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題外話------ 十一哥果然好槍法是不?這天氣,真是冷成狗了,沒有暖氣每天都凍得渾身發抖的四川人早已集體哭暈在廁所……在徹底暈倒前,最后喊一句,親,有票嗎? ☆、第二百六八回 勝仗 宇文承川晚間一回到崇慶殿,顧蘊便告訴了他丁氏有孕的消息,“……算來正是二人新婚那幾日有的,十一哥倒是個厲害的,十一嫂也是個有福氣的,本來她剛來時,還愁容滿面,話還沒說上幾句,便忍不住大哭了一場,沒想到竟有這樣的大喜事等著她,她離去時情緒就不只是好一點半點了,這樣也挺好,有了孩子,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在十一哥沒回來之前,總算可以不必見人,自然也不必日日胡思亂想了?!?/br> 什么叫‘十一哥倒是個厲害的’? 宇文承川本來聽得宇文策終于有后了,于公于私心里都是很高興的,一聽這話又不爽了,偏還不好表現出來自己打翻醋壇子了,蘊蘊什么都不知道,一定會想著,這家伙也太小氣了罷,連這都要跟人十一哥比…… 于是只能佯怒道:“你這話的意思,是說我不厲害,讓你成親那么久后,才懷上身孕了?你等著,等你生下孩子出了月子后,不出一個月,我就讓你再次懷孕,到時候你就知道我的厲害了!” 聽得顧蘊是哭笑不得:“人家跟你說正事呢,怎么扯到這上頭了,懷如今這個就夠我辛苦了,這還沒生呢,你已經在計劃下一個,你是打算累死我???我不管,到時候你要生自己生去,我反正得養上兩三年的再生了?!?/br> 宇文承川聞言,也反應過來:“對哦,是不能生了立刻又再生,我這都素多久了,好歹也要過上一段時間荒yin無度的日子后,再生也不遲啊,不過,誰說證明我厲害只能以生孩子來做標準了,你就等著到時候我收拾你罷!” 說得顧蘊越發笑個不住,夫妻兩個少不得耍了一回花槍,顧蘊才正色道:“這樣的大喜事,殿下還是盡快傳信給十一哥,讓他也高興高興的好,指不定他一高興,就有如神助,把瓦剌賊子打了個落花流水呢?”把白日與丁氏說的話,又重復了一遍。 宇文承川點頭道:“我回頭就傳信給他,只盼他真能人逢喜事精神爽,盡快打場勝仗罷。今兒早朝時,好些臣工又提出起復永嘉侯了,我瞧皇上也是越發心動了,十一哥再不打場勝仗證明一下自己,只怕我們就真壓不住起復永嘉侯了!” 說到這個,顧蘊也笑不出來了,只能安慰宇文承川,也安慰自己:“十一哥一定能盡快打勝仗的,殿下放心,一定能的!” 可前提是,得給宇文策足夠的時間足夠的機會啊,若永嘉侯在他還沒證明自己之前,便成功起復了,他只怕以后都再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了,——也不知道前世他到底是怎么才撐到最后,成就了自己一番豐功偉業的? 如此又過了幾日,許是老天爺終于聽到了東宮一系上下的禱告,遼東又有最新的戰報送呈回京,這回卻不是壞消息,而是好消息,還是大大的好消息。 東征軍主帥宇文策在被瓦剌賊子打了個措手不及后,痛定思痛,表面不動聲色,暗地卻親擇了三千精銳,皆反穿了羊皮襖子,再在襖子外披一白布,馬匹也以白布裹了,還裹了四蹄,不叫其跑動時發出聲音來,趁某夜大雪紛飛時,偷襲了瓦剌賊子的大營。 本來瓦剌攻破山海關,占了廣寧三城后,就該據城不出的,自古守城容易攻城難,只要他們堅守不出,大鄴的援軍縱來了,一時三刻間,也休想奈何他們。 