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以至于到了這個時代之后,大明的海商在前往日本貿易的時候,必須要嚴格按照針路,從福建出發,走琉球群島繞一個圈子才能駛往日本,已經沒有辦法從其它地方采取直航的方式,直接駛往日本,在季節上,也必須要等待信風,十月份,到第二年五月前返航,一年一條船只能跑一趟日本。 所以這個時候,誰控制了福建沿海,誰就控制了對日本的貿易,很多船只也必須從福建出發,前往馬尼拉進行貿易。 這也是當初為何鄭一官剛剛得勢,就不惜和顏思齊反目,并且不惜和海狼以及褚彩老為敵,也要搶占漳泉等地沿海,作為他的地盤的原因,因為鄭一官的根在日本,他接手的也是李旦的遺產,李旦的生意主要就是中日貿易,不控制漳泉之地,他就沒法繼續保持和日本的貿易,可惜他在這個時空,卻碰上了于孝天,以至于最終功虧一簣,不但沒有能控制漳泉之地,反倒被于孝天趕出了臺灣海峽,跑到了廣東那邊。 所以現在雖然鄭一官未滅,但是失去了福建立足之地之后,他也就失去了繼續保持和日本貿易的條件,也就失去了重要的財源,就算是于孝天接下來不再對其窮追猛打,他遲早也會因為財力不濟,漸漸的失血直至自己完蛋,除非他到了廣東之后,毅然決然的放棄日本那邊的貿易,重新開辟一條通往南洋的貿易航線,來獲取財源,否則的話他的覆滅是遲早的事情。 現如今于孝天已經開始著手派人接手通往日本的貿易航線,并且派出人員和船只,先行出海,到日本打通貿易路線,逐漸的將鄭一官的勢力擠出這條航線,用不了兩年的時間,于孝天便可以取而代之,徹底控制中日貿易。 所以說這個時代,誰控制了福建沿海,誰就等于擁有了一座金山,就掌控了整個中國大半的海上貿易,布蘭科當然也看得出這一點,這也是他敢于做主,答應于孝天開出的這些條件。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夕 隨著天氣漸冷下來之后,陸上官方的準備工作也基本上完成了,朱一馮下令又在漳州和泉州等地,釘封了大批商船,將其作為運兵的船只或者裝上大炮,作為戰船使用。 另外加上這一年來,官方新造和修繕的戰船,他們此次集結起來了二百多條大船,還集結起來了二百余條小一些的船只。 通過朱一馮的努力,福建官方除了在漳泉等地自行鑄造了幾十門紅夷大炮之外,還從廣東訂購了幾十門各型紅夷大炮,武裝到了他們的戰船上,這樣的船隊,多少已經有點恢復當年官軍水師威風的意思,成為自萬歷年之后,福建最強的一支水師力量。 而且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大批官軍已經移師集結到了泉州、福州兩地,各種作戰用的物資也都完成了集結,在泉州的永寧衛和福州的定海城堆積如山,只待一聲令下,便南北兩相夾擊,開始兵發南日島,對南日島的海狼進行進剿。 事已至此,誰都知道這種事瞞不住,所以福建官方也不再做什么遮掩,朱一馮親命福建總兵官俞咨皋坐鎮永寧衛,而命副將張嘉策坐鎮定海,兩邊同時集結兵力船只,準備出海攻打南日島。 因為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官府小心了許多,提前三個月便開始在沿海一帶加強戒備,防范海狼得知消息之后,再次來個先下手為強,大舉襲擾福建沿岸一帶,而且沿海一帶不少豪族士紳們,也都知道上一次官府要對海狼用兵,招致海狼大規模的襲擾岸上,主要目標就是他們這些旺門豪族,所以一得知消息,就趕緊紛紛將他們在城外的莊園的細軟轉移至城中,家眷也都先移入到城中躲避一時。 這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了,在他們看來,雖然海狼囂張兇悍,可是他們畢竟只是海賊,敢在沿海一帶攻打莊堡,但是卻并不見得敢攻打州府縣城,所以躲到城里面還是要安全一些。 