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好在,很多東西不必帶回去,留在京城的宅子里,這樣一路上也方便了許多。 老趙頭也知道自己這個病,恐怕是好不了了,生老病死,這是常事兒,到了這個地步,老趙頭反而看開了,他能活到現在,當了這么多年的老太爺,也已經賺了回來了,就是到了地下,也不覺得虧了。 像他們村子里的人,誰有他這個福氣?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 想當年,誰能知道,他還能在京城過上這樣的日子啊。 所以他很滿足,老趙頭對著三個兒子說道:“以后我不在了,你們三兄弟要相互幫襯著,別學別的人家,為了點家產就爭得你死我活的,那樣我在地下也不得安生?!?/br> 趙金生忙說道:“爹,您說的是什么話?你好好的,能長命百歲?!?/br> “我不中用了,我自己的身子骨自己知道?!崩馅w頭搖頭,“不過,我現在很知足,以后到了地下,見到老祖宗,也不會覺得沒臉見他們了?!?/br> “雖然說你們已經分家了,可是你們是親兄弟,以后可一定要擰成一股繩。水生啊,爹知道,咱們家能有今天,都是因為你讀書讀出息了,以后你多幫襯幫襯你兩個兄弟,他們兩個都是沒有壞心的,也不會給你拖后腿?!?/br> 趙水生說道:“爹,您好好養病,大哥和三弟,我會一直照顧的?!?/br> 就是老趙頭不說,他也會這樣的。 老趙頭欣慰的點點頭,然后對趙金生說道:“老大啊,到時候等爹去了,你看看你到底是留在老家還是回來京城,可要想好了,你如今也是當祖父的人了,做事兒的時候,得心中有數?!?/br> 趙金生說道:“爹,我明白了?!?/br> 說完了前兩個兒子,對最小的兒子趙土生說道:“老三那,你是最踏實的,爹放心你。以后跟著你二哥,做什么事兒之前,問問你二哥,你二哥的眼光更好一些?!?/br> 趙土生忙說道:“爹,我都聽你的?!?/br> 把三個兒子都叮囑了一番,老趙頭嘆了一口氣,對三個兒子說道:“在這個時候了,我也不得不說了,春花啊,我也不求你們照顧她,只希望以后她走投無路的時候,你們能讓她吃上一口飯,我就心滿意足了?!?/br> 老趙頭也明白過來了,三個兒子對這個女兒,都心里有了疙瘩,接過來一起住,在他還在的時候,都不樂意接過來,等他不在了,更是不可能。 就是他現在趁著這個時候,要求他們照顧春花,可是到底是心里不舒服,所以他也不強求了,只是能保證春花最后不至于落得那樣凄慘的下場。 雖然外孫何壯不至于不管他娘,可是萬事沒有一定,萬一自己那個女兒做出了什么不可原諒的事兒,那么起碼還有一條后路。 老趙頭說這話,是看著趙水生的,他知道,這事兒別人說了不算,自己這個二兒子說了才算。 趙水生點頭,說道:“此事我記下來了?!?/br> 趙春花不過是小事兒一樁,他也能保證趙春花不會打擾自己的妻兒的生活。 既然這個是老趙頭最后的心愿,他不妨就答應下來,也算是讓老趙頭安心的走吧。 這樣,過了一個月后,老趙頭到底是沒有熬住,在一天晚上離開了人世。 ☆、第二百一十二章 祭拜 老趙頭一過世,趙水生就上了丁憂的折子,因為趙水生是正三品的官員,所以這折子通過內閣直接到了皇上的御案上。 皇上雖然可惜,但是這種死別的事兒,也是控制不住的。官員丁憂,每年都有。 皇上在折子上批了準字,然后派了自己身邊的內侍大總管親自去趙府,還安撫了一番,并且在老趙頭頭七的時候,派了自己的兩個皇子過來上香了。 因為皇上的這個舉動,大家都知道了,雖然現在趙大人丁憂了,可是在皇上的心里分量還是很重的,不然也不會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過來祭奠。 也有人猜測,這是因為趙水生是皇子們的先生,當學生的給先生的父親上香,這也不算什么。 不管是怎樣的猜測,兩個皇子親自過來是事實,所以原本有些不想親自過來的官員,也都親自過來,給老趙頭上了幾柱香。 趙家上上下下已經是一片白,趙府的主人和下人,都是穿上了孝衣。 長輩過世,這在世人眼里,都是大事兒。因為趙家的原籍不在京城,所以到時候需要扶靈去老家,而趙水生是三品的官員,他的父親的喪禮的規格可以按照正三品來辦。 老趙頭的棺木要先寄放到城外,然后再一路帶回去趙家莊,到了趙家莊后才會入土為安。 