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靖康變》在影評人那里毀譽參半,到影院觀看電影的普通觀眾普遍也反應,較謝選以往的影片“靖康”屬于失準之作,無論是男主公孫彥的扮演者耿飛,還是女主柳寄奴的扮演者周靜蕓,在演技派蕭文軒和宋河面前,都給觀影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他們演得很好,卻還是不夠自然流暢。 反觀他們本身不抱有特別大希望的新人連夏,在電影里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讓人驚艷。 引來無數業內人士一片稱贊聲。 雖說如此,但《靖康變》的票房還是非常好,盡管《靖康變》在豆瓣評分破天荒降到了8.0,創下他歷年評分最低,“靖康”的票房卻打破了謝選所有作品票房的最高紀錄。 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大制作、大導演、大明星,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思,大家走進影院,看完出來后,也各有各的看法,喜歡的覺得網上說很差的那些人在胡說八道,電影明明很好看,不喜歡的則覺得那些說本片不錯的都是華創的水軍。 連夏如今人氣正旺,不愁產品代言,如今不用他們出門,數不清的品牌會跑上門來邀約。 但是連夏知道,這都是一時的,她的名氣是建立在她的作品之上,無論是她自己,還是經紀人徐妙珍又或者是連夏背后的華創文化經濟有限公司都希望她在現在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用作品說話。 讓連夏沒有想到,她確實更進一步,卻不是依靠新的作品。 10月25日,第25屆金雁獎提名揭曉,《靖康變》一舉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攝影在內的八項提名,成為本屆電影節提名最多的影片。 隨后導演謝選向連夏透露,《靖康變》的終極理想并不在國內,月初制作人童興邦已經向包括金球獎、奧斯卡在內的八個美國電影獎項提交申請,但是鑒于國產電影一直得不到小金人垂青,他們打算暫時壓下此事,靜等十一月各大獎項提名揭曉。 “丫頭,你趕上好時候了??!”謝選感慨不已,只拍了一部電影就走上了國際大舞臺,不是幸運是什么,中國有多少女星,求神拜佛都找不到這樣的好機會。 連夏不可置信地瞪大眼,俺滴娘,俺又能出國了! ☆、第二十六章 入v第一更請支持 說到國外,連夏有十多年的時間離開過中國,換句話就是,十幾年前她曾去過國外。 雜技演員這碗飯不好吃,雜技團想要打出名聲就必須到各地去演出、參加比賽,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從國外拿到一兩個獎,哪怕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獎項,回國也特別吃香。 在國外拿獎,創造力高于動作難度,團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拿到了兩個安慰獎,就這兩個獎,卻讓連夏他們那個雜技團遠遠甩開同行,成為當地的翹楚。 在橫店那段跑龍套當武替日子,連夏有時會發出感慨會感慨,出國就跟上輩子的事兒似的,誰能想到一個跑龍套的曾經出過國門呢。 現在中國人錢包里有錢了,出國人的多了,可以前還是新鮮事兒呢。 連夏一邊聽謝選說話,一邊追思過去。 謝導他還以為對方被巨大的驚喜砸蒙了,一頓腦補之后,大導演樂呵呵地笑起來: “丫頭啊,回去好好練練英語,出國可不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兒,你得給人家交流,你要是不會說英語,人家說的啥你都不知道,那這就出國就沒意思了,說不定還會鬧笑話,生一肚子氣!” 