整個福建沿海一帶所有人的心在十月底的時候,都緊繃了起來,只等著海狼做出反應,可是讓所有人再一次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海狼似乎根本沒察覺一般,在消息放出三個月的時間里,沒有做出一點反應,雖然也偶爾襲擾一下岸邊,攻下幾座莊堡,但是整體上卻遠沒有上一次反應劇烈。 海狼的這種反應,讓很多人看不懂,對此猜測紛紛,有人說海狼已經怕了,這一次跟上一次不同,福建官府調動的兵力和物資大大超過上一次朱欽相在位的時候,那次對海狼的征討,所以海狼肯定是看出了這次朱一馮的決心,不敢再跟官府硬扛了。 也有人說海狼并不怕官府的進剿,他們之所以這次不先下手為強,就是要在南日島給官軍一個更大的教訓,讓官府以后不敢輕易的再打海狼的主意,持有這種言論的人并不看好這次朱一馮主持的對海狼的進剿。 更有人私下里猜測,海狼現在已經占了臺員島,南日島畢竟格局太小,他們已經看不上了,既然官府這次要收復南日島,海狼索性就賣給官府一個面子,把南日島還給官府,撤往臺員島去,雙方都留一條退路。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的說,他親眼在南日島見到,大批海狼的船只,正在從島上轉運人口和物資,拆掉了不少工坊,肯定是不準備繼續把南日島當做他們的老巢盤踞下去了。 總之這段時間海狼的反應比較平靜,陸上什么猜測都有,但是誰都說不清到底是為了什么。 朱一馮在確定攻打南日島這件事之后,也一直都在關注著海狼的反應,說他一點不緊張,那是假的,因為他也很清楚,海狼并不是容易對付的,就算是他目前調動的這些兵力加在一起,他也不敢說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把海狼給剿掉,甚至于一點這方面的想法也沒有,只不過是想要把海狼從南日島趕出去,敲打敲打海狼,讓他們以后不敢太囂張也就足夠了。 因為朱一馮現在已經詳細的了解了海狼的實力情況,海狼現在經營的重心已經不再是南日島,他們的工坊和船寮以及買賣很多都已經轉到了臺員島上去,而且近期他們從陸上搜集的流民也基本上都移至了臺員島上去,倒是南日島上的工坊以及商?,F在比起以前少了許多。 從各方打聽回來的消息看,海狼現在的經營重心已經漸漸的轉移到了臺員島,原來他們的老巢南日島,已經不再是他們的經營重心了。 這也是朱一馮之所以能下定決心調集如此大的力量,前去南日島進剿海狼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和手下的幕僚們都私下認為,既然海狼已經把經營重心轉移到了臺員島上去,甚至因為在臺員島的地盤,不惜和西班牙人大打出手,勝負姑且不論,單說這一點,就說明了海狼已經把臺員島他們占據的地方視為了禁臠,不容任何人染指。 既然南日島現在對海狼來說,地位已經不高了,那么他們都猜測,一旦官府動用大軍前去進剿,海狼很可能會因為南日島已經不那么重要,面對官府如此重壓之下,他們弄不好會放棄南日島,縮回到臺員島去。 這么一來,他們便可以收復南日島,這對海狼來說,也算是給他們了一條路,戰略上來說,算是圍三闕一,不至于把海狼逼得狗急跳墻,跟官軍死拼到底。 所以在朱一馮看來,如果海狼的賊首于孝天能看清這一點的話,就應該知趣一點,主動放棄南日島,退居到臺員島去。 這段時間海狼的反應,似乎也印證了他們的這種想法,海狼肯定早已得知了他要對南日島用兵的消息,之所以這次沒有報復性的先行發動對沿海大規模的襲擾,估摸著就是看到了這一點,不想繼續為了個南日島,跟官府大打出手了。 于是這讓朱一馮頗感欣慰,更對這一次進攻南日島的前景多了幾分期待。 不過朱一馮也知道,這一次不管他拿下南日島與否,恐怕都落不到好下場上,因為他查封了海狼的茂盛源,已經得罪了京師之中的魏忠賢了,加之他一直拒絕輸銀到京師給魏黨上供,更是早已惡了魏忠賢一黨,京師已經有他的朋友,給他傳話,魏黨已經開始搜羅他的罪名,準備對他進行彈劾。 