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不過很快連夏就知道了,這是電影頻道做的一個戛納中國電影特輯,他們不僅僅會采訪連夏,還會采訪別的演員,林爽、嚴科、齊越輝等人都接到了通知,當然梁錦華和李曉蘭等大牌也在其列。 名為一對一專訪,事實上最終節目出來后,是數人采訪剪輯到一起的,連夏聽后,倒沒有露出怎么可以這個樣子,太不厚道了balabala的負面情緒,反而是有一種松了一口氣,本該如此的感覺。 事實上,央視電影頻道一直都有針對連夏做一期節目的打算,因為連夏的經歷很具有傳奇色彩,雜技演員,到龍套演員、武打替身,再到備受矚目的謝女郎,看似一炮而紅,但是背后卻有十年的艱苦奮斗,這是事實,也是華創給連夏包裝的形象,也是央視所希望展現的明星——一個吃過苦、肯吃苦、很努力的女明星。 這也是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明星奮斗模式,比起那種一炮而紅、一夜成名的明星,民眾更喜歡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明星,因為這種更方便自我代入,也更有勵志效果,一直努力的小透明一直在幕后不為人知,有一天終于得到一個機會一飛沖天。 公眾喜歡這個,媒體也喜歡報道這個。 作為公眾人物,連夏無疑是此類型的代表,她甚至比蕭文軒更有代表性,要知道蕭文軒在拍《江湖》的時候已經在一個特定的圈子里小有名氣,而連夏可是簽約柏青工作室后真真正正跑了十年的龍套、當了十年的替身的人。 這簡直太勵志了! 因為幾個小時后,連夏就要走到戛納紅毯上,央視記者也知道時間緊張,所以她主動來找的連夏化妝地點,進行一個為時半小時的采訪,記者問得問題前一天已經發給連夏,連夏也打好腹稿,所以經過簡單的溝通,采訪正式開始—— “連夏,您好,我是電影頻道記者劉玉,很高興見到你?!弊谶B夏對面,負責采訪連夏的記者說道。 連夏笑了笑,“哎,劉玉您好,我也是很高興見到您?!?/br> “給我們節目的觀眾打個招呼吧!”劉玉要求道。 連夏轉身對著鏡頭說道,露出標準八顆牙的笑容,“大家好,我是演員連夏,很高興在戛納能和大家見面,希望大家支持我,也支持我的電影《太平盛世》?!?/br> 首先記者問出這次采訪第一個問題,“第一次到法國戛納,參加這樣大的一個電影派對,有什么特別的感觸嗎?” “感觸最深的,是惶恐?!边B夏說了一個記者沒有想到的詞。 記者很驚訝,“惶恐,這怎么說?” “陌生的語言,陌生的膚色,陌生的國度,還有我認識別人,別人不認識我的環境,當然會惶恐,這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回國就沒有這種感覺,哪怕不是自己熟悉的家鄉話,也不會有這種惶恐感?!边B夏說道。 “走奧斯卡紅毯的時候也這樣嗎?” “那是當然,”連夏笑了,“怎么可能沒有,那個時候我比現在還沒有底氣,還要恐慌,因為掌聲是別人的,大家都不認識我,都不知道我是誰,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圍觀者,而不是一個參與者?!?/br> 記者聽后點點頭,又問道,“現在呢,你應該已經變成參與者了吧,《太平盛世》雖然并未參賽,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期待這部電影,國外有許多媒體都對《太平盛世》進行了報道,你還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參與其中嗎?” “現在好一些了,畢竟我比一年前關注度高多了,有兩部作品傍身,也有了一些底氣?!边B夏頓了頓,又說道,“不過我還需要更多底氣,才能仰首挺胸走在這樣的紅毯上,面對世界各地媒體的眼光,我希望從他們眼中讀到‘哇,是連夏’而不是‘咦,這個女人是誰’?” 連夏瞪大眼睛,夸張的表情把記者逗笑了。 “有媒體曾經形容你“野心勃勃”,介意別人這樣說嗎?”記者又換了一個話題。 “不介意,因為這是事實,”連夏眨眨眼,“我以為我表現的很明顯了,我特別特別渴望證明自己,或許這種模樣在別人眼中有些可笑,我不介意別人說我把野心掛在臉上,因為每個人都想做將軍,我希望比現在更上一層樓,我渴望成功,當然,沒有人不渴望,大家都想成功?!?