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于孝天搖頭道:“卑職以為,這絕不會是魏賊的下場!這樣豈不太便宜他了嗎?要知道魏賊可是曾經多次想要對當今圣上不利,即便是圣上寬厚,也斷不會就這么放過魏賊和他的那些黨羽的! 如果卑職所料不錯的話,恐怕這魏賊很難過這個年了!” 果不其然,隨著于孝天這句話落地不久,京師便傳來消息,說當今圣上查知魏忠賢曾經犯下滔天大罪,下旨不許魏忠賢再去中都守陵,而是命錦衣衛緹騎星夜出京,追上魏忠賢車仗隊伍,將其拿回京中審問。 而魏忠賢就在被京師緹騎追上之前,在車上仰藥而死,最終逃脫了被拿回京師受酷刑之苦。 第八章 大撈好處 于孝天得知消息之后,不禁愣了一下,按理說如果按照原來歷史軌跡發展的話,這個魏忠賢應該是上吊而死的,現在怎么成了仰藥而死呢?為此于孝天糊涂了一陣子,難道是歷史書記錯了嗎? 但是仔細考慮一下,這件事歷史記錄應該不會錯,魏忠賢畢竟是個不小的人物,對明代歷史影響頗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的可能還是他的出現,對歷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雖然他沒有能左右魏忠賢的生死,但是卻還是讓魏忠賢由原來命運中的上吊而死,變成了服毒自盡。 熊文燦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不由得對于孝天再次刮目相看,他沒想到,于孝天這個曾經的海賊,居然還能對朝中的局勢看的如此清楚,這個人看來確實能量不小,對待這樣的手下,他要么干脆將其打壓,最好是干脆把他弄死拉倒,省的以后影響到他的未來。 可是他敢這么做嗎?要知道于孝天現在可是在福建擁兵數萬,手下猛將如云,而且個個都是驕兵悍將,即便是現在給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對于孝天下手。 所以這樣的人,既然不能壓制,那么便只能籠絡,這便更加堅定了他今后倚重于孝天的決心,反正只要他還在福建,那么今后他便要好好的用于孝天這個人,就算是他囂張了一些,那又如何? 更何況單憑這一次他上書朝廷彈劾魏忠賢一黨的功勞,還不足以讓他今后確保就能飛黃騰達,如果他想要今后仕途上能再進一步,就必須要另建新功才行,想要在福建有所建樹,那么就一定少不了軍功,而他眼下也只能依靠于孝天了。 于是乎于孝天在熊文燦的心目之中的地位,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上升到了極點。 于孝天也不蠢,既然看清楚了熊文燦眼下對他的倚重,自然少不了要從熊文燦手中討一些便宜的。 于是于孝天以加強海防以及整備水師為由,要求增加火炮配置,同時也要求增建新的戰船。 對此熊文燦當然是從善如流,立即給予了批復,準其所請,從福建軍費之中,撥出大量的資金,來滿足于孝天的需求。 于孝天為了吃下這些資金,下令在圍頭灣投建一座炮作,專門為他自己生產各種紅夷大炮,僅僅是第一批,他就從熊文燦哪兒索取到了一百二十位紅夷大炮的資金。 這些錢他自然不會讓它們流到其他人的腰包的,當然是要自己吃下去大半,而且他也不會讓別人為他鑄造大炮,只有他自己生產的火炮,用起來才放心。 而眾所周知的是紅夷大炮難鑄,價格不菲,就算是福建自行鑄炮,一門大炮所費也絕對不少。 經過最終和熊文燦商議,圍頭灣炮作最終以一門紅夷大炮一千兩銀子的價格吃下了這個買賣。 一百二十位紅夷大炮,下來就是十數萬兩白花花的官銀,雖然不敢說讓于孝天賺的盆滿缽滿,起碼這些銀子大部分卻還是落入到了他的錢袋之中。 這錢要是放給其它當官的去做的話,于孝天可以保證,絕大部分銀子會落在了那些當官的手中,就算是這些炮被強行攤派到各鐵場之中,被鑄造出來,一是絕對不可能達到質量要求,二是這些鐵場弄不好會賠的當掉褲衩!當官的絕不會足額支付這些炮款。 至于于孝天要船這件事上,熊文燦也滿足了他的要求,雖然于孝天最初要求新增七十條二號福船,熊文燦將其壓到了三十條的數量上,同時增建三條一號大福船,可是對于海狼來說,還是省去了他們一大筆開支。 