而海狼不知道怎么就掛上了魏黨,雖然據說并不是直接攀上了魏忠賢,只是宮中的一個劉姓的太監,連魏黨都不算,可是太監現在的勢力很大,就算是這個劉太監不是魏黨的人,但是卻還能呆在宮中,說明也多多少少跟魏黨關系不錯。 茂盛源之所以生意一直做的很穩當,據傳就是有這個劉太監在背后給他們撐腰,就算是地方上的錦衣衛們,這兩年對茂盛源也不敢伸手敲詐,地方的官吏們更是不敢輕易拿他們如何。 現如今他強令各地查封茂盛源,雖說沒有直接得罪魏黨,但是起碼也把那個劉太監得罪到了死,少不了私底下在京師給他在魏黨哪兒下眼藥,估計就算是他能拿回南日島,也不見得能受到朝廷的嘉賞,最多也就是能落個不賞不罰就算是好的了,但是如果他拿不回南日島的話,那么鐵定這一次這一關過不去了,少不了會被魏黨大肆彈劾,最后落得一個丟官罷職的下場。 所以朱一馮眼下也沒有退路,就算是自保,他也必須要拿下南日島才行,否則的話他這個福建巡撫恐怕也就算是當到頭了。 南日島上現在顯得有些冷清,因為戰事的臨近,使得原來已經不怎么熱鬧的商棧區,更是人去屋空,剩下了一座空空蕩蕩的商棧區。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官府要大舉進剿南日島,現在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商人逐利,讓他們和海狼同進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官府在沿海大批釘封商船,不許商船出海,也使得他們無法再在南日島維持生意。 于是絕大部分商棧區的商賈們,這個時候很知趣的再一次選擇了退出,先站在旱地上隔岸觀火,待到局勢明朗之后,再做決定不遲。 對于海狼來說,暫時南日島的商棧區也已經沒有多大的作用了,隨著淡水城的逐步建成,淡水那邊已經成了一個新的貿易點。 海狼在籌建淡水寨的時候,需要從陸上采購大量的物資糧食等物,運往淡水和雞籠兩地,這對于海狼的運力是個很大的挑戰,同時也擠占掉了海狼自身大批船只的運力,使得海狼不得不抽調大量的貨船來運送這些物資。 這就嚴重的影響到了海狼的海貿生意,使得海狼只能派出少量的貨船,來做海貿生意,大部分船只都被投入到了這樣往返于福建和臺灣之間的貨運之中。 后來于孝天發現這么做實在是不劃算而且不夠經濟,于是便轉變了做法,對一部分貨物,采取了到岸付款的辦法。 (特別鳴謝老弟兄胡嚕呼嚕兄弟的打賞!看來弟兄們有月票的改投的都已經投過了,再求也沒用了!呵呵?。?/br> 第一百七十三章 示弱 所謂的到岸付款,也就是說讓商賈自己想辦法把海狼所需的物資直接雇船或者用他們自己的船運到淡水抑或是雞籠兩地,到岸之后,海狼會照價給錢。 價格上雖然多少要比海狼自己承擔運輸會貴一些,但是卻不必再擠占他們自身的商船隊的船只運力了,而他們的商船可以做一些長途的遠距離貿易,這樣獲利很大,大可抵消掉因為到岸付款所造成的成本增加。 而且海狼到岸價比起陸上有一個更大的好處,現如今陸上商人之間進行交易的時候,有一個慣例,就是三節付款。 三節付款指的是端午、重陽、春節這三個節日,一般情況下商賈大量采購貨物,多是賒銷,等到了三節的時候,才進行交割結賬,賣家只能在三節的時候,才能拿到他們的貨款。 這對于商人來說,會占壓大量的資金,不利于資金的周轉,有些商家因為財力有限,明看著有時候有些買賣可以賺錢,但是因為自己的資金不夠,不敢占壓太大的資金量,只能干瞪眼,錯失賺錢的良機。 包括海狼自己的茂盛源在內,也頗受這種習慣的影響,在茂盛源被查封的時候,單是外面欠茂盛源的貨款,就高達幾十萬兩,雖然李宜在關門之前,進行了一些清收,但是大部分貨款因為沒有到三節期間,欠賬的商人手頭也拿不出太多的銀子,所以只清收回來了少部分,大部分欠賬尚未清收回來。 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jian猾之輩,看到了官府要對海狼下手,即便是有錢,也拖著不還,想要看看接下來事情發展的程度,這些jian猾之輩打了一個如意算盤,那就是一旦這一次海狼被官府剿滅的話,那么他們這些欠賬也就不必還了,這等于憑空掉下來一大筆錢財,白撿的便宜。 