/br> “介意說說為了成功你做了哪些努力嗎?”記者笑著問道,“其實關于你的報道,我們已經報道很多了,但是每一次聽都有一種特別振奮人心的感覺,有人給你說過你的經歷很具有話題性?” 連夏點頭,很坦然地承認,“說過,或許這也是我引起大家注意的原因之一,或許也有人說我拿著這個炒作,但這些確實是事實,即使我炒作,這也是事實,不能因為我說出來了,大家就去否定我這段經歷,不過談到努力,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我努力,好多人都認為我是運氣好,就連我自己有的時候也在質疑,是我的努力大于運氣,還是運氣大于努力,我想了半天,總結出來,其實我努力的時間不夠長?!?/br> “為什么這樣說?”記者詫異,“我覺得你的經歷已經十分富有傳奇性,我采訪過很多圈里的演員,絕大多數都不如你的經歷那么跌宕起伏?!?/br> “感覺跌宕起伏是因為你不是我”連夏說道,“其實我一直挺幸運的,我要想做一件事,就可以做的很好,無論是雜技,還是龍套,又或者是替身,我做雜技的時候,我是我們團同齡人中技術最好的一個,做龍套,我也很敬業,即使導演看不到我,做替身更不用說了,在我替身生涯,還沒有演員投訴我,他們都對我十分滿意,認為我是一個非常踏實努力的人,我也非常驕傲這一點,至于演員這一行,我入圈太晚了,我還沒有向大家很好的證明自己,等我多拍幾部電影,大家自然不會再說我運氣好?!?/br> “聽起來似乎真的是這樣!”記者笑著應道。 …… 在國內,連夏或許會成為焦點人物,但是放在國外,即使是李曉蘭和梁錦華,也免不了淪為湯姆漢克斯等明星的陪襯,從兩者在紅毯兩邊媒體熱切度,連夏感覺到自家的巨星影響力和別人家的國際巨星影響力的差距。 許是因為三個月前連夏剛剛在奧斯卡紅毯上亮相,許多記者對她還有印象,和奧斯卡紅毯上記者低頭調相機不同,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海外媒體對連夏熱情程度似乎高了一些,一些外國記者甚至cao著不怎么流利的中文,喚連夏的名字。 連夏轉身擺裙時,許多記者會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位年輕的中國女星的笑顏。 當然,也不排除華創為了年度巨制《太平盛世》在世界范圍內地毯式的宣傳,將海報貼到大街小巷,讓外國人不得不記住連夏這張臉。 國外大片在中國非常受歡迎,許多觀眾都愿意走進電影院欣賞好萊塢大片,不過我們的大片在國外卻備受冷遇。 謝選曾經對連夏說過,所有的差異都是因為我們的電影還沒有得到國際主流的承認。 就像連夏之前說的,老外更多是用獵奇的心理去接觸中國文化和中國元素,而不是真正認同它,我們的文化更像是老外的餐后甜點而不是正餐。 就像《靖康變》和《太平盛世》,外國媒體關注的更多的是漂亮的服飾和精美的配飾,除了業內人士,和熟悉中國歷史的外國人,幾乎沒有人能看懂《靖康變》說的什么,他們可以明白小將軍公孫彥戰死沙場,女主角柳寄奴會選擇自殺,因為國外有羅密歐和朱麗葉,但是他們卻不能明白為什么李師師哭得那么傷心那么絕望卻不去死,為什么在寺廟里躲了那么長時間,等皇帝的死訊傳開,才選擇出家? 中國人的感情太含蓄,和外國人三觀不符合,即使《靖康變》已經非常淺白,還會有外國觀眾在公眾平臺反應看不懂。 文化差異,真不是一部電影兩部電影就可以扭轉過來。 不過許國沖卻和謝選有不同的看法,在謝選認為文化差異導致中國電影難以走出亞洲,為了迎合外國人的口味,導致本國文化的流失,謝選認為中國電影人應該堅守本國文化,謝選也正是這樣做的。 許國沖卻認為迎合也沒什么,“他們看不懂,我們就拍一些他們能看懂的東西,先賣了錢再講究內涵,等他們喜歡上中國電影了,自然也就會了解中國的文化,我們的市場也就不止是讓他們走進來,而是我們平等的走來走去?!?/br> 兩位導演觀點不同,做法不同,但他們都是值得連夏敬佩的。 因為無論是謝選還是許國沖,還是中國其他的電影人,他們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實現中國電影“走來走去”這個理想。 