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溫溫~,我上午去給母后請安的時候,她又擺出那些自制小點,你知道我最討厭吃甜食了~,母后都不了解我~” 天天聽李暮易如此撒嬌抱怨的杜溫,怎么可能會認為當朝太子成熟穩重?在杜溫看來這全部都是裝出來的,李暮易還是那個動不動就拿太子身份壓人的小屁孩而已。所以杜溫每次都是口不對心的安慰著他,好讓他繼續扮演眾人眼中那獨當一面的完美太子。 當李暮易十二歲時,老太傅就跟皇上說太子殿下已經把書本上的東西學得差不多了,是該到鍛煉鍛煉太子的時候。既然老太傅都發話了,于是皇帝大筆一揮,下令李暮易以后不用去太學院念書了,派他去六部,熟悉熟悉工作,讓他深入了解國家的運作??蓱z的李暮易就這樣苦逼的在六部里開始了他認為的“非人生活”,直到三年之后,六部的人都對這位太子贊不絕口時,皇帝才把他弄回來,讓他開始上朝議事。 話說李暮易剛進六部的時候,日子過得真不好,皇帝為了歷練他,悄悄下旨讓六部各官員好好的讓太子“學習一下”,本來還想討好李暮易的官員們不得不遵從皇帝的旨意,有意無意之間,對其各種刁難,出了一堆難題,李暮易面對這一切依舊笑如春風,虛心討教,可回頭就跑到杜溫哪里訴苦去了。 杜溫在李暮易離開太學院后,自己的伴讀工作也算完成,皇帝對他還算不錯,安排他進翰林院修書,翰林院里的院士可是科考選拔出來的人才,杜溫本就要跟著家里人一樣,考科舉走仕途,所以他在修書的同時順便向院士們討教,并且準備下一次的科舉??啥艤卦诤擦衷捍糁鴽]兩天,就看見李暮易黑著臉來找自己了。 杜溫見李暮易的面色著實不好,怕是在六部里吃了苦頭,還不等李暮易跟自己抱怨,杜溫先開口安慰了他,給他做思想工作各種開導,“人家不畏你是太子,為難你,那是為你好,能讓你多學點東西,要是都個個趨炎附勢的討好,等以后登基,有你頭疼的時候?!?/br> 杜溫見李暮易依舊不吭聲,只是可憐巴巴的求安慰,無奈之下嘆了口氣道:“好了啦,看你那么辛苦,下次沐休日我陪你出宮轉轉可好?” 李暮易聞言后眼睛蹭的一下就亮了:“說好嘍~” “恩?!?/br> 沐休日那天,整個京城熱熱鬧鬧的,小商小販們都擺著小攤位,開始叫賣。李暮易穿著普通服飾與杜溫在路上閑散的走著。 李暮易說到底只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孩子,表面上一副小大人的摸樣,這出了宮沒了熟人,就跟個飛出鳥籠的小鳥一般,興奮的到處轉悠。 杜溫見李暮易面上的笑容,這才安下心,看見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經過,于是買了根糖葫蘆遞到李暮易面前。 李暮易的面色難看了:“你這是做什么?當我是小孩子???” 杜溫沒回答,只是臉上的表情似乎在反問,難道你不是小孩子嗎? 李暮易撇開腦袋很不待見道:“我討厭甜兮兮的東西?!?/br> 就在這時,突然間人流多了起來,來來往往的,李暮易被匆匆而過的路人不小心碰了一下,腳下沒站穩的他眼看著馬上就要摔倒,一只手不知何時抓住了他的衣袖將他向前一拽,李暮易又被拉了回來,靠在一個較為單薄的胸膛上。 “小心人流,站穩了啊?!痹瓉韯偛抛ブ钅阂椎娜司褪嵌艤?。 李暮易能感受到杜溫胸膛的溫暖,能聽到他的心跳,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氣,猛然之間,他覺得自己的心跳得很快。 當李暮易想在確定一下心跳的時候,卻被杜溫扶著站好了,杜溫把糖葫蘆塞到李暮易的手中,然后又牽著他的另一只手往人煙不那么稠密的地方走去:“抓緊我,小心別走丟了?!?/br> 就這樣,一個青年牽起一個少年的手,大的在前,小的在后,走在鬧市的街道之上。 