于孝天對這些欠賬并不擔心,因為他很清楚,只要自己這一次徹徹底底的把官府打疼了,讓天下人看看他的厲害,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人敢不還錢了,前提只是他必須要打贏這場仗而已,至于對能否打贏這場仗,于孝天沒有一點懷疑。 現如今他一手打造出來的海陸兩軍,雖然兵力上沒有這次福建官府動用的官軍多,但是他卻可以保證自己的手下全都是精銳,和那些戰五渣一級的官軍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不論是海軍還是陸軍,現在放眼這個世上,都絕對屬于裝備最精良的,海軍且不說了,幾年積累下來的各種口徑的大炮,可以說把海軍武裝到了牙齒上,西班牙艦隊尚且被他們打的一敗涂地,更不用說倉促重新武裝起來的福建水師了,就算是他們集結起來再多的船只,也奈何不了海狼的艦隊。 單說海狼的陸軍,現如今規模雖然不算大,只有區區三四千人左右,但是這些陸軍士兵,卻基本上全部都是按照近現代軍隊的訓練方式進行編練出來的,裝備更是逐步以火槍為主,各種火槍的裝備數量達到了軍隊的六到七成,兵種也已經健全起來。 更遑論海狼現在還擁有了秘密武器,那就是剛剛裝備不久的線膛燧發槍,要是這樣的裝備水平,還被戰五渣一級的官軍給擊敗的話,那么他于孝天干脆就直接找地方跳海自盡拉倒,繼續再混下去也沒啥意思了。 所以于孝天這幾個月來,一點也沒有表現出有任何擔心的樣子,連帶著那些手下們,一個個也都感到中氣十足,并不為這一次的大戰感到擔憂什么。 不過按照于孝天的計劃,海狼還是表現的十分低調,除了那些控制漁場的巡船依舊正常在各大漁場之中巡視之外,商船隊繼續按照原定的計劃活動,其余的戰船大部分都暫時被收攏了起來,陳駐在了南日島和淡水兩地,進行正常的訓練和維護修繕。 一條條新船依舊在從船寮之中不斷的下水,裝備到海軍之中,一條條舊式船只,也同樣繼續在南日島船寮被送上船臺或者進入船塢,進行大幅度的改造。 另外南日島上的一些耗水量比較大的工坊,在八月之后,開始被一個個的關停了下來,其中包括肥皂廠、玻璃場兩個海狼重要的工坊,都被關停了下來,廠里面的設備也都被拆卸了下來,包括工人們和他們的家眷們,全部被裝船,運往了臺員島。 肥皂廠因為考慮到肥皂的重要原料油脂目前主要是由基隆堡提供,所以全部轉移到了基隆堡進行生產,而玻璃場則被全部轉移到了淡水城進行安置,大副擴建淡水城玻璃場的規模,使這兩樣目前海狼的支柱性的工場全部轉移到了臺灣島。 之所以這么做,一是因為茂盛源暫時被官府查封,作為海狼的這兩種產品的總經銷,茂盛源被關停之后,現在的產品即便是生產出來,暫時也處于滯銷狀態,雖然海狼現在還可以在廣州那邊出貨,但是銷量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以淡水城目前的工坊的產量,已經足夠滿足需要了,故此先把南日島的工坊停下來,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另外這兩個產業耗水量都比較大,南日島本身淡水資源并不是很豐富,以前南日島人口少的時候,還不很明顯,但是現在南日島移民數量大增,農田大批被開墾出來之后,用水的矛盾就開始日益凸顯了出來。 而且海狼的艦隊也常以南日島為基地,海軍和陸軍對淡水的需求量也很大,使得南日島淡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日益凸顯了出來。 而肥皂廠和玻璃場以及其他工坊,都是些耗水量大的水老虎,更加劇了南日島淡水資源匱乏。 南日島本身因為面積比較小,就不太適合做大規模的工業基地,之前于孝天沒有選擇,只能先在這里掘取第一桶金,現如今他已經撈到了足夠的資本,又控制了淡水和雞籠兩地,南日島自然而然也就不太適合繼續充當他們的大本營了。 