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你們也看到了,現如今咱們這行的雖然在海上多如牛毛,但是卻大多是各自為戰,這海上亂的是一塌糊涂! 于某入主南日島之后,不過是想要在福州這一帶建立起一個比較好的秩序罷了!有了規矩,大家做事自然就更方便一些,只是沒成想卻難為了你們這些弟兄!” 獨眼龍搖頭道:“于當家此話不必多說了,你的所作所為我等也早有聽聞,前段時日我們也聽說了于當家要對付陳九,本以為于當家到時候肯定會邀我等助戰! 可是沒想到于當家僅憑一己之力,便一鼓作氣將陳九打了個稀里嘩啦!那時候我們便知道,我們想要和于當家為敵,就是自尋死路! 我獨眼龍就是這脾氣,與其這么窩窩囊囊的活著,倒還不如找個地方痛痛快快的干上一場! 放眼周邊一帶,值得我等投效的,也除了于當家之外,再無第二個人選了!所以我才和劉兄結伴前來,別的不求,只求以后能跟著于當家,痛痛快快的干一場就成了!” 于孝天聽罷了獨眼龍這話之后,還能再說什么?其實這也正是他想要的結果,他在這一帶建立起了屬于他的新秩序,就不想有人獨立于這種新秩序之外,而這幾伙同行朋友的存在,雖然不見得給他添多少麻煩,但是總是會對這種秩序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于孝天其實早就想過,將這幾伙同行朋友,也納入到他的這種秩序之中,將其松散的力量整合到他的海狼之中,只是以前沒好意思也沒抽出時間對他們下手罷了,現如今劉一刀和獨眼龍主動提出要投入他旗下聽令,他還豈有拒絕之理,于是便當即一口答應了下來,將他們二人收入到了自己帳下。 這兩個人都是跑海的老海狼了,在海上行事經驗十分豐富,這一點也正是于孝天需要的,他雖然也著力培養自己的親信手下,可是畢竟有些人年紀太輕,經歷不足,雖然有潛力但是卻需要時間錘煉。 可是獨眼龍和劉一刀這兩個人,卻在這方面上是強項,基本上不敢說都能獨當一面,起碼也都是一把好手。 至于他們帶來的那些手下,其中良莠不齊,這一點倒是容易辦,于孝天有他自己的規矩,不管是誰,來投入海狼之中,就要先過了訓練營這一關再說。 什么魚龍混雜,到了訓練營之中,自然而然就都露出了他們的尾巴,到時候那些痞子壞種,自然會被揪出來淘汰掉,留下的自然而然都是可用之人,這些經過篩選出來的人手,cao船航海經驗老道,基本上立即都能成為合格的水手,短時間之內就可以成為海狼的中堅力量。 所以于孝天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劉一刀和獨眼龍帶來的人馬收為了己用,而且他們的船只也都被送入船寮之中進行了改裝和檢修,其中兩條船況不錯的船直接被編入到了戰船隊之中,兩條船編入到了巡防船隊之中,幾條小船則直接淘汰,檢修之后折價賣給了周邊的漁民,作為漁船使用。 而獨眼龍則被派到了馬梟手下做事,在馬蜂之下成為了三分隊的第二副管隊,兼任他自己帶來的那條船的船長,而劉一刀則被于孝天留在了他直轄的一分隊之中,充當了第一分船隊副管隊,平時直隸于孝天手下,聽命于孝天的直接調遣,而他原來的那條座船,也依舊充當他的座船,他還是他那條船的船長。 對此劉一刀和獨眼龍也都欣然受之,將手下和船只交給了于孝天處置,各自走馬上任開始跟著于孝天干了起來。 這么一來,于孝天憑空又多得了二百余號手下,讓他的實力再一次得以了擴充。 到了天啟四年九月初三這一天,船寮里突然間響起了一陣鑼鼓聲和鞭炮聲,在鞭炮鑼鼓聲之中,一座船塢的塢門被人扒開,塢門外面的海水瞬間奔涌而入,灌入到了干燥的船塢之中。 (今天兩更,下午再更新一章?。?/br> 第一百二十章 新船下水 一條式樣新穎的船只,這個時候在海水的浮力之下,開始緩緩的從船塢之中浮了起來,并且很快穩定了下來。 