可瓦剌窮苦慣了,一旦攻破廣寧三城,就跟老鼠忽然有幸掉進了米缸里,頭一件事便是不管不顧的大吃大喝一氣,才不會想到以后怎么樣怎么樣,更沒有想過要收服大鄴的子民,也慢慢演化成與大鄴一樣的國家,而不再做一到冬日,便看天過活的游牧民族,端的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激得本就恨他們入骨的三城百姓越發恨他們,情愿一死,也不情愿留給他們一顆糧食一尺布。 更兼守城的將士雖在城破當日死傷眾多,到底還有幸存的,暗地里糾結起來,也集成了幾股不小的實力,一到入夜便仗著熟悉地形各種偷襲他們,燒他們的糧草軍火。 所以表面看似瓦剌占盡了先機,實則卻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他們拿著廣寧三城,倒有些似是捧著雞肋般,食之嫌無味,棄之又嫌可惜了,畢竟他們發動戰爭的本意,說穿了就是為了能多搶些糧食和值錢的東西,改善一下自己子民的生活,真放手與大鄴一搏,他們還是不敢,也知道自己沒有多少勝算的。 如今被困在三城,邊陲小城,本就不富庶,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該毀的還被毀了個大半,害他們東西沒搶到不說,還得時時嚴以待陣的守城,不能再去搶掠其他地方,更甚者還得從自家運糧草輜重來,實在算不得劃算買賣。 瓦剌上下正暗自后悔呢,大鄴的援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他們一時是進進不得,退又顯得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只能咬牙策劃了一場偷襲,沒想到竟然成功了,什么天朝神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原來也不過如此! 瓦剌眾將士都被這場勝利弄得飄飄然起來,搭在城外專放糧草輜重的營帳四周便不自覺放松了警惕,至于他們何以會將糧草輜重都搭在城外,還分了不少將士駐守城外,而沒有進城,卻是他們的二王子下的令。 瓦剌的這位二王子年紀雖不大,今年只得二十余歲,卻是個有野心有見識的,又深得瓦剌如今的可汗,他的父親寵愛,此番瓦剌忽然犯邊,打了大鄴一個措手不及,就是他向瓦剌大汗出的主意,說遼東才換了總兵,正是最好的時機,還說瓦剌就這樣常年游牧下去哪有什么前景可言,當然要讓他們像韃靼那樣對大鄴俯首稱臣,也不可能,但他們完全可以割據一方,以后慢慢變成與大鄴一樣的國家嘛。 奈何這位二王子雖有見識,他的長兄、瓦剌的大王子卻處處與他過不去,惟恐再這樣下去,將來自己可汗的位子就真要被弟弟搶去了,所以凡是二王子主張的,他一律反對,凡是二王子反對的,他一律拍手叫好。 這也是瓦剌大軍攻入廣寧三城后,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主要原因,誰讓二王子要下令不許擾民更不許作惡的,大王子偏就要讓自己的手下反著來,二王子其奈他何? 眼見己方的將士將好好兒的城池弄得面目全非,二王子雖氣得恨不能殺人,也只能強忍著,這種時候,正是該一致對外的時候,自家先窩里斗了算怎么一回事兒?只能下死令讓半數以上的將士退守至了城外,以免與大鄴百姓雙方的矛盾再激化,也有防著大鄴的殘兵游勇再偷襲他們,燒他們糧草的意思,再讓他們偷襲下去,大鄴的援軍不用發力,他們自己就先要餓得退回老家了。 