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石桌上冒著熱氣,定睛一看,原來上面擺著一爐子,爐子上架著一個小鍋,石桌上擺著一些rou食和蔬菜,看來他倆是在吃火鍋。 端木晨與韻兒各自坐在厚厚的軟墊上,韻兒笑得很開心,看得出,她很喜歡端木晨,這或多或少讓我有些吃驚,因為韻兒除了熟悉的人,比如李沉,或者一直陪她玩的蘇卓外,遇見其他人都是害怕的躲在照顧她內監的身后。 我不知道端木晨用了什么法子獲得了韻兒喜愛,不過我很喜歡看見他們這副場景。端木晨從涮鍋里夾了塊羊rou放入韻兒的碗中,韻兒似乎撒嬌朝端木晨說些什么,端木晨笑著無法,又親自將那塊rou喂給韻兒吃了。突然的,我可以理解端木晨曾經說過的話,他說我在透過他看另一個人,而此刻的端木晨也是在透過韻兒看他心里念的那個人吧。 我本不想打擾他們,但伺候在端木晨身邊布菜的小太監眼尖,瞅見我們一行人了,便連忙低頭告知了自己主子。 端木晨朝我這個方向看來,立刻站起身,請安迎接。 那我也只好走上前去,打個招呼,笑道:“晨妃倒是好興致,大冷的天在室外吃火鍋?!?/br> “皇上是否愿意一起?也就是加雙筷子?!倍四境繜崆檠?。 可他話音剛落,韻兒就站在他身邊,拉著他的衣擺,使勁的搖頭,說什么都不愿意。 端木晨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就怕我生氣,忙著解釋道:“皇上,其實韻兒公主她只是怕好吃的動被吃沒了,不是……” 我笑著打斷啊道:“放心,朕沒有生氣的意思,韻兒的性子是怎樣,朕可比你清楚得多,朕就是來打聲招呼,不會掃韻兒的興的。朕就先離開了,你們繼續吃,只是天氣寒涼,小心別著涼了?!?/br> “微臣多謝皇上關心?!倍四境克闶撬闪丝跉?,他側臉見韻兒依舊是一副不待見的樣子,便拍拍她的額頭,說道:“韻兒公主,父皇要離開了,你是不是該跟他打個招呼?!?/br> 雖然很不樂意,可韻兒還是聽了端木晨的話,朝我行禮道:“父皇慢走?!?/br> 我頓時受寵若驚,兩年多來,這可是韻兒第一次開口主動跟我說話,雖然言語上是趕我走的意思。 回到乾龍宮,我找人打聽了一番,原來最近不知怎么的,韻兒纏上了端木晨,總是喜歡找他玩。以前韻兒都是纏著李沉玩的,可現在李沉去禮部當差,怕是沒那個閑工夫了,所以韻兒才跑去找端木晨的吧。端木晨的性格跟何文柳很像,韻兒喜歡他倒也是理所當然。 年后,二月初,本在南山與賈婉茹一聚的瑞王不得不裝作從從淮南而來的樣子,進京朝拜。我安。插在瑞王身邊,還有賈婉茹身邊的眼線同時告訴我,賈婉茹也隨著瑞王回到京城,就住在瑞王的行館里。 如果現在我派一行人突然闖入瑞王行館,說不定能搜出來賈婉茹,可然后呢,最多也就是賈婉茹被賜死,瑞王被貶而已,這樣做只會打草驚蛇。瑞王是藩王,假如對他強行用兵,除了會遭受抵抗外,也會引起其他藩王的不滿,要是瑞王聯合其他藩王的話,那可就有我頭疼的了。我想廢掉瑞王,但我不想為此丟掉一兵一卒。 接受朝拜那天,我看著堂下的瑞王,他依舊那么意氣風發,對我十分恭敬,一點都讓人看不出他的野心,我笑著讓他起身,告訴他,我們是兄弟,不必多禮,演戲要演足么。 二月中旬的一天,我看著天氣好,就去鳳儀宮相邀周陵出宮轉轉。周陵自然十分樂意的應邀前往。因為剛過年沒多久,家家戶戶的門上都還貼著新對聯,新窗花,看著喜慶極了。 