而且以后也不會再擠占淡水船寮那邊的產能了,二號福船這種戰船,在福建沿海大多數較大的船寮之中,都可以完成建造。 雖然一二號福船這樣的戰船,并不太符合于孝天的要求,但是這兩種戰船,目前起碼在中國沿海一帶,還是屬于絕對的主力戰船,如果再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的話,船上也可以承載不少火炮,有一定的作戰能力,即便是打不過同等大小的西式炮船,起碼對付同類中式船只,還是占有很大的優勢的。 就算是這些船不進行任何特意的改裝,這些船對于孝天來說也很重要,因為它們不當戰船使用,還可以當運兵船或者運輸船使用,甚至可以當遠洋貨船使用,畢竟福船本身是一個相當優秀的海船船型,只要建造質量不出問題,還是很適合航海的,以后于孝天萬一有朝一日要北上的話,少不了需要大批運力,這些船只到時候都可以充當不錯的運輸船。 至于在什么地方訂造船只的問題,于孝天也提出了要求,銀款要撥到他手中,他選擇船寮訂造船只,然后根據情況,由他付款。 這件事在福建官方也掀起不小的風波,因為歷來官府訂造船只武器,都是自成一套體系,絕少有把錢直接撥給軍將,由軍將掌控來進行訂造的。 因為有不少人要從這件事之中撈取好處,于孝天這么做,明擺著是斷掉了一些人發財的路子。 于是乎一時間被牽扯到的不被牽扯到的官吏,紛紛表示反對,認為于孝天這個武將實在是把手伸的太長。 熊文燦在這件事上頗有點為難,如果都按照于孝天所說的辦理的話,很顯然會得罪不少人,而且也有違傳統。 但是于孝天親自跑到福州城,據理力辯,力陳這么做的好處,因為船是今后他要用的東西,是他手下兵將性命攸關的大事,不能有一點馬虎。 而且于孝天把以前俘獲的一些戰船的情況也詳細給熊文燦做了稟報,雖然以前福建官方也訂造過一些戰船,但是這些戰船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偷工減料,抑或是用拆舊船的舊船料替代新料造船,船只建造質量很成問題,有些船下水之后,就不停的漏水,出海一次要有人不斷的進行排水。 稍有不慎一些船只甚至連目的地都走不到,就可能因為漏水自己沉了,因為質量的緣故,不少船不敢遭遇大風浪,風浪稍大一些,可能就會翻覆。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其實熊文燦也很清楚,就是管事的官吏層層吃拿卡要,船寮的老板根本拿不到足額的船資,自然而然要想辦法減少損失,偷工減料是常態,這樣造出的船要是能質量好,那就真奇怪了,這也是于孝天在俘獲了眾多官方戰船之后,只選取了極少部分的船只留用的原因。 于孝天給熊文燦說的明白,這些船可是他以后要替熊文燦看守福建海面的利器,如果不交給他親自督辦的話,以后他不能保證聞賊必出。 熊文燦一聽好么,這可是牽扯到他仕途的事情,于是最終力排眾議,把這件事交給于孝天親自督辦,任何人不得插手,船款可以不交給于孝天,直接由巡撫衙門控制,船寮掌柜校驗合格之后,可持于孝天開具的手續,到巡撫衙門進行結算,這么一來就保證了船寮的利益,也減少了中間過手的手續。 雖然還有不少人對此憤憤不滿,但是也沒話可說,因為這錢是巡撫衙門控制,而沒有交給于孝天,想要挑毛病,他們也找不到,誰都清楚,這時候蹦出去繼續找茬的話,那就是找熊文燦的毛病了。 這么一大筆造船的費用,熊文燦肯定會過手哪一些的,他們去爭,無疑是要跟巡撫大人手中奪錢,說白了就是與虎謀皮,那就把熊文燦得罪到家了,所以就算是不高興,他們也不敢跟熊文燦過不去。 接下來于孝天派人找了一些船寮,在這些船寮之中訂造船只,而且直接便建造深度改造過之后的船型,使之建成便可以裝載比原來更多的火炮,擁有更強的火力。 另外于孝天給每家船寮,都派遣了監工,負責全程監造船只,特別是用料方面,必須符合要求,這有點像是后世軍方派遣到軍工廠的軍代表,但是在這個時代,都稱之為督工,這幫人多是從海狼的船寮抽調的工匠,要么就是船隊之中退下來的老家伙,對于造船的事情各個門清,有他們監造船只,自然不會擔心船只質量出現問題。 而且于孝天下發了標準船樣,各家船寮都按照標準船樣進行建造,造成的船只自然也形制統一,性能相似,這對于以后大規模海上編隊作戰,有著良好的作用。 