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天知道他秋天北風呼呼的,帶著芳兒滿長安找鮮嫩的桑樹葉子,這是人干的事情嗎? 幼兒園老師不地道啊。 嘴里吐槽著幼兒園老師,但看到芳兒寫的小作文《我的耶耶》,家主的嘴角不由自主地翹了起來。這種快樂,既新奇又慚愧。 【我的耶耶以前很少來看我,只有我和阿娘,阿娘不快樂,我也不快樂。別的小朋友都有耶耶,我好像沒有耶耶……現在我的耶耶變好了,我很喜歡我的耶耶,阿娘也說他有點好。雖然只有一點點好,再多一點怕他驕傲?!?/br> 王氏摸了摸微凸的肚子,大夫說了,這里面是個男娃娃呢。她對這個孩子很保護,一副有子萬事足的架勢。有了這個孩子,她和芳兒母女兩人就有靠了。芳兒的夫婿敢待她不好,還有兄弟來替她撐腰。 芳兒對這個尚未出生的弟弟也很期待,她每天都要摸一摸阿娘的肚子,跟弟弟說一會兒話。 “弟弟,幼兒園傳了一首詩,蒹葭蒼蒼,吃飯喝湯。所謂伊人,盆里吃光……” 什么吃飯喝湯,飯菜吃光? 王氏“撲哧”一笑,被女兒逗樂了。這些小人精,亂改名篇,也不怕她耶耶揭了她的皮。 家主鄭善制當然不舍得罵芳兒。 芳兒一臉天真地問:“耶耶,弟弟還有多久就要出來呀?” “還有三個月吧,芳兒要好好教弟弟哦?!奔抑魃w住了芳兒的小手,把他的大手覆蓋在王氏的肚皮上。 他側著頭,看到夫人的眉眼自信又得意。 當年在王氏族中遇到的那個小姑娘,又回來了。 第89章 孩子們笑著鬧著, 就長大了。 芳兒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好姑娘, 相貌和王氏有些相像,但笑得卻更加張揚肆意。在母親的努力下,她該是幸福的孩子。雖然她依稀記得小時候很少見耶耶,阿娘談論起那個男人的時候, 臉上也不見笑意。 小時候, 阿娘在夜里獨自抱著她, 輕聲地嘆了一句:“芳兒要乖, 我只有你了?!?/br> 年幼的芳兒不知愁, 她摸了摸阿娘年輕的臉,想著她還有好多呢。她有佺哥兒,小五, 和大胃,還有幼兒園里的好多朋友。她有嬤嬤和婢女jiejie陪著,她好像過得還挺好的。 也許是沒有對比, 就沒有傷害。剛上幼兒園的芳兒, 并不覺得父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 但自從她幼時落水之后,阿娘就變了。阿娘不知道做了些什么, 然后她就經??吹揭?,嘗試感受到“家庭”的快樂。原來有了父親的日子,竟然過得是這般的。 耶耶會給她帶來叫得響亮的畫眉鳥, 讓她帶去幼兒園上自然課。 耶耶會帶她讀詩,在她說“蒹葭蒼蒼,吃飯喝湯”的時候糾正她。 耶耶給大jiejie買禮物的時候, 也不會再忘掉她的那一份了,甚至她的那一串小手鏈還更貴重一些。 阿娘開始對耶耶露出了美麗笑容,但芳兒明白,有些東西變了,有些還沒有變。阿娘有些時候還是不開心,但她努力維持著和耶耶之間的關系,陪伴芳兒的時間甚至少了。 芳兒剛開始還會因為阿娘忽略了她而難過,但小女孩漸漸明白一個殘酷的事實,阿娘是為了她好—— 只有抓住了耶耶的心,她才能有好日子過,弟弟也能好好長大。母子三人的命運看著光鮮,但卻只能依靠著家主父親的庇護。弟弟還尚未長成,說句大不敬的話,那個男人若是立刻去了,姨娘還沒動手,鄭氏一族的人就能逼著阿娘搬出主屋,騰出家主的位置。 阿娘出身瑯琊王氏又能如何? 這個世道上,最不缺的就是女兒了。 長大后的芳兒不敢再想下去…… 幸好,她是幸運的。弟弟長成了一個貼心孝順的好孩子,他生得比芳兒高出一個頭,能給王氏遮風擋雨了。少年聽說親姐要嫁給一個爵位都沒有的旁氏宗室,立刻氣得火冒三丈,要找父親去理論。 貌若青竹的少年脖子都紅了,他的儀態全無,,恨得把書摔到地上:“姐,你別攔著我,大姐嫁人那回,本就搶了你的親事,嫁給了崔氏家族的嫡長子。你呢?你是我們鄭氏的嫡出小姐,難道只配嫁給一個破落戶?” 在少年看來,李佺實在算不上是良配。李佺的父親李文暕官沒當好,被貶為藤州別駕,沒多久竟然被皇帝賜死了。