我拉著周陵在大街上轉悠,新擺出攤的小商小販們在街邊吆喝著,街頭還有些演雜耍的,熱鬧非凡。我跟周陵在小販攤上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覺得什么都新鮮。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人影從我們面前走過,賈婉茹的貼身侍婢,桃青! 我既然看見了,周陵也必然看見了! 果然,周陵拉了拉我的衣袖,道:“您……您看見了嗎?那個人……” “你看見誰了?”我故意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探頭四處張望道:“你看見熟人了嗎?哪位大人???” “我……”周陵的臉色變了變,最終搖了搖頭,道:“是我看花了眼,可能是走得久累著了吧?!?/br> “你不要緊吧?”我拉著他朝路旁走去,免得被來來往往的人撞著,“咱們要不找個地方休息一下?!?/br> 就在我們向路邊走去的時候,周陵又看見了,桃青就在街道的另一邊,似乎在跟小商販們買點東西。 我們來到路邊后,周陵的面色很不好的樣子,他扶著太陽xue,跟我請辭道:“微臣的腦袋暈暈乎乎的,有些難受了,微臣能否先行回宮,找御醫看看?” “那朕陪你一起回去吧?!蔽乙桓睋牟灰训臉幼?。 “不用了,”周陵連忙推辭道:“微臣不想打擾了您的興致,就讓微臣的內監們陪微臣回去便可?!?/br> “這樣也好,”我囑咐道:“你路上多加小心?!蔽遗c周陵就此分開。 周陵找借口說身子不舒服想先回宮,那絕對是假話,因為他看見了桃青,那個賈婉茹信任有加的心腹侍婢,他又不敢跟我說,怕自己看走了眼,讓我覺得他在挑撥我與賈婉茹的關系,所以只能自己先去確定一番。我想周陵這么急著離去,怕是想去追尋桃青的蹤跡。要知道,現在全皇宮的人都以為賈婉茹在南山,她的貼身侍婢們也都跟去了,怎么會突然有一個冒出在京城?!想不讓人懷疑都難吧?! 那個桃青,表面是是為賈婉茹做事,但實際上是我安插。在賈婉茹身邊的眼線,今天她的出現是我授意的,讓她故意出現在我們面前被周陵看見,我就是要讓周陵懷疑,讓周陵懷疑賈婉茹沒有去南山,以及她與瑞王的關系。 作者有話要說:關于桃青是渣皇帝眼線一事,小虞前面有伏筆(這個伏筆也埋了好久~) 第20章桃青出場 第30章說明是渣皇帝的眼線 第39章,第49章,第50章幫渣皇帝辦事 忘掉的親們可以再回顧一下~ 求收藏~,求評論~,求推薦~ ps:不知道有多少讀者親們是炮灰和為皇一起追的,小虞回頭看了一下,覺得這不是同一個人寫的,你們有這種感覺咩?感覺自己都精分了→_→。 第185章 朝堂吐血 與周陵分開之后,我來到京城最紅火的酒樓太白樓,在那里訂了個包房,點上太白樓的特色菜,等待著瑞王的來臨。 今我故意將劉國公通敵賣國的事告訴賈婉茹,還編造說瑞王爭奪太子失敗就是劉國公這事牽連的,我想賈婉茹應該會把這事告知瑞王。一大早我就派人以劉國公的名義給瑞王送去了封邀請函,請他來太白樓一敘,瑞王定會應邀前來。 小二剛將飯菜擺上,瑞王就出現在門口了。我笑著向他招手,他先是有些錯愕,但很快鎮定下來,走進屋子,向我問安,“皇上,您怎么會在這里,微臣……” “是朕以劉國公的名義約你出來的,”我大大方方的承認,“朕只是不想讓別人知道咱們私下見過面,還希望皇兄你不要見怪?!?/br> “皇上多慮了?!?