除了海軍方面的事情,于孝天也加強了對陸軍方面的建設,以前海狼的陸師因為受到資源限制以及作戰方式的影響,主要列裝的是火槍,火槍手占據了很大比重,但是給當兵裝備的個人防護甲胄,卻顯得十分不足。 以前海狼只能盡可能的給兵將裝備一些皮甲,甚至連鐵盔都裝備不齊,只能用藤盔鑲鐵片的方式來解決,雖然比起福建大部分官兵的裝備水平,這已經算是不錯了,可是于孝天對此并不滿足。 (今天向當過兵或者正在當兵的弟兄們問一聲好!弟兄們辛苦了!另外高呼一聲,月票!我要月票呀?。?/br> 第九章 狼狽為jian 雖然隨著火器的發展,以后甲胄的作用會逐步降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這個時代,作戰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以冷兵器作戰為主,火器為輔,兵將對于甲胄的需求還是很現實的,良好的甲胄裝備,除了可以有效的保護兵將的身體之外,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士氣。 以前于孝天沒有足夠的資源給手下的兵將裝備好的甲胄,現在既然他抱住了熊文燦這條粗腿,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所以于孝天趁機也給熊文燦索要了一大批甲胄,但凡是將官,基本上做到了鐵甲人手一副,而且都是做工精良的札甲,千總以上,部分人還獲得了更精良的山文鎧。 要不是明朝有禮制的規范,不能隨便使用甲胄,否則的話便會有僭越的嫌疑,要不然的話,于孝天當真敢給手下們都裝備全套的山文鎧,即便是多花錢也無所謂。 除了軍將之外,普通士兵他也不吝嗇,開口從熊文燦哪兒討要了一千多套棉甲,這些棉甲可不是普通官兵裝備的那種破破爛爛,偷工減料的棉甲,而是正兒八經精工制造出來的貨真價實的棉甲。 這些棉甲除了用了足量的棉花,錘打的很是結實之外,內里還襯有鐵片,鑲有銅釘,分量十足,對普通的火器有著相當不錯的防御能力。 雖然福建這一帶每年大多數時候,天氣氣溫比較高,并不太適合穿戴棉甲作戰,但是于孝天還是想盡辦法,弄來了一批棉甲,就算是不用,也先儲備下來,畢竟以后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可能就會率軍揮師北上,到時候臨陣抱佛腳,恐怕就來不及了。 現在可是小冰川時期,北方冬天氣溫極低,凍死人是常事,棉甲本身又有一定的保溫功能,是個不錯的選擇,要不然的話八旗兵也不會大多都裝備棉甲了,而且棉甲還能一定程度的起到防彈的作用,于孝天當然不會輕視這種很實用的甲胄。 當然大部分時候,海狼士兵并不會穿戴這種笨重的棉甲出去作戰的,考慮到這一點,于孝天還從熊文燦哪兒討了點錢,找到了泉州府和漳州府兩地幾家鐵場,定做了一大批規格統一的鐵片。 這些鐵片厚度相同,屬于一種反復錘打出來的百煉鋼,硬度韌性都不錯,雖然比不上軍將們身上的那種甲胄鋼片的質量,但是卻遠好于普通的鐵甲的甲片。 這些甲片被打造出來之后,全部刷上大漆或者桐油進行防銹處理,然后于孝天令手下采用帆布,找人縫制成馬甲式樣的背心,上面留有一個個布袋,將統一打造好的甲片裝入甲片,縫好之后,便成了一件相當不錯的防彈背心,于孝天稱其為布袋甲。 于孝天之所以這么做,也是在后世見過一些防彈背心,似乎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制作的,后世天朝起初解決不了凱夫拉纖維的問題,退而求其次,用防彈鋼片為基礎,做成防彈背心,雖然看起來不怎么好看,但是防彈效果還是不錯的。 而這種防彈背心,有效的保護了使用者胸背要害部位,普通刀槍基本上無法刺穿或者劈開這樣的布袋甲,普通的弓箭更是根本無法輕易射穿這樣的布袋甲,可以有效的保護士兵的生命安全。 雖然這種布袋甲防護面積不大,只做到了保護身體主軀干,但是配合皮質的部件,也可以基本上做到大面積防護,只是其他部位的防護能力,比起主軀干的防護稍低一些罷了,但是這樣的甲胄穿戴起來,卻比較方便舒服,不怎么影響正常的作戰活動,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快的進行生產,成本相對比較低。 