這才會給了宇文策反擊的機會,直接便帶著三千精兵,趁著夜黑雪大,悄無聲息的抵達了瓦剌大軍的大營前,第一件事便是放火燒了他們的糧草,報了先前的仇。 瓦剌將士倒也警醒,話說回來,這么大冷的天,連日都吃不飽穿不暖的,也的確睡不安生,是以糧草才一著火,便立時清醒過來,整隊抗敵了。 奈何宇文策麾下將士都披著白布,雪又下得大,往地上一仆,便分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雪了,弄得瓦剌將士很是被動,一度連招架之力都沒有,更別說還手了。 宇文策卻也知道見好就收,將瓦剌的糧草燒得大半,——反正對方沒了糧草,再設法斷了他們的補給,他們便負隅頑抗不了多久了,又傷了對方不少將士,眼見對方已開始往城內撤退,并下令放箭后,便下令撤退了,待連夜趕回自家大營一統計,己方只折損了幾十兵士而已,算得上大勝了。 大勝了這一仗還是次要的,關鍵大鄴從上至下將士的軍心一下子都高漲起來,對宇文策這個主帥也終于開始發自內心的敬服了,原來這位尊貴的世子爺,是真能吃苦,也是有真本事之人,難怪當初敢自請掛帥,難怪這么多年來,皇上會那般重用于他,他實在當得起皇上的器重! 消息傳到盛京,皇上不用說自是龍顏大悅,當即便呵呵大笑道:“這才是我們宇文家兒郎應有的氣勢和威風!”又贊榮親王,“皇弟不但為自己,更為朕,為大鄴養了個好兒子??!” 榮親王一臉的與有榮焉,嘴上還要謙虛:“他小孩子家家的,知道什么,都是素日侍駕御前,耳濡目染學到的,也是皇兄愿意信任他,給他機會,不然他縱是千里馬又如何,沒有伯樂慧眼識珠,也只能泯然于馬群中而已?!?/br> 對著皇上是不謙虛也得謙虛,對著別人,尤其是那些個口口聲聲要起復永嘉侯,甚至說宇文策有罪,理當盡快押解回家的臣工,可就沒這么好的修養和氣度了,直接冷笑道:“當初都是誰說本王兒子指揮不力,該押解回京論罪的?哼,不過一場小小的敗仗罷了,就立時給整場戰役都蓋棺定論,給本王的兒子定了罪,如今你們還有什么話好說,口口聲聲起復永嘉侯一個罪臣,也不知道到底是存的什么心,再不然就是收了誰的好處?以前的事,本王便不與你們計較了,以后再讓本王聽到你們非議本王的兒子哪怕一個字,都休怪本王不客氣!” 榮親王身份尊輩分高,圣眷還隆,本身又是個談正事時比誰都正經,混不吝起來連皇上都得讓三分的主兒,何況身份本就比他低的文武百官?見他直接把話挑明了,不由都有些訕訕的,先前他們還可以以宇文策的確打了敗仗為由據理力爭,如今宇文策已經轉敗為勝,而且勝得那般漂亮,便掛帥的永嘉侯,也未必能做得這般好,那他們還有什么可說的? 一個不小心讓榮親王給瞄上了,做了殺雞給猴兒看的那只雞,可就不只是老臉丟盡的問題了,指不定官爵乃至身家性命都得一并賠上,屆時還能指望誰出面撈他們不成,還是趁早抽身為妙,反正法不責眾,大家都不肯出這個頭,總不能將所有人都怪上罷? 便都低下了頭去,不敢再看榮親王一眼,更別說接榮親王的話了。 榮親王這才冷哼一聲,滿意的收回了視線,看向宇文承川笑道:“還要多虧太子殿下那般信任你十一哥,數度為他據理力爭,不然他也沒有這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等他凱旋歸來,皇上為他擺慶功酒時,本王一定讓他好生敬太子殿下一杯?!?/br> 宇文承川忙笑道:“榮王叔言重了,孤不過就是就事論事罷了,關鍵還得父皇慧眼識珠,十一哥有真才實干,否則孤便是說干了口水,說啞了嗓子,父皇不肯再給十一哥機會,或是十一哥只是紙上談兵,也不可能有今日的大勝?!?