/br> 我請瑞王坐下,讓房內的人除了萬福外全都出去,瑞王見我這架勢便有些坐立不安,“不知皇上私底下找微臣,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我沒回答,先給瑞王倒了杯酒,然后自己拿起酒杯,先干為敬,瑞王見狀,也喝下我遞去的的那杯酒。 酒喝完后,我從懷里掏出一封信來,放在瑞王的面前,示意他打開來看。 瑞王把信從信封里拿出,看著里面的內容,可下一刻,只見他面色難看起來,“這……這是……” “是三十多年前劉國公通敵賣國的罪證啊?!蔽覈@了口氣,道:“朕就把它交給你了?!?/br> 瑞王聞言,嚇得立刻站起身跪在地上,“皇上,皇上,您為何要這樣做?!要將這種東西交給微臣?!” “朕也沒法子了,”我讓萬福將瑞王扶起來,道:“朕去年滅了大燕,大燕皇帝為了活命,將劉國公三十年前通敵賣國之事說出,他怕朕不信,就把當年的信件作為證據交到朕的手中?!?/br> “……” “朕很想治劉家的罪,通敵賣國,論罪當誅?!蔽覈@了口氣,向瑞王說起年前發生的事情來,“朕本想著在文武百官面前定罪劉家前找母后商量一下,誰知母后不同意,母后說父皇當年知道劉家的罪過,卻饒過了他們。母后堅持父皇的意愿,不惜以死相逼。朕違背不了母后的意思,這個罪證也就沒用了,劉國公是你外公,朕就把它交給你,眼不見為凈?!?/br> 我對瑞王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賈婉茹也告訴了瑞王我想辦劉家卻被母后阻擾一事,所以瑞王不會懷疑。 瑞王沉默片刻,道:“皇上,可微臣拿著這個證據也沒有用啊?!?/br> “沒有用你就燒了他吧,”我向瑞王強烈的表達了對劉家的不滿,“反正朕以后再也不想看到這個東西,雖然劉國公是你外公,朕還是勸你一句,以后少跟他接觸,朕信不過他了?!笔堑?,我要告訴瑞王,權傾朝野的劉氏一族已經被我徹底的厭惡了。 ****** 幾日之后,瑞王居然也出現在早朝上,引來大臣們的紛紛議論。 我接受了瑞王的禮拜后,問道:“不知皇兄今日出現在早朝,所謂何事?” 瑞王抬起頭,看著我認真的說道:“微臣這幾日寢食難安,痛定思痛之下決定前來,微臣今日有一人要彈劾?!?/br> 我微微挑眉,“誰?” “劉國公,劉仁?!比鹜趸卮?。 我露出滿意的笑容,我就知道瑞王一定會來彈劾劉國公。原因并不難想,于公我已經充分讓瑞王知道我想辦劉家,卻因母后的阻攔辦不了,就算我放劉家一馬,心里難免對其產生芥蒂,防備萬分,瑞王知道自己作為劉國公的外孫,也會讓我有所防備,這是他所不希望的。于私瑞王在我的誘導下,以為自己沒了太子之位是劉國公拉的后腿,心里對劉國公自然是記恨上了,所以無論出于哪種原因,彈劾劉國公對瑞王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我故作狐疑的問道:“劉國公犯了什么事了,讓皇兄你這個藩王拍京城彈劾?” “回皇上,”瑞王大聲的說道:“劉國公曾經與燕國皇帝姬羽互通信件,幫其出主意讓當年的燕國避免了與我大同的戰事,這讓我大同收復燕地晚了三十多年,此等通敵賣國之事,實在讓人難以饒??!” 瑞王的話一出,整個金鑾殿震驚一片,大臣們紛紛喧嘩起來,別看劉國公七十好幾的人了,跪在地上的速度一點也不慢,他驚恐的為自己辯解道:“皇上,冤枉啊皇上!微臣從未做過對不起大同之事,還請皇上明察!” 此時劉家黨羽,與劉國公的學生們都紛紛出列,一起為劉國公開脫,他們認為這都是無稽之談,是瑞王估計嫁禍給劉國公的。