在船塢兩側,這個時候早已擠滿了海狼部眾,不過能這個時候到這里觀禮的,也基本上都是海狼部眾之中,有頭有臉的人物了,最不濟也起碼要是一個大副才行。 當然也有一些人屬于船寮的工匠們,他們還在船塢兩邊緊張的忙碌著,整理繩索,將這條新船固定在船塢之中,對船只進行調整配平。 天氣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涼爽了下來,不再像前幾個月那樣烈日當頭,曬得人們暈頭轉向了,清新的海風吹拂著岸邊的每一個人的臉膛,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活和興奮的表情。 這一天對于孝天來說,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天,因為他親手“設計”建造的第一條單桅縱帆船在這一天終于建造完成,并且可以下水了。 這比他原計劃三個月建成拖延了十天的時間,但是即便如此,于孝天并沒有責怪郭復等這些船寮的船匠們。 因為建造這種船畢竟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他們從未接觸過這樣的船型,雖然于孝天給他們提供了一條做工相當精致的船模,可是在他們開始著手按比例擴大放料建造的時候,還是遇上了諸多的問題。 首先船匠們從未在一條船上使用過這么密集的船肋,而船肋根據使用部位不同,曲度也不同,制造船肋的時候,要使用整木,還要通過烘烤加溫,上夾具將其彎制成所需的形狀,并且要加以固定,以防建成之后,木材張開破壞船體結構。 這一項就讓船匠們撓頭不已,想了很多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并為此專門要制作很多定型用的夾具,還要建起烘房,對船肋進行烘烤,單是這一項工作,就消耗了大量的時間。 郭復等船匠為了趕上于孝天要求的時間,基本上可以算是夜以繼日的進行工作了,這一點于孝天在天天巡視船寮的時候也都看在眼里,心知他們并未故意拖延偷懶。 另外由于是第一次建造這樣的船只,這種船型上的許多結構部分,船匠們并不熟悉,施工次序也和他們以前常見的中式船只有所不同,施工期間還出現過計劃不周,造成施工次序混亂,不得不重新拆掉進行返工的情況,所以也耽擱了不少時間。 另外在這條船使用的帆裝上,他們同樣也遇上了不小的麻煩,以前他們建造的中式船只,使用的船帆都是中式的硬式船帆,主要材料以竹篾為主,可是這種新式的船只上,于孝天要求很明白,要采用軟式的船帆。 以前船寮里面負責帆裝的那些工匠就撓頭了,他們不知道用什么布料做這種船帆比較好。 于孝天當然知道船帆嘛,自然是使用帆布最好了,而且這種單桅縱帆船的船帆受力很大,對帆布的要求就更高,可是眼下他哪兒去弄帆布呢?中國目前為止,對帆布沒有需求,自然不會有人生產帆布。 而且帆布的紡織方式也有要求,不能只是平紋紡織,用料也不能全部采用全棉的,盡量要用棉麻混紡才比較結實耐用。 而這種船帆用的帆布,他目前為止,只能想辦法從西方人手中解決,于是單為了這些帆布,他不得不派人專門跑了一趟澳門和馬尼拉,去找這樣的帆布。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好一番折騰之后,他們才從西班牙人那里,搞到了一批產自印度的一種厚帆布,解決了帆裝的問題。 總之在建造這條新船的時候,船寮的工匠們遇上了不少的麻煩,但是中國的工匠們別看他們不識字,沒什么文化,但是他們的聰明才智卻決不能被人忽視。 這些工匠們一旦遇上了問題之后,并非只會墨守陳規,其實他們一樣也是非常會開動腦筋的,在眾人的集思廣益之下,最終一個個技術難題,還是被他們想出了各種辦法一一解決。 