/br> 對這場勝仗,皇上與榮親王已夠喜悅和慶幸了,但比起宇文承川來,依然還要差上那么一二分。 本來宇文承川都已在想著,再過幾日還沒有好消息傳回盛京的話,他就不得不讓十一哥出動床弩硬行攻打廣寧三城了,屆時縱然他們取得了夢寐以求的勝利,床弩卻也曝光了,那他們的勝利自然也將大打折扣,于以后朝堂的形式會產生什么影響,就更是不可估量,雖不至于到飲鴆止渴的地步,卻也讓人高興不起來就是了。 萬萬沒想到,十一哥竟這么快便反敗為勝了,真是太漂亮,也太及時了,如今東征軍必定士氣大漲,那取到最終的大勝,也不過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已! 以致稍后回到東宮,宇文承川臉上的笑都還一直掛著,看得東宮上下是齊齊松了一口氣,總算太子殿下心情好轉,雨過天晴了,他再這樣除了在太子妃娘娘面前以外,在誰面前都黑著臉,他們晚間都要做噩夢了。 顧蘊自然也已收到好消息了,一看宇文承川滿面春風的進來,便笑道:“看罷,我就說十一哥一定能打勝仗的,殿下早前還不信呢,如今總相信了罷?” 宇文承川笑道:“我哪里不相信了,對十一哥的能力和本事,我可是從來沒懷疑過的,我只是不知道勝利到底什么時候才會來,也怕其他人暗地里拖他的后腿罷了……行行行,我沒你眼光好,沒你慧眼識珠,太子妃娘娘看人眼光最準了,這總行了罷?” 顧蘊嬌嗔道:“什么叫這總行了罷,說得多勉強似的,本來就是事實嘛。也不知道十一哥是不是收到十一嫂有喜的消息后,才有如神助打了這場勝仗的?只可惜十一嫂才剛有喜,離生產怎么都還得七八個月,不然聽到自己有兒子了,十一哥必定更高興,一高興之下,將瓦剌趕回老巢算什么,滅絕了他們也不是什么難事!” 宇文承川聞言,笑容反而淡了幾分,道:“十一嫂離生產雖還得七八個月,未必她生產時,十一哥就回來了。此番瓦剌是吃了虧,到底如今守城的是他們攻城的是我們,自古都是守城容易攻城難,十一哥此番除了有戰報送回盛京,還私下給我送了信,說形式仍不樂觀,瓦剌的二王子著實是個厲害的,遇襲的次日一早,便著人往城墻上澆水,當地本就比盛京冷得多,十一哥率兵偷襲當日,還下鵝毛大雪呢,連滾水澆到墻上尚且立刻就要結冰,何況冷水?簡直等同于將廣寧三城給罩了一層大冰殼子,便是我們出動床弩,墻上滑溜溜的,怕也攻不上去?!?/br> “竟還有這樣的事?”顧蘊聞言,也笑不出來了,“那那位二王子倒真是個人物,怎么早前我們的將士就沒誰想出這個法子來呢,不然也不至于破城了,如今竟是生生要等到天氣暖和了,再攻城不成?” 宇文承川皺眉道:“暫時看來只能如此了,不過據十一哥說來,那位二王子與其兄大王子很是不合,一個野心太大,一個草木皆兵,甚至到了在瓦剌可汗面前,都不遮掩的地步,指不定能找到可乘之機分化他們兄弟,再個個擊破也未可知,且如今看似他們守城占了先機,其時卻不然,那么多張嘴要吃要喝,城里連搶都沒得搶,城外的糧草又被燒了大半,只要斷了他們的供給,他們又還能撐多久?你也不必憂心,總之如今局勢于我們怎么也比于瓦剌有利了,取得最終的勝利,不過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已?!?/br> 頓了頓,又展顏笑道:“這話我也就與你說說,與別人是一個字都沒說的,你也仔細別說漏了嘴,在人前也記得高高興興的。本來打了勝仗就是高興的事,時時都在好了還想更好,人也趁早別活了,你不是常說一句話,知足才能長樂嗎,雖然用在這里有點不那么應景兒,意思卻是那么個意思?!?