謝選這番話頗有一番語重心長的意味,他說的原本就是他的經驗之談。 謝選早年出國門就鬧過大笑話,那時候謝選還是一個入行不久的小導演,在國外遇到一個對他笑的老外,就覺得人家特別友好,其實那老外看出來謝選不懂英語,所以用英語嘲笑中國人又土又窮,謝導還以為人家在表揚他,回人家一句“三克油”。 這事過了好久之后,謝導有次和一位懂英語的人聊天,談到這段經歷,重復了幾個單詞的音,才知道那個黃毛洋人根本就不是夸他,可是當時他已經回國了,事隔這么久他想報仇也找不到那人,只能將這個教訓深深的記在心里。 故而有了上面對連夏說的那番話。 其實在所有的文化課中,除了語文,連夏英語是最好的,這得益于她早年出國的經歷,她是班里第一個拿到四級證的人,第一次考試就考過了。 在普通的本科大學生中,一次考過實在是太普遍了,可是在文化課普遍較差的表演系,連夏完成了一項壯舉。 不過這個好也只是相對來說,在國內這么多年連夏都沒出過國門,英語早就生疏了,她的程度也就比啞巴英語好一點。 聽到謝導這樣囑咐,連夏鄭重其事的點頭,“我回去就惡補英語,爭取能聽懂那幫老外說什么,不鬧笑話不丟臉?!?/br> 謝導點頭,表示就是這么一個理兒。 很多明星說學英語也只是說說,一個是演員太忙沒有時間學,另外一個就是語言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成的,需要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才能迅速進步。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環境太安逸,不想再刻苦了。 在娛樂圈里不會說英語的藝人多了去了,會說的才是鳳毛麟角,畢竟有機會資源去國外拍戲的明星少,絕大多數藝人就是在四大時裝周亮個相,也不大和外國人交流,語言這塊基本絕大多數人翻譯,反正藝人收入高,請翻譯還是綽綽有余。 回家后,連夏給經紀人徐妙珍大概說了一下《靖康變》年底的安排,當徐妙珍知道連夏有機會去國外時比連夏這個當事人表現的還要激動。 她滿屋子打轉轉,嘴里一直碎碎念: “要出國啊,肯定得需要個翻譯,還得走紅毯,衣服首飾鞋子造型這些咱都沒有,估計到時候要借了,要不我幫你問問植村秀的那邊的人,他們肯定有渠道……你第一次走出國門,那么多媒體都盯著你,咱可不能出了差錯……” 徐妙珍念經一般不住嘴,大有化身為唐僧的架勢,連夏被她念叨的一個頭兩個大,忙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 “打??!你別念叨了,先幫我找個英語口語老師,中國人外國人隨便你,我要學習英語?!?/br> “你真的假的,你還學習英語?”徐妙珍詫異地問道,那眼神老鄙視了,好像在說“就你還學習英語,你信嗎你”。 這眼神真是太傷人了,自己好歹也有個四級證,這可是實打實考出來的! 連夏朝天翻了個白眼,“這還有假?” 等我嘰里咕嚕說出一口流利的倫敦音時,讓你們經驗的掉一地眼珠子! 英語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而連夏的新片卻要提上進程了。她無論接多少廣告,出席多少活動,她的本質工作都是演員。 演員的天職就是演戲,一個不演戲的演員,蹭多少紅毯,接多少代言,做多少慈善,走多少次xue,最終都會被觀眾遺忘,沒有作品的演員,其實什么都不是。 自從連夏是新一任謝女郎曝光后,片約一直沒有間斷,連夏還在柏青工作室的時,因為周小溪一直以“不合適”替連夏拒絕了,所以連夏新片計劃并沒有啟動。 以前看這是個壞事現在看,卻變成了好事,因為《靖康變》播出后,連夏不僅人氣暴漲,還讓很多導演看到了她身上的潛力,紛紛向連夏拋來橄欖枝。 經紀人徐妙珍認真篩選劇本,發現很多導演都曾與連夏有過交集,“眼熟”的這部分導演絕大多數以警匪片見長,連夏曾在他們的作品中當過演員替身。 這些導演都表現出強烈的合作*,片方也很有誠意,給出的報價也非常誘人。 