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太子睡了,四個引席宮人嘛,他當然依禮制所為不會讓人捉到把柄:有時候為人君就是如此,就算是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也會成為能不能登上大寶決定條件;至于明天要不要留下一兩個引席宮人封個什么名份,此事可不能他匆忙決定——太子在睡夢中都笑了出來,留與不留可是很值得動動腦筋。 引席宮人之爭就此過去,四位誰也沒有被太子留下,都被人抬出來送到早備好香湯、軟床的房間里;自此之后,至不濟她們也會成為一司之長,就連眼下的享受就和原來的大不相同,是她們原本想也不敢想的。 看到幾個小宮女恭恭敬敬的請她們服藥、洗浴,四個引席宮人把差澀全忘到了腦后,就算是那苦苦的藥汁,也變得甘甜了不少:藥汁是應有之義,除非是太后、皇帝或是太子有命,否則她們都要服下藥汁——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為皇家添丁的。 四個引席宮人被人抬走時,東宮之中已經住了人的三處殿房并沒有聲響,黑燈瞎火的分明早已經睡下了;可是只有殿內的人知道,她們倒底是睡著沒有。 第二天雞還沒有叫宮中就忙亂起來,紅鸞因為傷勢的原因并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也并不是沒有她的差事:她在宮中存在就是因為貴人們需要有人服侍,就算是有傷有病只要能動還是要動一動的好;誰讓她不是宮中的貴人呢。 宮奴們今天沒有一個可以閑著,因為太子大婚是各處都忙都要人;每一處來人的太監和宮女今兒可是破天荒的沒有給臉子看,反而偷偷的塞東西、塞金銀,就只求宮奴院能多給一個人。 今天是哪一處都不可以出差錯的,可是關系著身家性命,沒有人敢不上心,所以才會給宮奴院掌權之人送東西。 不管是誰收了什么東西,因為紅鸞有言在先所以都交到了紅鸞處、記到了帳冊上:這些財物紅鸞說了,宮奴院的人是人人有份兒;當然前提是不許出差錯,要拼盡全力做事;差事做得越好、越多,得到的賞銀就會越多。 紅鸞今天的要求只有一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財物只能給那些當差做事的,就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努力做事、認真做事;有獎就要罰,為了保證今天忙中不出錯,紅鸞的處罰也定得極重,只要是做錯差事的人能活來回來的,統統打完板子送去浣衣局,這還是輕的。 如果所犯之錯連累到旁人,尤其是連累到宮奴院的人,統統送尚宮局由尚宮大人和宮正大人處置,最輕的是全家抄斬;此事已經得到尚宮局那邊的首肯,可不是紅鸞說出來嚇人玩的——如此重罰無人敢不用心。 因為人人都已經熟知紅鸞的性子,知道她是說到絕對會做到,就算紅鸞會倒霉,也會在要了某些做錯事之人的命之后;所以那得了什么吩咐、收了某些好處準備要在今天搗亂的,也不敢動手腳了。 就算是有賞有罰,憑現在宮奴院的人手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那也是不可能的;不要說是太子大婚,就算是在某些節日要大宴群臣時,宮奴院總會有人被追究罪責:于太子等人來說是大事、好事,與宮奴院的人來說那等于就是催命符。 不過現在的宮奴院在紅鸞手中已經不同,她讓宮奴們學了不少的東西,很多宮奴都是兼數技不說,且每個宮奴都有極為熟練的某一樣技巧:可以以一當二、甚至能以一當三來用。 