作者有話要說:karwai wong1,王家衛,他是這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我能不寫三次元真實的人物就盡可能不寫,但是第59屆戛納電影節,這么大的事兒我還是寫上吧,幸好王家衛先生有個英文名,要不然我很苦惱要怎么寫他的名字。 婁葉,其實是婁燁,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之一,三次元那部電影叫《頤和園》,這部電影在中國沒有上映,因為題材敏感,總局沒有通過審查,但是婁燁導演不甘心,強行參展,結果導演被總局下令五年內不許拍電影,這是當時廣電總局對導演最嚴重的處罰,老實說當時在業內還是挺轟動的 一個小八卦,因《少年天子》而結緣的郝蕾和鄧超也是因為郝蕾堅持拍這部戲,而分手的,因為這部戲郝蕾有過分的激情戲 3三次元是第六代導演王超的《江城夏日》,整部電影是武漢方言,當年獲獎了,不知道有沒有武漢的妹子,我當初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不看字幕愣是一句沒聽懂,大山東的被武漢方言虐哭。 ╮(╯▽╰)╭其實媒體挺無量的,有些導演即使很牛,在國外獲得了獎,但是由于他的電影實在是沒啥噱頭,于是媒體就不要大意的忽略了,沒咋報道,要在泡菜國,還不吹噓成思密達驚艷大宇宙震驚國際影壇?! 中國真的有一些電影人很牛,推薦第七代導演馬儷文的代表作《我們倆》,這部電影或許沒有那么有名氣,這個導演或許沒有那么有名氣,但是真的很真很好看。 ☆、第五十四章 年少成名出言不遜 央視電影頻道的戛納特輯,無論是制作水平、演員陣容還是訪談內容,都不是其他電視臺同類型的訪談節目可比的,根據電視臺打來的電話,連夏特意在家收看了這期節目,她驚訝的發現,自己在節目的放松量竟然不算小。 這次戛納紅毯上的中國面孔雖然沒有那么多,但是也不少,連夏的名氣在里面不高不低,在演員名氣中,她勉強算前列,不過這次中國面孔還有導演呢,能從wong導演、梁錦華李曉蘭這種大腕手上拿到放松量,原本就是一件很不容易很有成就的事情。 央視確實是好牛好牛,在訪談節目中,連夏自己都覺得自己特別高大上,經過剪輯的訪談,去掉了一些容易引起誤會的話,保留了煽情的部分和勵志的部分,讓連夏驚訝的是,央視沒有刪掉關于“野心”的那部分,從某種意義上,這代表以央視為首的主流媒體贊同連夏的觀點,他們并不認為像連夏這樣“有野心”有什么不對。 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原本并不重視網絡宣傳的華創越來越重視網絡,因為根據華創市場調研發來的消息,他們認為網絡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運營有當,網民也會成為消費的主力軍,而不是“白piao飯”,也正是因為如此,華創給旗下藝人建設了官方網站,并模仿韓國日本經紀公司運營模式,組織官方后援活動,通過網絡平臺販售明星周邊產品,包括明信片、卡貼、海報、玩偶…… 老實說,最初這項舉措并不理想,官方販售的東西,剛剛出現,大街小巷都是仿造品。 盜版,無論在各個領域,都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人的心里,有便宜的絕對不買貴的,有免費的絕對不掏錢。 有些網絡上看起來人氣很高的明星,正兒八經的市場號召力卻很差,因為他們圈了一群“白嫖飯”,他們會在互聯網動動手指,在某個平臺上為你說話,然后會說喜歡你的歌,喜歡你的電影,但是該掏錢的,他們一分錢都不會出。 不過華創市場部很快從別的領域得到啟示,他們認為可以在官網販售的周邊上,標明這是網站賣出去的第幾件物品,并加以獎勵粉絲值,滾動公布這些購買者的網絡id滿足粉絲虛榮心。 總之就是將花錢的會員和白嫖飯區分開,獎勵粉絲掏錢。 華創市場調查員還認為,藝人的官方網站還可以販售演唱會門票、電影票、cd、vcd。 老實說,這是一項看似簡單,其實非常浩大的工程,因為華創子公司特別多,旗下簽約藝人多不勝數,有的時候連華創老總都不知道哪個藝人是他們旗下的,哪個不是,每年年會,華創董事長都會指著某個藝人很驚訝,啊,她/他竟然是咱公司的,什么時候簽得?! 