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但是也有少部分人看到了皇上的成長、隱忍和潛力,更加地看好皇上日后的發展,對皇上更加的有信心了起來。 李鴻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更加地欣賞皇上,同時,有著上一世的經歷,他也堅信皇上會是最后的勝利者。 趙志遠和趙慶澤居然也位列其中,趙慶澤私下里和李鴻過交流過,他覺得皇上有明君之象,而且能忍辱負重,蟄伏著以待時機,日后必然不可限量! 同時也透露出了他的伯父趙志遠非常欣賞皇上的這個意思,李鴻過心中微微一驚,看來趙志遠和趙慶澤上輩子居于高位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的眼光都挺敏銳的。 皇上也終于再次召見了李鴻過。 第60章 簡在帝心 第六十章簡在帝心 再次召見的時候還是在那個御書房,李鴻過依然恭敬地山呼萬歲,然后拜倒在地。小皇帝卻沉吟了很久,才問道:“李愛卿,你們是不是對朕很失望?” 李鴻過跪著回答道:“皇上多慮了,微臣怎會對皇上失望?微臣覺得皇上此時忍辱負重,實乃明君之象!” 小皇帝冷哼道:“忍辱負重?哼,好一個忍辱負重!”他忍不住在御書桌上狠狠來了一拳,然后站起來走得團團轉。一邊走一邊加快了語速,有些焦躁地說道:“你也聽說了沈相對朕做的那些事兒了吧?現在是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在笑朕?覺得朕就是一個傀儡!沈相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李鴻過跪在地上,雙眼下垂看著地面,雙手拱起面朝著皇上,語言沉穩地回答道:“皇上,雛鳥在羽翼未豐之前,如果和敵人硬碰硬,使得兩敗俱傷,那才是得不償失,而雛鳥如果蟄伏,靜待羽翼豐滿之時再一飛沖天,有誰會責怪他之前的蟄伏呢?還不是人人都夸他有遠見?所以現在的困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后的結果,大秦乃至歷朝歷代的歷史上,都是以成敗來論英雄的?;噬先绻蘸髣倭?,那么此時的困境也會被后人傳為美談,如果日后敗了,那么此時的困境才會遭人非議。所以重要的從來都不是一時一刻,而是最后皇上您的結果如何!” 小皇帝聽了李鴻過的話之后冷靜了下來,其實李鴻過說的這些他自己也能想得到,但是自己想到和從別人口中清楚明白地聽到感覺是不同的。 自己這么想的時候,卻會不堅定,忍不住時不時地懷疑自己——這樣的想法到底時不時真的?別人真的會這么想嗎?會不會現在全天下的人都在笑自己?他們會不會都是一些庸人,看不透朕的深意? 李鴻過這樣明確地表態之后,小皇帝心中得到了很多的安?!辽傧窭铠欉^這樣的有識之士還是看得到朕的隱忍和蟄伏的,并未全部人都把朕當成是昏君! 于是他說道:“李愛卿,日后你就不必呆在翰林院的治史處做一個編修了,朕擢升你為翰林院侍讀學士,正六品。同時也擢升趙慶澤的職位,讓他從一個沒名沒分的庶吉士正式成為翰林院的正七品編修,也同你一起到御前行走,與朕每日里一起論經講學吧?!?/br> 說道這里的時候小皇帝忍不住苦笑了一番,說道:“可是說不定你們就沒有什么機會與朕一起呆在御書房里面了,作為陪朕整天玩的人,自然要變得紈绔一些為好。朕日后可要實實在在做一個昏君了,否則沈相如何會信?” 李鴻過欣然同意了,能日后天天陪著皇帝,作為天子近臣,那可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同時他想到了不久之后沈相會利用天災對皇上發難,于是對皇上提出了這個可能性,拱手提議到:“皇上,對于天災,所有的人都因為‘以德配天’這種想法,把它們和天子失德聯系在一起。