宣告完獎懲后,紅鸞便根據宮中各處的情形,親自分配人手出去;她對每一個出去當差的宮女都耳提面命:今天想保住性命的話,就不要再顧什么掌理姑姑的臉面,宮女嘛本來就是了伺候貴人們,臉面在今天絕對不如差事重要,讓她們看著能幫就幫不要只是責打宮奴們。 相信只要平日里不做事的掌理宮女,肯不要臉面和宮奴們一起做相同的差事,宮奴們會更認真、更拼命做事的。 正在分人的時候,杏兒悄悄過來伏耳道:“小圓進了女史的房里,那房里現在沒有人伺候著?!?/br> 紅鸞不停手的處理著手頭的事情,利用一點點的空檔道:“想法子聽聽她們在說些什么?!彼男乃疾]有被小圓牽走,她很清楚今天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宮奴們并不是領一次差事,有的差事很快就完成了:比如宮中各處打掃等;而有的差事卻需要做很久:比如御膳房,他們和紅鸞等人同時起床,卻要忙到今天晚上大宴之后才能稍稍喘口氣。 如此紅鸞就需要根據各人的所長,把回來交差的宮奴根據她們的所長再分到不同的地方去:這很考驗人的,第一次所領的差事,于后來所領的差事的時間、體力的減少等等,紅鸞都要經過仔細的思考。 就是因為紅鸞所做得準備很充足,再加上幾個得力之人的相助,宮奴們所領差事安排的極為有條理;宮奴院中人流川流不息卻井井有條——因為紅鸞的安排很好,所以某些差事很勞累的宮奴,還得到了一些休息、吃東西的時間。 看到紅鸞忙得滿頭大汗,雖然只是坐在這里但是杏兒知道紅鸞也是極累的,勞心有時候比勞力還要累、還要損身子的,便忍不住道:“您先去歇一會兒吧,哪怕是瞇一小會兒,久坐對你傷口不好,久站您又太累了?!?/br> 紅鸞搖頭:“無妨,今天萬不能出一點差錯的?!彼а乐沃?,等今天她等了太久太久,宮奴院能不能以后都握在她的手中,全在今天之舉。 她在宮奴院里改了規矩之事整個皇宮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什么的話也有,現在沒有改變規矩是因為大妞是自己人,不然了宮奴院早就不是今天的樣子;而今天,宮奴院的人不出錯完成所有的差事,就是她對所有不滿宮奴院改規矩之人的有力回擊。 這一掌她定要打得響亮:她不需要宮奴們立功,只希望她們不出錯把所有的差事做好,她就可以把一掌狠狠的甩在那些想對宮奴院伸手之人的臉上。 還有一章更新哦,要不要啊親們?票票還有沒有?有沒有?再有6張粉紅就可以加更了。 正文 262章 旱地雷聲 263章 第一道坎 262章 旱地雷聲 (推薦票加更) 263章 第一道坎(推薦票加更) 她的傷她心里有數,不過就算是她的傷再重她也不會放過今天的機會,因為這樣的機會可是要多難得有多難得的,過了這個村就當真沒有這個店了;而她更改宮奴院的規矩,始終都是一個暗傷,眼下無人用此來發難并不表示以后永遠不會有。 要除掉這個暗傷的最好法子,就是向所有的人證實她改得規矩是極好,好的可不是丁點而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得到,有人想再說宮奴院的新規矩不好也讓她無法張開嘴巴;就此之后,宮奴院就是這樣的規矩,再也不會更改。 她定的規矩、她用過的人,就算是她離開宮奴院,宮奴院也是她的胳膊,絕不會落入她人之手:想要動宮奴院,先要問問宮奴院的上上下下的人同意嗎? 杏兒只能輕輕一嘆轉身出去,安排紅鸞吩咐的有關小圓的事情;現如今她能做的就是不要讓紅鸞再為其它的事情分心,院中的事情她杏兒定要打起精神來打理的妥妥當當。 宮奴們依然在川流不息,不管是掌理姑姑還是宮奴們都是急急而來、匆匆而去,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人慢上一步,大家越做越起勁兒;因為她們要比那些司其職的宮人或是太監們做得更好,讓宮中的人對她們第一次發自內心的客氣相待。 