原本于孝天還想要給手下打造一些板甲,后來試了之后,發現這么做不太現實,一是大明現在沒幾個工匠,能有這種手藝,打造出合格的板甲,另外即便是能打造出來,也會造價非常高昂,起碼現如今就算是他的財力,恐怕也玩兒不起這家伙。 所以與其打造一支重裝步兵,他倒還不如退而求其次,多打造出一些火槍兵,這時代只要有充足的火力輸出,那么就算是碰上重甲敵軍,輕裝步兵的火槍手,依舊可以輕松的干掉他們。 這就是一個度的問題了,于孝天從來不會鉆牛角尖,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可以說自從于孝天勸熊文燦發彈章彈劾魏忠賢,并且看到了魏忠賢最終倒臺之后,于孝天和熊文燦的關系便徹底進入到了一個蜜月期之中。 加之于孝天刻意的在熊文燦面前收斂態度,對熊文燦始終是恭恭敬敬,幾乎可以說是有求必應,時不時的還會給熊文燦送一些新奇玩意兒,讓熊文燦可以拿去送入京師賄賂官員使用。 熊文燦對于孝天這樣識趣的表現,自然是高興的合不攏嘴了,徹底將于孝天視作了心腹,各種好處自然少不了于孝天的。 兩個人可以說是狼狽為jian,熊文燦是一邊撈錢發財,一邊還獲取名聲,而于孝天則悶聲發財,極力的在福建擴張地盤,把觸角逐漸的開始伸入到福建內地以及各行各業之中。 至于海上,只要于孝天不高興,誰也別想在福建沿海搞東搞西,當然于孝天也不會傻到完全封鎖整個福建沿海,養賊自重這一點,他還是相當明白的,所以時不時的他也會漏一些海盜在福建這邊活動活動,但是只要接到消息,他一定會聞警必出,派出水師戰船,趕往出事地點進行處置。 至于抓到抓不到人,那自然是另說了,有時候會抓到一些不開眼的,但是有時候卻只能空手而歸,其中的貓膩,自然也只有于孝天和他的手下知道了,鬼才會知道,這些海盜之中,有多少人是海狼自己的人裝扮的! 但是整體上來說,自從于孝天歸順朝廷就撫之后,整個福建沿海一帶以及海面上比起以往要平靜太多了。 以前囂張的紅毛人,現如今跟耗子一般,看到海狼的船只,就繞著走,更不敢輕易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跑到福建沿海,劫掠一番揚長而去。 而且荷蘭人在經歷了淡水之戰大敗而歸以后,雖然東印度公司總部那邊十分震怒,對于韋特的失敗,他們非常憤怒,同時也對彼得和海狼談判的結果十分不滿,東印度公司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大的虧,好好的大員原來已經是他們的地盤了,現在倒好,今后卻要向海狼定期繳納租金,這擺明了他們成了租客,什么時候海狼要他們走,他們只能卷鋪蓋滾蛋。 為此東印度公司的高層商務員們,幾次開會商量該如何處理,不少人提議調集更多的戰船,殺奔臺灣島,跟海狼一決雌雄,徹底擊敗海狼,將臺灣島奪占下來,徹底控制在他們手中。 可是這僅僅只是他們的理想罷了,這樣的提議提出來之后,他們掰著指頭算算手頭可以抽調的力量,卻發現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他們東印度公司雖然實力很強,但是想要發動這么大規模的海戰,而且還是長途奔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上一次派韋特率領的艦隊過去,已經是他們可以拿出來的極限了,可是韋特率隊過去之后,卻成了rou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連毛都沒剩下一根,全軍覆沒在了淡水一戰之中。 現如今他們即便是想要抽調出一支實力雄厚的船隊,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倒不是說他們現在手頭沒船,而是他們的船現在都有事情要做,他們的船隊之中大部分船只,都是武裝商船,要負責將亞洲這邊獲取的各種商品,源源不斷的送回到歐洲那邊去。 