而圣上您現在又要做出一個昏君的樣子,恐怕到時候承受的壓力更大了,搞不好名聲都臭了。微臣有個不情之請,想要重新梳理太祖的事跡和做法,太祖在每個大秦人民心中都很英明神武,只不過他在士林之中的名聲比不過先前的圣賢們而已。微臣知道太祖曾經提出過觀點,所有的天災都不過是自然自發的現象,與君主有無失德現象無關!如果能將太祖的言行集結成書,在整個大秦之中廣泛宣傳,那么即便沈相日后如何用天災這一點攻擊皇上您,也不用擔心了!” 說完之后李鴻過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小皇帝,似乎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主意,小皇帝一定會答應的。太祖如果成為了大秦人民心目中的神,那么小皇帝的地位也會一起提高,他沒有道理不答應。 而李鴻過本人對太祖的事跡和想法都很有興趣,無奈很多記錄太祖言行的書都被皇家列為了禁書,等閑人不得觀看,大家知道的關于太祖的事跡多是民間之人口口相傳的。如果能獲得編錄太祖言行書籍的機會,那么自己就能看到那些珍貴的書籍了。 就連口口相傳都這么有影響力,等到集結成書、廣泛宣傳之后,太祖一定會成為另外一個新崛起的圣賢的,會成為一個人民心目中的神。 即便只是現在這樣,太祖已經是李鴻過心中的神袛了。 小皇帝知道李鴻過的想法,整個大秦之中又有誰不敬佩太祖呢?無論是世家豪門、寒門士子、或者是普通百姓,大家都已經把他當做神了。只是這個神現在還沒有到那種說出任何一句話都讓人盲從的地步。李鴻過這個東西一弄出來,再那么一宣傳,那么,太祖就變成了真正的圣賢了,所說所做全是正確的,他的話就直接可以拿來做論據駁斥別人的觀點了。 小皇帝眼睛一亮,說道:“你的意思是,我們造一個神出來,然后讓這個神按照我們的想法來說話,引導民眾做我們想做的事,想我們讓他們想的事情?” 李鴻過皺眉,好像自己本來并不是這個意思,怎么從小皇帝嘴巴里面翻譯出來,好像自己心里這么不揣著好呢?就好像要把全部的臣民都當做是傻子一樣愚弄似的,這不是太祖最討厭的“愚民政策”嗎? 于是李鴻過說道:“皇上,我們不是要愚民,不是要控制輿論,是讓民眾更理智的看待天災,不要再傻乎乎地受沈相的騙,讓他們把這一切歸罪與皇上您,而是平靜地接受這一切。我們是給民眾知識,讓民眾懂得了知識之后不再愚昧盲從?!?/br> 小皇帝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不了,你想幫我的這個想法是好的,我了解,但是這個法子不可取。把太祖塑造成神,其實對我沒有什么好處,還是不要再在正史之中再多提太祖了,慢慢淡化他的影響力吧?!?/br> 說道這里,小皇帝心煩意亂地揮了揮手,讓李鴻過下去了。 小皇帝也知道李鴻過是一片好心,但是李鴻過并不知道,太祖的很多言論不僅不能宣傳出去,還要嚴密地隱藏起來。那些言論說出去,對于大秦的皇室來說才是滅頂之災。太祖本人都要退位了,都要取消帝制了,如果他的想法真被李鴻過總結出來傳揚天下,那么還有他這個皇帝什么事兒??? 他也知道沈相將天災和天子的德行聯系起來是無稽之談,他也知道“以德配天”的這種觀點是瞎扯淡,都是他們皇室的人編出來以便獲得皇位的合法性的?,F在沈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也是毫無辦法。 李鴻過只看到把這個基礎否了,沈相就無法攻擊自己,自己就從中脫身了。只是李鴻過沒有想到的是,如果把這個基礎否了,那么皇位來源的合法性怎么說呢?為什么千千萬萬的民眾受皇帝的統治,為什么要給國家上稅,為什么要無償的付出呢? 