單憑這一點,于孝天就沒有什么好埋怨他們的了,只是每天盡量抽時間,到船寮看一下,了解一下他們遇上的麻煩和問題,時間充裕的話,他也會留下幫忙想想辦法,就這么眼瞅著這條船,在船寮的船匠們的手中,如同螞蟻搬家一般的,一點點的從一些木料變成零件,然后又被漸漸的拼裝到一起。 二十天前,這條船的主體建造就基本上完成了,于孝天當時就非常興奮,恨不得馬上駕駛這條船出海,試試這條船的性能到底如何。 但是船體建成不代表著船只就能下水,因為船只在主體完成之后,還要進行很多修正的工作,另外要對全船上下的接縫位置進行密封,也就是捻縫工藝。 對于捻縫這種事,就難不住船寮的船匠們了,中國造船歷史悠久,早就解決了船體密封的問題,只是使用很簡單的原料,比如草木灰、油脂、麻繩頭、石灰等物,就可以將船體上的船縫封的結結實實。 船體捻縫完成之后,就基本上具備了下水的條件,但是考慮到船只要在海水之中浸泡,船體還要進行防腐處理,所以理事堂從陸上采辦了一大批大漆,將這條船涂裝了一遍,刷的通體锃亮。 這條海狼自建的第一條單桅縱帆船,這才算是徹底建好,具備了交付試航的能力。 于孝天專門讓人挑選了一個日子,作為這條船下水的良辰吉日,為這條船舉行了一次相當隆重的下水典禮。 這條船今天也被船匠們披紅掛彩,并且準備了不少鞭炮,打開塢門的時候,鞭炮齊鳴,真是好不熱鬧。 可是于孝天在興奮的同時,還有些惴惴不安的感覺,畢竟他只是一個船模愛好者,離真正的船匠還相差很遠,理論上他可以照搬后世一些船型,制作成船模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按照他制作的船模,造成真船的話,到底能不能行,這個他還真是心里面沒底。 不過既然他作為“總設計師”還是海狼的大當家,雖然心中沒底,但是也要端著架子,裝作胸有成竹的樣子,一邊接受著手下們的吹捧,一邊暗自仔細觀察這條船下水之后的情況。 當船塢之中充滿海水之后,這條船開始浮了起來,整體上來看,船匠們在下水之前,準備工作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船只整體平衡被調整的比較好,入水之后,船只很快便平穩的浮在了水面上,沒有出現前傾或者后傾以及側傾的情況,平衡性顯然是達到了下水的要求。 十幾個專門挑選出來的水手在船浮起來之后,開始登船,在船上整理船上的帆裝和索具,并且對船只進行一次整體的檢查,特別是底艙部分,作為重點,檢查漏水的情況。 人們都站在船塢附近觀望著這些人在船上忙忙碌碌,過了一陣之后,帶隊登船的那個頭目跑到船舷處大聲的對于孝天所在位置叫道:“啟稟大當家!船體已經檢查完了!沒有發現漏水的情況!其它檢查也都正常,可否移出船塢?” 于孝天稍稍放心了下來,點點頭止住了周圍的嘈雜人聲,舉步也從一塊跳板上大步躍上了這條船的船甲板。 登上這條船之后,于孝天可以感受到這條船的堅固,在建造之初,于孝天就告訴船匠們,這條船是屬于戰船,用料必須要足,必須要造的結實才行,承受得住海上惡劣的天氣和狂風巨浪的同時,還要保證與敵船沖撞的時候有足夠的強渡。 所以船匠們在下料的時候,就沒偷工減料,不但用料都是足足的,而且木料也沒有采用比較軟的松木,而是不惜工料的采用了貴重的柚木來打造這條船,船身側板和船甲板的木料厚度,還都超出了一般商船用料的兩倍以上,并且除了榫卯結構進行組裝之外,還使用了大量的大鐵釘進行加固。 結構承重的地方,用料更足,都是放料很多,留足了充裕的量,所以當踏上這條船的時候,便可以感受到腳下這條船的堅實,落腳的聲音沉悶,說明了甲板的厚度很足。 這么一來,雖然這條船整體空載重量增加了不少,可是堅固程度卻絕不容小覷,甚至于可以稱其為海狼目前為止,最堅固的一條船了。 