趙水生三兄弟作為孝子,這段時間是休息的少,每天都要給來祭奠的人行禮,而趙水生,更是忙,來了和他平級或者官位比他高的,他還要招待,別人都對他說節哀順變。 連陸尚書都親自過來了,這個時候,倒是沒有什么言語上的沖突了,因為趙水生現在不是吏部侍郎,陸尚書只能算是趙水生的前上司。 不過面上的話,陸尚書也說了不少,比如,有什么困難,可以找他,或者是回鄉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說,趙水生都謝過了。 陸尚書對趙水生這么客氣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皇上派了兩個皇子親自過來,這對臣子們來說,那就是體面。 雖然現在趙水生要丁憂,可是皇上能派皇子過來,還一派就是兩個,聽說別的皇子,盡管沒有親自過來,也都送了祭品,那么等趙水生三年丁憂完畢,這官位至少不會沒有。 另外,大部分人都知道,趙水生是溫閣老的得意門生,溫閣老現在是首輔,三年后,這位溫閣老只要在皇上面前提一提,好差事少不了趙水生。 于是乎,在京城,老趙頭的喪事辦的很是風光。 不過風光之后,就是趙家要扶靈回鄉了。 李梨花早前就已經把事情和人員給安排好了,除了跟著主子的下人,其他的人都留守在京城,林管家留在京城的宅子不用跟過去,各院的房子,除了留著打掃的,都會給鎖起來,趙家從此以后要低調起來。 在離開京城之前,見了哥哥鋪面的掌柜的,又是吩咐了一番,雖然守孝,可是該賺錢的還是得繼續賺錢,畢竟人還要吃飯。 田夫人在之前,也抽空見了李梨花,因為楚楚也要回去守孝,雖然孫子輩的只用守一年的孝,可是那時候楚楚還是沒有及笄,于是兩個當母親的商量了,等他們回京城后,就開始商量兩家的婚事了。 那時候楚楚也快十六歲了,再商量商量,就可以嫁人了。 倒不是李梨花不留著女兒,而是田家那邊的誠意十足,田蒙的年紀在三年之后,也算是大的了。 不能因為只顧著自己家,也忘了別人。好在兩家極有可能以后都是在京城的,所以就是楚楚嫁過去了,也能經??吹?。 萬事準備妥當,各家送了程儀,趙水生也和相交的人家一一告別,他早就見過溫如庭,兩個人這三年間肯定也會保持聯系,朝堂上的事兒,除了看邸報,還是內閣大臣知道的更清楚一些。 別看趙水生現在是丁憂,可是他是正三品的官身,又不是因為犯了錯回老家的,所以一路上接到消息的各地官員,都派人在城門口盯著,也是希望趙水生在自己所管轄的范圍內停留的時候,能盡些地主之誼。 不過趙水生一般都是在城郊的寺廟停留,畢竟是扶靈回去的,去別人家也不方便,除非是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廟的,那也是把一個客棧的院子給租下來了,人家同意了才進去的。 另外就是各個驛站,這每年都有丁憂送靈回去的官員,對這種事兒已經司空見慣,趙水生又是京城正三品的京官,人家豈有不安置的妥妥當當的? 所以,盡管是扶靈回去,還走的旱路,沒有二十來天,就到了這桐城縣的城門口。 桐城縣的縣太爺帶著一干縣衙的官員,在城門口恭候趙水生一大家子的到來。 “下官桐城縣縣令張誠,拜見趙大人?!睆埧h令帶著人行禮,趙水生忙說道:“張大人不必多禮,本官不過是丁憂回來,因為還要回家里安排事宜,就先告辭了?!?/br> 張縣令忙說道:“大人說的是,下官在桐城縣當父母官,若有需要下官出力的地方,請大人盡管吩咐?!?/br> 當官的,需要消息靈通,從知道他們這個縣城的趙家那位大人的父親過世后,張縣令就更是關心京城里的消息,他知道這位趙大人的官比他大多了,且還是本地人士,另外還是皇子們的先生,還有個當首輔的老師,所以盡管趙大人如今丁憂,他也不敢小看了,如果能得了這位趙大人的青眼,說不定他升遷的機會就到了。 雖然趙大人如今不在官場上,可是他的人脈比自己要多多了。寫個舉薦信什么的,不是太容易了! 趙大人的父親過世了,張縣令表現的比死了親爹都要難受。其他桐城縣的屬官也大部分如此。 張縣令這個時候,也不會說讓趙大人和家眷在自己縣衙歇息的話,那樣說了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張縣令本來還帶了差役過來幫忙的,可是見到趙大人身邊帶的侍衛和家丁,人家那身子板比自己縣衙的差役要好多了,所以就沒有好意思說這個話。 唉,想要討好上官,可是自己有的東西,上官比自己更好,這郁悶可想而知。 