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第八十二章 第二次奧斯卡之行 每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紅毯都像是一場國際斗秀場,媒體、電影人、時尚評論員,所有人都在關注這場盛大的電影派對,尤其是對于外籍電影人來說,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紅毯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個人,還有他們背后的國家。 這就是奧斯卡的影響力,即使是和奧斯卡齊名的歐洲三大電影,在影響力方面,比奧斯卡還是欠缺一些,無數電影人都渴望得到一座小金人。 不少電影人甚至將小金人當做自己職業生涯,最高奮斗目標。 沒有得到的,苦苦追求,得到的一座的,還想要得到第二座,證明自己沒有走下坡路。 當連夏身著唐娜·卡倫為她量身打造的紅黑相見的禮服時,最興奮的不是娛樂記者,也不是電影記者,而是那些千里迢迢從世界各地趕來的時尚工作者,他們最先將鏡頭對準了連夏,不少人嘴里大呼“beautiful”。 早在半個月前便有消息傳出,美國最負盛名的設計師,dkny品牌創始人唐娜·卡倫,將為中國女星連夏量身打造奧斯卡戰衣。 老實說這個消息最初傳出來的時候,沒有人相信。 原因無他,唐娜·卡倫太有名了。 看看那些和唐娜·卡倫扯在一起的明星,布魯斯·威利斯、湯姆·漢克斯、芭芭拉·史翠珊、麥當娜……哪一個不是鼎鼎大名,享譽國際,在國人眼中,連夏的名聲可能比不過這些人一個小手指頭。 事實上并非如此,即使是唐娜·卡倫,她的設計也是要服務于市場的,而連夏背后代表的是,龐大的13億市場。 或許連夏不是國內最有名的女星,但是她確實近些年,有一位進入美國人眼中,讓美國人熟悉面孔的女星,畢竟她演得三部電影,都在北美上映,并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成績。 唐娜·卡倫愿意為連夏量身打造奧斯卡禮服真是太正常了。 如今傳言變成了事實,時尚人士想不出來,除了唐娜·卡倫還有誰能將黑色運用的如此高貴優雅,神秘性感。 不少中國女星在國際上,為了告訴別人,自己是中國人,會穿旗袍,其中以李曉蘭宋楠楠最為有名,這兩位女星凡是走出國門,一律旗袍,被不少媒體譽為最具中國特色的美女。 珠玉在前,連夏旗袍無論穿得再好看也不過是個模仿者。 不過連夏也希望外媒知道自己是中國女星,來自中國,于是在唐娜卡倫為連夏設計禮服時,連夏特意提出要求,她希望造型中國元素更多一些,至少讓人家看到她不會認錯國籍。 于是一件原本應該是純黑的禮服,變成了黑紅相間,紅色的綢步雖然只占據了三分之一,起的是點綴作用,上面卻用黑色的墨汁,書寫著中國的書法。 在中國文字出現在連夏的禮服上時,再也不會有人將她認成韓國人,也不會有人將她當做日本人,所有人都知道,她來自中國,她是中國的演員。 沒有人知道,這一刻在現場的中國記者有多么興奮,在這些中國記者的眼中,此時此刻,所有的明星都變成了陪襯,無論他們是多么大的腕兒,他們都比不上將中國文字穿在身上的連夏。 美國三大設計師之一,大名鼎鼎的唐娜·卡倫為一個中國女星,設計了一條具有濃郁中國元素的禮服。 有觀察力卓絕的記者注意到,連夏腳下的鞋子也是黑紅相間,好像一雙黑色的鞋子,被潑上了紅油漆,造型非常別致,時尚人士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這雙鞋子是哪個品牌,出自哪個設計師之手,這一刻許多人對自己的專業素質產生了懷疑。 一位非時尚界的記者,很喜歡連夏腳上的鞋子,這是一位來自法國《歐洲時報》的女記者,她的英語帶著濃重的法國腔,她知道連夏也是來自非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兩個同樣對英語不是那么流利的人交流起來恐怕會有難度,這位記者努力讓自己念準每一個單詞: “連夏你的鞋子非常好看,請問這是哪個牌子,它是哪個設計師設計的,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我看不出來它出自誰手?!边@位記者為難地說道。 