/br> 顧蘊一想,可不是這樣嗎,若此番宇文策仍戰敗了,他們一樣得過日子,何況如今他還勝了,那他們更該高高興興的過了,不然宇文策在前方拼死拼活又為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讓他們這些自己人能過得更好嗎? 于是笑道:“那我聽你的,人前人后都高高興興的,反正愁眉苦臉十一哥需要時間才能徹底勝利,高高興興也需要時間,那我們何不高高興興的過日子?暗香,暗香,晚膳得了嗎?加幾個菜,再燙一壺酒來,殿下今兒要好生喝兩杯?!?/br> 宇文承川忙揚聲補充道:“記得加一個桂花糖藕?!?/br> 換來顧蘊嬌嗔的一瞪:“前兒才吃了這道菜呢,怎么今兒又吃,王太醫可說了,甜食吃多了不好了,你忘記以往牙疼時,你都說什么了?” 說得宇文承川訕訕的:“這不是今兒高興嗎,今兒吃了,這幾日,不是,這個月都不吃了,這總行了罷?” “這個月本就只有二十八天,而且今兒都二十號了,又還剩幾天呢……” 夫妻兩個討價還價起來,說著沒有營養而瑣碎的話,屋里的氣氛卻越來越溫馨了…… 這邊廂宇文承川與顧蘊夫妻兩個倒是一派的柔情蜜意,彼時永嘉侯府內,永嘉侯與二皇子甥舅兩個對坐著,臉色就要難看得多了。 “……誰能想來他宇文策竟真有這個本事,這么快便以一場勝仗證明了自己,如今不但軍心大漲,將士信服,朝中也再沒人敢質疑他呢?他也未免忒好命了,真是可惡!”二皇子方才見到永嘉侯時,已經說過這番話了,如今再說起來,依然忍不住咬牙切齒。 說完見永嘉侯不說話,又恨聲道:“更可惡的是,他竟一早就與那個婢生子打得火熱了,可恨我們竟一直到如今才發現,若是一早發現,一早便結果了他,又怎么會有今日的糟心?” 永嘉侯心里比二皇子還要難受,但到底養氣功夫比二皇子到家,還能平緩的說道:“殿下如今再來說這些,還有什么意義,須知這世上最不可能有的就是如果,還是好生想想以后該怎么辦罷!” 二皇子在自己的臣下面前,倒還勉強能時時保持一副英明睿智的樣子,在永嘉侯面前,他卻跟個剛學步的孩子似的,每往前挪出一小步,都得先看大人的意思,也是因為他如今已完全六神無主,再不想自己拿主意,只想有得人靠,就先靠著了,聞言忙道:“不知舅舅有何高見?我都聽舅舅的?!?/br> 永嘉侯聽得這話,著實想沒好氣的回二皇子一句,如今是我還在,你可以事事都問我的意思,等我哪日不在了,你怎么辦,又該問誰的意思去,難道你一輩子都這樣不成? 可到底這個外甥不是普通的外甥,他不能想自己兒子似的,想怎么罵,就怎么罵,何況這事兒也不是一蹴能就的,還是等以后慢慢再說他罷。 遂沉聲道:“如今我想要起復,怕是再沒有任何機會了,本來瓦剌就不是大鄴的對手,這場仗換誰掛帥去打,取得勝利都是必然的,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傷亡和損失大小的問題罷了。我一開始就沒想過宇文策能一敗到底,我想的只是趁他剛到遼東之初,還沒站穩腳跟,多打幾場敗仗,便不能讓我起復掛帥,能讓我去做個副帥也是好的,那我就有法子將那一萬人慢慢過了明路,而且既已起復了我,打完仗后再想將我擱置不用,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只可惜宇文策果然是個人物,竟這么快便打了勝仗,也難怪當初他敢毛遂自薦,太子又敢那樣力保他,原來是知道自己有金剛鉆,才敢攬著瓷器活兒??!” 