李暮易跟在杜溫的身后,杜溫手心的溫度從李暮易的手背直達他的心房,他看著杜溫的背影,腦海里不知怎么的出現了一句詩詞“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他忽然覺得就這樣跟杜溫手牽著手永遠在一起,也是是件很幸福的事。 當兩人走到人少的地方時,杜溫才松開抓著李暮易的手,他轉過頭去,見李暮易好像怪怪的,詢問道:“你怎么了?是不是剛才在人群中被人撞疼了?” “沒……”李暮易有些扭扭捏捏道。 “是不是哪里難受???怎么臉紅了?” “……” 夜晚,李暮易平躺在東宮寢室的大床之上,想起白日自己莫名其妙的臉紅,還有杜溫詢問時的窘態,羞得他只想把頭往枕頭里鉆,獨自一人在床上翻騰了好一會,也越深人倒是越清醒了,李暮易發現自己不對勁了,自言自語道:“我這是怎么了?該不會是喜歡上溫溫了吧……” 喜歡……喜歡?!李暮易突然被自己的這一想法驚到了,心里暗道,這不會吧?溫溫不是美人,把他扔到大街上,就是個路人乙,連路人甲都不是,估計也就我能認出來,等等,我干嘛非得在路上認出他來?。?! 于是第二日,幾乎一夜都未睡的李暮易找了個空閑又跑去翰林院找杜溫了,昨晚經過他整夜的考慮,覺得自己應該去找杜溫確認一下。 而杜溫看頂著熊貓眼的李暮易時,還以為他生了病,就趕緊拉著李暮易坐下,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發熱,這不摸還好,一摸李暮易的心都快要蹦出來了。 李暮易看著杜溫那張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臉,果然,我果然喜歡他。 “太子殿下,你沒事吧?”杜溫見李暮易一直都沒說話,又神色萎靡,真怕他身體是不是因為頂受不住工作壓力,垮了下來,想到這里,杜溫站起身道:“你先坐著,別亂動,我去給你請御醫?!?/br> “溫溫~”李暮易忽然之間就抱著了杜溫的腰。 “怎么了?”杜溫被李暮易的這個動作嚇了一跳,不過很快也就恢復了,以前李暮易經常這樣抱著他抱怨這抱怨那的。 “我好累~” “沒關系,挺一段時間就好?!倍艤嘏牧伺睦钅阂椎谋巢?,以表安慰,此刻的他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李暮易吃盡了豆腐。 后來李暮易三天兩頭的去翰林院找杜溫求安慰要抱抱,順便吃豆腐。 如果問李暮易為何喜歡杜溫,或者喜歡杜溫什么,何時喜歡他之類的問題,李暮易著實回答不出來,他小時候找杜溫做伴讀,是因為杜溫是所有伴讀候選里唯一一個沒向他諂媚討好的人,后來跟杜溫相處久了就發現他雖為人有些死板,卻溫潤如玉,待人謙和,對自己很好,是發自內心的好,可能就是這么不知不覺的喜歡上的吧。 又過了一段時間,某一天晚上,李暮易做了一個夢,他夢見杜溫坐在他的床上,身不著寸縷,面朝著他笑,那張平凡的臉卻讓他覺得妖嬈萬分,杜溫在夢里輕輕的喚他:“暮易……” 當李暮易從夢中驚醒時,身下已經濕了一片,我居然對著溫溫做春夢了?!這要是讓溫溫知道的話,不知他會作何反應?話說溫溫到底喜不喜歡我?應該會喜歡吧,我抱他,小時候親他他都沒有反對。本還打算起身沐浴的李暮易想著想著又睡著了,接著又做了那個春夢。 春夢做了沒幾天,夏皇后就往李暮易的房里塞了幾個人,平心而論,那幾個人美得都能把杜溫甩過好幾條街,可李暮易看著他們就是沒感覺,反而有種對不起杜溫的罪惡感。 于是乎李暮易撇下房中的美人直往鳳儀宮沖,找到夏皇后后直接表明心跡,自己喜歡的人是杜溫,這輩子非杜溫不娶! 作者有話要說: 話說番外里前朝的人很多,人物關系也很復雜,看了親們的留言,小虞把前朝出現的皇子們一一列舉出來,大家別弄亂了哦~大皇子:李暮之(正文里的瑞王)——劉皇后所出二皇子:李暮易(太子,正文里的先皇)——夏皇后所出四皇子:李暮景(正文里的渣皇帝小攻)——夏皇后所出八皇子:李暮冰(正文里的小八)——靜昭儀所出。 