趙水生沒有在縣城停留,而是直奔著趙家莊過去了,張縣令想著,炸趙老太爺到了老家,肯定還得停靈,到時候自己得親自去祭拜去,這個好機會可不能忘了。 像他這種七品芝麻官,整個大周那么多,想要人記住,那只能是自己找法子。 他當了這桐城縣的縣令,那么這就是個機會,是老天爺給他的機會。 試想一下,別的縣城里,可就是沒有出來一個三品大員,偏偏他們這個縣里出了,而如果不是找老爺子過世了,他是一輩子也見不到這個三品大員的。 這么好的機會,他再不好好的抓住了,那他都會嘔死的。 誰知道,這位張縣令去祭拜趙老爺子的時候,臨近的幾個縣的縣太爺都親自過來了,那個殷勤勁兒,把張縣令看得嘔死了。這都是什么人那,不是你縣里的人,你們來湊什么熱鬧? 真的因為這樣就能搶過自己?那是做夢! 人家趙大人以后要在老家丁憂三年的,這三年時間,是不會離開桐城縣的,所以他穩妥妥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位趙大人和趙夫人夫妻情深,趙夫人一句話,不比別人管用的多了?到時候讓自家的夫人過來和趙夫人見見面,那這交情不就來了? 就不信你們這幾個縣令也會時不時的派夫人過來跟趙夫人說說話。 趙水生等人到趙家莊的時候,趙家族里都已經準備妥當,一些趙家的小輩見到老趙頭的棺木,跪下來就哭了起來。 趙二叔和老趙頭是親兄弟,如今兄長過世了,比別人更傷心一些,他紅著眼對趙水生等人說道:“金生,水生,木生,你們回來了,族里已經把靈堂給安排好了,就等著你們了?!?/br> 他和自己這位哥哥都多少年沒有見面了?如今的見面,卻是這樣。 有那年長的勸趙二叔,“這個年紀去了,是喜喪,你也別太傷心了,讓他入土為安吧?!?/br> 趙二叔聽了,點頭,說道:“幾個侄兒在京城已經給大哥做了水陸道場了,現在就看他們幾個孩子的安排了?!?/br> 其實回到老家趙家莊,最要緊的是,讓趙家和與趙家有親戚關系的人過來祭拜祭拜,因為大部分的事情已經在京城都辦好了,不過京城的趙家人沒有趙家莊的多。而且老趙頭過世的日子也已經長了,拖著不入土,對死者也不好。 于是商量,在老家再停靈七天,七天后,就要抬去山上去。 很快的,靈堂就布置好了。除了趙家族人,一一祭拜后,何壯這個當外孫的,也帶著妻子過來,老趙頭是他的外祖父,何壯與外祖父的感情也很深,沒有想到這次竟然是死別。 何蓮看到自己的哥哥很是激動,只是這個場合也不好說什么話,何壯也和趙琪他們跪在了一處,趙琪他們作為孫子,這個場合是要在靈前跪著燒紙的。 然后附近的幾個縣令,還有各鄉紳,全都過來祭拜。 其他的趙家莊的人看著老趙頭的喪事這么風光,都不由得嘖嘖感嘆,“趙家老爺子這一輩子也值了!估計以后幾十年都沒有這么風光的喪禮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攀扯 “可不是,看看,不僅咱們縣的縣太爺到了,其他幾個縣的縣太爺也到了,還聽說,有知府老爺也趕過來了,嘖嘖,我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樣的事兒?!?/br> “知府老爺也來了,不會是假的吧?!庇腥瞬幌嘈诺膯柕?。 “怎么不是?聽說,要不是因為趕不及,來的知府大人不止這么少呢。咱們趙家莊那位當官的,聽說比知府老爺的官還要大呢,你說這個時候不上來巴結,什么時候來巴結?” “這倒也是,說起來,也是咱們趙家莊的風水好,出了這么個大官,不然就是幾輩子也見不到這樣的事兒?!?/br> 要說趙家從京城回來,最興奮的人,應該是趙家莊的人。 趙家莊的人或多或少都和這趙家有些關系,不說別的,雖然知道人家現在是和以前不一樣了,可是如果能入得了趙家人的眼,那么到時候差事和銀錢都有了。 只是到底趙家不是以前的趙家,連宅子門口都有人守著,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就串門的。 老百姓對當官的天然就有一種敬畏,更何況,還是當大官的,聽說連皇上都見過呢。 這皇上可是天底下最大的官,趙家的人那更是高高在上了。 就是無賴也不會不長眼的非要過來找趙家的麻煩,沒有聽說,連知府都過來見趙大人了嗎? 這樣的人物,可不是無賴能惹得起的。 趙家這邊,七天之后,抬了老趙頭的棺木上山,大事情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深居簡出的守孝了。