這條船長度大致二十米左右,船寬大致四米左右,船高不過四米,船體線形顯得優雅細長。 于孝天在船上親自轉了一圈,查看了一下各處的情況,船只因為是新造的,整體上顯得非常干凈,而且尚未裝載其它東西,加之船體上部平坦,幾乎沒有什么上層建筑,只有船艉部有一個小小的艉樓,是作為舵工cao舵的位置,方便舵工觀察船只前面航行的情況。 而這條船依舊采用的是舵桿cao作的方式,原來于孝天是想要為這條船設計一套舵輪cao作機構,取代這種落后的垂直舵桿cao作的方式。 這個時代不管是中式還是西式的船只,都尚未發明出后世常見的舵輪cao作機構,而舵輪cao作機構的發明,要晚至十八世紀才被發明出來。 而在此之前,不管是中式的還是西式的船只,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舵桿或者舵柄對船舵進行控制,而這樣做有很大的缺點,一是舵桿cao作可控角度比較小,不太能滿足船只在海上的cao作靈活性,而且舵工在cao作的時候被艉樓遮擋視線,不能看到前面的情況,只能在船上其他人的指示下對船舵進行調整。 一旦遇上大風浪或者急轉彎的時候,一個舵工很難控制住,有時候甚至要三四個人才能控制住舵桿對其進行cao作。 于孝天當然知道該怎么解決,只要“發明”一套舵輪cao作機構,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使得cao船變得更加簡單有效,同時還可以提高船只的機動性。 (馬上就是月底了,弟兄們手中月初的月票拜托記著幫我留一下吧!多謝了?。?/br> 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航 可是畢竟這條船是第一條實驗性的單桅縱帆船,另外舵輪設計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光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人摸索并且制作出樣品進行試驗之后,才能使用到船上。 而這套舵輪cao作機構,目前為止還僅僅是個雛形,只是被造出了一套原形,現如今還在試驗和改進之中,已經沒法趕上安裝到這條船上了,所以不得已之下,這條船還是采用了老式的舵桿cao作機構,這樣可以加快船只建造進度,避免因為舵輪機構沒有完成,而拖延了下水試航的時間。 但是這條船在設計的時候,于孝天還是讓這些船匠們在船上預留下了安裝舵輪機構的位置,一旦舵輪機構試驗成功的話,這條船還可以進行改裝。 這個時候船上的那些被挑選出來作為試航成員的水手們,已經在船上就位,這會兒趁著還沒有出塢的工夫,一群人先跑去試著cao作船上的帆裝。 單桅縱帆船最大的好處就是只有一根桅桿,船帆也只有兩面,雖然是采用的軟帆,但是卻因為設計精巧,cao作的時候并不比中式硬帆困難多少,甚至于熟練之后,cao作這樣的船帆,比中式硬帆還要便利一些。 負責cao帆的幾個繚手在桅桿處忙忙碌碌,不斷的試驗著收放船帆,其實這項工作在這條船下水之前,于孝天已經對他們進行過了培訓。 為此他還專門在岸上立起了一根桅桿,掛上了這種帆具,讓這些試航水手們提前在岸上進行cao作訓練,省的船只下水之后,臨時抱佛腳來不及適應。 所以這些繚手們上船之后,對這些船帆的cao作已經并不陌生了,很快便理順了帆具和帆索,做好了起帆出航的準備。 見到各項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之后,于孝天深吸一口氣之后,終于下令解纜出塢。 本來手下們是不想讓于孝天冒險親自上船參與這條船的第一次試水行動的,怕這條船出什么問題,出海之后遇上麻煩,威脅到于孝天的小命。 