第112章 番外:宮廷往事7 夏皇后聽李暮易說要娶杜溫為太子妃,當下沉默了會,也沒給答復,不動聲色的讓李暮易先回去,然后立刻起身去找皇帝,將此事告知。 皇帝知道后也傻了眼,不禁心里納悶,雖說民間有娶男妻男妾的風俗,先帝也有男妃,可他就喜歡不起來,不是有什么歧視,而是他覺得男子身子太硬抱著不舒服,所以自己的后宮一個男妃都沒有,沒自己的以身作則,李暮易怎么就喜歡上男人了呢?要說那杜溫是個美人也就罷了,可根本就不是,而且年齡還大李暮易五歲,怎么看怎么不配啊。 夏皇后沒怎么見過杜溫,只知道他是李暮易的伴讀,不禁猜想跟皇帝說,是不是那杜溫是個狐媚子,把年齡尚小的太子給勾引住了? 皇帝想了想,搖頭道:“不會,杜溫出身杜家,杜家門第森嚴,對其子嗣的教育比皇室還苛刻,所以杜溫做不出什么逾越的事來,朕看,這事八成是太子一時間蒙了心,好好跟他說說,必是可行的?!?/br> 可不說還好,一說李暮易是鐵了心的要娶杜溫。 第二日帝后二人把李暮易叫到御書房長談一番,好說歹說,說了一堆原因,什么杜溫其貌不揚,再加上他是杜家的嫡長子,以后是要繼承家業的,你把人家繼承人娶走了,杜家人表面上不說心里肯定有意見,還有你們的年齡也不配,你現在還太小,等你以后長大了遇見更漂亮的人,肯定會后悔的,最主要還有一件事,你喜歡杜溫,可那杜溫喜歡你嗎? 皇帝苦口婆心說了一堆話,其中心思想就一個,他不答應。 李暮易不急也不惱,只是看著皇帝輕描淡寫說道:“父皇,兒臣剛當太子時,您教育兒臣的第一件事,您說,兒臣是太子,以后是這大同的皇帝,這世上只有兒臣不想要的,沒有兒臣得不到的?!?/br> 皇帝被李暮易說的啞口無言,他的確就是這么教育太子的,但太子卻拿著自己的教育跟他叫板,這讓皇帝有些惱怒了,他剛才說的那么多話都白說了!當下就打了李暮易一個耳光,怒罵道:“逆子!”接著拂袖而去。 守在門口的內監們都聽到了皇帝的那聲“逆子”,目睹著皇帝怒氣沖沖的推門而出,黑著臉離開,然后皇后也是眉頭緊鎖,唉聲嘆氣的出門,最后才是李暮易頂著半張紅腫的臉從御書房走出。 頓時,后宮之中,朝堂之上都炸開了鍋,皇帝向太子發火了!皇帝居然向自己最滿意的兒子發火了!還打了他!就連皇后都沒有求情!這一系列的消息讓人都不免想知道,太子到底做了什么事讓帝后二人有如此大的火氣。 眾人眼中的太子是最得帝后二人歡心的,就算以往太子做出了什么與皇帝不合之事,皇帝也從不怪罪,會悉心教導,可先如今不僅被責罵,還被打,于是所有人都在相互打聽八卦,到底太子做了何事,讓帝后如此動怒,可惜呀,不知是不是帝后有意封鎖消息,大家什么都沒打聽到,這樣一來,更讓眾人好奇了。 這好奇人之中就有四皇子李暮景,話說這四皇子是太子李暮易的嫡親弟弟,夏皇后第二子,可是性格,為人處世上都與李暮易大相庭徑,每每帝后談論這個第三嫡子的時候,總會很頭疼的道:“要是老四有太子十分之一好,朕(本宮)就安心了?!钡共皇钦f李暮景被帝后厭惡,而是他太過頑皮,天天在宮里惹是生非了。 李暮景一聽說自己的完美二哥居然一次性把父皇母后都惹怒了,立刻前往東宮,湊湊熱鬧,去看看李暮易究竟做了些什么。 李暮易被自己的弟弟纏來纏去的逼問著,也就服了軟,在后宮里他與李暮景的感情最好,而且李暮景的鬼點子多,說出來找他討論討論,說不定還能幫自己出出主意,于是乎李暮易把自己喜歡杜溫想立杜溫為太子妃,可父皇母后不答應一事告知,讓李暮景幫他這個皇兄想想辦法。 李暮景摸著下巴想了一會,看了看李暮易,道:“要讓父皇母后答應也不是難事,臣弟是有辦法,不過就看皇兄你能不能受那個苦了?!?/br> “什么苦都能受?!崩钅阂桩斚卤砻餍嫩E。 “也不是什么大苦大難的,”李暮景看他皇兄那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就覺得好笑:“你就絕絕食,餓幾天?!?/br> “啥?”絕食?這是什么辦法?