只要宇文策再多打一兩場敗仗,或是再等上幾日十來日的才將好消息傳回盛京,再加上輿論的導向,他起復的事便能板上釘釘,便主帥不可能,副帥的可能性也是大大的。 奈何時不待他,連幾日十來日的時間都不肯給他,果然宇文承川是天命所歸嗎?不,他絕不承認,寧死也不會承認! 永嘉侯說完,沉默了片刻,才道:“我已決定,明日便暗中離京,悄悄聯絡我昔日的至交下屬去,如今看來,我們已是徹底沒有退路,只能放手一搏了,可總要找個最合適的時機,且僅靠那一萬人,也是成不了事的,拼著我這張老臉,應當還是能替我們再拉些人馬來的。何況殿下不是說,已查到韓卓的確有家眷,而且家眷應當在凌云峰嗎,也不知道這事兒與枯竹大師有沒有牽連?換了別人去,我也不放心,就由我親自走一趟罷?!?/br> 二皇子聞言,又是緊張又是欣喜,如今這樣人為刀俎我為魚rou,日日都活在忐忑不安里的日子,他是一日都不想再過了,因忙說道:“只要有舅舅在,我便沒什么可怕的,舅舅怎么說,我便怎么做。只是也不能全讓舅舅一個人勞累,我也多少要做點兒什么,才能心安哪?!?/br> 永嘉侯聞言,想了想,道:“殿下明面上只須維持現狀即可,暗地里卻要與四皇子加緊研制改良那火藥火器了,便不能改良到預期的威力,也要做出一些成品來,好歹聊勝于無,屆時沒準兒便能派上大用場?!?/br> 二皇子忙點頭應了:“舅舅放心,我理會得的?!?/br> 永嘉侯便又道:“殿下還得讓皇子妃先討得老蕭的一句準話才是,所幸如今有了瑯哥兒,老蕭便不為殿下,只為自己的外孫,應當也會全心全意支持殿下的?!?/br> 二皇子妃于二月上旬為二皇子生下了嫡長子,便是永嘉侯口中的‘瑯哥兒’了,二皇子有多喜悅與慶幸,可想而知,如今聽舅舅提到兒子,眼角眉梢都不自覺溢滿了笑意:“舅舅放心,我岳父他一定會全心全意支持我的?!?/br> 當下甥舅二人又低語了一陣,二皇子才趁夜離了永嘉侯府。 ------題外話------ 十號了親們,肯定都有存票了哦,難道親們都不想要獎勵嗎?銀子已經準備好了哦,就等著親們了,親們走過路過,千萬表過錯啊,么么么么么么么,o(n_n)o~ ☆、第二百六九回 傷逝 臨產(求票) 接下來的時間里,前方的戰局果然如宇文承川所說的那樣,再沒有大的新的進展,不過只小打小鬧了幾場而已,大鄴與瓦剌雙方都沒討到什么便宜,當然,也都沒有太大的損失,戰事一度膠著住了。 一開始,朝廷自上而下還十分期盼著前方能盡快再傳好消息回來,后來便只能安慰自己,沒有壞消息便是好消息,何況如今盛京的天氣一日暖和勝一日,到四月下旬時,更是不能以暖和,而該以熱來形容了,便遼東一帶常年比盛京冷些,到五月時,也該徹底的冰消雪融了,到時候看瓦剌還怎么守得住廣寧三城! 唯一慶幸的,就是再沒有人敢公然質疑宇文策這個主帥,也沒有誰再敢公然提起起復永嘉侯的話。 再就是西南那邊,自進了四月,便頻頻有好消息傳回來,什么苗夷十三部的土司們都同意了談判,畢竟真與大鄴全面開戰,他們也沒有那個底氣和實力,什么土司們同意改為大鄴的州府縣府建制,他們都愿意兼任朝廷命官,什么土司們的兒子都十分向往天朝文化,愿意進京求學……總之這一世,西南苗夷與大鄴再不用打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生靈涂炭了! 如此進入五月,顧蘊的肚子已經大得她站著時,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腳尖了,據王坦說來,不是這個月月底,便是下個月月初臨盆了,倒還好,沒等到最熱的七月去生產,不然屆時坐月子于顧蘊來說,一定是煎熬。 