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節
太后是個極好的太婆母,那太子妃也只能是個極賢良的孫媳才可以,不然就是口水也能把她淹死;到了此時的太子妃才明白過來,太后明著是在打紅鸞其實是在救紅鸞,同時封上了她的嘴巴,讓她說不出半個字來。 如今紅鸞等人的錯不好再提,那所余下的是什么?她的嘴巴里好苦好苦,再苦卻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太子妃終于深深的知道太后是個如何厲害的人,明明是維護太后自己的人卻讓她說不出半個不字來,而且就算是向人訴苦她又能如何說,難不成太后待她還不足夠好嗎? 太后聽到后微微點頭:“嗯,紅鸞她們的確是要管教,不過哀家調教的人也錯不到哪里去;以后你也不必替她們遮著掩著,她們只要有什么錯處你就回明哀家,不必擔心哀家的身子;為她們這些奴婢真動氣,那哀家早就氣死了?!?/br> 說到這里她又吃了一口茶,又慢條斯理的道:“你呢,為了幾個宮人女官就如此失儀,不是哀家說你,宮里以后就以你為首,你如此讓宮妃們如何想?威儀威儀,首先也要自己有威有儀才能讓人心服口服。不過是幾個宮人女官,以后有這等事情你總是氣惱可是會傷身子的;哀家看,宮中女官的事情倒不妨讓元華幫幫你?!?/br> 她左右看了看:“咦,元華那孩子呢,哀家來了這么久怎么也不見她來請個安?” 太后的話音一落皇帝馬上道:“來人,請元華良娣過來;哦,對了,其它幾位良娣都叫來吧,東宮里的規矩,哼”皇帝顯然極為不滿意。 太子妃的臉色微變,她的腦子的確不夠快可是也聽出了太后這番話的意思,即派了她的不是又給元華那個狐媚管事的權力,好高的手段。 她豈能就這樣算了,此時她還沒有正位中宮,太后就已經給元華奪權讓元華理事了,那以后她就算是做了皇后,宮中的事情也不是她能獨自做主的:就算是太后不理事,可是元華定會分走她不少的權。 說得難聽點,宮中豈不是有了兩個皇后?再說了,元華現在只是個良娣就有了理事之權,那皇帝登基之后冊封時,元華會是什么位份——現在宮中理事的可是兩位貴妃她還不清楚太后的心思,想這樣就把元華捧上來也要看她同意不同意了。 她不可能讓元華開始就成為貴妃的,那以后元華為皇帝誕下個兒女位份是定會升一升的,到時她豈不就是皇貴妃了;再以后,哼,皇后只怕就要換個人做了:當初她入宮時,父母可都是叮囑過她的,所有的人里最要小心的就是元華了。 只是沒有想到先帝大喪沒有過去,太后就已經想給元華輔路了。太子妃的眉頭微微一皺:“太后,還是不麻煩元華meimei了?!彼龥]有什么借口可以用,而且太后已經如此明白的對她下手,她還用得著找借口嘛。 太子妃就是太子妃,絕對非常人可比;冷玉聽著紅鸞在殿外傳來的慘呼,在心中惡狠狠的想:太子妃你就這樣做吧,好好的和太后對著做,就要擺明了和太后過不去,那紅鸞和她以后也就不用再提心吊膽;惹得太后著惱,相信太子妃登上后位也做不長皇后。 太后聞言抬頭看太子妃一眼:“你不愿意元華幫你?”她的目光在殿上掃過目光冷了下來:“你自己如此胡來,氣派倒是極大可是皇家的體面呢?你給哀家說?!?/br> 太子妃長吸一口氣看向皇帝,希望他能為自己說幾句話。 