來。 也許他的學生之中絕大多數人成不了才,可是只要有那么極少部分最終能選擇一門所學,并且進行鉆研,最終學有所成,術有專攻,那么他就徹底賺到了。 他搭建起來的是一套教育系統,而不是教給學生一兩樣東西,只要建立起這種教育系統,并且以后加以完善,遲早有一天,他相信在他所建立起來的教育體系之上,能開出各種各樣璀璨的科技之花。 而目前看來,最簡便的方法,便是引進這些傳教士來替他充當免費的老師,將他們所學盡量的榨取出來,甚至于他不惜破例安排一些聰明的孩子,配給那些傳教士,讓他們充當傳教士的學生,去專心的學習每一個傳教士身上的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