徐妙珍把她粗略刪選的結果遞給連夏看,“這些都是我覺得很不錯的電影,有古代題材的,也有現代題材的,有的是劇本寫得好,有的是導演紅,也有一些是演員陣容強大,你看看喜歡哪個本子?” 連夏掃了一遍,當即抽出一個本子,“這個?!?/br> 徐妙珍非常驚訝,“這么快?你要選這個?” 連夏搖頭,“不是,把這個剔出去?!?/br> 徐妙珍看了一下劇本封面,導演是王強,是一位香港導演,他本人名氣平平,卻捧出來不少演員,他現在的老婆曾是香港小姐亞軍,就是他捧紅的,現在已經成為了影壇大姐大,這位王導似乎非常欣賞連夏,他新片大牌云集,卻愿意將女主角的位置給連夏,看上去非常有誠意。 “怎么了,為什么不要這個,我覺得挺好的啊,你不想接警匪片?” 連夏搖頭,指著本子上導演的名字說道,“我不想拍他的戲,這家伙人品有點問題,我以前在他的戲里給當過替身,不是什么重要替身,這家伙大概忘記我了,畢竟是很早之前的事兒了。 一個跑龍套的香港女孩長得挺漂亮的,這貨對人家說,陪他一段時間給這個女孩一個主角,結果他老婆找上門了,這家伙提上褲子跑了,把人家女孩丟在賓館里,嘖嘖嘖……” 徐妙珍聽得目瞪口呆,“這么大的事兒你怎么知道,怎么沒曝光?” “她兩口子有黑社會背景,她老婆威脅那個女孩,敢說出去就找黑社會輪了她?!边B夏淡淡地說道。 徐妙珍快崩潰了,“這么私密的事兒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這么恐怖的事兒,她為什么要知道,為什么要說給自己聽??? “和那女孩住一塊的另一個女孩也是劇組的龍套,她告訴我的?!边B夏聳聳肩,“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這家伙早晚得出事兒,我還聽說他兩口子都……” 連夏小拇指甲蓋翹起,在空氣里做了一個挖的動作,然后伸出舌頭佯裝舔小拇指甲蓋。 徐妙珍驚呆了,“你確定是這個,不是這個?”徐妙珍做了一個搖頭晃腦的姿勢。 連夏搖頭,“當然不是,他們不僅自己手上有貨,還賣給別人,看著吧,早晚會出事兒,這群人當條子都是傻子,早晚進去?!?/br> 說這話的時候,連夏眼中一片冷漠,她沒告訴徐妙珍的是,這兩口子終究是不放心那女孩亂說話,給喂了藥,現在那女孩怎么樣了,連夏也不知道。 徐妙珍聽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她也不是沒見過市面的,也知道很多公眾人物根本就是表里不一,為老百姓說話的法制節目主持人和是某省貪官的二奶,t臺上光鮮亮麗的超級名模其實早已是個癮君子,電視劇里端莊文雅的小花旦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是臟話連篇,有些看著是絕世好男人的男星其實“真愛”無數。 這個圈子永遠少不了這樣的新聞,但是每次聽起來她還是覺得恐怖。 或許,她的三觀太正了? 想著,徐妙珍偷偷瞄了一眼正在專心致志挑劇本的連夏,見對方一臉平靜,似乎并沒有把剛才那番話放在心上,不禁升起一種又佩服又失落的趕腳。 為什么我這么不淡定,我果然不正常! 徐妙珍拍拍腦袋,讓自己正常起來。 徐妙珍說是粗略篩除,其實并非如此,連夏挑了半天,發現徐妙珍送到自己手上的劇本,綜合評分都挺高的。 衡量一個劇本的綜合評分,并不只是看本子質量如何,還要看投資多少,片酬多少,編劇是誰,導演是誰,合作演員是誰,出品公司如何,所有的綜合起來,才能代表一個劇本的綜合評分。 很多演員說,自己挑劇本只看內容,只挑好劇本純粹是瞎說,一個特別好的劇本,給的錢不多,也不是好導演,整部影片也沒有什么大牌明星,甚至連導演編劇發行公司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這個演員會接嗎? 那種劇本恐怕都不會到那些喊著自己“只挑好劇本”的演員手上來吧。 