華創招開會議后,決定選幾個人氣名氣都不錯的藝人當做試點藝人,連夏因為這兩年崛起迅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她的官網也成為功能最齊全的粉絲后援會網站。 老實說連夏的眼光看得沒那么長遠,她一開始只覺得公司對自己挺重視的,大腕兒該有的東西她一樣不缺,連夏最初也在官網上用小號玩了一段時間,后來發現這個地方實在是太空了,遠沒有貼吧熱鬧,連夏的貼吧發帖的人特別多,官網則不同,只有官網開張的前幾天人多一些,后來人就少了,而且連夏發現官網很多會員粉絲值都是“0”,也就是說,這些人并沒有為自己花過錢。 她原以為自己不是很在意的,但是真知道對方可能是白嫖飯后,連夏又不舒服了。 不過時間一長,事情又有了變化,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連夏發現自己官網熱鬧了許多,隨著連夏曝光率增加,國民度提高,無論是獵奇的心態還是真心喜歡,她官網的注冊會員漸漸多了起來,更重要的,自從官網可以以折扣價購買她代言的產品后,前來注冊的粉絲竟然多了起來。 有些會員買東西的同時,會順便購買一下《靖康變》的海報和連夏的卡貼,因為在官網買兩樣東西就可以包郵。 無論是連夏還是華創都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為什么好好地一個網站竟然變成了購物平臺? 華創市場調查人員幾經查看,才發現問題之所在,因為有個“夏天”在天涯發了一個帖子——《我發現了一件事情,連夏官網竟然可以買東西,胡姬花的花生油比商場便宜七八塊錢!》 這個帖子最初是不火的,但是某家電視臺以新聞的事情報道了此事,以《驚!明星官網竟然販售起東西》為題目,詳細了描繪自己在連夏官網購買物品的情況。 連夏代言的產品特別多,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奢侈品,都可以從上面買到,或許因為連夏自身形象的關系,購物者普遍都有一個心態,覺得連夏這樣的大明星,是不屑于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販售假貨的,最重要的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植村秀,一些城市植村秀根本沒有入駐,很多女孩即使看到了廣告有購買的*,也不知道購買渠道,而連夏的官方網站提供了這樣一個渠道,他們中有一些或許根本不是連夏的粉絲,他們注冊會員的目的就是為了購物,但是這部購買人群確確實實為華創和連夏帶來了實打實的收入。 徐妙珍幫助連夏管理賬務的時候就發現,從今年三月,連夏出現在奧斯卡紅毯上后,官方販售的收入就驟然翻倍,雖然那點錢根本無法和連夏片酬、代言、走xue拿到的收入高,甚至比不上這三者一個零頭,但比起《靖康變》時,連夏在柏青工作室那段時間,已經是天上地下。 華創也非常欣喜,他們原本就是試運營,連夏官網的成功讓他們看到了商機,蚊子再小也是rou,水滴石穿,積少成多。 不過華創并沒有高興特別長的時間,因為根據華創市場反饋發來的報告,他們發現并非所有試點藝人官網販售情況都像連夏這樣,運行健康。 有些在華創看來,和連夏名氣人氣差不多的女星或者男星,他們的官網根本無人問津,根據調查才知道,并非是這些明星沒有號召力,而是他們代言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不具有吸引力,華創旗下一個叫劉啟陽的男藝人,比連夏還要出名一些,代言產品也很豐富,結合以往票房經驗,粉絲購買力也可以,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華創原本預想應該比“夏令營”銷售情況好的粉絲群體,卻遠沒有那么熱衷掏錢,因為劉啟陽主打的代言產品是汽水和奶制品,這些產品在實體店也不貴,官網給出的折扣并不能吸引粉絲掏錢購買。 華創感到很遺憾,他們認為這個點子非常好,可惜廣泛推廣有難度,于是他們暫停藝人官網于代言產品捆綁計劃的全面推廣活動。 無論華創出于什么目的,去做這樣一份企劃案,對連夏和徐妙珍來說,都是公司靠譜的一種表現。 當年連夏和柏青工作室合同即將到期時,有不少小的經紀公司來找連夏,他們出的錢遠比華創多,有些小經紀公司甚至拿出三年兩千萬的合同,希望與連夏簽訂合同,若不是謝選從中介紹,連夏幾乎就要心動了,要知道她那個時候,別說兩千萬,兩百萬都沒有概念,她長這么大沒見過那么多錢。 