經過再三考慮之后,于孝天最終還是決定將南日島的工坊逐步遷出南日島,大部分遷到臺員島去,另外一部分軍工方面的工坊,于孝天想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暫時先不動,未來將會遷到另外一個地方。 正好趁著這段時間,于孝天下令將南日島的肥皂廠和玻璃場先行關停下來,全部遷至臺灣島去,包括火藥作坊,也全部停止生產,大部分遷至淡水城,將原來淡水城火藥廠以及制作炮彈銃彈的工坊合并起來,成立一個大型的彈藥廠。 經過這么一折騰,南日島工坊區頓時便顯得冷清了許多,僅剩下了炮作和槍作,暫時還維持著生產,源源不斷的為海狼生產新的大炮和火槍。 另外海狼還遷走了一部分不想繼續留在南日島的移民,每天都會有一船船的貨物和移民以及工人和他們的家眷,被裝船運離南日島,被分別送往了淡水城和基隆堡兩地。 而海狼的這種拆遷行動,放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自然而然的變成了倉皇撤退,消息傳至陸上朱一馮等官員們的耳中之后,也就讓他們產生出了一種錯覺,那就是海狼有打算放棄南日島,這一定程度上,也誤導了官方的判斷,使之產生出了錯誤的估計。 至于海狼的軍事準備,則早已開始,三大艦隊在重組之后,都很快展開了針對性的訓練,在南日島東北海域,天天進行船隊的整合訓練,并且分組進行對抗性的演練,備戰的氣氛十分濃厚。 而陸軍方面,也在淡水城一帶,展開了針對性的攻防作戰訓練,陸軍中的兵將們以老帶新,在淡水城的軍事禁區之中,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對抗性的演習,檢驗了他們的實際作戰能力。 雖然他們之中有不少新兵,但是當這些新兵被編入到連隊之中以后,有老兵帶領,加之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之后,新兵們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作戰的技巧。 那些被俘的西班牙步兵們,在這幾個月之中,被派去充當了教官,將他們所掌握的一些作戰技巧都老老實實的傳授給了海狼的軍官們,并且將他們的一些作戰規定和規范,也都盡數告知了海狼的軍官。 按照于孝天的要求,這些西班牙水手們和步兵們的軍官,都按照他的要求,將所知的一些西班牙軍事規范寫了出來,匯編成冊,交到了于孝天手中,于孝天讓通譯全部翻譯成中文之后,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觀看了一邊。 在看完了這些俘虜們所寫的東西之后,他親自提筆對其進行了匯編,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匯入以前海狼海軍和陸軍推行的一些規章制度,重新編制出了一套海陸軍cao典。 有了這種西班牙俘虜專業人士的幫忙之后,這一次整編出來的海陸軍cao典就比起以前更加完善了許多,畢竟這些俘虜們之中的軍官都接受過比較系統的教育和訓練,熟知西班牙軍隊的編制和cao練方式,加上了于孝天對后世其它軍隊的了解之后,編制出的cao典自然而然比起西班牙人使用的軍隊規定更要完善許多。 某種程度上在結合了本時空西方最好的軍隊規章制度之后,于孝天編制出來的這套cao典,已經算是這個時代最完善實用的軍隊規范了,在交給海陸軍兩軍軍官們通讀討論之后,又稍作了一些調整,這套新的cao典便正式下發到了軍中開始執行。 第一百七十四章 穩扎穩打 軍方在接到了新編cao典之后,也立即開始照章辦事,全面開始了整訓,將一些改動的規范重新調整訓練,徹底執行了下去。 