連夏笑了,“這是一位年輕的中國設計師設計的,叫陳瑞,”連夏說完揚了揚手腕,這個時候這位記者才發現,連夏手腕上的配飾和腳上的鞋子紋樣同出一轍,似乎是配套的,“很漂亮是不是,這個也是陳瑞設計師設計的,雖然他并不是那么有名氣,但是真的很漂亮,不是嗎?” 來自《歐洲時報》的法國女記者連連點頭,她又拍了幾張配飾的特寫,然后嘴里念著,“ri……” 這位記者努力讓自己念準陳瑞的發音,可惜他發現自己做不到,于是她請求連夏將這位設計師的名字拼寫出來,連夏微笑著照做。 對于整個奧斯卡頒獎典禮,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但是對于年輕的設計師來說,今夜他的名字命運即將改寫,這位年輕的法國記者回去之后,將連夏的照片刊登在《歐洲時報》為奧斯卡開辟的版面上,并將自己的發現寫在報道中,“……中國不僅有連這樣優秀的演員,還有陳這樣優秀的設計師?!?/br> 因為連夏的配飾和鞋子,因為這篇報道,陳瑞徹底火了,他從一個毫無名氣的新銳設計師,一躍變成了中國備受矚目的頂級設計師,就連陳瑞自己都沒有想到,連夏只是稍微一句話,竟然給他帶來如此大的影響。 針對“陳瑞事件”帶來的后期一系列反應,中國的媒體以及一些網友大聲呼吁,“連大神,為我們打打廣告吧,我們也很想紅!” ****** 紅毯斗美完畢,連夏在記者采訪區,接受了來自全世界記者的采訪,以前在國外的頒獎典禮上,采訪連夏的媒體非常少,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媒體,外媒只是小貓兩三只,如今采訪連夏的媒體多了,中國記者成了一小撮。 所有人都知道,不是采訪連夏的中國記者少了,而是采訪連夏的外國記者多了。 那些看著連夏從籍籍無名逐漸走向國際舞臺的記者感慨萬千,當年有多少人判定,一部《靖康變》會讓連夏吃一輩子的老本,她不可能有比《靖康變》更優秀的作品,可是如今,大家依然會把《靖康變》當成連夏的代表作,但是卻不是唯一一部。 《太平盛世》,“啞母”都是她的代表作,隨著以后她拍的戲越來越多,優秀的電影也會越來越多,到那個時候,大家是否還能想起那部把連夏捧紅的《靖康變》? 就在中國記者感慨萬千,并為自己的同胞越來越紅高興不已時,一個棕色頭發的白人記者開口提問: “你好,連,我是《娛樂周刊》的記者瑪麗,您最近一段時間頻頻登上美國各大報紙,是否是經紀公司刻意運作,這是否預示著您要來好萊塢發展,據我所知caa、icm、wme都對您非常感興趣,你個人意向呢?” 此言一出,不僅中國記者一片詫異,就連外媒也是驚詫不已,一時間所有的鏡頭都對準連夏咔嚓咔嚓的拍,所有人都想知道連夏的回答是什么。 不少中國記者期待的看著連夏,不管他們是真喜歡連夏還是假喜歡連夏,這一刻,連夏的回答意味著他們回去有了大大的新聞可以炒作,美國四大經紀公司,三家經紀公司對連夏感興趣,這可是個可以大寫特寫的新聞。 應該是真的吧,這些記者在心里想,這些公司不僅僅是在美國,在中國也是聲名赫赫,應該沒有演員會拒絕加盟這些公司。 讓人詫異的是,連夏幾乎沒有猶豫就給否定了,“不,短時間內我想我不會去好萊塢發展,我想我的經紀公司也沒有這個意向,登上美國的報紙,只能是一種巧合吧?!?/br> 連夏的回答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那位自稱瑪麗的記者盯著連夏的眼睛,似乎想看看她是否在說謊,“能告訴我原因嗎?是什么讓你這么肯定你不會來好萊塢發展?!?/br> “這個問題我其實回答過好多遍了,每一次來美國,你們都會問我差不多的問題,未來的事情我不能保證,但是現在我可以說我沒有這個意向,”連夏笑著說道,“好萊塢非常具有誘惑力,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為此心動,不過我始終認為,至少是目前來說,我的國家更適合我發展?!?/br> 連夏話音剛落,有一個聲音迫不及待地響起,“我是《國民問詢報》的記者艾米,請容許我接著剛才的問題問下去,您短時間沒有來好萊塢發展的打算,是不是因為在你之前有太多的中國演員失敗,你害怕你和他們一樣也會經歷失敗,這是否代表你是一個害怕失敗的人?” 連夏聽到問題,可謂是一臉黑線,在聽到記者自報家門后,她特別想跑,徐妙珍曾經提醒過連夏,有兩家報紙絕對不能惹,能躲就躲,不能躲就盡量少說話,一家是英國的《太陽報》,另外一家則是臭名昭著的《國民問詢報》,和這兩家報紙比起來,《蘋果日報》簡直可以歸于良心媒體! 