后來簽約華創后,連夏也會想,若是當初簽了別家公司會怎么樣。 不過看到華創認真為旗下藝人開展各方面營銷推廣,連夏又覺得華創選對了,作為藝人來說,公司靠譜比什么都重要。 華創無疑是一家非??孔V的公司。 ******* 驕陽似火的六月,連夏從北京啟程飛往上海,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認可的國際a類電影節,也是唯一一個。 和國際其它a類電影節相比,上海電影節的歷史還很短,到目前為止,還只是第九屆,不過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已經中國電影市場日趨成熟,上海電影節的國際地位也隨之提高。 以前提起上海國際電影節,媒體可能會覺得這是掛著“國際”的招牌,事實上是中國人自己玩兒的游戲,因為都沒有什么大牌明星和大牌導演,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國際巨星,也不曾出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紅毯之上。 不過近兩年卻有不同,隨著國人購買力的提升和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大牌導演和國際巨星提起中國也會兩眼冒光。 說白了,就是錢鬧的,有錢賺就是大爺。 國內多家媒體揣測,從戛納成功展映的《太平盛世》將不會出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因為導演許國沖害怕盜版,媒體的證據之一就是,作為此前沖擊“金爵獎”呼聲最高的影片之一,《太平盛世》制片人卻明確告知記者,“太平”并未有參賽的打算。 此言一出,輿論一片嘩然,一些尖酸的媒體認為,從戛納飽受好評的《太平盛世》已經看不上國內獎項,哪怕是金爵,在連夏接受記者采訪時,有記者提及此事,連夏就用兩字回擊“胡扯”。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連夏說話越來越客氣,也越來越謙遜,不過仍時不時爆出經典話語,媒體常笑她無論怎么變,都還改不了“連辣子”本色。 導演許國沖對此解釋只有四個字,“時機未到?!?/br> 走在自家電影節的紅毯上,比起當年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失落,奧斯卡打醬油的無奈、以及戛納電影節的惶恐,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連夏感受到的是粉絲的蓬勃熱情。 比起半年前,連夏在海南金雁獎的紅毯上,隨著她名聲的提高,知道她認識她的人也越來越多,影迷是越來越多,呼聲是越來越大,國內媒體“咔嚓咔嚓”的拍照聲也越來越響,雖然媒體免不了還會稱她為“謝女郎”連夏,不過隨著謝選新作計劃啟動,越來越多的媒體將關注度投向新的“謝女郎”身上,他們更喜歡直接稱呼連夏的名字,有時候也會叫連夏“連辣子”,連夏版謝女郎終究會和別的“謝女郎”一樣,成為過去式。 今年上海電影節共有702部電影報名參賽,創下歷史新高,將有來自世界各地17部影片角逐上海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爵獎,評委會主席是大名鼎鼎的呂克貝松,連夏學生時代曾看過他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以及《第五元素》。 不過除了這兩部電影,連夏對他這位導演其他影片就沒有太多印象了,她雖然是個演員,卻不是純粹的電影愛好者,為此徐妙珍還刻意找來了一大堆電影的影評,有呂克貝松,也有其他評委的影評資料,讓連夏背,要是有記者發問,連夏不至于支支吾吾,丟人現眼。 徐妙珍的考慮頗有先見之明,紅毯之后的記者采訪環節,連夏并沒有用上這份資料,不過隨后在開幕式開始前,連夏與一票評委攀談后,成功贏得一票評委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