好在現在海狼的軍官們雖然以前大部分都是文盲,但是這兩年來,于孝天執意要在軍中推行文化掃盲活動,要求軍官們也就是現在的尉官以上的軍官,每個人至少要認識一千五百到兩千個文字,并且必須要能夠自行書寫戰報和航海日志以及每天的作訓日志。 普通士官必須要認識八百到一千五百個文字,普通士兵則至少要認識五百到八百個文字,使之具備最起碼的閱讀和書寫能力。 所以新的cao典下發之后,推行起來并不是十分困難,基本上軍官們都可以讀懂并且弄清楚這些條例的要求。 只是這些人的文化根底還是實在是有點太淺了一些,雖然讀得懂,但是對于其中不少條例規定,卻并不十分理解,只知道他們的大當家要他們這么做,但是為什么要他們這么做,卻并不很清楚。 為此于孝天不得不在新的cao典下發之后,在狼xue臨時舉辦了海陸軍兩個軍官培訓班,由他親自來當教官,并且令林易陽和劉通作為他的副手,幫忙對海陸軍兩軍的尉官以上的軍官們進行一次突擊培訓。 培訓的重點不是指揮作戰的技巧,而是對新下發的cao典每一個條例,都做一個針對性的解釋,使得這些軍官們明白,這些規定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的好處是什么,可以預防什么問題。 通過這種短訓方式,使得每個軍官從根本上明白,這些條例推行對軍隊建設有什么好處,這樣才能順利的推行新的cao典,并且起到良好的效果,有效的防止了下面的人不懂裝懂,或者誤讀cao典,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于出現下面的抵觸行為。 對于這樣的培訓,海狼的軍官們都很在意,因為作為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他們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泥腿子出身,以前干的根本和軍隊沒有一點干系,不少人都是最底層的漁民或者山民農民,大字不識幾個,忽然間讓他們帶兵,確實有點為難他們了。 海狼好在以前一直都采用新兵營訓練新兵的方法,讓這些人從基礎做起,一步步的接受海狼的軍事教育,這才使得他們學到了一些帶兵的東西,不過這些東西只是教條性的,很多人只能達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對于海狼今后建軍自然而然不是什么好事。 而這個時代如何統帶軍隊,如何指揮軍隊作戰,往往只掌握在極少數軍將世家的人手中,普通人想要學到一些控制軍隊的東西,以前唯一的途徑,恐怕只能去給這些人當親兵,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多少學到一些東西,普通人想要通過看點兵書就想學到統兵的技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是海狼卻不一樣,這些被提拔起來的軍官們發現,海狼的軍隊系統之中,對這方面的事情是屬于絕對開放的,只要你愿意學,于孝天就愿意傳授他們一些統兵的方法,而且只要你有本事晉身到軍官序列之中,就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絕不像陸上官軍將領之中的那種敝帚自珍,不肯把高深一些的統兵方式傳授給外人的做法。 而且于孝天的來歷比較奇怪,他在這個世上,除了劉老六之外,沒有其它親族,這在海狼之中,也自然而然不會形成親近遠疏的情況,不管是誰,只要憑著能干,遲早都有得到晉升的可能,不存在外圍的情況。 這對于海狼部眾們來說,無疑是相當公平的事情,因為他們也都看到了,最早跟著于孝天從小黃島出來的那幫后生們,現如今雖然有的人比如黑頭、羅賢彬、劉通、韓顯等人在海狼之中混的很不錯,成為了海狼重要的統兵人員,但是也有幾個能力差,膽子小的人,一直沒有得到多大的提升,有個別人干脆還被清理出了軍中,安置到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