從那次和李鴻過談了之后,小皇帝現在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忙著處理朝政了,雖然依然還在保持三天一次的早朝,但是每次早朝的時候要么就遲到,讓大臣們在大殿上硬生生地等很久,要么就是早退,去到了之后打個哈欠說道:“你們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就不要來問朕了,著沈相處理好了?!比缓蟊汶x開,一副昏君的樣子。 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放手,偶爾還是會提出一點兒意見,安插一點兒人手,慢慢鞏固自己的勢力。 不過他每次擢升的都不完全是自己的人,還是會扔出一個煙幕彈,讓沈相搞不清楚他的人到底是些什么人,也不好完全反對,竟也漸漸讓他拉攏的人多了起來。 沈相自然也想得到小皇帝所表現出來的都只是假象,他其實正在積蓄自己的力量,但是面對著漸漸崛起的小皇帝,他卻也無法阻擋。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他和小皇帝之間總要分出一個勝負來的。只是希望這一天能夠來得晚一些,讓他能有機會布置下來他規劃的事情。 沈相嘆了口氣,再次拿出一個破舊的小本子摩挲了很久,當了這么久的宰相,嘗過了站在權力巔峰的滋味,似乎他早已經忘卻了當初拼命想要爬到高位的原因了。 現在的自己,心中全都是權力的渴望,全都是如何與皇帝作對,似乎已經偏離了以前軌道。好在這些時候小皇帝的做法和成長給了他危機感,讓他感受到了壓力,又想起來探尋一下自己最初的那個目的了,那個幾乎被自己的私心和權力欲毀了的目的。 沈相認真地觀看里面筆記本里面記錄的各種條條框框,各種施政方案,各種限制皇權、喚醒民眾自主意識的做法,與自己日前的所作所為作對比,努力將自己的各種行為拉回正軌來。 同時,李鴻過和趙慶澤也跳了出來讓他十分的注目,這兩個人都是年輕有為的才子,都是天子近臣,都是他的反對派,與他本人絕對沒有和解的可能性。 都十分符合作為他下一屆傳人的可能性啊。 而且兩個人都各有優點,趙慶澤本身就是世家出身,更能領會自己的精神,也更能天然地明白限制皇權的好處??墒抢铠欉^出身寒門,而且看他的處世態度和才華,更得帝心,也更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的宰相人選,更有可能站在權力的巔峰,繼續將這個偉大的事業繼續下去。 要如何選呢?沈相嘆了口氣,掩卷長思,小皇帝想要成長起來、豐滿羽翼還要幾年,在這幾年里面,自己還有時間慢慢甄選。 一定要選那個最適合的傳人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很抱歉昨天沒有按時更新,明天會雙更補上的。謝謝各位親一直這么支持我,么么噠! 第61章 李徽產子 第六十一章李徽產子 在李徽懷孕四個月的時候,她就坐船到江南郡的桃園縣里面去找自己的丈夫趙慶誠了,李蔡氏心疼自己的閨女兒懷著身孕還要走這么遠的路,擔心她一個年輕女子路途上不知輕重不能好好地照顧自己,再加上方寶英也還完全沒有懷孕的跡象,李鴻過也支持,就跟著李徽一路坐船南下了,路途上一直精心的照顧李徽。 所以,京城那些詭秘的風云她們兩個都沒有經歷過,不知道其中的險惡之處。李鴻過給她們兩人寫信的時候也多是報喜不報憂的,她們便不知道李鴻過在其中所經歷的風險,只是知道她們家的鴻哥兒現在有出息了,升官兒了,還能日日陪在皇上近前,大有前途。 趙慶誠和李鴻過在信中會寫的東西就多一些,但是為了不留把柄,他們在心中也會寫得很隱晦,避免信在路途之中被人截取,或者是被人偷看,從而產生不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