皇帝修長的手指敲在桌面上:“你也的確是事情太多了,又剛入宮不久有什么顧不過來的,諸事不順手也算是極正常的事情;再加上父皇駕崩,大家誰心里也不好受,你有些煩燥之氣朕也不是不知道?!?/br> 他開口句句就是為太子妃說話,讓太子妃的臉上泛起紅光來,她就知道皇帝心里最疼愛的人就是她了,豈能坐看宮中之權落到她人之手?要知道,她才是后宮之主,是皇帝唯一的妻子。 冷玉先是微微驚訝,然后也就釋然了。 太后的神色沒有變,只是拿眼看向皇帝,顯然在等他說下去;事實上她心中是有惱意的,沒有想到皇帝根基不穩的時候就想和她打擂臺了:難不成,他以為只憑他原本是太子,就真得可以坐穩那把龍椅? 相信她的這個孫子是個聰明人,很多事情不需要她提醒就心中很清楚,應該不會做出傻事來吧?反正她是真得不想皇帝犯糊涂,因為那個二皇孫更難以掌控。 皇帝說完那些對著太后微微的點頭后,又沉吟了一會兒忽然抬頭看向殿外:“元華她們來了吧?宣她們進來吧?!?/br> 殿門處正好有個太監進來要稟事,如此一來太監不用開口馬上叩拜完轉身出去,不多時元華引著紫玄和纖纖進來,給太后和皇帝請過安后,又給太子妃請安;三個人沒有哪一個對太子妃有絲毫的不敬之舉,就連臉上的神色都是極恭謹的。 502章 原點 太子妃看到元華卻沒有好氣,更氣得是元華來得太是時候了,只要再晚一會兒皇帝就把話說完了:即把太后的話回絕,不會讓這個小狐媚子得半點便宜;但是現在元華聽到后豈會就此作罷,而太后那里看得出來是勢在必得。 她看看皇帝和太后再看向元華,心中琢磨著今天的事情:不會是太后和元華早就商量好的,只等著像眼下這樣的好機會吧?她生出這樣的念頭后,就感覺很是那么回事兒,禁不住有些生悔,如果不是她自己做事有些cao之過急也就不會被太后捉到把柄了。 越如此想她越看元華不順眼,再看看低眉垂目的太后發,心中的氣那不打一處來;因為她忽然想明白了,就算是她今天沒有作錯事情,太后和元華也不會就此算了,定會找機會、或是引她做錯事情,為得也就是皇后之位了。 想清楚的太子妃氣得臉色有些發青,如果不是太后在這里她可能就要忍不住警告元華一二;現在她只能對面前躬身施禮的元華等人擺手直接說道:“紫玄你們平身免禮吧?!彼枪室獾倪@樣說的,只為了出心中的惡氣。 紫玄微微一愕,對太子妃躬身行禮后退一步讓元華先行,她在后相隨行到太子妃身后站定;當然了,紫玄是和纖纖并立的,兩人有意無意的都錯后半步立到了元華身后。紫玄的用意當然就為了向太后表明,她心甘情愿奉元華為尊,就是為了取悅太后;同時,她知道會讓太子妃很不快的。 太子妃如此說話,當然也沒有過用過腦子去想,在她看來也不必再細想什么了:反正太后和元華都擺明要謀算她的皇后之位,她還用得著和她們客氣?太后和元華不讓她痛快,她也就不讓元華和太后痛快了。 就如她父親所說,只要她沒有大錯想廢后?哼,問過滿朝文武再說想奪得她的后位,沒有那么容易呢;太子妃在心中冷哼過后,目光冷冷的自紫玄身上掃過:給臉不要臉是不是,那我們就走著瞧。 冷玉看著太子妃在心中搖頭,真不明白這個人的腦子是怎么長的,在這種時候當著太后的面兒給元華臉子看,還逼得紫玄不得不和元華站到一起,已經不能說是笨了。 紫玄現在心中也是苦澀一片,她哪里想到剛進大殿就被太子妃擺了一道呢——當著太后的面兒喚她的名字叫起,是什么意思?她能應下來嘛,她敢應下來嗎?