李暮易懷疑的問道:“能行得通嗎?” “能~”李暮景拍著胸脯表示,戲里都是這么演的。 原來這宮里的妃嬪都喜歡看戲,李暮景覺得好奇就跟著夏皇后看了幾出,戲里的內容無外乎都是一些癡情怨女的東西,什么一對情侶因為家里人不同意而被迫分開,女的天天以淚洗面,男的也是日日思念食不下咽,當女方眼睛快哭瞎,男的快餓死的時候,雙方的長輩終于妥協,于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小情人終于在了一起。李暮景覺得這種戲俗得要命,可偏偏夏皇后和各宮妃嬪看得淚水連連。 因此當李暮易說起自己的事情來時,李暮景想這不就是戲文里的內容,那就讓皇兄學學那戲文里的男子,餓上那么一回,母后肯定心軟,母后一心軟就會跟父皇求情,到時候什么都好說。 李暮易這是頭一次與帝后二人意見不合,還真不知該如何解決,現在李暮景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的方案可行,那何不試上一試。要是李暮易知曉弟弟的靈感來自戲文,不知會作何感想。 接著李暮易就開始無故曠工,躺在床上不吃不喝,開始絕食抗議,就這樣餓了三天,驚動了皇帝跟夏皇后。 不得不說李暮景這法子還挺有效,二人進到李暮易的寢室,看著躺在床上“病懨懨”的太子,立刻心酸了。別人的兒子都是越長越成熟,可自己的兒子怎么就倒回去了,絕食抗議?他怎么做得出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李暮易這樣不就是在割夏皇后的rou嗎。怕是帝后二人千思萬想都想不到,會被兩個兒子“算計”了去。 夏皇后想跟李暮易說說話,勸勸他吃點東西,可李暮易就哼哼唧唧說的不說話,對夏皇后手里端來的粥視而不見,反正就是不理她,其實李暮易根本就沒那么嚴重,可在夏皇后眼里三天沒吃飯的兒子就瘦的跟骷髏似的了,當下就開始掉眼淚了、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李暮易以前很懂事的,從未讓他cao心,現在倒好,不認錯也就算了,反而跟他鬧起脾氣來。 夏皇后可見不得兒子受苦,跟皇帝求著道:“皇上,要不您先讓那個杜溫過來看看皇兒吧,他勸皇兒,皇兒應該會聽進去,怎么也先讓皇兒吃點東西?!?/br> 皇帝想想也是,立刻下旨召杜溫進宮。 杜溫在趕往東宮途中,與他隨行的小太監悄悄跟他透露,太子前幾日跟帝后吵架,最近正慪氣呢,好幾天不吃不喝,皇帝見著著急,這才召他進宮勸勸太子,最起碼吃些東西。 杜溫當時沒在意,權當李暮易在鬧小孩子脾氣。 杜溫進了李暮易的寢室,帝后都還守在那里,杜溫上前去給二人請安,然后走到李暮易的床邊,不禁驚了一下,還真消瘦了不少。他是笨蛋嗎?都多大了還鬧絕食? 杜溫輕輕的喚道:“太子殿下?” 李暮易聽到熟悉的聲音,本來閉目養神的他立刻睜開眼,看見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人,還以為是做了夢:“溫溫?”聲音有些沙啞。 杜溫點點頭,順勢坐在李暮易的床邊,他看見床頭柜上擺著一碗薏米粥,摸了摸碗身,恩,還是熱的,于是就將那碗薏米粥端了起來,盛了小半湯匙遞到李暮易嘴邊,像是想要喂他。 李暮易頓時受寵若驚,馬上就將絕食的目的拋之腦后,居然乖乖的張嘴,喝了一口粥。李暮易咽下后有些皺眉,撇過臉抱怨道:“粥是甜的?!彼憛捥鹗?。 伺候李暮易的小太監向來清楚主子的口味,連忙道:“奴才這就去換一碗?!?/br> “不用了,”杜溫叫住了那小太監,示意他不用多跑,看了眼李暮易:“事多?!闭f著又盛了一湯匙的甜粥再度遞到李暮易的嘴邊:“張嘴?!?/br> 雖然有些不情不愿,但李暮易還真乖乖的張嘴,任由杜溫喂他,不一會,一碗粥就下去大半。 此時不僅屋內的內監,連皇帝跟夏皇后都瞪大了雙眼,算是被驚到了。