在華創連夏還不夠想拍什么拍什么的資格,到她手上劇本,或多或少都有遺憾的地方,比如大牌導演,投資很高,但是劇本卻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又比如小成本影片,劇本挺好的,出品公司也靠譜,但是導演名氣巡場,這種成本的影片,除了特殊情況,一般不會有大牌藝人加盟,沒有大牌加盟的影片,主演壓力會大很多。 好處壞處都很明顯,單看連夏如何取舍。 任何劇本都是一個過五關斬六將,制作費是一關,演員是一關,能否通過審核是一關,上映時間是一關,盜版是一關,能堅持到票房口碑這一關的,就已經是幸運兒中的幸運兒了。 連夏將兩個劇本很好,但是題材比較有爭議,比較敏感的去掉了,她現在人氣不穩,還是不要挑戰這種高難度的關卡了。 隨后她又將激情戲多的那一本剔除了,不是她保守,還是那個原因,以她現在在娛樂圈的地位,不合適,剛出道就被冠上了“為藝術獻身”的名號,好的會說你犧牲很大,不好的會說你拿rou炒作,她何苦戳這個馬蜂窩。 連夏選來選去,最終選出兩個劇本,并難以取舍,一部電影是比《靖康變》商業味還要濃郁的商業片,宮廷題材,陰謀與愛情,另一部則是以親情為題材的倫理故事片。 其實兩部電影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商業片劇情俗套,但勝在大班底、大制作、導演許國沖雖然無法躋身中國影壇頂級行列,卻也不差,這樣的影片少不得是巨星環繞,票房和曝光率,當然必不可少,遺憾的是導演希望連夏出演的角色,并沒有什么突破,在性格上,與李師師有相似之處。 沒有一個演員希望被定型,連夏也是,不過她現在考慮的并不是被定型的問題,而是怎么將現在的人氣延伸下去,想來公司選出來這么一個劇本,也有這么一個意思在里面。 連夏看上的另一個小成本劇本的角色,和這個簡直就是另一個極端,一個啞巴母親,看劇本,這肯定是走拿獎路線,可一般電影評委喜歡的影片,在國內院線票房反映普遍不佳,隨著現在人生活節奏加快,大家都喜歡看或是輕松愉悅或是視覺刺激強的電影,這不是節奏開篇通常較慢的文藝片能達到的效果。 導演的名字,連夏有些陌生,經徐妙珍提醒后,連夏才想起來這位是哪位高人。 理智告訴連夏,選前者更保險,因為前者的劇本大綱走向雖然略顯俗套,但整體感還是挺好的,很有票房保證,但是后者卻讓連夏更為心動。 尤其是徐妙珍背課本一樣,將導演的經歷說出來后。 李青,70后導演,中國第七代導演的杰出代表,作品曾兩次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并獲得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麒麟獎。 被柏林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里克稱贊為“特別會講故事的導演”,在中國影壇著實引起相當大的反響,只可惜那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 在整整四年里,這位導演沒有任何作品問世,就算是娛樂圈里的演員,提到名字就能和他人對上號的也是寥寥無幾,更何況普通人。 李青時隔四年重出江湖,依照他歷年的慣例,肯定是奔著各大電影節的獎項去的。 若對方的作品得到海外評委垂青,演員也跟著光彩,若是空手而歸,對演員的人氣口碑恐怕也有影響,畢竟演員曝光率原本就有限,一部影片可以決定的太多太多。 連夏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徐妙珍還在自己家里,抬頭,發現自己的經紀人正在削蘋果,而桌子上已經堆了很多蘋果皮和幾個削好皮的蘋果,徐妙珍特別有閑情逸致的將蘋果已經發黃的蘋果排成一列隊。 看得連夏翻白眼,她等徐妙珍將最后一個蘋果擺齊,說道:“我選出了兩個,你看看?!?/br> 連夏將兩個劇本大綱單獨放在徐妙珍面前,徐妙珍一看封面笑了,“沒有想到你竟然喜歡這兩個,我還以為你喜歡挑戰高難度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