就連一向與劉家站在對立面的夏家和賈家此時也不敢妄下定論,畢竟通敵賣國的罪是要抄滿門的。 瑞王卻據理力爭道:“微臣常年住在淮南,與劉國公從未結怨,況且劉國公又是微臣的外公,如果是微臣陷害劉國公的話,就不怕天打雷劈嗎?!”接著,瑞王雙手奉上前幾日我交給他的信件,“而且微臣有證據啊,這封信是當年劉國公親自寫給燕國皇帝姬羽的,上面還有劉家的印章呢,還請皇上您過目?!?/br> 瑞王此話一說出口,劉國公驚恐的看著他,怕是做夢都想不到瑞王會趁他不備背后插刀。 在眾臣的矚目下,萬福走下堂去接過信件,將其交到我的手中,這封信我都看了好幾遍了,這次也就是裝裝樣子,看到上面的字跡和印章后,我打發雷霆道:“劉國公!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皇上!皇上,微臣冤枉??!”劉國公蒼白的解釋道:“那封信……那封信……是假冒的!對,一定是假的!” “假的嗎?”我冷笑一聲,把信遞回給萬福,吩咐道:“將信展開,給堂下的大臣們挨個看一遍,都是同朝為官,尤其是劉國公的學生們,不可能不認得劉國公的字跡?!?/br> “奴才遵旨?!比f福按照我所說,把信打開,像做展覽似的,向堂下走去,每走在一位大臣面前就停一下,讓他們好好認認字跡。 萬福走了一圈后,底下剛才爭吵不休的官員們都鴉雀無聲了。因為他們知道,那封信偽造不了,字跡像也就算了,上面還有劉家的私印,私印這種事,要么是寫奏折,要么是要在信件上確認身份才會有的。一般的,一個大家族的私印花紋是相當繁瑣,就是為了防止別人盜用。而且雕刻印章是手工活,再厲害的雕刻師也不可能刻出沒有絲毫偏差一摸一樣的印章來,所以認得劉家私印的人都看得出,這個私印不會有假。如果還有人不信,那就隨便取一份劉國公曾經上表過的奏折來,做個對比便是。 “劉國公,”瑞王問道:“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劉國公看著這個親外孫,他自認為從未做過對不起瑞王之事,甚至前幾年聽信了瑞王的話,彈劾八王爺,迫使自己的親弟弟被斬首。就這樣劉國公也沒記恨瑞王,只是逐漸疏遠罷了,可瑞王都做了些什么?!居然要將自己這個親外公往火坑里推? 劉國公紅著眼,咬牙切齒的問道:“微臣想知道,這封信瑞王是從何得來?” 對此瑞王早就想好了由頭,“去年燕國被滅,姬氏一族并沒有被夏大將軍全部抓獲,還有幾個漏網之魚到處逃亡,恰巧有一個逃到了淮南,當時本王以為是他國jian細,抓來嚴刑拷打一番,他為了活命將劉國公你的事情說出,并且雙手將你當年寫的信奉上?!?/br> “來人,”看著事情發展的差不多了,我也就該叫人將劉國公收押,“把劉國公給朕拉下去,關到大理寺!朕要好好的審問審問!” 立刻有兩個侍衛進來金鑾殿,一左一右的把劉國公架了起來,劉國公拼命的掙扎,還是不肯死心道:“皇上!皇上!您不能因為區區一封信件就定了微臣的罪??!更何況……更何況先帝……”后面的話劉國公實在不能說出口了,這讓他怎么說?!說先帝已經知道但還是饒過了自己?!那豈不是承認了自己曾經給燕國情報?!這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一時間劉國公郁結攻心,一口血從喉嚨里涌了出來,差點昏了過去。 瑞王見劉國公口吐鮮血,大驚失色,想上前扶住,卻被劉國公狠狠的甩開,他渾濁的雙眼看著瑞王,聲音里帶著一絲凄慘,“瑞王殿下,我是你的親外公??!” 