每一天這些船隊給他們帶來的收益都是巨額的財富,忽然之間抽出一大票船只,跑去臺灣跟海狼打仗,那么就意味著他們要損失大量的財富,更何況許多船上的船員現在還很短缺,就算是他們能抽調得出這么多船,也沒法為它們配備充足的水手。 更何況雖然大員對他們很重要,可是這兩年來,大員那邊只有投入,卻還沒有產出,基本上處于賠錢的狀態,為了一個賠錢的大員,興師動眾的停下大量正在做的賺錢買賣,去跟一伙中國海盜大打出手,就算是打得贏又能如何? 所以他們怎么算都覺得怎么不合適,這仗要是打的話,純粹就是賠錢的仗,而且前提還是必須要打贏才行,要是萬一再吃了敗仗的話,那么他們東印度公司可就徹底賠大發了,光是股東的憤怒恐怕就不是他們可以承受的,更何況還有國王,要是知道他們居然連敗在一伙中國海盜手中的話,估計更是饒不了他們。 既然不能打,那么只能考慮其它方案,有人提出既然如此,干脆放棄大員拉倒,反正大員現在也是賠錢買賣,沒有足夠的中國商船到那邊跟他們進行交易,充其量也就是能算是到日本的中轉港口。 (月票月票,我要月票!昨天喊晚了點,居然只有五張月票,我倒?。?/br> 第十章 山賊 但是這樣的意見一提出來,馬上便招致了其他人的反對,因為大員雖然現在不賺錢,但是地位實在是很重要,他們在中國沿海,目前沒有一個接近大明海岸的立足點,這么多年以來,他們一直在殫精竭慮的找這樣的地方。 現在好不容易才占了個大員,雖然現在橫空冒出了一伙海狼,強勢崛起于海上,原本他們想要借助大明官方的力量,趁機將這個隱患剿滅,可是這一次更是打的他們荷蘭人灰頭土臉,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搞得大員現在地位不保。 如果現在他們撤離大員,就等于放棄了中國沿海最后的一個橋頭堡,以后再想找一個這樣的地方可就難了! 更讓他們擔憂的是這伙海狼的首領不知為何,似乎對歐洲現在的局勢很清楚,深知現在他們荷蘭人海上的霸權正在受到新崛起的英國人的挑戰,認準了他們現在拿他沒有辦法,所以才這么有恃無恐的威脅他們。 如果現在他們退出大員的話,那么保不準海狼真敢把大員另外租給英國人建立商館,現如今雖然英國人在亞洲這邊勢力還不大,但是英國人已經有一部分人看到了亞洲這邊巨大的財富,這些年來也曾經多次試圖在這邊找到一個立足點。 前些年英國人就聯合他們,試圖攻占葡萄牙人占據的澳門,但是因為葡萄牙人準備充分,使得他們鎩羽而歸。 如果現在海狼真的提出來要租一塊地方給英國人建立商館的話,估摸著英國人會高興的屁顛屁顛的跑來插上一腳,只要英國人在這里嘗到了足夠多的甜頭的話,他們絕對會從歐洲調來更多的船只和兵力,跑來和他們爭奪這邊的資源,那樣的話可就真是引狼入室了。 現如今雖然海狼強勢崛起,但是好歹還沒有打算徹底將他們逐出臺灣島,起碼還準予他們租借大員港作為他們的商港,如果現在退出的話,那么不敢想以后他們跟大明之間的貿易,還能有他們的菜沒有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彼得在送回的消息之中,附了一份相對比較完善的海狼的實力的評估報告,這份報告之中包含了淡水城一帶的各種情況以及海狼目前海上戰斗力的情況,這份評估報告也讓東印度公司高層感到十分棘手。 如果彼得不是夸大其詞的話,那么憑著目前他們手頭的實力,想要輕松擊敗這伙海狼,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他們集中兵力,最終能僥幸打贏這一仗,估計也是一場持久戰,而且損失肯定會相當巨大。 對于公司來說,他們目前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一旦他們和海狼打的兩敗俱傷的話,估計西班克和該死的英國佬肯定會非常高興,到時候他們絕對會趁機對公司下手,將他們逐出目前控制的殖民地,奪走他們的果實。 所以思來想去,經過連番的討論,最終荷蘭東印度公司高層,雖然不情不愿,但是也只有捏著鼻子認了,按照彼得和海狼達成的協議,開始履行這份協議,并且正式簽署了從海狼手中租借大員港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