也難怪外人看來,這一家子已經是廢掉了。 芳兒握住弟弟的手,把他拉了回來,她勸道:“我對佺哥兒知根知底,有你和家族替我撐腰,嫁過去他們還要捧著我呢,肯定會順著我的心意。像大姐那樣嫁進去大族里,要伺候公婆小姑子,忙得跟丫鬟似的,我還不樂意呢?!?/br> 說著,她便背過身去,不理弟弟了。 少年以為親姐生氣,自己也是又氣又急。他恨鐵不成鋼,他姐的人品模樣俱全,還是家主的嫡女,嫁進宮里當王妃也做得,何苦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樹上? 男兒的思維,跟女子的想法,到底是不一樣的。 少年跑去親娘那兒,想要據理力爭,誰知阿娘也是被豬油蒙了心,說道:“佺哥兒性格不壞,我看這樣也很好?!?/br> 好個鬼??! 少年一臉見了鬼的表情,他那精明的阿娘居然也這樣說。什么佺哥兒啊,分明是給他家的女子灌了迷藥! 無奈,少年跑出去威脅了未來姐夫幾次,還放下了“你要是敢負我姐,我就砍死你,一命換一命”的狠話。然后看著親姐風風火火地上花轎了。 花轎上的新娘子含著淚,告別娘家的時候還沒哭出來。旁邊的高瘦少年哭得跟傻逼似的,他孩子氣地喊著:“姐,他待你不好,你就回來吧,我養你?!?/br> “我可不要你養,你要把阿娘養好啊?!狈純河脠F扇遮住臉,看到人群里的王氏,淚珠瞬間就落了下來。 二十歲的李佺褪去了兒時的驕縱蠻橫,在社會的教做人下,變成了一個性子圓滑的青年。唯一不變的,他還是喜歡那個鵝蛋臉的女孩。 小時候他曾對著芳兒說:“以后我家里也養牛,請你一起去騎牛?!?/br> 結果,成婚后的李佺送給了芳兒一處莊子,養了足足有三十匹牛!李佺向太上皇后學了一招,養牛這種投資項目,實在是太劃算了。 牛能產奶下崽,奶和崽都能賣錢。小公牛犢賣出去,就是最好的勞動力,小母牛留下,養大后又能產奶下崽。 于是,托丈夫的福,芳兒就成為了長安城里養牛最多的女人 :) 在父親被貶的日子里,佺哥兒過得很艱難,但他給芳兒的書信里從來不說。他嘴角總是掛著笑,看起來有幾分狡猾,但壞得更讓芳兒放心了。雖然父親李文暕被皇帝賜死,但在太上皇的舉薦下,李佺又爬了上去,還當了管理皇族事務的宗正卿。 這下子誰都不敢小瞧這對小夫妻了。 挺著肚子回娘家的時候,芳兒氣色紅潤,臉上都是幸福。李佺替她拎著大包小包,這都是他和芳兒的心意,要送給丈母娘和小舅子的。當年要不是丈母娘的一力支持,以他的身份,還不能把芳兒娶回來。 啊,感謝通情達理的丈母娘,她看出來他是個潛力股! 在走過園子的時候,芳兒難得看到了早已出嫁的大姐。只見大姐熬得眼紋都出來,再多的脂粉也掩蓋不住,當年纖細的腰肢在各種生子秘方湯藥的灌溉下,早就走樣了。鄭芊兒見到了年輕英俊的妹夫,還露出那種含羞欲語的微笑。 十多歲的妙齡姑娘這樣笑,再假也是美的。 三十歲的婦人再這樣笑,臉上的粉都要掉下來了。 李佺下意識往后退了一步,這是當年那個“性子貞靜”的大小姐?看起來忒不正經的。芳兒留意到大姐身后還跟著兩個身形婀娜的姑娘,瓜子臉大眼睛的,是大姐給姐夫準備的通房吧? 芳兒撇了撇嘴,幸好大姐搶了崔氏的親事呢。那個崔氏的公子人模狗樣的,內里都壞透了,她聽說陪嫁過去的丫鬟就沒有不上手的。前幾天姐夫在花樓里和國公家的世子打起來了,差點鬧到宗正寺那里去,還是佺哥兒帶隊過去,把人領回來的。 真是丑陋的人啊。 芳兒的心里閃過一絲僥幸,她握住了丈夫的大手,進門去拜見阿娘。王氏坐在堂上,鬢間已經冒出了不少白發,但梳得很整齊,早早就打扮好等著看女兒。 王氏看到雙手空蕩蕩的女兒,和后面拎包的女婿,一張嘴就說:“芳兒真不懂事,叫佺哥兒都拿了,這得多重啊?!彼B忙把女婿拿來的東西放下,叫人上茶擺飯。 “阿娘,你可別夸他,夸他兩句,他就得飄到天上去?!狈純貉b作生氣,坐在了飯桌前,端起熱乎乎的湯水就喝了一大口。 李佺派人送來了新式的胡凳和胡桌,只因為芳兒懷孕,跪坐太難受了。王氏知道女婿愛吃雞,指明把桌上那道黃燜雞放在佺哥兒面前,樂得李佺討好丈母娘的話,不要錢似的猛說。 “阿娘,你這兒的雞燜得入味,芳兒做得沒那么香呢?!?