她被迫立時就要向太后表明心意才成。 當然,她如此做的后果就是:太子妃登上后位是肯定的,她今天如此做定會被太子妃找她秋后算帳;但是太后勢大她別無選擇。 太后自元華她們進殿后只是抬抬手讓她們平身,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眼皮都沒有撩起,仿佛根本沒有聽到太子妃的話。 皇帝看向元華道:“你這幾天可真是清減了?!彪m然只是短短一句話,卻讓元華暖到了心底,更是讓太后的眼底閃過了溫色,剛剛因皇帝的話而生得氣也因此消了不少。 冷玉聽得心中輕嘆,再次看向太子妃她在心中為太子妃打氣:你繼續,要好好的讓太后和元華等人知道你的厲害吧,只有如此才能讓太后會收拾你而放過我和紅鸞等人。 活罪當然是不可免的,可是死罪能免掉她已經沒有其它所求;對,現在的冷玉已經不想死,她要活下去要讓那些害她的人不得好死,至少也不能讓那些人活得太過舒服:比如太子妃就是一個。 紅鸞聲聲的慘叫傳進殿來,太后好像沒有聽到、皇帝也好像沒有聽到,不忍的人好像只有冷玉和元華而已;冷玉再也忍不住叩頭向太后求情:“饒過紅鸞正信吧,太后,請您發發慈悲?!?/br> 太后看冷玉一眼:“你還沒有受罰呢,是不是想出去陪陪她們?” 冷玉大哭著叩頭:“太后,奴婢、奴婢愿代紅鸞正信受接下來責罰,只求太后恩準?!彼龥]有其它法子可用。 皇帝看看她:“沒有想到你和紅鸞正信居然很熟嘛?!边@話聽不出喜怒來。 元華此時卻咬著嘴唇上前跪下,可是跪下后卻沒有開口。 太后看看元華輕輕嘆息:“你的意思也是要饒過她?你可知道她做了什么錯事,原本哀家還想讓你代太子妃管些事情,你如此心慈如何掌事啊?!?/br> 元華卻還是叩頭不止,仍然沒有開口;看得太子妃雙眼都要冒出火來了,沒有想到元華居然是鐵了心和她過不去,來了就要為那個紅鸞求情,眼中哪里還有她這個將來的皇后娘娘在。 “紅鸞正信是慈安宮的人,她的賞罰當然要由太后說了算?!碧渝淅溟_口提醒元華:“她剛剛在這殿上可是威風的緊,看到那些東倒西歪的太監沒有,那可都是被紅鸞正信所傷?!?/br> 太后聞言挑起眉毛來:“她帶著人打進了東宮?”她的聲音很高,可見她是真得被氣壞了:“反了,反了來人,把這些人統統拉出去打殺,居然讓人打進來你們伺候的好差事;還有,給哀家狠狠的打,把紅鸞等人……” 殿上的老太監聽到后大叫伏地痛哭:“太后饒命,太后息怒;不是紅鸞正信打進來的,是太子妃命人傳了紅鸞來要動刑罰,紅鸞正信才動得手?!?/br> 太后沒有說話,皇帝也沒有說話,開口的是尚儀:“是太子妃喚了紅鸞正信來啊?!?/br> 冷玉連忙叩頭:“太后明鏨,皇上明鏨,奴婢和紅鸞等人都是奉召來而來;剛進大殿太子妃就命人用那種東西;”她一指地上的特別的竹板:“掌奴婢們的嘴;而奴婢們就多問了一句身犯何錯,太子妃就要讓人把奴婢們打死?!?/br> 有人把竹板呈給了皇帝和太后看,看完太后把東西擲在地上:“這是何物,皇家內院如何會出現這等歹毒之物?” 太子妃臉色再次一變,落到皇帝的眼中他卻好像沒有看到般,只是輕輕的把竹板放到了桌子上:“皇祖母仔細鳳體安康,父皇剛剛去了……”他沒有再說下去只是眼圈微紅的轉過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