瑞王的面色十分難看,畢竟氣得外公吐血這種大逆不道的不孝之事普天底下沒幾個人做得出。我是感受不到此時瑞王內心的想法,復雜?悲傷?心痛?這都與我無關,又不是我拿刀架在瑞王脖子上逼瑞王彈劾劉國公,這一切都是他自愿的啊,親自將劉國公逼上絕路。 劉國公被侍衛們抬下去后,一群大臣紛紛下跪想為劉國公說情,畢竟劉國公是四朝元老,為國家的江山社稷沒少出力,再加上劉國公已有七十好幾,是一只腳踏進棺材的人了,實在禁不住這種折騰,大臣們都希望我念在劉國公這幾十年來輔佐好幾代皇帝的份上,饒了他一命。 可我怎么能饒了他?!看著跪在堂下的大臣們,我大發雷霆指著罵道:“通敵賣國是要誅九族的!誰再為劉國公求饒,朕就將他一同治罪!” 第186章 吞金自殺 劉國公的一生可算是功績顯赫,他在我爺爺在位期間入朝為官,然后將女兒嫁給了當時還是皇子的父皇,可以說父皇的大半生都是由劉國公輔佐著,父皇登基后,劉國公也成了國舅,他伴隨父皇出兵打仗,立下汗馬功勞,一時間劉家是大同皇朝內最顯赫的家族。雖然后來隨著劉皇后的早亡,劉家稍顯衰落,可這幾十年來劉家在大同的地位從未動搖過。直到我登基,已是白發蒼蒼的劉國公又再次帶領劉家擠入大同四大家族之列,再度風光無限,但真是可惜,瑞王的彈劾注定讓劉國公晚節不保了。 劉國公本就是垂暮老人,如今在朝堂上大受刺激嘔了血,又被關押進大理寺。大理寺是審問戴罪官員之地,進去的人幾乎就沒完整無缺的走出來的,年事已高的劉國公哪能受得了大理寺的審問,在他被押進大理寺當晚,在監牢里嘔血不止。 當母后知道此事時,劉國公早就吐血身亡。母后親自去御書房來問我,問我劉國公的死是不是我算計好的,對此我怎么可能會承認?我將所有罪責往瑞王身上推,反正證據是瑞王在金鑾殿,在眾目睽睽之下拿出來的,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母后對此也無可奈何,她覺得對不起先帝的囑托,又把自己關進小佛堂里誦經念佛了。 劉國公一死,劉家徹底倒臺,無論是賈家夏家,還是其他中立家族,他們全都上書請奏,務必嚴懲。這正合了我的心意,劉國公死后的第十天,我下令,將劉國公一家滿門抄斬,誅三族,其他六族發配邊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大同四大家族之一的劉家,徹底覆滅。 我沒有忘記劉家還有一個女兒劉莎。算算日子,劉莎入宮陪我也有近十年的時間,爭寵上位,育有皇子,要不是劉家倒臺,她的生活就跟其他普通妃嬪沒什么兩樣。 平心而論,劉莎在后宮里沒有什么太過于出彩的地方,雖然她也曾是艷壓群芳的京城第一美人,但跟與她同期進宮的周陵相比,還是差了那么一點,而心思方面就更不如賈婉茹那般細膩。都是在深閨中被寵溺長大的大家小姐,劉莎剛進宮的時候不免也有些囂張跋扈,得罪過人,但時間久了,劉莎也收起了大小姐脾氣,懂得審時度勢,揣摩圣心,所以劉莎也算和我心意,要不然也不會生下十公主李嫻兒和十四皇子李威。 雖然劉家出了事,但早就進了宮,所以不會被波及到,我也不會賜她白綾毒酒之類的東西逼她去死,畢竟她是皇子的生母。如果她愿意,依舊可以在后宮當她的妃嬪。 劉家被抄滿門當日,云溪殿的一個小太監前來通報,劉莎吞進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