因為如今才五月初的天兒,她便已覺得熱得不得了了,活了兩輩子,前所未有的熱,偏她因為懷了孩子,后期胃口好了許多,人也豐腴了不少,且孕婦的體溫本就比常人高,就越發的怕熱,還不敢用冰,只能在中午最熱的時候,用盆子盛了小冰山放在角落里,拉上窗簾,屋里暗沉沉的,方能覺得涼爽一些。 她是稍稍一動便汗淋淋,宇文承川卻是怎么動也不會覺得熱似的,連頂著大日頭在外面走了一圈回來,也不過臉稍稍紅些而已,看得顧蘊大是不平衡,因忿忿的說他:“‘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這樣的話,不是用來形容女子的嗎,男人天生就該臭才對,不然怎么會有‘臭男人’這樣的說法,如今我們家卻掉了個個兒,你冰肌玉骨清涼無汗,我成臭女人了,老天爺可真是太不公平了!” 彼時宇文承川正靠在榻上翻書給孩子定名字,這項工作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他一直都在做,甚至從顧蘊胎像穩了以后,他便一直在腦中想著了,卻是怎么想都覺得不滿意,怎么想都覺得他的孩子配得上更好的名字,以致如今也沒拿定主意。 聽得顧蘊這話,他不由忍俊不禁,抬頭笑道:“王坦不是說了,你如今怕熱只是暫時的,等生下孩子以后,便不會這樣了嗎,再說你哪里臭了,我覺得挺香的啊,香得我都快要忍不住了……” 可不是嗎,顧蘊本就生得白,如今又添了幾分瑩潤,更是螓首蛾眉,美目流盼,還有幾分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母性,她自己或許不覺得,身為男人的宇文承川卻看得分明,她如今恰是一生里最美好的時候,天知道他得怎么拼命的克制自己,才能讓自己不獸性大發,立時撲上去將她拆吃入腹。 顧蘊嬌嗔的白了他一眼:“每次跟你說正事,你總是能扯到不正經上面去,我懶得跟你說了。你不是一直給寶寶起名字嗎,到底定下來沒有?總不能寶寶都生下來了,還一直‘寶寶’、‘寶寶’的叫罷?” 說到這個,宇文承川苦惱起來:“就是拿不定主意么,總覺得哪個名字都配不上我們的孩子,好在如今還有一段時間他才出來,我還有時間再想更好的?!?/br> 適逢錦瑟進來回話,聽得這話,笑著接道:“其實殿下與娘娘不必著急,咱們小殿下可是皇太孫,一生下來便比所有的皇孫都尊貴,皇上必定會親自賜名的,連二月初二皇子家的小世子出世時皇上都賜了名的不是嗎?指不定如今殿下與娘娘煩惱得頭發掉了不知道多少,屆時想的名字根本派不上用場呢?” 顧蘊一聽這話,也笑了起來,點頭道:“可不是,皇上勢必會親自賜名的,殿下還是別自尋煩惱了?!?/br> 二月上旬,二皇子妃蕭氏為二皇子生下了嫡長子,二皇子與宮里林貴嬪有多高興,不言而喻,便是皇上,聞訊后也是龍顏大悅,到底嫡孫遠非庶孫能比,不但賞了二皇子妃和新得的孫子不少東西,還親自為那孩子賜名為‘瑯’。 連這一年來圣眷大不如前的二皇子都能有這樣的待遇了,宇文承川還是皇太子,皇上若不為他的嫡長子賜名,便是宗人府與文武百官都不可能答應,何況皇上如今頗倚重宇文承川,又怎么可能不給他的長子賜名,所以錦瑟有此一說。 宇文承川卻道:“皇上賜不賜名是他的事,我給不給我的孩子起名是我的事,再說了,大名他能賜,小名也會一道賜下不成?便他肯,我還不肯呢,我定會給我們寶寶想個舉世無雙的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