但是于孝天怎么能把這樣重要的事情讓給別人來干呢?這條船可是他一手“創制”出來的,而且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種船的性能,和這種船的cao作方式。 所以他堅持要自己帶著這些手下,對這條船進行第一次試水,親自檢驗一下這條船是否能達到他最初的預想。 于是在他的命令下,船上的水手們立即忙活了起來,將綁在船舷處的那些控制船體的纜繩解開,拋入到了水中。 一條十幾個人劃的大型舢板,這個時候也立即出現在了船塢的塢門之外,舢板上的水手將一條拖曳纜繩接住,綁在了他們的舢板尾部。 只聽得十幾個漿手在一個頭目的號子聲中,開始奮力劃動了手中的船槳,那條系在單桅船船首位置松松的纜繩很快便被繃緊,船體在舢板的拖拽之下,開始動了起來,并且被牽引著逐漸駛出了塢門,進入到了灣子里面開闊一些的水面。 岸上的人們看著這條船順利出塢,又都大聲的歡呼了起來,岸上再一次鑼鼓齊鳴,為這條船的出塢祈福。 這一天的天氣很不錯,海面上風力不大,波浪也不高,非常適合這樣的海試,而為了保險起見,這條船被拖出船塢之后,并未馬上出海,而是現在灣子里面進行了再一次的檢查,又做了錨泊試驗。 在確定這條船重心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之后,于孝天這才下令船上水手們解纜,脫離了那條牽引他們用的舢板,升起了船帆,靠著自身船帆提供的動力,朝著海灣外面駛去。 畢竟這是這些水手們第一次cao作這樣的船帆,雖然他們在岸上已經訓練了很久,可是一旦開始真正的cao作實船的時候,他們還是對這種船帆的cao作有點不太適應,船帆升起之后,費了好一陣子工夫,才算是在繚手們的cao作下,吃上了風,給船只提供上了動力。 這條船這個時候,才真正第一次依靠自己的船帆,開始了航行。 舵工在艉樓下面小心翼翼的cao作著船舵,在于孝天的口令聲中,不斷的做著調整,將船只穩定住,緩緩的駛出了灣口。 與此同時,還有數條跟這條船體量相仿的鳥船和趕繒船在這條單桅縱帆船出海之前,就已經提前駛出了海灣,在外面等候著這條船出海,作為隨行船只,給這條船上的參試人員提供安全保護,一旦出什么問題的話,就趕緊對這條船提供救援。 這條單桅縱帆船駛出海灣之后,便在這些船只的簇擁下,駛入到了寬闊的海面上,隨即轉向掉頭,駛往了更加寬闊的南日島東部水域。 這個時候海面上沒有其他船只,因為于孝天要對這條船進行海試,提前下令封閉了周邊水域,一是避免讓外人看到他們新式船只試航,另外也可以保證水面上的清凈。 所以這時候南日島東部海面上很是平靜,除了幾條預設的哨船在遠處海面上活動之外,再也見不到其它船只。 而通過這一陣cao作和試驗,于孝天和船上的參試人員們感覺到這條船的控制性還是相當不錯的,船體對于船舵的響應比預料中的還要好一些,船只cao作靈敏,基本符合當初于孝天的設想。 而且繚手在對船帆進行了一陣cao作之后,漸漸的開始摸到了一點點門道,使得cao帆也變得容易了一些,雖然還顯得有點跟不上,可是起碼已經可以控制船帆受風了。 這也使得這條船獲得了更多的風力,提供了更強勁的動力,船速這個時候便開始提升了起來。 于孝天始終站在船艉樓上,關注著船只的各種cao作情況,不斷的下令進行著各種調整,船只漸漸的遠離南日島的海岸,進入到了比較深的水域,船只在他的指揮下,開始做出了一些簡單的機動動作。 這條單桅縱帆船,在于孝天的指揮下,進入到了南日島以東海面,隨著船上人員的cao作熟練度漸漸提高,船速也在漸漸的提高,優雅的船體在海面上劃開了碧藍的海水,船艉留下了一道白色的浪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