帝后二人剛才哄了李暮易那么久,李暮易都沒搭理他們,人家杜溫一來,李暮易就跟了小哈巴狗似的黏上去,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差屁股上有個小尾巴甩呀甩的了。 皇帝看著李暮易被杜溫一勺一勺喂著喝粥那一臉幸福的表情,嘆了口氣,罷了。 杜溫壓根就不知道太子與帝后鬧矛盾的原因,讓李暮易吃下東西他就算任務完成,而且在帝后面前他也不能像平時那樣對李暮易想什么就說什么,就說了些李暮易要好好保重身體之類的話就離開了。 當日,在杜溫離開后,帝后二人遣走了寢室里的內監,單獨與李暮易暢談一番,至于談論的內容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日上早朝,皇帝宣布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冊封杜氏一族的嫡長孫杜溫為太子妃,并于三個月后大婚。 杜溫的爺爺,杜大學士也是天天上早朝的,他一聽到皇帝的決定后,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年紀大,耳朵背了,讓自己的孫子當太子妃?!這根本不可能,聽錯了,肯定是聽錯了。直到下朝后,各路大臣都紛紛前來笑臉迎人的跟他拱手道喜,他才相信自己的耳朵沒問題。 言官們被皇帝這一決定也嚇了一跳,這杜溫是太子以前的伴讀,怎么就突然被封妃了?言官想上奏反對,卻找不出由頭來,因為杜溫的出身,學識,才德完全符合一個太子妃的標準,可是符合太子妃標準的官家小姐公子不在少數,怎么就選了杜溫?言官們思前想后的,還是跟皇帝建議,讓皇帝再考慮考慮,太子年紀還小,才十三歲,成親早了些,而且那杜溫比太子大五歲,年齡不太適合,您現在就為太子選妃,萬一以后太子不滿意了,還得埋怨您呢。 皇帝無奈的看著言官,該說的他早說了,還用得著你們來提醒朕???于是涼涼的說了四個字:“太子喜歡?!?/br> 當杜溫知道自己將三個月后大婚時,整個人都懵了,他要嫁給那個小屁孩?嫁入皇宮?當太子妃?不行!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不想成為李暮易的枕邊人,而是想成為李暮易,這個未來君主手下的第一賢臣。他要考取功名,入朝為官,走仕途,而不是跟一群妃子在后宮爭寵! 接下來的幾日,杜溫去找李暮易,他們之間必須要好好說清楚,應該有什么誤會,怎么好端端的就要娶他?可是不知是不是李暮易故意躲著他,每次都見不著,最后李暮易身邊的小太監干脆說道:“杜公子,這大婚之前新人是不能見面的,見面了就不吉利,您還是先回杜府準備待嫁吧?!?/br> 杜溫見找李暮易無果,而且他現在還沒有為官,所以見不到皇帝的,考慮一番之后只好去鳳儀宮求見夏皇后。 夏皇后倒是很客氣的接待了這位未來兒媳。 杜溫在鳳儀宮給夏皇后行禮后,直接將心里的話說出,他不想當太子妃,這不是他心中所愿,而且他對太子沒有那種感情,由始至終都只把他當做弟弟來看。 夏皇后心道,難怪太子這么急著娶杜溫了,敢情是他一頭熱啊,先把人霸占了再說。夏皇后道:“皇上已經下旨了,你必須要嫁給太子?!?/br> “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的,你不喜歡太子,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喜歡你?!毕幕屎蟠驍嗔怂脑?,暗下就對杜溫有了些了解,作為太子妃杜溫有些嫩了,看來等他入宮后還得好好練就一番才是:“你以為太子為何跟皇上和本宮置氣?你以為太子是為了誰才絕食的?他做那么多事,無非就是想得到你罷了,做父母的哪有不幫兒子完成心愿的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