可是這個問題,她也不能回避啊,想了想,她反問道:“你所謂的失敗是什么?” “他們在美國不為人知,”記者艾米頗為惡毒的說,“即使他們演了一些角色,絕大多數美國人依然不知道他們叫什么名字!這就是失敗?!?/br> “哦,原來是這樣啊,”連夏聳聳肩,頗為不在意地說道,“一樣的,我們也不認識大多數美國演員,美國紅的演員那么那么多,中國人能叫得出名字的數來數去就那么幾個,按你的意思,那些演員都是失敗者?真是太可惜了?!?/br> 《國民問詢報》的記者聽后瞪眼,她顯然沒有想到連夏會這樣回答她,用如此挑釁的語氣。 連夏參加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時,湯姆漢克斯和她住一家酒店,兩人在酒店樓梯相遇,連夏和對方打了個照面,都沒將對方認出來,就像是外國人認不出中國人,中國人又有幾個能認出來老外? 以前中國記者采訪連夏的時候,每每被連夏嗆聲,聯想到連夏在國外端莊典雅的樣子都會覺得憤憤不平,你在國外裝的這么好,回到國內就和我們嗆聲,你這個崇洋媚外的,你跪舔老外! 但是現在這些記者不這樣想了,原來被連夏嗆聲的并不是他們一個人啊,連夏的辛辣是不分國籍的。 于是在《國民問詢報》的記者還想說什么的時候,中國記者連忙爭奪了采訪權,笑話,我們的同胞,為什么老是讓你們這些外國佬采訪,記者采訪連夏用的是中文,連夏自然也切換回中文模式,一群外國記者大眼瞪小眼,他們聽不懂中文,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 《國民問詢報》的記者艾米,不可思議地瞪著連夏,她完全沒有想到這個黃種女人竟然如此不給面子,還有那群中國記者竟然敢搶在她面前提問,果然是粗魯的中國人,一丁點禮貌都沒有,美國的明星都不敢得罪她,一個中國的演員竟然敢給她甩臉子,該死的中國人! 連夏自然不知道,這么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兒,竟然讓這位《國民問詢報》的記者耿耿于懷。 這位記者回去之后,將連夏大肆批判了一番,稱她是整個奧斯卡頒獎典禮最沒有風度的女星,即使她身上穿著唐娜·卡倫的禮服,也不能改變她渾身上下散發著鄉下氣息,就像是“啞母”里那些愚昧無知的婦女,絲毫沒有氣質! 稍微懂點時尚的人看到《國民問詢報》關于連夏的評論都會大笑,要知道連夏可是被不少時尚雜志評為奧斯卡紅毯當晚最佳著裝前三名。 不僅是時尚雜志,一些娛樂報紙也站在連夏這一邊,《好萊塢報道》就稱贊連夏是一個直爽的人,“和中國人的含蓄不同,她永遠那么直白”。 《國民問詢報》雖然名聲狼藉,但是發行量卻不小,不少美國人就喜歡看這份報紙上異想天開的胡謅,這會讓他們感覺到智商上的優越感,而且《國民問詢報》總是喜歡嘲笑政客,爆一些政客匪夷所思愚不可及的黑料,在中國人看來,那些黑料荒唐的可笑,但是在美國人看來,他們的政客就是那么的可笑。 美國人絕對想不到,某天《國民問詢報》也會大篇幅的報道一個中國人。 不得不承認,連夏的在美國普通群眾眼中就是個路人甲,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根本不知道連夏是誰,如今看到《國民問詢報》大篇幅的報道連夏后,許多美國人跑去搜索連夏平生事跡,才發現報紙上的中國女孩并非是什么政客,也不是某個富佬的二奶,而是一位中國演員。 在好奇心的趨勢下,這些普通人開始翻找連夏出演的電影…… 很久以后,隨著連夏在國際知名度的提高,《國民問詢報》關于連夏的“黑料”就越來越多,艾米最喜歡對連夏冷嘲熱諷,什么偽君子,惡毒的女人,連夏在艾米筆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心機女。 可是連夏不僅沒有讓美國人厭惡,還得到了相當一部分美國人的擁護,盡管那個時候,她并沒有到好萊塢發展,就連連夏自己也不知道,她為什么在美國這么紅。 《國民問詢報》的艾米絕對沒有想到,她一篇篇的報道黑連夏,不僅沒有讓連夏越混越差,相反,在美國,連夏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對于艾米這種鍥而不舍黑大洋彼岸國家女星的行為,許多美國人認為,那是因為她愛得深沉!