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太子眼觀鼻,鼻觀心的繼續守靈。 他這邊安安靜靜的,太子妃倒是急得團團轉。 她來到乾清宮,想與太子說上兩句。 結果還未開口呢,太子道:“這幾日辛苦你了,你懷了孩子還日日前來,已算盡孝?;首婺?,母后那里,我自會去說,你回去好好養胎,這幾個月大意不得,別的就不要cao心了?!?/br> 說到最后一句,太子加重了語氣。 太子妃心里咯噔一聲,很顯然,太子知道她要說什么。 李嬤嬤忙就在旁邊拉她衣袖。 太子妃駐足片刻,總算忍了回去,謝過太子就回東宮內殿。 可是她還是很心慌,懷王心機深沉不說,肅王天生神力,都是個危險人物,如今一下子齊聚京城,還能得了? 別說,他們還要掌權呢。 李嬤嬤倒是看得清楚,說道:“娘娘別怕,如今遺詔都已經當著眾位重臣的面念過了,還能改了不成?娘娘,你要記得,太后娘娘現在還是站在殿下這一邊的?!?/br> 所以即便兩個兒子前來,除了領兵造反外,要想以光明正大的理由爭奪皇位,怎么也不可能。 太子妃低頭沉思片刻,點了點頭,摸摸肚子道:“當務之急,這胎兒確實不能出任何差錯?!彼f到孩子,滿臉的歡喜。 希望這孩子真能遂了她的意了! 將來她當上皇后,更是名正言順。 過了幾日,懷王一家就到京,先就在梓宮前痛哭一場。 “上回來皇上身體還算健壯,怎么就,”懷王哽咽,“早知如此,我該多陪大哥幾日,如今竟是陰陽兩隔?!?/br> 皇太后嘆口氣道:“天有不測風云,總是意料不到的,我原也想讓你早些來,見見皇上,結果還是晚了。不過現佑棠要守孝,不便處理國事,你既來了,便留在京城,代為處理?!?/br> 懷王一驚:“這如何是好?只怕文武百官……” “又有什么,這景國本就是趙家的,你也是趙家的子孫,他們若有異議,盡管來與我來說!” 皇太后也是煩透了這一幫子大臣,總是揪著皇家的家事。 懷王遲疑。 懷王妃勸道:“皇上駕崩,對殿下也是不小的打擊,你作為三叔,就當是幫幫佑棠,等半年過了,咱們就回華津去?!?/br> 皇太后點點頭:“是這個理兒,再過段時間,你二哥也應該到京了?!?/br> 懷王愣了一下,但隨即又感慨道:“我與二哥已經有十幾年未曾見面了!倒不知道他現在如何呢?!?/br> 皇太后唏噓,她何嘗不是。 只不過她這二兒子,個性不似懷王這般柔和,年少時,就有些肆無忌憚,也就先帝喜歡他,說他率真豪爽,勇猛威武,皇太后嘆了口氣,這些年未見,也不知脾氣變好了沒有。 但到底是她的親生兒子,歲月把好些不快都抹去了,剩下的,更多的則是思念。 肅王此刻正在路上,他日夜奔波,已經走完了一大半的路程。 身邊心腹戚令淞打馬上來,輕聲道:“殿下此行,一定要慎重?!?/br> 肅王一聲大笑:“本藩怕什么,那小兒還能抓了我不成?本藩在鞏昌府待了這些年,也該出來透透氣了?!?/br> 戚令淞道:“不是說懷王也在嗎?” 肅王又是大笑:“正是他在,本藩才要去??!十幾年未見,正是要敘敘兄弟情,只可惜我這大哥命短,竟然這會兒就沒了?!?/br> 戚令淞抽了下嘴角,真是擔心萬分。 這天不怕地不怕,在鞏昌府稱王稱霸的肅王,到了京城到底會激起多少風浪,萬一……他不敢想下去。 現在唯一慶幸的是,肅王沒有說帶齊兵馬,這次入京,只帶了十幾車的特產還有一百近衛。 車隊快速往前奔馳,卷起了陣陣煙浪。 懷王這會兒已經開始早朝,雖然百官都有不滿,可現在乃非常時期,太子確實要守孝,皇太后又親自下令,一時倒不好太過反對。 楊大人走出金鑾殿時,便與禮部尚書張大人商議。 “等再過上一個月,該給殿下上《勸進儀注》了?!?/br> 這勸進儀注,意思是勸太子早日登基,歷來老皇帝駕崩,一般都是要走這個流程的,通常都是大臣們勸,然后太子表示還要守孝,大臣們繼續勸,來回幾次,太子勉為其難登基,這便算是合宜了。 張大人道:“一個月是不是短了點兒?” 楊大人咳嗽幾聲,皺眉道:“此一時彼一時,殿下還是早日登基的好?!?/br> 上頭有皇太后,旁邊又有皇叔,現懷王還來京了,怎么看都不是好事兒,作為大臣,原本的職責也是讓景國安穩,天下太平。 他們可不希望起什么紛爭,更何況,這太子也是他們齊力才得以立下來的。 張大人沉吟片刻,點點頭:“就聽您的?!?/br> 兩人說著就往前走了。 到得九月底,肅王終于到達京城。 他一來就去了乾清宮。 太子見到他,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