就連掌理宮女們也沒有想到,宮奴院當差也可以讓人高看一眼;她們不再是人人瞧不起、誰都可以踩一腳的人,看到的笑臉也多了起來:有親切的,有驚訝的,有贊賞的,也有奉承的——雖然少,但的確是有。 多年久違的情形啊,所有的宮女們在這一刻才是真真正正的歸心;紅鸞成為她們心目中真正的主子,再也不會動搖。 大家努力做事,總會有些不識相的人站出來搗亂,就像現在的趙女史;說起來趙女史消失幾天了,自從那次被紅鸞教訓后就再沒有來過宮奴院;而今天她來了,雖然來得不算早但是來得極是時候。 此時已經過午,就算是紅鸞調度得當宮奴、宮女們也累得不輕;此時的空檔是紅鸞絞盡腦汁排出來的,就是為了讓了累壞的眾宮奴、宮女們睡一會兒。自天不亮就起床忙到現在,哪怕是讓宮奴們歇半個時辰,相信下午她們也會恢復不少精力:人不是鐵打的,累了就容易出錯,就算宮奴、宮女們不想做錯事兒,可是卻由不得她們了。 整個宮奴院靜了下來,除了蟬鳴之外沒有人大聲咳嗽;沒有睡的人如杏兒、小順子等人,正在利用女史院中的小廚房,用大鍋熬rou湯:除了睡,也要讓人吃得好些才能有力氣干活兒;紅鸞為了今天當真是下了血本的。 忙得灰頭土臉,淌下來的汗水又把杏兒等人變成花臉貓,可是他們忙碌著卻并盡量的不發出聲音來:為了讓眾人能更好的休息,最累的那些人都睡在女史院中。 不管有什么事兒,女史院中忙碌不睡的人都是咬耳朵,不敢弄出聲響驚醒睡著的人;因數她們能睡得時間是極為有限的,能讓她們多睡一刻、睡得安穩香甜很重要。 就在紅鸞有事兒也是自屋里走出來和人耳語,就在宮奴院上下一條心努力的時候,趙女史帶著人來了;她來了,紅鸞自然說不上高興來但也沒有不快,可是她做了件讓所有女史院中的人都極為惱火的事情。 趙女史踏進女史中就大喊:“現在正是宮中最忙的時候,我們宮奴院在做什么?睡覺?你們不想活……”她在喊的時候,不斷有人打著手勢讓她小聲;但是已經站住道理的趙女史當然是無視了:“我還想活呢現在,我以監察女史的身份命所有的人都給我起來去當差?!?/br> 在安靜的院子里,她的聲音顯得更大,就仿佛是旱地里的雷聲,那個響亮當真是很嚇人的。 “這樣的禍事可是誰都保不住你們的,都給我……”后面的話她沒有再喊出來,因為紅鸞自屋里出來,給小順子等人使個眼色,讓他們去堵上趙女史的嘴。 小順子他們可是親眼看到回來的眾人累成什么樣子,看到閑得神清氣爽的趙女史當然極為不順眼,何況她大叫大嚷的;不過為了不打擾宮奴們睡覺,沒有人大喝一聲所有的人都是無聲的撲過去,先捂嘴先按倒人綁起來。 就是因為小順子和杏兒、二丫等人不想弄出聲響來,所以她們的手都受了傷:先捂臉當然被咬了;不過卻沒有改變方法依然還是先捂嘴:現在最重要就是靜,讓宮奴們好能安心的睡。 有宮奴們被吵醒拖著疲累的身子出來,卻被紅鸞勸回去了;她小聲對醒來的宮奴們道:“你們盡管去睡,天塌下來也有我頂著;只要你們睡好、吃好,把今天的差事做好,就是對得起我?!?/br> 宮奴們帶著淚水回去了,疲累中她們很快睡過去,只是眼角依然有淚花。 院中依然是無聲的搏斗,無人喊一聲也無人叫一句;直到把趙女史等人都綁了起來,紅鸞才走到趙女史面前:“你是不是一進宮奴院就大喊大叫著讓大家起床?”她聽到女史院外好像有人聲。 “是就點頭,不是就搖頭?!奔t鸞盯著她的眼睛,狠狠的掐著她的下巴。 趙女史連忙點頭,不過這次她并不是很怕:對紅鸞及她所帶人的拳頭還是怕的,不過今天她可是極占道理,就是到了太后面前她也有十二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