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被許多中國電影人認為是“中國電影近些年最有可能拿獎的一屆”,因為這一屆有兩部影片橫空出世,《太平盛世》和《我的啞巴母親》,這一年也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少見的豐收年,小成本影片獲得票房佳績的有《城管和小販兒》,文藝片有《大城小愛》,“啞母”,商業片有《太平盛世》、《問鼎中原》。 和前年稍顯凋零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去年的中國電影繁茂的不可思議。 有的時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太平盛世》沒有拿到最佳服裝設計獎,這個并不意外,和中國美輪美奐的服裝相比,老外確實更欣賞他們自己的禮服。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李青執導的,《我的啞巴母親》。 金球獎之后,被稱為最有可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我的啞巴母親》并沒有得到本屆最佳外語片獎,得到這個獎項的是德國影片《竊聽風暴》。 連夏在許多電影節都看到了《竊聽風暴》這部電影,她承認,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片,可是盡管知道,她還是很為“啞母”可惜。 最終,兩部國產電影在小金人上鎩羽而歸。 《太平盛世》沒有獲獎,“啞母”也沒有獲獎。 值得一提的是,“啞母”的票數和本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獲獎作品得票數非常接近,只比對方少了兩票。 李青,就差一點點,就能成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的中國大陸導演。 這位年輕的導演,此前已經拿到了包括金獅獎,金球獎在內,諸多有分量的獎項,他甚至還有機會拿到英國電影學院獎。 或許對李青來說,這些獎,都不如那一座小金人。 李青的夢幻之旅最終夭折,或許他的導演傳奇還會繼續,但是啞母的獲獎傳奇卻到此結束,在許多人看來,沒有小金人的啞母,只能叫做優秀,而不是頂級。 國內不少“業內人士”言之鑿鑿的說,“啞母”其實根本沒那么好,都是國內媒體捧出來的,無論是導演的執導能力,還是演員的演技,在中國或許不錯,在國際就是個“二流”。 人就是那么現實,一部影片只差一個獎項,之前的獎項也被否定,甚至淪為媒體所謂的“不入流”。 連夏其實挺害怕李青受不了打擊做出什么奇怪的事情,因為在連夏心中,導演是一個特別脆弱的人,想想吧,一個說話都說不利索的人,除了拍電影,李青的生活乏味的跟白開水一樣,他連除了電影以外的愛好都沒有。 “別沮喪啊,我們還有機會,你還年輕,機會早呢?!?/br> 返回的飛機上,連夏看著報紙,上面都在說奧斯卡,將報紙一折,眼不見心不煩。 此情此景下,連夏安慰李青的話顯得那么蒼白,因為她自己也很煩,想到國內的媒體,她幾乎想要跳下飛機,就這么在美國的大地上摔成rou餅,至少還可以得到一個英年早逝,成就一段真正的電影莫扎特傳奇——和莫扎特死的一樣早的傳奇。 聽了連夏的話,李青面無表情,他悶頭說:“我知道,最遲后年,我一定會卷土重來?!?/br> 說完,他不再理睬連夏,開始拿出紙筆,構思他的劇本。 連夏見狀,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她覺得自己若是在李青這個位置上,可能無法接受僅以兩票落后的失敗。 畢竟離成功那么近。 飛機上,坐在過道另一側的王聰問連夏,“連姨,你覺得我以后能拿到小金人嗎?” “會的!”連夏笑著說道,“只要你努力就會的?!?/br> “那李青叔叔也很努力,你也很努力,為什么你們都沒有得到小金人?!毙⊥趼斢謫柕?。 連夏覺得自己膝蓋中了一槍,好痛,不過她隨即說道,“那是因為我們努力的時間沒有人家努力的時間長,人家努力了好多好多年,我們只努力了那么幾年,比不過人家?!?/br> “哦?!蓖趼旤c點頭,“原來是這樣啊?!?/br> 說著就不再問了,低頭專心致志吃飛機餐。 看著飛機窗外的云朵,連夏也忍不住自問,我能拿到小金人嗎?我努力就能拿到小金人嗎? 沒人告訴她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