/br> “阿娘,你這兒的蒸餅又松又軟,芳兒現在連饅頭都做不好?!?/br> “阿娘,你這兒的腌瓜太下飯了,我等會兒拿一壇子走?!?/br> 上了年紀的人,總愛看年輕人吃飯噴香的樣子。有李佺這樣捧著,王氏笑得樂呵呵的,這都是嬤嬤婆子的功勞,哪里是她做的飯啊。她連連給芳兒和女婿夾菜,只說:“你們愛吃,就多吃點,芳兒有孩子了,更要吃飽吃好?!?/br> 李佺見氣氛正好,心思轉了轉,提議道:“阿娘,芳兒最近在家吃飯不香,不如您去照顧她幾天?” 這是芳兒和他出門前就商量好的,他也沒有意見。他的老子和娘都走了,家里寬敞,他沒所謂,芳兒更加是舉手贊成。 王氏老了,兒子也長成了,最近跟家主在鬧別扭,生氣呢。她如今不用求著男人,兒女都成人了,心態一放飛,就看著家里的老男人哪兒都不順眼。 叫你包二奶,叫你搞小三? 老娘不伺候啦! 王氏的筷子在半空中頓了頓,家里的兒子和兒媳都看出來了,只說勸和。沒想到竟是女兒最知她心,肯帶她這把老骨頭出去逛逛呢。 “好哇?!?/br> 王氏一口答應下來,打算在外面耍兩天再說。她在外面也是有產業有莊子的人,即使跟女婿女兒過得不融洽,在莊子上玩幾天也好。 吃過了這頓飯,王氏拿起一個小包包,就上了女兒女婿的馬車。她手里有錢,缺什么都可以置辦新的,真是痛快啊。 哼,她走啦! 離開了鄭府,王氏頓時吐了一口濁氣,整個人都松懈下來。好像幾十年來,她都沒有那么輕松過了。她知道她很任性,不是時人眼里的賢惠妻子,但她都已經是半只腳埋進泥土里的人了,還不能替自己松快松快嗎? 幸好她的芳兒不像她,芳兒的好日子還長著呢。 等芳兒生下個大胖小子之后,李佺差點樂得連自己姓啥都不知道了。他派人做了兩大筐喜餅,親自送去幼兒園,讓孩子們和老師們都嘗嘗。 啊,感謝幼兒園,讓他和芳兒相遇。 作為國子監附屬幼兒園第一批學生,李佺和滕王都是知名校友,幼兒園里的孩子們就沒有不認識他們的。一群小男孩小女孩吃著蓮蓉或棗泥餡的烤餅,不停地說著賀喜的話。孩子們的口味輕,喜餅的餡兒并不太甜,用的都是真材實料,能吃到蓮子的清香和紅棗的甜味。 “堂叔,嬸嬸生的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呀?” “堂叔,嬸嬸肯定能三年抱兩的?!?/br> “堂叔,小弟弟要快快長大哦?!?/br> 論起輩分來,這群孩子多是李唐的宗室,或者其他有親戚關系的世家孩子。喊他“堂叔”并不錯,但這叫李佺想起他的堂叔大胃。 幼兒園里有一座小小的紀念館,里面放著是每一屆學生的合照。當然,在沒有照片的年代,就是孩子們的集體畫像了。李佺領著一群小孩子,走進了紀念館里,他一眼就看到了他們當年的那一副畫。 大胃站在第一排正中央,他和小五偷偷地牽著手呢。 這被畫師誠實地記錄下來。 年幼的他有樣學樣,也牽著芳兒的手,站在旁邊。李佺如今想起來,那真是無憂無慮的日子啊。 除了集體合照,旁邊的柜子上都擺著孩子們和老師的精美畫作。有謝老師的芋頭畫,有他用樹葉拼的貓頭鷹,有李捷用貝殼做的小房子。還有大胃給小五畫的小像,畫中有一只翩躚的紫色蝴蝶。 在大胃和小五成婚之后,小五聽聞幼兒園要建紀念館,就把這幅畫送給幼兒園了。滕王給她畫了一屋子的畫,她都快放不下了。大胃在幼時的畫上題字【貞觀九年李元嬰贈王妃魏氏】,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結婚了。 好哇,大胃這個缺德的,撒狗糧撒到幼兒園來了! 好氣??! 千年之后 “一號機位,一號機位準備好了嗎?節目要開始了!” 戶外導演拿著對講機,攝像小哥正抬著器材,把鏡頭對準了正在挖掘的唐代墓室。sstv好不容易爭取了這次采訪的直播權,導演握了握拳,一定要搶先報道出第一手消息。 這次的墓室和平常的唐代古墓不一樣,據說里面已經挖掘出好多唐代的古書和兒童玩具。專家猜測這個墓室的主人是兒童,而且應該還是個貴族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